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
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精選6篇)
《紅樓夢》這本小說在中國古代小說名著中聲名最著、流傳最廣,讀者最多,刊刻出版最為繁富,這部古典名著問世以來,評家蜂起,評說紛紜,理所當然形成一門紅學。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方便大家學習。
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篇1)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并被古往今來的讀者推崇備至,在每個人的眼里都有一部紅樓夢,其歷史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毋庸置疑。我只想通過作者的文字試圖能夠體會到作者內心的感受。
作者開篇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揭示了人類社會轆轆前行的車輪,在一代又一代人此起彼伏的名利追逐中那看似悲哀又自樂其中的無奈。因為身在其中不能超然其外。使我想起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是呀,可能都想了無牽掛,可又怎難忘記。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白玉無瑕。道盡人世悲歡離合,訴完世態(tài)百味。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正是營營眾生前赴后繼,才有了我們這個波瀾壯闊、豐富多彩的人類社會。正是父母的無私付出,才養(yǎng)育了我們這一代代的傳人。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中國在歷史長河中不至于如別的文化湮滅,在燦爛的人類文明延綿至今的基石。正因為這樣,中華文明在苦難中一次次的崛起,在熄滅的盡頭總能燃起希望。包容文明的沖突,容納外族的欺凌,默默砥礪前行,將中華文明的火種保存至今。
忠孝自古兩難全,作者限于自身的局限,并沒有站在整個民族的角度歌頌中華民族的孝道,是時代的釋然,是作者經(jīng)歷苦難的內心掙扎,是站在小我的看不穿,所以注定了整個紅樓夢悲情的結局。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篇2)
以前,讀《紅樓夢》時,對它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大皆不過談愛情上,對它產(chǎn)生興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為中間摻雜了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直到現(xiàn)在,取下這束之高閣的《紅樓夢》,如品茶一般,細細品讀,忽覺愛情不過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香料。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情感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眾多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說的巔峰巨著。書中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盡管他們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他們的愛與恨、痛苦與歡樂也呈現(xiàn)在不同的情節(jié),但他們的悲劇命運卻是相同的?!都t樓夢》通過愛情悲劇產(chǎn)生的社會環(huán)境的描繪,深刻而尖銳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滿腔悲憤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大膽地預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任的軌道推向萬惡的封建社會。以無春為首的封建集團無情地扼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產(chǎn)的愛情。使她們在花季般的年齡里享受不到應該享受的快樂與幸福。我可以體會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在這本書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幾代人的命運沉浮,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世態(tài)人情值得我們去反復品味,咀嚼一生。
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篇3)
滾滾紅塵,攜著記憶的枷鎖,永遠地塵封了那場悲傷的愛戀。在那最后一抹余暉中,被風靜靜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終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遺憾和指責……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開了《紅樓夢》,于是我認識了她——林黛玉。她,讓我深深的震撼,寶黛空前絕后的愛戀,流傳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貶。普天之下,又有誰有這資格呢?從那以后,黛玉姐姐的影子就蕩漾在我心里,來來回回,隱約中似乎聽到她嬌弱的喘息,腦海里是她傷感的容顏,帶著一分憔悴卻萬分迷人。她落淚,因為只有放縱的哭過后才會更舒展,笑容才會更加綻放。閉上眼仿佛看見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閃爍著點點淚光,讓人沉迷其中,為之動情,不能自拔。
常聽人評價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狹窄”,可我不這么認為!因為在這背后,只是因為她太在意寶玉了,因為愛的深、愛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總覺得寶玉給黛玉的時間太少,黛玉的心太細膩,而寶玉卻體會不到。在她某個抑郁的瞬間,心情像是走丟的小孩沒了方寸,寶玉不該到來的問候會被她駁回,狠狠的、兇兇的,卻是無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為太難受,于是她只有用詩來發(fā)泄內心醞釀已久積壓不了的情感。
詩,是她美麗的靈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當讀到她的詩,總有振人肺腑的感覺,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把尖銳鋒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讀者的心里,讓人有至窒息的幻覺,無形之中像是有誰掐住了自己的喉嚨,掙脫不了的傷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書,讓自己慢慢地清醒過來。記得她的《葬花詞》:“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花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讀完后像是被萬箭穿心,肝腸寸斷般的陣痛。
她的淚,像涓涓細流一樣潺潺流動,匯聚成一泓清泉,澄清著她的悲劇。她哭泣,因為她太委屈,她是悲慘的、是值得人們憐憫的,她和寶玉的愛情在那樣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她對寶玉太癡情,她一生無限傷感,然而臨終前她笑著喊“寶玉,寶玉……”然后她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雖然她的故事結束了,但是給我留下了萬千思念,合上書想要把這份內心的塵埃封住,但一閉上眼,那段應該被禁錮的傷感像塵埃一樣在空中飛揚、旋轉、舞動……
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篇4)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又名《石頭記》全書共一百二十回?!都t樓夢》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中心,創(chuàng)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個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貴族公子賈寶玉,嫻靜穩(wěn)重的薛寶釵等等,為我們演繹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如:“黛玉葬花泣殘紅”早晨寶玉和黛玉在聊天。寶玉無心說了一句冒犯黛玉的話,黛玉哭著就跑了出去。黃昏,黛玉以為寶玉被別人叫去一整天,心中擔心,晚飯后過來看他,丫環(huán)沒聽出來是誰,沒讓黛玉進去。
黛玉聽了,氣的愣在門外,想到自己孤苦伶仃。不禁落下淚來,她回房抱膝含淚坐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寶玉聽到山坡那邊有人在低聲哭泣,邊哭邊訴說,非常傷心。寶玉止住腳步細心聽,只聽那人念得悲悲切切,痛徹心扉。原來這是黛玉因為昨夜被關在門外,傷心難過,將這些殘花落瓣拿來掩埋時因感而發(fā)吟出一首《葬花吟》。當寶玉聽到“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只是誰”時,不禁大哭,黛玉看見是寶玉,就質問他,昨晚為何不讓丫鬟開門?寶玉發(fā)誓說不知道這件事。黛玉想可能是丫鬟偷懶,于是原諒了寶玉,,兩人破涕為笑,重歸于好了。
精彩故事還有很多,建議大家看一看。
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篇5)
嗨!同學們,這一學期我們又看了不少課外書呢!我看了讓人捧腹大笑《笨狼的故事》,看了有趣的《會做生意的狐貍》,看了古典小說《紅樓夢》,看了經(jīng)典名著《水滸傳》,看了岳飛的《說岳全傳》,看了家喻戶曉的《隋唐演義》,看了勇敢的《柯南》,還看了恐怖的《福爾摩斯斷案》······其中,最最最令我欣賞的是古典小說《紅樓夢》。
實話說,《紅樓夢》是曹雪芹筆下的一篇很深奧的小說。我一開始讀也是讀了四,五遍才讀懂的。因為《紅樓夢》在曹雪芹筆下寫的如此生動,就像一杯茗茶,需要細細地,慢慢的品嘗咀嚼,回味無窮。紅樓夢是一本必讀的書,無論是表情,動作,語言,哪怕是一個笑,都在曹雪芹的筆下寫的是那樣的微妙微翹,是那樣的栩栩如生,無論是誰讀了都會愛不釋手。
《紅樓夢》既是一篇難讀懂的小說,也是一篇有意義的文章。它不僅告訴了我們一些知識,道理和蘊含的哲理,它也體現(xiàn)出了不同的含義,比如說劉姥姥游大觀園時,大家眉開眼笑的表情,都不一樣!黛玉笑成了一朵花;寶玉笑的滿地打滾;寶釵臉上掛著微笑,兩個小酒窩通紅通紅的;賈母大笑一場;惜春笑破了肚皮;迎春捂著嘴偷笑;探春一口飯噴出去好遠;……又比如說眾姐妹在吟詩作畫,他們一邊彈琴一邊作詩,樂中玩,玩中學。之后,大家開始七嘴八舌起來。
其實《紅樓夢》我從幼兒園到小學4年級都在讀,雖然已經(jīng)讀懂了,但是不得不讀,《紅樓夢》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一本好的文學作品。
紅樓夢十六章讀后感500字(篇6)
相信大家都讀過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吧!作家曹雪芹以其瑰麗的文學語言塑造出來的中國古典園林的典型形象——大觀園,它是紅樓人物活動的藝術舞臺。大觀園的園林設計對于后世的園林建造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今天,我有幸地參觀了我們東臺市時堰鎮(zhèn)土生土長的民間藝人高大中老爺爺?shù)奈⒌褡髌贰按笥^園”,驚嘆不已。高大中老爺爺原是我們時堰鎮(zhèn)文化站站長,退休之后,潛心的研讀《紅樓夢》,突生靈感,用微雕的形式再現(xiàn)《紅樓夢》中的“大觀園”。
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第2版的“大觀園”,有18平方米,主體部分由大觀園、怡紅院、瀟湘館、蘅蕪苑、梨香院、櫳翠庵、紫林洲、稻香村等30 多個景觀,大小建筑群500余件組成。高大中老爺爺集雕、刻、鏤、鑲、貼、磨、繪、漆于一體,使整個布局嚴謹、造型各異、精巧秀飾,琳瓏剔透、動靜相生、渾為一體,亭臺樓閣,金碧輝煌,水榭迥廊,曲徑通幽,一派典型的明清建筑風格,令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
高大中老爺爺巧奪天工的微雕技術讓人驚嘆,但他不畏困難、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的精神更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