創(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
創(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5篇
創(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一起來看看吧!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膭?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歡!
創(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篇1)
20__學年至今,州溫體育運動學校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屆心理健康月的活動,本校師生經過了三屆心理健康月的活動,對于心理健康的認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為了鞏固心理健康教育和宣傳的效果,我校將在12月份展開第四屆“幸福校園快樂成長”之快樂學習篇心理健康月活動。本次活動將延續(xù)之前的主題,秉持著從學生出發(fā),回歸學生本身的信念,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現(xiàn)將第四屆心理健康月活動具體事項安排如下:
一、活動主題:
“幸福校園、快樂成長”之快樂學習篇
二、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在原有的校園心理氛圍基礎上,突出“快樂學習”的理念,幫助學生更好地認清自己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交流學習經驗,提高學習能力,并調適學習心理問題。引導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問題,并且提高輔導技巧,使學生更樂于學習、善于學習。
三、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31日
四、活動模塊:
(一)快樂學習講壇
1.講座內容:小學:學習習慣講座
中專:高考形勢分析
2.具體安排:主講人:__;講座次數(shù):2次。
時間地點:11月至12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地點在學校五樓多媒體教室。
(二)心理光影院
1.活動主題:心理電影
2.具體安排:小學電影《我看起來很好吃》;中學電影《風雨哈佛路》
3.電影提供者: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
(三)心理測驗
1.測量內容:學習障礙評定量表
2.具體安排:時間為12月班會課,具體時間由班主任確定;地點各班教室;測驗者為班主任。
3.量表提供者: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
(四)快樂學習課堂
1.上課者:班主任
2.主題:學習輔導
3.教案提供者: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提供參考教案,班主任根據自己班級實際自行設計,并開好主題班會。
(五)心理漫畫展(比賽)
1.評審要求:提倡學生全員參與參加班級為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中專部全體班級。參與者自創(chuàng)“心理漫畫”,班級匯總后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發(fā)送郵箱zz;聯(lián)系人zz,截止日期為12月31日。
2.評審標準:
內容要求:主題明確,題材形式多樣(以漫畫為主,配有文字說明)。畫面生動活潑,具有健康心態(tài)積極向上的意義,支持學生原創(chuàng)。
畫面要求:統(tǒng)一4K畫紙,設計新穎,構圖合理,畫面整潔。
3.評審步驟:邀請美術老師和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人員作為評審委員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公正、公平的評選,評委委員各自獨立評審,按評審要求選出優(yōu)秀作品。各位評委選出的作品交叉部分將直接進入最終評審名單。剩余部分由評委組集體斟酌再決定。
(六)教師心理小團體
1.參加對象:報名參加小團體輔導的教師,8-10人
2.活動主題:自我認識、自我接納
3.具體安排:主講人:__
時間:11月中下旬,團員招募;12月上旬-下旬,小團體輔導,共計3次。具體時間另行安排。
地點:小團體輔導室
(七)快樂學習站
1.參加對象:學生志愿者,8-10人
2.活動主題:學習輔導
3.具體安排:主講人:__
時間:11月中下旬,團員招募;12月上旬-下旬,小團體輔導,共計6次。具體時間另行安排。
地點:小團體輔導室
創(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篇2)
為深入貫徹市縣《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切實做好“創(chuàng)衛(wèi)”工作,鞏固和擴大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成果,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導思想:
以_為指導,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以“德育為首、安全至上、健康第一”為原則,全面推進我校健康教育工作;以“雙創(chuàng)”工作為契機,廣泛宣傳,積極營造健康教育氛圍,適宜、適時開展健康教育,不斷增進少年兒童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促進師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為“雙創(chuàng)”工作作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任務:
(一)總體目標:整體推進“雙創(chuàng)”工作,創(chuàng)建健康教育示范學校。
(二)具體任務:
1、引導師生增強健康觀念。教育師生掌握一定的衛(wèi)生知識,認識個人衛(wèi)生習慣、營養(yǎng)、體育鍛煉、防病保健、環(huán)境衛(wèi)生,心理衛(wèi)生、安全措施等因素與個體健康的相互關系及影響作用,逐步自覺形成對自己健康負責的衛(wèi)生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以貫徹落實《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修訂)》為契機,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教育力度,引導學生遠離不健康的生活、學習方式,以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追求文明的學習、生活方式,學會自律和自我調節(jié),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公共衛(wèi)生、校園衛(wèi)生,做好學校常見病防治和小學預防接種工作。切實改變不良行為,建立健康行為,促進身心健康發(fā)育。
3、全面開設健康教育課。依據《小學生健康教育大綱》《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試行)》和《中小學健康教育讀本》、《體育與健康》實施健康教育,將其列入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和學校課程教學計劃之中,實施健康行為實際操作項目,學校健康教育開課率100%,小學學生衛(wèi)生知識知曉率不低于95%,學生<健康知識問卷>調查及及格率達到8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不低于90%。
4、積極開展創(chuàng)衛(wèi)達標活動。在學校健康教育工作中,認真貫徹實施《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落實食堂衛(wèi)生制度,綠化、美化校園環(huán)境,使之符合衛(wèi)生要求。
5、建立健康教育機制。堅持把健康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傳統(tǒng)美德教育相結合,與學生社會實踐相結合,增強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把創(chuàng)衛(wèi)工作與“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相結合,把健康教育與學生素質評價相結合,不斷豐富教育內容和形式。設立咨詢室,利用保健教師或組織專家開展定期的健康教育咨詢活動(含心理咨詢)。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資料收集、整理、歸檔要求,規(guī)范健康教育檔案管理,落實好晨檢、體檢等常規(guī)性工作。
三、方法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學校成立以校長組長、政教處、總務處、各班主任為成員的健康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學校醫(yī)務室),形成領導重視、逐級落實、人人參與的工作格局,做到認真研究、統(tǒng)籌安排,量化細化工作指標,落實人、財、物,確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加大宣傳力度。設立黑板報、宣傳欄等宣傳陣地,按照要求及時更換健康教育資料,定期開展健康教育和衛(wèi)生知識宣傳。收集有關健康教育宣傳資料面向全體師生組織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和宣傳,普及健康教育知識,培養(yǎng)健康行為。使師生衛(wèi)生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達標。
3、實行績效考核。依據《學校健康教育評價方案(試行)》,每學期對學校健康教育進行綜合評價,整改提高各項健康教育指標逐步達到省級衛(wèi)生城市考核標準和要求。對健康教育落實情況實行績效考核。
創(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篇3)
一、指導思想
廣泛動員師生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傳播健康理念,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樹立“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核心健康觀,增強師生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為建設健康學校、保障師生健康,促進學校發(fā)展服務。
二、工作目標
1、師生健康素養(yǎng)水平在原基礎上得以提高。
2、學校各項創(chuàng)建指標符合《健康促進學校建設標準》。(標準附后)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70%以上。
3、兒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過8%,90%以上的學生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以上等級。
4、加強無煙環(huán)境建設,校園實現(xiàn)無煙化。
5、參加健康學校評選活動。
三、創(chuàng)建標準及措施
1、組織管理
(1)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制定促進師生健康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包括無煙學校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安全制度、體育活動制度等;
(3)制定健康促進學校建設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定期收集相關工作記錄;
(4)把健康促進學校建設工作納入到學校目標責任制管理,每學年至少有一次健康促進工作會議;
(5)學校至少有1名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學校衛(wèi)生管理工作。
2、環(huán)境建設
(1)按照《無煙學校標準》建設無煙學校環(huán)境;
(2)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整潔,各項學習、運動和生活設施達到《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所規(guī)定要求,有足夠使用的衛(wèi)生廁所和洗手設施;
(3)為學生提供健康自測場所(區(qū)域),配備易于操作、基本的健康自測設備(如身高、體重自測儀、膳食平衡寶塔、BMI尺等);
3、活動開展
(1)以班級為單位健康教育課程開課率達到100%,學生每學期上健康教育課至少達到6學時。內容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常見病、傳染病和慢性病防控等相關內容;
(2)學生每天在校體育活動時間達到教育部規(guī)定的不低于1小時的要求;
(3)邀請健康教育專業(yè)機構對學校師生開展健康知識傳播,每年至少1次;
(4)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導下,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為有心理需求學生提供心理信箱、心理咨詢等幫助;
(5)建立學生健康體檢和健康管理機制,新生入學建立健康檔案,每年組織一次健康體檢,評估學生健康狀況并告知家長,提醒學生到衛(wèi)生行政部門指定機構接種疫苗,兒童入學時查驗預防接種證和接種記錄;
(6)建立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學生常見病與多發(fā)病的管理機制(無集體性食物中毒和安全事故是健康促進學校的前提條件);
(7)在《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導下,針對不同年級學生開展特定主題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中小學生在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生長發(fā)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等5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每年不少于3次;
(8)開展家長健康互動、社區(qū)健康支持活動,通過家長會、家長信箱、短信平臺等途徑向學生家長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每年不少于2次;
(9)開展社區(qū)健康支持活動,積極爭取社區(qū)支持,與社區(qū)聯(lián)合開展健康相關活動,每年至少組織學生參加2次社區(qū)健康實踐。
4、健康結果
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90%,健康行為形成率70%。
四、時間安排
健康促進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廣泛宣傳,工作啟動(20__年9月—20__年12月)。學習《蘄春縣教育局創(chuàng)建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方案》,學校成立創(chuàng)建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創(chuàng)建工作。
第二階段:綜合干預,全面達標(20__年1月—20__年5月)。學校制定創(chuàng)建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組織實施并開展工作,簽訂《創(chuàng)建健康促進學校承諾書》,全面推進健康促進學校建設。
第三階段:考評督導,效果評價(20__年6月—20__年11月)。學校對照標準自查,提高、完善各類工作項目,確保各項工作指標達到健康促進學校標準。按照標準整理相關資料并裝訂成冊,迎接督導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協(xié)作配合。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是全省衛(wèi)生縣城創(chuàng)建的重要方面,學校要高度重視,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學校成立創(chuàng)建工作領導小組,學校要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創(chuàng)建工作的積極性,搞好本校的創(chuàng)建工作,在規(guī)定時間節(jié)點前提交相關資料,接受上級部門的監(jiān)督指導和考核評估。
(二)細化目標責任,嚴格目標考核。學校要按照《蘄春縣教育局創(chuàng)建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方案》的要求,按年度、階段細化分解創(chuàng)建工作,明確工作標準和完成時限,把創(chuàng)建目標層層落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在創(chuàng)建工作中,學校要積極開展經常性的宣傳報道,讓廣大師生充分理解創(chuàng)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和具體任務,增強責任心和緊迫感。利用黑板報、廣播、學校電子屏幕、心理教師專題教育等方式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在充分發(fā)揮已有的健康教育宣傳欄的主陣地作用的同時,聘請相關部門專業(yè)人士進行健康知識專題講座,努力營造創(chuàng)建健康促進學校的良好氛圍。
創(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篇4)
一、活動主題:
2-心理健康周---健康從心開始,生命因你綻放
二、活動宗旨
1、為宣傳我校心理健康的主題活動,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明的化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同時,向全校師生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引導以良好、陽光、理智、健康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
三、活動時間:
20__年月22日--月26日
四、活動內容
1、利用國旗下講話宣傳。
2、充分利用校園媒體(橫幅、黑板報、廣播、校園網絡等)。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利用班級主題班會進行正能量宣傳。
五、活動安排
1、周一國旗下講話:《健康從心開始,生命因你綻放》
講話人:
2、周一班級主題班會:《珍愛自己》責任人:班主任
校園廣播:《2心理專題內容》責任班級:82班
4、“2心理健康教育”手抄報展責任人:政教處
心理健康咨詢活動責任人:郝培鳳周波
(集中咨詢時間:月22日--月26日的大間)
6、觀看心理健康教育視頻。
創(chuàng)建健康校園工作實施方案(篇5)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意義: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小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和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同時,切實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廣大小學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共同的緊迫任務。根據這一要求,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愛里克森(E.H.Erikson)的個性發(fā)展理論認為,人的心理發(fā)展具有階段性,每一階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標、任務和沖突。每個階段的發(fā)展中,個體均面臨一個發(fā)展危機,每個危機都涉及到一個積極的選擇與一個潛在的消極選擇之間的沖突。個體解決每一個危機的方式對個體的自我概念及社會觀有著深運的影響。他把心理發(fā)展分為八個階段。他認為小學生處于第四階段,“勤奮對自卑感”。如果小學生這一階段建立起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那么,這種在不同社交范圍活動的經驗,以及完成任務和從事集體活動的成功經驗,就會助長其勝任感,而困難和挫折則容易導致自卑感;成功的體驗有助于在以后的社會中建立勤奮的特質,表現(xiàn)為樂于工作和有較好的適應性因此,指導學生學習人際交往,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功經驗,對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2、教育的現(xiàn)實需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的科學內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小學生自殺的事件屢有發(fā)生。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無不與學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關。因此,大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教會學生進行心理調節(jié),以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人際壓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成為素質教育的迫切任務。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
1、了解自我,接納自我
目前學校普遍存在僅以學業(yè)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yōu)劣標準的情況,導致不少學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嚴重阻礙著學生的素質成長。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注重幫助學生了解自我,接納自我,對自我的形象進行整體認識,讓學生從學業(yè)自我形象、社會自我形象、情緒自我形象、體能自我形象等方面進行整體認識,找出自己的優(yōu)勢與劣態(tài);幫助學生自尊、自愛、自強、自立,樹立自信心。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實現(xiàn)人生價值。
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適應能力
當前由于學習適應性不強,而淪為學業(yè)不良的學生日漸增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適應能力就顯得日趨重要。
3、養(yǎng)成理想的人際交往習慣
理想的人際交往習慣是個體適應社會環(huán)境不可或缺的條件,人際交往的適應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人格的發(fā)展,也影響著其在社會中的生存和發(fā)展,當前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可導致親子、師生和同伴間的沖突不斷增加。所以協(xié)助學生掌握人際交往的藝術是重要的。在當今這個多元化、多樣化的社會,做到這一點,是尤為重要的事情。
4、促進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目前的教育比較強調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往往忽視非智力因素的養(yǎng)成;忽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會嚴重影響著學生素質的提高。心育工作應注重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全面培養(yǎng),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各方面的諧調發(fā)展,使個體在認識、情意和行為三方面達到一個有機的整體。使每個學生的各種潛能得以發(fā)揮,日后成為: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具有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對社會能作出積極貢獻的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
1、立下堅強志―――堅強意志與耐受挫折的教育。
(1)培養(yǎng)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2)培養(yǎng)學生形成處事果斷的良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挫折與困難。
2、澆灌友誼花―――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教育。
(1)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學會正常人際交往,與同學、老師、家長良好關系。
(3)正確認識性別差異,接受發(fā)育過程中的身體變化,正確認同性別角色,同異性同學保持正確的交往心態(tài)。
3、迎接新挑戰(zhàn)―――人格養(yǎng)成教育。
(1)引導學生樹立發(fā)展健全人格的愿望與動機。
(2)注重學生的自我人格養(yǎng)成教育。
(3)對有人格障礙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
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策略:
1、這項教育工作應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2、全校協(xié)同形式。這項教育工作是在學校各部門的能力合作下進行的。是一個長期的持續(xù)的教育工作。因這項工作在我校素質教育是處于起始階段,我校要利用合適的時間組織全校教師學習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等有關文件,提高對這項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采取集中與自學相結合的形式,系統(tǒng)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廣大教師和各職能處室通過學科滲透、德育處、班主任等方式進行經常地教育工作,達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全方位教育的目的。
3、課程輔導形式。偏重于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全面培養(yǎng)。具體內容包括智能訓練、學習心理指導、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自我心理修養(yǎng)指導等內容。
4、學科滲透形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心理氣氛,激發(fā)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心理素質教育內容,并充分利用這些內容,有機滲透心理教育。例如語文教材中愛國志士和偉大人物的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事跡是對學生進行意志訓練,耐挫折教育的極好材料。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情感的陶冶,美術教學中豐富的想象力;體育教學中克服一個個困難、接受耐力,毅力考驗等等,這些既有對學生心理知識滲透,又有意志磨煉,既有方法的引導,更有榜樣的示范。所以,這樣的有機滲透起到水乳交融并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好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評價:
初步設想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評價工作通過建立學生自我評價體系、學校評價體系、社會家長評價體系來進行。力爭把心理教育工作作為我校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來抓,成為我校教育工作的一個特色、一個亮點,為創(chuàng)辦市級示范學校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