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精選7篇)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于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大全,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1
四大著名人人皆知,我在暑假讀了《水滸傳》,對它記憶頗深。
古人也贊賞:“山嶺崎嶇水渺茫,橫空雁陣兩三行。"我以前也看過,不過也是一生半熟,通常是看了這個故事一下又忘了另外一個故事。我對魯智深這個粗中有細,俠肝義膽的角色念念不忘,他的原名叫魯達,因打死了鄭屠,擔心官府揖拿,只好上五臺山,剃發(fā)為僧我想他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剃發(fā)為僧的吧。
他長著一副富貴模樣:頭里芝麻羅萬字頂頭巾;腦后兩個太原府扭絲金環(huán);上穿一領鸚歌綠絲戰(zhàn)袍;腰上系著一條文武雙股鴉青;腳上穿著一雙鷹爪皮兩四縫干黃靴,生得面圓耳大,鼻真口方,腮邊一簇胡須。身長八尺,腰闊圍。但是因為他愛喝酒的性格,打了寺中的和尚。長老就把它派到智清禪師那兒,讓他看菜園。在那兒,他倒拔楊柳,結交了林沖……
書中有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如恭敬仁義的宋江、勇猛率性的武松。這本書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我看到最后時,宋江等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但是被朝中奸臣毒害,導致宋江起義失敗。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2
《水滸傳》里的古人講重俠義之氣,能為兄弟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最吸引我的是書中一百零八個好漢個個身懷絕技,飛檐走壁,武藝高強。象宋江的仗義疏財、武松單拳打死老虎、吳用的足智多謀。印象最深的是天真爛漫的李逵,雖說他行事野氣,容易沖動闖禍,但愛憎分明,敢做敢為,而且孝敬長輩,讓我們鮮活感受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草根英雄氣息。
放到當代社會,《水滸傳》中的“義”告訴我們對身邊的人多一份理解和關愛,力所能及下要積極幫助弱小,對別人的不幸要有同理之心,讓愛時時圍繞在我們的身邊,讓社會變得更加陽光和諧?!端疂G傳》中的“俠”告訴我們現(xiàn)代社會雖然科技發(fā)達,但同時讓我們身體素質(zhì)遠不如古人,為了將來更好地學習工作,報效祖國,我們要從小加強戶外運動,強身健體。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3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總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啊!不過,我從書中明白了許多道理?!端疂G傳》作者是明朝著名的小說家施耐庵,書中以梁山108條好漢的人生歷程和命運歸宿為線索,展現(xiàn)了北宋末年奇瑰迷人的社會畫卷。
《水滸傳》最突出的特點是表現(xiàn)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書中描寫的人物,有名有姓的500多位,無名有姓的90多位,書中提到但沒有出場的有100多位,共計700多位,是世界上一部描寫人物數(shù)量最多的小說。書中的典型人物個性鮮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不必說及時雨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行者武松漂亮的醉拳,也不必說魯智深大鬧野豬林、吳用智取生辰綱、林沖風雪山神廟,單說那黑旋風李逵,就足以叫我折服。李逵,家境貧寒,除了兩把板斧,一無所有。他性格鮮明,沒有任何心機,對梁山聚義大業(yè)盡心盡力。李逵是個孝子,為了給死于虎口的母親報仇,曾一口氣殺死四只老虎。他雖然有些魯莽,動不動就發(fā)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但卻有一種“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氣概,有一種愿意為親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肝義膽。李逵的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想,假如李逵來到我們的身邊,也一定會有很多人成為他的粉絲。這不是因為他身強體壯、力大無窮,而是因為他對親人、對朋友忠心耿耿、情深意重。在一些人眼中,也許這只是芝麻大的優(yōu)點,但這卻是人間最淳樸的真情。我們清楚地記得:在去年的抗疫大戰(zhàn)中,有多少英雄的白衣天使,有多少最美的逆行者,有多少普通的勞動者,大家素不相識,甚至看不清對方的面容,卻在一起并肩作戰(zhàn),組成了無所畏懼、眾志成城的抗疫大軍,譜寫了驚天動地的抗疫史詩。這力量來自何處?來自于人間的大愛,大愛無疆,大愛無痕。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tǒng)。有愛才有希望,有愛才有力量,有愛才有溫暖。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兒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4
愉快的假期過去了,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在我國北方地區(qū)爆發(fā)了以宋江為首領的農(nóng)民起義,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敗和官史的罪惡,同時也表現(xiàn)他們的英雄氣概和偉大力量。
他們“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在這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里,我比較喜歡的人物吳用,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梁山泊排名第三,沉著冷靜、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在他的英雄事跡里面,大部分事跡都是有“智”開頭的,智取生辰綱、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縣,在這些事跡里讓我感受到了,吳用真不愧是智多星。其中智取生辰綱,通過這個故事,不難得出,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人際關系處理的是否得當已經(jīng)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并且在我們?nèi)粘Ec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應特別注意方式與方法,從而避免自己因方式不對而被孤立起來的情況。
然后就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武松,武松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性格急俠好義。在陽谷縣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為他贏得了深廣的聲譽,也為他贏得了都頭的職位,在他送稅銀出差時,武大郎被西門慶與潘金蓮毒死,在去縣衙告狀不準的情況下,借謝鄰請酒取得真實口供,手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然后到官府自首,被斷配孟州。這段時期的武松是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偶爾還有那么一點兒虛榮,但他的英武剛強卻永遠刻在讀者的腦海里。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5
梁山好漢興盛的時候,他們有一百零八人,可是,當他們招安進京時候,只剩下了二十六人。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朝廷的腐敗,社會的黑暗所致的。
宋朝的腐敗是因為重用奸詐小人,排斥有識之士。像高俅那樣只會踢球和巴結皇上的奸詐小人被重用,而像林沖這樣有膽有識的忠義之士卻被拒之千里。梁山好漢那一個不是朝廷被逼上來的,他們個個都是人才,像林沖可以當武將,吳用可以當軍師,盧俊義可以當文臣。梁山上的好漢得不到重用且不說,還被淪為草寇。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6
《水滸傳》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水滸傳也被改變?yōu)殡娪啊㈦娨晞?,家喻戶曉?/p>
水滸傳作為中國第一部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生動的描寫了梁山好漢們從起義到興盛再到最終失敗的全過程,特別是通過寫眾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xiàn)了民反。但是故事結尾卻是以悲劇收場,一場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起義結束了!
本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我的體會是好漢們對于國家,朋友永不熄滅的忠義。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不背叛不欺騙。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這就是義;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這也是義。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shù)挠職?,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在電視上看到有一些人為了救一個與自己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自己身負重傷或死亡,留下的是家人的傷心痛苦。他們值得我們?nèi)プ鹬貙W習那種精神。
在水滸傳一書中也告訴我們做人要有忠有義、要有勇氣面對一切,對于家人,朋友要以真心待人不可以做對不起家人、朋友的事,要有忠有義、忠干義膽、兩肋插刀。
水滸傳是一本讓人喜愛的書讓人終身受用。
《水滸》是本老少庸雅皆愛的巨著。它引人入勝的連環(huán)章節(jié)中塑造了不計其數(shù)的人物形象。個性之鮮明,在中國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這些英雄豪杰的斗爭之中,卻隱藏著施耐庵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你只需隨好漢們—齊發(fā)威,一齊狂笑,一齊叫罵,在無拘無束的痛快淋漓之中,便能發(fā)現(xiàn)這一百零八個人,每一個都是作者精神追求與內(nèi)心情感的寄托?!端疂G傳》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文學上的一部描寫農(nóng)民革命斗爭的長篇小說,和《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并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幾百年來,一直受到廣大群眾和小朋友們的喜愛,就連我也不例外。
《水滸傳》主要講述了太尉高俅原本是個無賴,因為會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云直上,無惡不作。他的干獨生子高衙內(nèi)橫行霸道,為了霸占十萬禁軍總教頭林沖的漂亮妻子,他誣蔑林沖帶刀進八軍機重地白虎堂圖謀不軌,把林沖配充軍,還想在野豬林半路把他殺死,幸虧花和尚魯智深仗義相救。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宋江等眾多好漢,共108人,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逼在梁山落草為寇,揭桿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貪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擊了反動統(tǒng)治者的囂張氣焰,張揚了人民群眾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
《水滸傳》讀書心得體會篇7
這個暑假,學校安排我們?nèi)プx《水滸傳》。起初我對這部名著是沒什么感覺,甚至有些抗拒,但是讀到魯智深部分,沒看幾頁我就已經(jīng)深深地沉浸在情節(jié)當中了。
亂世出英雄,亂世出豪俠,108個梁山好漢中我卻獨愛魯智深。在我眼里他可是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鮮活人物: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要說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林沖的故事了。他剛認識林沖,得知林沖老婆被調(diào)戲,提著鐵禪杖就要跟著去打架,那陣仗可謂是一番赤誠啊,我若是林沖,只怕當時就被感動哭了。雖說行事有些許粗魯,但大事卻拎得清清楚楚。再后來,林沖因被奸人所害,在發(fā)配充軍被押送往滄州途中,高俅他們一伙暗地賄賂押送兩人要弄死林沖,不巧被魯智深聽到,就一路跟到野豬林,果不其然,那兩人正要動手就被魯智深給救下,并護送林沖大半路程。這樣的兄弟,敢問誰又不愛呢?
魯智深愛惜江湖朋友,更同情與他素不相識的無辜弱者,同情那些被惡勢力欺壓的平民百姓,可謂路見不平一聲吼,他們正喝著酒,聊得正樂時,忽然聽聞隔壁閣子有人在哭,一問,原來是金翠蓮被鎮(zhèn)關西強媒硬娶,虛錢實契強占,又被他大老婆趕出,魯智深聞知大怒,便要去打那廝,后又問史進等借了些許銀兩,當即送給金氏父女安排出逃。第二日便去找鄭屠為民除害,魯提轄的三拳打得痛快淋漓,原著也寫得格外精彩。
魯智深義救金翠蓮,大鬧野豬林、懲治小霸王、火燒瓦罐寺都表現(xiàn)出他一貫的豪俠作風。
我覺得小說塑造魯智深最成功的喜劇場面莫過于他原為軍官,后出家五臺山避禍的那些事,他力大無比,食量如牛,卻在嚴厲的約束下被迫吃素,按他的個性他必要下山痛痛快快地吃一頓,當他樂滋滋地喝酒吃肉時,當他醉打寺中金剛時,當他逼和尚們吃肉時充滿了戲謔意味,表現(xiàn)出對佛門清規(guī)的一種蔑視。
魯智深最后的結局更有幾分狂禪意味,平定方臘后,他在六安寺安歇,半夜時分忽聽得錢塘江潮響,他以為是戰(zhàn)鼓聲,提了禪杖就要沖出去廝殺,及至弄清是潮信后,心中忽然大悟,當他知道自己即將圓寂,可又不明白何為圓寂,接下來他寫了一段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里扯斷金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魯智深最終修成正果。他的率性而為,他的不拘小節(jié),他的快人快語,的確不似那些假道學,難怪金圣嘆對他評價頗高要盤纏便偷酒器,要私走便滾下山去,人曰:堂堂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