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600字作文
感動中國600字作文5篇
感動中國的每位獲獎者身上它是都蘊藏著“精神富礦”,他們用數(shù)年乃至數(shù)十年的堅守,詮釋和定義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種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600字作文,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感動中國600字作文篇1
1966年秋天,他出生在黑龍江依安縣紅星鄉(xiāng)東升村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中。
家里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
上高中時,家里要同時負擔5個孩子讀書,懂事的他主動提出不住校,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
當時全班52個學生,51個住校,唯獨他跑校。
為此,父親咬牙花100塊錢給他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供他上學往返。
學校離家10公里,全是坑洼土路,天氣好的時候,路都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遇到下雨天,路上積滿了黑泥水,連下腳都很困難。
冬天更遭罪,路面結冰,非常滑,為了不遲到,他每天凌晨三四點起床去上學。
冬天即使不下雪,他騎車到學校時臉上、脖子上、身上都掛滿了白霜,渾身濕透,所以同學們都叫他“小雪人”。
但是,無論天氣如何惡劣,不管雨多猛、雪多大,他從未遲到或早退過。
因為初中就讀的是農(nóng)村學校,英語課只開半年,沒有正規(guī)英語老師,中考時他的英語考了零分,但他還是考上了縣里最好的高中。
當時全班考高中只考上五六個,他就是其中之一。
上了高中,為了高考英語不拖后腿,他在英語上下足了功夫,就連走路、干活時,都在背英語單詞。
如今整個航天員隊伍中,屬他的英語最出色,大家都叫他“小諸葛”。
為了賺學費,他甚至在高中讀書期間短暫輟過學,到附近磚廠打工。
可他始終沒辦法放棄學業(yè),后來又回到了學校繼續(xù)讀書。
他的高中班主任說,好像一年四季都沒有見他穿過新衣服,每天中午帶的飯也只是玉米面大餅子,外加一些咸菜。
1985年,空軍在依安縣招飛行員,憑借強壯的體魄,他輕松過關。
進入航天員隊伍以后,他從未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
神舟五號飛天時,他雖然沒有入選任務梯隊,但卻把專業(yè)書籍找出來翻了一遍又一遍,寫下了六七十萬字心得體會,時刻為自己的夢想做準備。
他就是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劉伯明。
感動中國600字作文篇2
6月23日,3名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內的訓練視頻顯示,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在節(jié)點艙內,進行艙外航天服首套安裝與測試、服裝尺寸調節(jié)等工作,聶海勝在艙內使用訓練仿真軟件,與操作臺配合,進行第一次出艙前活動機械臂操控科目訓練。
7月4日,中國空間站兩名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著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后成功出艙,完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任務。
時隔13年,中國人再一次在太空留下“中國足跡”。
然而,劉伯明在那一次時曾遇到險情,當時甚至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上太空。9月27日,神舟七號出艙任務正準備執(zhí)行。然而,就在出艙的時候,意外發(fā)生了。
第一次拉門,翟志剛和劉伯明使出全力,艙門卻紋絲未動。第二次拉門,艙門拉出了手掌寬的縫隙,又迅速吸了回去。此時,兩人的體力已經(jīng)透支到極限。如果艙門打不開,神七的核心任務,出艙行走就無法達成。
休息片刻后,劉伯明把一根撬棍遞給翟志剛,兩人利用杠桿原理艱難地撬開了艙門。就在兩人準備出艙時,軌道艙中竟突然響起了火災報警聲。太空中一旦產(chǎn)生火花,軌道艙很可能發(fā)生爆炸。
然而太空出艙活動即將展開,無數(shù)中國人都在翹首以盼,到底是排除警報,還是繼續(xù)出艙,航天員們面臨艱難抉擇。
劉伯明在采訪中曾表示:“‘神七’這次任務是什么,就是出艙。只要我們出艙了,這次任務就順利完成了,至于我們回不回得去,其實個人的生死,跟國家民族大義相比,輕如鴻毛?!卑凑粘雠摮绦?,翟志剛出艙后,首先要取回艙外一塊固體材料的試驗模塊,然后再展示國旗。那天,三名航天員臨時決定改變出艙程序——首先展示五星紅旗。
“我們執(zhí)行任務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出艙,那么最具代表的,就是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證明我們來到了太空。”劉伯明說,“展示五星紅旗,就是做好了犧牲的準備?!?/p>
感動中國600字作文篇3
邰麗華,這位無聲的天使, 她沒有一句豪言壯語,卻用她自己獨特的語言為國家贏得了巨大的榮譽;邰麗華,這位“美與人性的使者”,她沒有驚天動地的聲音,卻用最美的舞姿震撼了世界,感動了中國;邰麗華,這朵無聲盛開的鮮花!看完她的故事,我的心怎么也平靜不下來。一閉上眼,滿腦子就都是她的身影,使得我一次又一次打開書本,一遍又一遍讀她的故事,一回又一回被她感動,為她折服
然而,她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卻藏著一顆異常堅強的心,并為此選擇下一條看似最不可能成功的道路——舞蹈,沒有音樂、沒有節(jié)拍,只有教練的手,只有自己,只有日復一日的揮灑汗水,她,在向命運,在向生活挑戰(zhàn)。當然,這其中的酸楚只有默默咽下,終于,不可能成了可能,她成功了。憑借《千手觀音》,不僅讓全國人民記住了她,也讓海外友人,記住了她,她同她的姐妹創(chuàng)造的奇跡,再一次向我們證明:她們不是弱者。她們同樣可以為國爭光,在美麗的光環(huán)包圍的時候,在熱烈的掌聲擁抱的時候,她只是謙虛地微笑、點頭,那清澈明凈的眼神似乎告訴我們,贊美的歌曲與她永遠無緣,屬于她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和優(yōu)美的舞姿。
在我們欣賞2005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按排的優(yōu)美舞蹈千手觀音時,怎會想到表演的是21位生活在無聲世界的聾啞人,她們時而如孔雀開屏,時而如佛塔層層相疊,而那位頭戴霞冠、身披金甲、儀態(tài)莊嚴卻不失親切的領舞人就是邰麗華。此時我們感受到只是籠罩在她頭頂?shù)慕k麗光環(huán),卻想像不出一位聽不見聲音的人是如何去感知音樂的世界,去追趕音樂的腳步,這其中付出了什么?
努力的拼搏,使她終于有了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15歲那年進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度钢`》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次飛翔。在排練中,她幾度讓老師失望地摔門而去。為了能飛起來,為了登上藝術的殿堂,一個旋轉動作,她要練上上千次,多少次練得暈厥過去。多么堅韌執(zhí)著的女孩!
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把她的好品質用到自己身上,努力讓自己成為優(yōu)秀的好學生。
感動中國600字作文篇4
感動就像一股涓涓的細流,悄無聲息地流過干涸的心田,送給我們生命的養(yǎng)料;感動就像一陣如毛的細雨,飄飄灑灑地劃過天際,雖細卻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感動就像震天動地海嘯,卷起千層浪花平靜的大海在咆哮,是靈魂在怒吼。
生活中的感動來源于父母和陌生人。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疼愛她的父母,不管是細膩的愛還是粗暴的愛,都會帶給我們與生俱來的感動。傍晚,書桌旁散發(fā)著清香的牛奶是母親的味道,甜甜的、暖暖的,一股熱流蕩漾在心間,是感動;在大雨滂沱的夜晚,舉過頭頂?shù)挠陚阌心赣H的香味,雨水順著母親的肩膀緩緩滑過,雨水是涼的,我的眼淚是熱的,是感動;那是個不眠之夜,我昏昏沉沉地從睡夢中醒來,忽然有一滴淚水落在我的臉上,那是母親的滋味,涼涼的、咸咸的一層朦朧的白霧罩住了我的雙眼,是感動。從不需要刻意地去尋找,母愛的感動就在身邊。
在我彷徨、眉頭緊鎖的日子,一個來自于陌生人的微笑如一縷春風吹散了我的煩惱。在我的心情陷入低谷的日子里,一切都變成了灰色,一個來自于陌生人的幫助如一縷陽光瞬間照亮幽深的山谷。在你驀然回首時,就會發(fā)現(xiàn)來自于陌生人的感動:一位老人費力地拉著煤車上坡,這時,幾位年輕的小伙子幫著老人拉車,老人感激地一笑;在雨中一車蘋果滾落在地,女主人慌慌張張地撿蘋果,不一會所有的人都彎下腰把蘋果一一扔進筐中,當女主人感激地抬起頭時,一切又歸于平靜。
《感動中國》的人物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國航天事業(yè)的奠基人錢學森;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閔則恩;黨的理論傳播者方永剛;細心侍奉之妻家人的河南工人謝延言;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鐘期榮、胡洪烈;用愛心呼喚英雄的妻子羅映珍;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空軍飛行員李劍英;被稱為湖南的張海迪的殘疾人李麗;堅守醫(yī)德的醫(yī)生陳曉蘭;為拯救落水者年輕的軍人孟文斌。他們無怨無悔、默默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堅強書寫輝煌的一生,用信念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他們給予我們后天的感動。
張開手臂,用我們的雙手繼續(xù)傳播著感動:一個小小的禮物,一個熱情的擁抱,幾句安慰的話語對于他人都是無言的感動。讓我們續(xù)寫中國的感動。
感動中國600字作文篇5
今天下午的第二節(jié)課,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欄目。
在這些感動人物中,讓我最感動的是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孫麗娜。朱敏才以前是赫赫有名、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退休后,人們認為他們夫婦倆會回北京安享度日,但他們沒這么做,他們去了貴州山區(qū)去教那里的小朋友。朱敏才和孫麗娜在那里教書十年,山里很貧窮。孫麗娜睡覺的小屋連著學校的廁所,一開后窗戶,臭味就從后窗戶里飄出來,臭的晚上孫麗娜帶兩個口罩還睡不著。
他們最快樂的時光是和山區(qū)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光,可是這十年里他們卻沒有和自己的親生女兒吃過一頓團圓飯。雖然山里什么都沒有,但朱敏才和孫麗娜還是去那里教書。他們沒有到北京去安安心心的養(yǎng)老,而是跑到貴州山區(qū)里去教書。
讀了朱敏才和孫麗娜的'故事,我很感動。比起我自己,我差的很遠:我不愿意到山區(qū)那里,因為那里很窮,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玩具、沒有衛(wèi)生所……那里有可能吃不上蔬菜、那里的孩子臟……但朱敏才爺爺和孫麗娜奶奶卻跑到那里主動教書,不畏條件惡劣(因為山里沒有蔬菜,所以孫麗娜奶奶患上了眼疾,朱敏才爺爺因為不適氣候患了很嚴重的病。朱敏才爺爺說過,即使退休了,也要對社會做一些有益的事,這使我很佩服,我要好像朱敏才爺爺和孫麗娜奶奶一樣,不嫌棄山區(qū)的小朋友,還要做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不管是老人還是青年。
我要向他們一樣,對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