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600字讀后感
2023朝花夕拾600字讀后感
《朝花夕拾》是魯迅在晚年創(chuàng)作的回憶性散文,是一本可以了解研究魯迅早年生活思想與當(dāng)時社會風(fēng)貌的書籍。下面是小編為你準(zhǔn)備的朝花夕拾600字讀后感,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朝花夕拾600字讀后感(精選篇1)
“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筆墨的,寫了下來,印了出去,對于有些人似乎總是搔著癢處的時候少,碰著痛處的時候多。萬一不謹(jǐn),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負(fù)有指導(dǎo)青年責(zé)任的前輩”之流,可就危險已極。為什么呢?因為這些大腳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渾身發(fā)熱之后,做一封信登在報紙上,廣告道:“看哪!狗不是仇貓的么?魯迅先生卻自己承認(rèn)是仇貓的,而他還說要打‘落水狗’!”這“邏輯”的奧義,即在用我的話,來證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說,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說二二得四,三三見九,也沒有一字不錯。這些既然都錯,則紳士口頭的二二得七,三三見千等等,自然就不錯了?!?/p>
魯迅的《兔和貓》的側(cè)重點明顯不在于“毒死”貓,而在于“不修善”。然而,群眾或者好事者的目光總是集中到“毒死”上面——這一點是可以解釋的。用勒龐的《烏合之眾》的理論,群眾能接受的思維都是形象的,也就是說畫面感越強、越不需要思考的內(nèi)容,他們記得越多越牢靠。顯然,“毒死”這個動作有著強烈的形象意味,而“不修善”這個層面并不浮于表面,是需要思考深究的,但這往往為群眾或好事者忽視,或者有意忽視。再加上,群眾的邏輯推演能力幾乎是沒有的,經(jīng)過所謂的名人或者名教授或者“負(fù)有指導(dǎo)青少年責(zé)任前輩”的故意引導(dǎo),用些車轱轆邏輯好像真的能把一個人變成一條狗。如果魯迅是狗,即使他說二二得四,那必然是錯的了,而那些反對他的紳士說二二得七則必然是對的。這簡直與《1984》中關(guān)于“自由就是2+2=4的自由”何其相似!
真理并不在客觀中,而在娛樂輿論中!
朝花夕拾600字讀后感(精選篇2)
利用寒假時間,我讀了一本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面的文章有很多:“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jīng)》”、“《二十四孝圖》”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靜靜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里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里去了?”
“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
讀著這些語句,我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魯迅,在百草園與昆蟲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于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yán)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xué)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dāng)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fā)現(xiàn)他的學(xué)生正在干著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yōu)質(zhì)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魯迅的童年真是有趣!我們的童年也一樣有趣。
還記得我上三年級時,媽媽帶我去她的同事家,到午飯時間了,我嘗了嘗第一道菜,好淡,然后把自己的感受毫無顧忌的說了出來,弄得大人很是尷尬,最后一道菜上來時,總算合口味了,但總覺得缺點什么,于是就說:“要是再放點木耳就好了!”當(dāng)時阿姨只是微笑說:“我知道你的口味了,下次來給你做好吃的?!蔽乙哺Α,F(xiàn)在回想起來,年幼的我是多么天真啊。
然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享受著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爛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現(xiàn)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fā)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回味我們的童年,發(fā)現(xiàn)處處是風(fēng)景,一切都是那么天真爛漫。
朝花夕拾600字讀后感(精選篇3)
《朝花夕拾》這部作品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魯迅所寫的。《朝花夕拾》是作者從大腦里挖出來的,大多都是凝練,穩(wěn)重的筆法摘取那些深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難忘的生活片段。
我最喜歡的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個片段中的第二段,這段話一開頭就運用了排比手法,用了一組連詞,如: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菜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了。這些自然而又逼真的景物描寫,讀起來仿佛身臨其境,仿佛碧綠的菜畦,高大的皂莢樹就在我們眼前,輕捷的叫天子在我們頭頂上盤旋。我還喜歡《藤野先生》這一片段中的第一段,例如: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卻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jié)隊的‘‘清國留學(xué)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這段話一開頭就運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把成朵成朵的櫻花比作緋紅的輕云,而又從側(cè)面描寫出清朝留學(xué)生不學(xué)無術(shù)的丑態(tài)??傊?,作者的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人物的獨特個性。
作者在行文中經(jīng)常插入一些與文章內(nèi)容有關(guān)的典故等,使文章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使行文更有說服力。而且《朝花夕拾》這部作品不但手法犀利,入木三分,而且語言也與眾不同。作品的語言清新自然,樸實而又不失穩(wěn)重,讀起來瑯瑯上口,親切感人,總能勾起人們對往事的留戀與回味。
我們以后也要與魯迅“同行”,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自己的雙手寫出一篇篇優(yōu)美而又蘊含哲理的美文,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去海邊采擷屬于自己的一朵浪花,為太陽添上笑臉,為藍天涂抹色彩。我們還要去天邊尋找屬于自己的偉大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
讓我們共讀《朝花夕拾》,在記憶中追尋,在記憶中探索。
朝花夕拾600字讀后感(精選篇4)
初讀了《朝花夕拾》不覺得像一本名著,反而覺的像是一個朋友在與你閑聊家常,原來這才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
我正在讀“無?!边@一篇章是,也正好是全書的一半,“無?!迸c之前“五猖會”上的堂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愛看的,不然怎么會寫的如此詳細呢!從此看來魯迅小時候一定也是很貪玩的,不過這里主要還是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xiāng)的一面。
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圖》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是覺的這篇文章一定還有深層的含義,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滲透一下,才能得出結(jié)論。說起《狗·貓·鼠》與《阿長和〈山海經(jīng)〉》可是我在這書中最感興趣了的,一開始,看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像是在聽故事一樣。文中的魯迅可是把他仇貓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說實在的,我也挺討厭貓,也是因為它吃了我的最愛——紅燒魚。不過,如果當(dāng)時的我把這件事紀(jì)錄下來的話,就能與魯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題目就叫做《我·貓·老鼠》雖然我平時不喜歡老鼠,但看了這篇文章,突然覺的其實那只老鼠也不錯啊!可當(dāng)我看到阿長踩死隱鼠時,感覺有點氣憤同時也為魯迅失去隱鼠也感到惋惜。更感覺阿長真壞,不僅踩死了可愛的隱鼠,還把罪名強加在了貓身上!使魯迅錯怪了貓!
從看了阿長與《山海經(jīng)》開始,如今我不記恨她了。阿張雖然多嘴,禮節(jié)多,但是她爽直,淳樸,又能幫魯迅買《山海經(jīng)》,人品也是不錯的。
《朝花夕拾》的內(nèi)容簡短卻不缺乏經(jīng)典,看來想讀透這本書,還是得好好體會!
朝花夕拾600字讀后感(精選篇5)
這段時間細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魯迅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的《朝花夕拾》也是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童年,這是每個人都擁有的。雖然在童年里有苦有笑,但是童年會在自己的心里留下美好而難忘的回憶。魯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是叫做《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郁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在這本書中,魯迅將自己在童年中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真實、天真、有趣的話語表達出來。魯迅的童年并不是美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rèn)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怨恨這些不認(rèn)同他的長輩,而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rèn)同改為動力,寫入這本書里。他在這書中,把童年的無奈和寂寞釋放出來。讀過它后,我能感受到在魯迅的童年雖然并不很開心和快樂,但也時時刻刻充滿著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是五味俱全的。既有酸甜,也有苦辣,更少不了有咸。而我們的童年也一樣的。即使過得不怎么好,但童年永遠會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永遠埋藏在屬于它的地方,留下美好難忘的記憶。
《朝花夕拾》的取材,包含著深廣的社會歷史內(nèi)容,具有豐富的思想意義,表現(xiàn)了魯迅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生活的深刻認(rèn)識和他那反帝反封建徹底的革命精神。他寫人物,帶有強烈的時代感;記事件,則透過現(xiàn)象提示其深刻的社會本質(zhì);發(fā)言論、抒感情,則無不閃射著思想的火花!
真是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