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讀后感的作文
推薦文章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名著讀后感的作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1
讀了《論語十則》后,我有所感悟令我受益非淺,同時也油然而生出對儒家文化,對孔夫子的敬佩同時更加了解了孔子個人的情況和儒家文化的精髓。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本書。
《論語十則》主要涉及到學習方法,學習的樂趣及個人修養(yǎng)三個方面的道理。
學習并且按時復習,這是孔子提倡的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也離不開復習。作為一名學生,我很有感觸,常常就是因為沒有認真復習而考砸。而我覺得,在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世界,如果你對已經擁有的不珍惜,直到失去時才萬分后悔,那就屬于失敗了。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要我們復習的;知識,事業(yè),愛情……而如果只是單純的學,不去思考,分析,就會產生各種迷惑,我們還要在學中多想。
孔子認為三人行,(讀書筆記 )必有我?guī)?,見賢思齊等等,這也使我明白要多挖掘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并且要以贊許的眼光看待別人。比如我們班級體里的每位同學,我們許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甚至說那是缺點,就是把自己看為是中心,有什么雞毛蒜皮的事,就從朋友身上雞蛋里挑骨頭。當然,我們要時刻保持"人不知而不慍'的思想,做到寬容對待他人的不理解,并要盡量挖掘(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
曾子"日三省吾身",為求看看自己是否忠誠,守信及溫習了.孔子告訴子貢:"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些都反映了儒家學派的主要思想"仁","仁"就是要愛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孔子又教導子由,什么是智慧,儒家學派認為智慧就是要理解他人,看透他人。這些解釋起來并不困難的,但在注重"利益,回報"的現(xiàn)今,又有多少個人能做到仁禮待人,民貴君輕?論語十則》講的肯定能使我們有所收獲,《論語十則》讓我感到了幾千年前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仁的思想,愛的呼喚?!秾W而》是《論語》第一篇,原文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對于這段話的感悟,始自于中學時代;而時隔多年,再一次讀到這段話時,又是另一番滋味。
當學到的知識增多,讀完的書慢慢堆滿自己的箱子時,卻發(fā)現(xiàn)其實這么多年來,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不是很多,讀過很多的書,見過很多的人,但是讀完的書就如同見過一次面的陌生朋友而忘記得一干二凈,所以,為了讓自已快樂,以后一定要“學而時習之”。
當年紀慢慢增大,慢慢地我又將走向另一個臺階。而當我走過這么多年,學生時代的,初步社會這么幾年的,好多的朋友都離我而開始追求不同的人生。我也一直在感悟“人生得是一段一段的”這句話,再好的朋友、同學還是同事,當畢業(yè)了,當離職了,那么,各奔東西的背后,也許,再也沒有一個機會,讓我們,一起并肩作戰(zhàn),一起喝酒唱歌;在這么一個一個人的城市里,又有哪件事會比遠方朋友的來訪更值得高興,值得慶辛呢?
人生,就是在不斷地學習經常地溫習中慢慢成長,而在這不斷中我們也不斷地走向成熟。也許,過了那么些日子,你已功成名就;也許,過了一些時日,你也依然窮困潦倒……但是,不管你活得多好,抑或你過得再差,總會有一些人認識你,也會有很多人不認識你,不了解你,我們,都僅僅只是平凡人生中最平凡的一員,又何必去再乎這些事呢?在自已的角落中當一個開心的人吧!
《論語》的深澳,有很多東西,并不是我所能完全體會的,但我想,我會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斷地學習,讓《論語》的思想,深入我的內心深處。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2
我讀了一篇文章《綻放兩天的生命花》。它寫了在非洲戈壁灘上叫伊米的四色小花,扎根需要五年,花期卻只有兩天。它讓我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義。
文中說道在隔壁上,生長著一種叫伊米的四色小花。那里只適合根須巨大的植物生長,伊米卻只有一條根,把根扎進土里就需要五年,而花卻只能綻放兩天。它的 根在土里避開演示,鉆開硬土,堅忍不拔。它努力了五年,積蓄了五年。不為別的,只為它那綻放的兩天,雖然只是短短的兩天,可是在它的生命中它至少燦爛過。
伊米小花教會了我們人生的道理:生命的燦爛在于積蓄力量。
文中介紹道伊米小花有四片花瓣,每一片就是一種顏色:紅、白、黃、藍4種顏色。是多么奇特呀!如果它沒有追求渴望光明的那種勇氣,它怎能熬過那漫長的五 年,它怎能開出那無菜品分、美麗奇特的花朵呢?這讓我想起了世界偉大的各學家愛迪生,他堅持不懈,為了發(fā)明電燈泡,他做過成百上千個試驗,卻從未想過放 棄。是他的堅持創(chuàng)新為人類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啊!
伊米小花讓我們明白了:生命的奇特在于堅持創(chuàng)新。
啊,伊米花是多么的偉大。是它的堅持無悔早就了茫茫戈壁上一道綺麗的風景啊。它燦爛了自己生命同事也有所作為,而那些碌碌無為的人,你們的生命有什么意義嗎?你們的存在是否為人類做出了貢獻呢?你們的生命甚至還不如這小小的伊米花嗎?
有人說:伊米小花花五年時間去扎根,可只能綻放兩天。這五年和兩天相比實在是不值得,21世紀的新人類就應該多娛樂。如果依照這種說法去生活,對于社 會來講,人們每天每時每刻斗都在休閑娛樂,沒有人去搞研究,沒有人再去經營公司,這日漸強盛的中國社會是必定會崩潰的。而對于我們個人來講:我們玩樂一 生,沒有付出任何辛苦和努力,我們的人生就在這無限的享受中喪失了意義,時間就在這無盡的玩樂中慢慢的消磨。當我們滿頭白發(fā)時才發(fā)現(xiàn),我們的一生無所作 為。因為享樂而碌碌無為的生活是多姿多彩,還是索然無味呢?如果我們的祖先也這樣不知拼搏不知努力,我們現(xiàn)在是否還過著那種飲血如毛的生活呢?對于未來來 講,休閑是應該多多,而為了我們的將來,唯一的出路就是奮斗!
伊米小花告訴了我們生命的含義:生命的意義因為有所作為。
伊米告訴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了,我一定會向它學習,堅持創(chuàng)新、有所作為,為我的生命增光添彩!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3
《笑貓日記之一頭靈魂出竅的豬》講述了:黑旋風能像馬一樣奔跑,像牛一樣拉車,像馬小跳一樣溜冰、玩滑板,像人一樣思考問題,像鳥一樣飛翔,像體操運動員一樣立定彈跳、在空中旋轉三個360度……這是一頭具有鮮明性格特征的豬——這是一頭很堅強的豬,因為他在地震后的廢墟里熬過了七天七夜,從三百多斤瘦到了一百多斤,終于從石縫中爬了出來。這是一頭勇敢的豬,為了生存,他敢于在亂石叢中從山上滾到山下,去吃“大紅大紫”的葡萄。為了救八頭小豬,他敢于從山頂往下跳。為了挑戰(zhàn)生命極限,他敢于從懸崖上跳下,開始激情漂流。這是一頭樂于助人的豬,因為他幫一頭黑色的懷孕的母豬,生下了小豬。這不是一頭真正的豬,而是具有人類性格、智慧和品位的豬,也是一頭靈魂出竅的豬,外形是豬,而靈魂卻是人的靈魂。
讀了這本書,我很佩服黑旋風,它的智商簡直比珠穆朗瑪峰高。它什么的會,俗話說:“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蔽覀円蚝谛L一樣,愛動腦筋,遇事要多想辦法,盡可能的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4
有一顆巨大的蘋果樹,一個小男孩每天都喜歡在樹下玩耍。他爬樹、吃蘋果,在樹蔭下睡覺……他愛樹,樹也愛和他玩。
時間過得好快,男孩長大了,他不再在樹下玩了。一天,男孩來到樹下,注視著樹?!皝砗臀彝姘?。”樹說。“不,我不是孩子了,我不會再來玩了我想要玩具,但我需要錢?!蹦泻⒄f?!皩Σ黄?,我沒錢。不過我的蘋果可以換錢,你摘下來吧!”男孩興奮地摘下所有蘋果,高興地離開了。之后男孩很久沒有來了,樹很傷心。讀到這里,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一天,男孩回來了,樹很激動?!皝砗臀彝姘?”樹說?!拔覜]空玩。我得工作,養(yǎng)家糊口。我得有一棟房子,你能幫我嗎?”“對不起,我沒有房子。不過你可以砍下我的樹枝去蓋房子?!蹦泻⒖诚滤袠渲Γ吲d地離開了。男孩這么高興,樹很欣慰。但是男孩又很久很久沒回來了,樹又孤獨傷心起來。讀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樹太偉大了。
一個炎熱的夏天,男孩回來了,樹很欣喜?!皝砗臀彝姘?”樹說?!拔疫^的不快樂,我也老了我想去航海放松一下。你能給我一條船嗎?”“用我的樹干造船吧!這樣你就可以去航海了。”男孩砍下了樹干,做成了一條船。幾年之后,男孩終于回來了。
“對不起孩子,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你了……”樹說。“我已經沒有牙咬蘋果了?!蹦泻⒄f?!拔乙矝]有樹干讓你爬了。”“我已經老的爬不動了?!蹦泻⒄f?!拔覜]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你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樹根……?!睒湔f?!拔沂裁炊疾恍枰?,只想找個地方休息,過了這么些年,我累了?!蹦泻⒒卮鸬??!疤昧?老樹根是休息的最好倚靠。來吧,到我身邊,坐下休息吧”男孩坐下了,樹很高興,含著淚微笑著。這時,我的眼淚已經滾了下來。樹就是我們的父母。兒時,我們愛和爸爸、媽媽玩;長大后就離開了他們,但是我們遇到麻煩,碰到事情,需要東西時,父母總是竭力給我們能讓我們高興的東西……
你也許覺得文中的男孩對樹太殘忍了,可是這正是我們對待父母的方式。曾聽過這樣一件事:一個男孩到了學期末,又沒錢了,他寫了封信給家人,只有這么幾句:“媽:錢,兒?!蔽覀儗Υ约旱母改负螄L不令人寒心呢?我們中的許多人總推說自己學習忙,可我們似乎忘了什么,也顧不得一些什么了──比如關心父母。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5
“一副神秘的紙牌,每一張上面都有一顆寶石,月圓之夜,這張牌可以使人愿望成真.然而,萬一抽到的是一張黑色的冰寒水晶,下場可能是下地獄…”
《致遺忘了我的你》講述了七個人在失意,感傷,無助之時遇到了能幫助他們實現(xiàn)愿望的寶石魔牌,他們半信半疑的對著月亮許下了愿望,但最后都發(fā)現(xiàn)自己得到了想要的,卻陷入了另一種迷茫,失去了更重要的,也只有最后一個人能夠釋懷。
小提琴手的故事在我的腦海里一直揮之不去。故事主角邢志仁通過魔牌實現(xiàn)了他成為出色的小提琴手的夢想,但帶給他的榮譽背后還有痛苦。
如果我是那個小提琴手的話,我的選擇也許與他一樣的吧。但是這樣的成果有什么意義呢?不過只是一個作弊的“天才”罷了,永遠不可能知道自己的實力,也無法享受通過努力實現(xiàn)夢想的幸福。
試想,如果那副寶石魔牌被一直傳下去,結果會怎樣?如果有一天,你手里有了一副這樣的寶石魔牌,你又會許下什么愿望?
似乎那些大愿望,無論哪個,終會一些遺憾。不管許下什么愿望,要名利,要愛情,要成功,要一切自己想要的,而當自己得到一切時,就再也無法放過自己,因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人生的真相,而到那時,當初許下的愿望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或者正如小說開始時的那段小字所寫:
‘月夜寶石,賜我愿望’
寶石魔牌能實現(xiàn)任何愿望,
愿望實現(xiàn)以后
命運也會朝著
意想不到的方向扭轉
你,真的要許愿嗎?
與其伸手接過這副別人遞來的寶石魔牌,不如自己親自打造屬于自己的“魔牌”。對于愿望,“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6
媽媽推薦我看一本叫《讓孩子一生受益的100位名人成長記錄》的書,其中,一篇叫《誠實,比一千棵櫻桃樹更珍貴》的文章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這篇文章寫的是華盛頓小的時候,有一天在自己家的莊園里用小斧子砍雜樹,不小心將父親最心愛的櫻桃樹砍倒了。雖然他非常害怕父親責罵他,但是他最后還是勇敢地向父親坦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他的父親不僅沒有怪他,而且還表揚了他,對他說:“誠實,比一千棵櫻桃樹更珍貴!”華盛頓牢記父親的話,一直將誠實作為做人的原則,結果受到了美國人民的信任和歡迎,成為了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
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誠實是人非常重要的品德,比什么都珍貴。這讓我想起了前兩天發(fā)生的一件事情:我不小心將漂亮的新筆套滴上了好幾處難洗掉的墨點,媽媽看見了問我,我怕她怪我粗心,就說這是坐在旁邊的男生搗亂的結果。讀了這篇文章后,我覺得很慚愧:我把筆玩弄臟了本來只是屬于粗心,可是如果不敢承認,還用說謊來掩蓋,那就是犯錯誤,就是品德問題了。一個不誠實的人,長大后,別人不會相信你,也不會有人愿意和你做知心朋友,你就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想到這里,我趕緊去向媽媽坦白了事實。媽媽笑著對我說:“你和華盛頓小時候一樣,也是一個可愛的誠實的孩子?!?/p>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7
假期間,我讀了一本自認為很好的書,橘子味的夏天。
剛開始讀還很疑惑,為什么是橘子味?不是蘋果味鴨梨味或其他味?當我漸漸把這本書翻完,我找到了答案……
文中的主人公駱雨澄是個剛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子,從小失去了媽媽,這一年她和爸爸又來到了另一個城市打拼,而她,也要去適應新學校……
這本書的女主角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漂亮、溫柔、懂事,對父親的依賴和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來所夾雜著淡淡的悲傷。不管她心里變化有多大,但說出來的話每一句都始終是微笑的,從來沒有把一絲不高興的情緒透露給其他人。
因為從小失去母親,所以女主角很能理解父親。不論是因為工作四處奔波,或者是因為其他的什么事情,她都是很體貼的不會有任何抱怨。、
作為她父親,應該很幸福吧!
或許我真的應該反省一下了,或許我真的應該學會成熟懂事了,我只是比女主角小了一點點,卻相差這么多。
我不要再做那個只會對父母嘟囔“你怎么現(xiàn)在才回來啊”的小屁孩了,而是一個應該為父母拖鞋擦汗倒水的好孩子了;不要總是學著抱怨,或許應該要多理解父母,多學會感恩,多珍惜現(xiàn)在與他們相處的每一秒……
文中還出現(xiàn)了一個人物——陸盞。他是女主角在來到這個新城市的第一個異性朋友,也是使她笑的最多、最能走進她內心的一個人物。我真應該用一種思考的眼光去重新衡量男生,可能他們真的不像我們表面所看到的如此神經大條,最細膩的心思,就藏在男生的心底里……
到最后,陸盞出國了,一個學期也就此結束,駱雨澄始終不能什么事都依賴陸盞,她還需要,靠自己……
我相信雨澄沒有了陸盞在身邊,她也一定能很快樂。畢竟這是個橘子味的`夏天,有的是交朋友和受爸爸愛護的甜蜜,最后卻因為某些事情,不得不使某些對于現(xiàn)階段很重要的人離開。
這就是橘子味,一個中間夾雜著點酸味,卻滿是甜蜜的夏天。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8
龍族的感情,用筆最多的大概就是孤獨了。
路明非從小寄居在嬸嬸家,沒有爸媽的愛,叔叔嬸嬸對自己更是沒有對弟弟好,相比之下更會覺得委屈孤獨,他學習成績一般,是個暗戀別人的小屌絲,自然學校里也沒有他真正的朋友,唯一能讓他感到不孤獨的就是在網吧里通宵的玩游戲,也許他整天說的那些爛話也都是在掩飾自己的孤獨吧。
大多數(shù)的人總是在想小時候,小時候是多么無憂無慮、天真爛漫,泥巴、跳繩、皮筋、風車……一個小小的玩意就能高興好久。然而現(xiàn)在,學習工作、買車買房……各種各樣的問題都要面對。
有時候想玩下手機,從口袋里掏出來,開機,打開QQ微信,沒人找你,還是沒人找你,無奈的關機,放回口袋,過了一會兒又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機,如此往復循環(huán)……
“世界喜不喜歡你,取決于你的朋友喜不喜歡你,每個人都有幾個真正的朋友,他們喜歡你,就是世界喜歡你。”路明非對繪梨衣說。想想也是,只要你的幾個真正的朋友喜歡你,那你就不會感到孤獨,可是偏偏有些人就是在面對面的時候忘不了口袋里的手機,吃大餐發(fā)朋友圈,逛街shopping發(fā)朋友圈,完全忘了正在自己身邊的人,也許他需要的是來自大家的關注,而這種關注恰恰是孤獨的。
“朋友在精不在多?!焙团笥蚜奶斓臅r候他說。當時讀《龍族》的時候,那種孤獨感真的是太強了,只要有閑的時間就看《龍族》,或者畫畫,或者看電影,就是不想感到太孤獨,也沒有跟那幾個真正的朋友聊聊天,談談心,當時真覺得自己好孤獨,就像全世界只有黑色,自己也是黑色的,有點兒可怕,如果當時跟別人聊聊大概這種感情就不會太強烈了吧。本來自己就不是那種主動找別人聊天的人,看完這本書,覺得自己主動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多參加一些活動、多做一點兒有意義的事情就不會覺得孤獨了,豐富自己的同時你會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9
拾取逝去生命的碎片讀后感生命是有限的,也是短暫的。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終究也會從少年變成老人。其實,生命仿佛一首歌,它的音質與長短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閱讀了一篇名為《拾取逝去生命的碎片》的文章。
作者在醫(yī)院工作,從學醫(yī)到行醫(yī)前后也有20年。這20年間,作者看到了生命的誕生和生命的凋謝。她身邊的朋友因為“___”被迫自殺。她正式上班時,醫(yī)院的一位產婦的孩子連世界一眼都沒見就走了,產婦突發(fā)心衰,搶救無效,她的生命也就此凋零。作者從而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與脆弱。還有一些孩子出車禍或因一些疾病導致死亡…..作者在自己的行醫(yī)道路看到了許多生命的碎片,也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生命,有時就是短暫的。它既是美好的,也是艱難的。我們無法改變、回避的生命的綻放與凋謝,也無法作出極大的改變,我們只能順其自然。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紫藤蘿瀑布》這篇文章。藤蘿花受到了破壞,多年后仍然開花了,而且開的更旺盛了。是啊,如果我們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挫折和不幸,就想輕生或是放棄自己,這樣的生命從綻放到凋零都不會有什么成就,更無法讓世人看到獨特的一面。但我們若是像藤蘿花那樣,不論生活是多么的不幸、多么坎坷,也堅持信念,那種對美好生命的追求和永恒的信念將會伴隨著我們的成長,讓我們的生命開出美麗的花朵。
名著讀后感的作文篇10
很久以前就聽到許多人評論厚黑學中很多觀點,因為性格與環(huán)境差距,不經常看書,所以一直沒有拜讀,前段時間,不經意在書店看到,就翻閱幾頁,為此稍有感悟,寫出感言。
自古出書者,不計其數(shù),能稱精華的,屈指可數(shù)。然李宗吾出書于民-國,卻能在中國文化中有輝煌一筆,必有過人之處,后簡單翻閱,發(fā)現(xiàn)他之所以敢自稱厚黑教主,的確文采與思維超越常人,外加舊時讀書人內在的一種狂傲,民-國時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了如此一位文壇奇葩,以圣賢自居,評論天下。
厚黑學以三國英雄、楚漢名將為主論敘臉厚之心得,以三步工夫為總結,強調黑與厚的不同概念。
李宗吳對人性的理解,以惡為先,所以論人,先看到惡的一面,然后放棄人性善的一面,講自古英雄都是用仁義道德的外表,來體現(xiàn)“人之初,性本惡”的個人觀點。所謂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處,歷來英雄,先不論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來源個人魄力,周圍人因個人人格,舍命相護,助成就大業(yè),如只知道厚黑之術,何來民心所向?如果人們每天只知道修習厚黑,增長世智辯聰,勾心斗角,拋棄生命本來,人格分-裂之人,只會越來越多。亂世之中,單憑仁義道德,的確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許生存不成問題,但內心惡越來越重,沒有善念洗滌內心,不足以成其霸業(yè)。秦始皇用秦朝幾代努力的基礎,以個人才能統(tǒng)一六國,暴-政之下,數(shù)年后,天下大亂。
厚黑學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種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墻,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書中所看,李宗吾僅僅看到第二種境界,對第三種境界,只靠普通善惡無法詮釋,所以避而不談。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鲍@得禪宗衣缽,而此詩中字字指向“無”字,厚黑學第三種境界以“無形無色”為總結,也指向“無”字,所以個人認為,參悟佛法與理解厚黑學,先從“無”字入手。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指出,天地與圣人之心永遠相同,天地滋養(yǎng)萬物,不求回報,萬物踐踏、侮罵天地,天地也沒有報復眾生,圣人也是如此,用無我無私之心對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經此觀點來看厚黑學,那么第三種境界中的“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基本立足點就出現(xiàn)差別,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經超越常人對厚與不厚,黑與不黑的理解,到達與天地同在的深層價值觀念,只是作者還沒領悟其中境界。如果用這種無我無私之心反觀過來,書中所論王明陽的“致良知”與“厚黑學”,一善一惡,都屬一家之言,分開人性,強行對立。
厚黑學之所以能立足與世,經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兩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種境界“厚如城墻,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馬見到效益,但不能長遠。比一般人聰明一點的人,要的是長遠利益,不在意當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達最終目的,且久遠。如企業(yè)生存,不講誠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長久,最多可得溫飽,講誠信者,有時寧愿虧錢,打造品牌,謀求長遠利益。
總體來講,李宗吾對人性的理解與概括能力,打破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維,矛頭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膽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觀點解讀人性,其學說所造成的社會沖擊,足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評為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