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
推薦文章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精選10篇)
讀了這篇小說,使大家理解了這一段歷史——魏蜀吳。在這一段歷史中,最喜歡的人物是蜀國的參謀長——諸葛亮。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砣龂萘x第四回讀后感200字,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1)
三國演義讓我們走進演義中的三國吧!
三國顧名思義就是三個國家了,演義就是打仗,三個國家打仗。
由劉邦建立起來的大漢王朝,在經(jīng)歷了四百年后開始衰落。
要我說就是:
由劉邦建立起來的大漢王朝,在經(jīng)歷了四百年后終于開始衰落。
三英豪桃園結義就跟賈家樓結義一樣都是英雄豪杰,只是數(shù)量不同,分別是劉備、關羽、張飛。
這三個國家分別是曹操建立的魏國、劉備建立的蜀國、和孫權建立的吳國。
總結我覺得讀這本書最好的就是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很多故事還學會了好多的著名故事還知道好多的英雄。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2)
原來,趙子龍保護著家小,殺退了一批又一批曹軍。最后,他他發(fā)現(xiàn)劉備的夫人和兒子阿斗不見了。趙云一心要找回夫人和兒子,他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帶著十幾名騎兵,沖進曹營。
張飛又大喝道:“戰(zhàn)又不戰(zhàn),退又不退,到底想干什么!”這一聲,竟把曹操身邊的夏侯杰嚇的肝膽破碎,一下栽到馬下死了。
就在這時,山坡后一陣鼓響,沖出一隊人馬,為首的正是關羽,他手拿青龍刀,騎著赤兔馬。
我從中體會到趙子龍忠心于劉備;張飛很豪壯,夏侯杰十分貪生怕死;關羽很威風。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3)
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我喜歡《三國演義》,書中的劉備是一個愛民如子,忠義的人,他在桃園與關羽,張飛結拜,可是劉備無權
無勢,他們到處投靠,直到遇到諸葛亮,他們?nèi)葜T葛亮,才請到諸葛亮出山相助自己,諸葛亮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人,劉備被曹操派兵追殺,新野是一小城,抵擋這么多兵,只能退往江下。
如果帶著百姓,必然會被追上。如果放棄百姓,那無疑是把他們推上死路。所有的人都叫他放棄百姓,他堅持帶著百姓走,滿路上都是老百姓,劉備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新虧逃脫了。
劉備真不虧是一個好君王,即使自己死,也不能讓百姓受苦。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4)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度龂萘x》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度龂萘x》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tǒng)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nèi)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tǒng)一之間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tài)。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5)
一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使我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是一部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被譽為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兄弟親情深的張飛,求賢若渴的劉備,智勇超群的馬超,忠貞不渝的關羽,渾身是膽的趙云,詭計多端的曹操……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劉備,因為劉備為了自己達到統(tǒng)一中國的大業(yè),不惜一切代價,三番五次地去拜訪諸葛亮,終于在第三次的時候拜訪到了諸葛亮,與他共商大計。令我敬佩的是他那不厭其煩的態(tài)度。
通過以上的閱讀,我懂得了許多知識。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6)
最近我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一書,書中不少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事跡對后世產(chǎn)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諸葛亮足智多謀,料事如神,上曉天文,下知地理,歷史上他的幾個事跡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令人拍手叫絕。關羽義薄云天,英勇無畏,他手提青龍偃月刀,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真是一位武功高強,重情重義的大英雄。曹操既兇殘奸詐,又有雄才大略。劉備愛民如子,愛將勝子,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受到大臣和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
書中的故事讓我銘記于心,書中人物的品格值得我好好學習。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7)
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一部章回體小說,作者是明代的羅貫中,講述了魏、蜀、吳三家之間的矛盾與爭斗。眾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最佩服是諸葛亮在空城計中的足智多謀和鎮(zhèn)定自若。
街亭失守后,諸葛亮剛走到西城,司馬懿就領著15萬大軍追過來了,諸葛亮的身邊只有幾名文官和2500名士兵。因為諸葛亮知道司馬懿生性多疑,因此他叫了幾名士兵打扮成老百姓,在城門口掃地,他自己在城墻上彈琴,司馬懿看到后起了疑心,撤兵回去了。
諸葛亮為什么這么聰明呢?因為他博覽群書,而且能靈活運用,讓他成了一代名士。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8)
在暑假里,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名著。里面的'內(nèi)容描寫了許多英雄豪杰,人物形象個個描繪的栩栩如生。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諸葛亮,他知智過人是一個沉著穩(wěn)重的人。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故事。讓人心驚膽戰(zhàn),歷歷在目。故事中的諸葛亮足智多謀,關羽驕勇善戰(zhàn),張飛有勇無謀,尤其是趙子龍渾身都是膽,讓我十分敬佩。正因如此,《三國演義》成了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9)
今天,我把《三國演義》看完了,這里面主要講的是魏、蜀、吳三個國家打仗的故事,首先就是,桃園三結義,張飛、劉備、關羽三人結拜為兄弟,招兵買馬,經(jīng)歷了重重困難建立了蜀口三,其中就有三顧茅廬來請諸葛亮,后來又收復了趙云,關羽、張胞。后來就有了著名的戰(zhàn)績-火燒赤壁,在這場戰(zhàn)徑中,曹操差點送命,多虧了關羽的好心眼,不忘當年曹操的不為恩,等……
讀完這本書,我了解到了中國的歷史故事,豐富了我的業(yè)余生活。
三國演義第四回讀后感200字(篇10)
我奶奶帶我去新華書店買書,我找到了三國演義,讀了一會,我發(fā)現(xiàn)很有意思,我說我想買這本書。奶奶說好啊。
我到家開始看三國演義,我最喜歡諸葛亮,因為他足智多謀,我喜歡看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周瑜讓諸葛亮十天做出十萬支箭,諸葛亮說我只需三天。諸葛亮讓魯肅借自己二十條船和幾百個稻草人,第一天和第二天諸葛亮什么都沒有干。第三天晚上諸葛亮請魯肅到船里喝酒,諸葛亮讓船只劃向曹軍的營寨,因為有大霧所以曹操讓士兵們放箭。最后稻草人上射滿了箭。諸葛亮讓船只掉頭回營,一查足足有十萬支箭。
我非常喜歡諸葛亮的足智多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