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00字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精選5篇)
《呼蘭河傳》共七章,寫的是20世紀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蘭,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逗籼m河傳》不是為某一個人作傳,而是為作者生于斯、長于斯的小城作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00字,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精選篇1)
《呼蘭河傳》是一篇偉大的杰作!
蕭紅是個心思寂寞的人,可是從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極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寫的《呼蘭河傳》,有人說它像小說,又有人說它像自傳,蕭紅的文章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令人不明其中的所以然。
《呼蘭河傳》不像《城南舊事》,雖然同樣是寫小城里的故事,可《城南舊事》給我的感覺像是一朵含苞怒放的花,緊緊的讓人讀得輕快自然;但《呼蘭河傳》不同,它就像一盤顏料,什么赤橙黃綠青藍紫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可又別有一番韻味!
《呼蘭河傳》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極有藝術感的文字令人心動不已;《呼蘭河傳》也是一篇寂寞的小說!當時的蕭紅,一個人身在淪陷的香港,心中苦悶而寂寞,這種心情,通過文字滲透進了我們心中。
在第二章《小城三月》中,我在不知不覺中,又看到了另一個蕭紅。小城的三月風景如畫。瞧,“三月的原野綠了,像地衣那樣綠,透在這里、那里”,好一個“這里、那里”,連一片草地都能寫得如此唯美、動人!
再看看第三章《生死場》,哎,如此悲傷、凄涼,令人心痛。
《呼蘭河傳》是立體的、有寂寞、有美好、有悲傷、有希望。今年秋天,我讀了一篇故事,這故事,沒有華麗的詞語做點綴;沒有優(yōu)美的句子做裝飾;有點只是灰白的畫面,可是從灰白的畫面中,我分明聽到了了一曲凄涼的笛聲,能讓我聽到這笛聲的恐怕只有這《呼蘭河傳》了!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精選篇2)
《呼蘭河傳》,文題簡簡單單,只不過是地名加個“傳”字,說明是發(fā)生在呼蘭河的事。如此簡單的題目,卻飽含蕭紅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懷念,那兒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本書第三章主要寫了童年的歡樂與無限的回憶,而第四章講述了家里院子的荒涼。此時的一切在蕭紅的眼中都無比的凄慘、落寞。正應了《呼蘭河傳》結尾那句“以上我寫的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蓖甑募亦l(xiāng)不一定是溫馨、和諧、歡樂的,但一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讓人懷戀,給人啟迪的。這些便是促使蕭紅有感而發(fā)寫下《呼蘭河傳》的主要因素!
而文中簡練、明了的文字,卻給予了讀者發(fā)自內心的感觸,仿佛親眼所見。這樣白描的方法,給人真實的感受,而不同于那些寫得令人一知半解讓讀者覺得深奧卻枯燥乏味的手法!
本書第五章開始講述蕭紅記憶中的一些人物以及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比如性格古怪的有二伯“他戲弄一個耍猴不像耍猴的,討飯不像討飯的,可是他一走起路來,卻是端莊、沉靜,兩個腳走路非常有力,打得地面咚咚地響,而且是慢吞吞地前進,好像一位大將軍似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還有那可憐、窮苦的馮歪嘴子,自打他成家搬了房之后,把一個好端端的王大姐給糟蹋了。一個個探員圍在他家門口看熱鬧,看見繩子就說他要上吊;看見菜刀就說他要自刎。但也正是經了這么一折騰,把呼蘭河的熱鬧氣氛和人間煙火味又加深了幾分!
這章最后以馮歪嘴的二兒子的笑話直接插入收尾,顯得很文章連貫。蕭紅用她那詩化的語言結尾,顯得無比凄涼,正應了矛盾評論中的那句“一串凄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給讀者啟迪、想象,去自己感受在那院中曾經的景象,曾經的故事!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精選篇3)
“晚飯一過,火燒云就上來了。照著小孩子的臉是紅的。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狗了。紅公雞就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豬的老頭兒,往墻根上靠,他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匹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p>
這樣一幅絢爛溫暖的晚霞圖是蕭紅的《呼蘭河傳》最初打動我的地方。蕭紅的確是一位善于描寫的高手,她總是會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來為自己的童年“繪畫”,繪出一幅幅雖并不生動甚至有些單調但純凈、真實、自然而富有回憶的畫面。寒冷的被凍結的東北大地,蕭條的并不算熱鬧的呼蘭城,帶給居民福利帶給孩子們樂趣的泥坑子,小吃攤上的麻花、豆腐,大街上流動著的車馬牛羊;爛漫多姿的火燒云,天空中飄著的燕子、蝴蝶,菜園里結著的大黃瓜大倭瓜;祖父教的唐詩,“我”家荒涼的大院子,忠誠的大黃狗,噴香的苞米;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娘娘廟大會……
這一切的一切,不管是呼蘭河城的一街一道還是大自然的親切饋贈還是延續(xù)百年的傳統(tǒng)習俗,都把讀者帶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對兒時的回憶。我們在感受作者筆下呼蘭河城帶給她童年回憶的同時,也不由自主的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但都是大同小異的。不管是如作者一樣的單調平淡,還是如你我一樣的充滿趣味和歡樂,都是讓人難以忘卻的。那時的我們不富有,但我們真的很快樂。無論將來我們身處何境,年華幾何,童年都會是我們第一筆不小的精神財富。
童年固然是美好的,回憶起來也多是甜蜜的。但《呼蘭河傳》帶給讀者的遠不止這多彩的風土畫,還有它所吟唱的凄婉的歌謠。它所講述的故事稱不上曲折離奇,也更談不上優(yōu)美動人,它只是娓娓道出了生活在這座小城里的幾家?guī)讉€人的生活和遭遇。但正是這些平淡無奇的小城市里人的經歷和他們的命運卻讓人沉思,發(fā)人深省。最讓我有感觸的是兩個人:老胡家的'團圓媳婦和馮歪嘴子。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精選篇4)
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這是著名文學家矛盾先生的評價。作者蕭紅在文中批評了人們封建傳統(tǒng)的這種思想。雖然沒有在文中直白的說出來,但作者卻側面諷刺了故鄉(xiāng)人的愚昧和保守性格。文中作者蕭紅以孩童的形式向人們詮釋了她的童年,一個既有歡樂又有悲傷的童年。
文中主要寫了祖父以及有二伯和團圓媳婦等等人物。作者以孩童的視角講述了我和祖父之間的歡樂生活,祖父對我的好與父親的冷淡和母親的惡言惡色進行了比較,更是突出了父母對我的冷漠與不重視。
別人家的孩子都被父母當成掌上明珠,與別人家相比,蕭紅從小在父母那兒受到的僅有冷漠與惡言惡色,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愛,而她也只能在祖父那兒得到愛與自由。后花園就是我和祖父的小天地,有在那兒,蕭紅才能得到無限的歡樂和自由以及滿足。祖父對我的寬容,以及和我玩耍,一齊背唐詩等等事情,都體現(xiàn)出祖父對我的慈愛與溫情。
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慈愛和藹的祖父,作者蕭紅對祖父有著濃厚的感情,她筆下的祖父寫的活靈活現(xiàn)好像就在身邊一般。
文中還寫了一個主要人物:小團圓媳婦。這篇文章主要是謝一個生龍活虎的少女被一群封建思想們活活致死的故事。文中作者還是用孩童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來人們的愚昧無知和殘忍。最終小團圓媳婦死了,有二伯和廚子卻還是歡天喜地的樣貌,沒有悲傷的神情。這也能夠體現(xiàn)出人們封建思想之深厚。
《呼蘭河傳》這本書體現(xiàn)了蕭紅對故鄉(xiāng)·童年·祖父的懷念。
呼蘭河傳讀書心得體會600字(精選篇5)
一天買了本《呼蘭河傳》,到家就讀了起來。其實初讀《呼蘭河傳》,我并不怎樣喜歡,耐著性子看了一遍,隨手就丟到一旁了。當我重新翻那本《呼蘭河傳》,細細品味,才發(fā)覺得它的精彩。
灰色的基調,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這就是作者筆下的小城呼蘭河,它并不繁華。在那里,到處可見由于人們的無知和腐敗而引發(fā)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杯具地出現(xiàn),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xiàn)的一個鏡頭,就讓我感慨萬分:在東二道街上有六七尺深的大泥坑,人們和家畜常常會遭受到災難。人們說拆墻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多么愚昧的人們呀!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作者在文章中一向寫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涼的",這就為里面人物的杯具埋下了伏筆。文章中的小團圓媳婦剛來胡家的時候只有十二歲,正因長得較高,怕別人說她謊報年齡,便說是十四歲,但盡管如此,人們還說她有意隱瞞。她"黑乎乎的、笑呵呵的",人們便說她大大咧咧,一點沒有媳婦的樣貌。不久她的婆婆時常整夜整夜地打她,說是能夠讓她更懂事聽話;還認為她身上有病有鬼,于是用盡了各種迷信法:請"云游"抽貼、請人來跳大神、甚至把她放在水中煮……最終,小團圓媳婦被無辜地折磨死了。
我真正感受到情緒歡快起來是在祖父出場后。從作者——一個四五歲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一切都陌生而新奇。年幼的"我",整日隨祖父在后園盡情玩耍。鋤草、抓蝴蝶、吃烤鴨、缸帽遮雨……皆描述得妙趣橫生,意興盎然。這一幕幕,作者都用詼諧幽默充滿童趣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我竟不自覺地我拿自我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在我看來,讀了《呼蘭河傳》,覺得作者的童年是美麗而又寂寞的,更感受到自我童年的愉悅與幸運。
讀這本書時,愉悅伴著沉痛,隨著小主人公蕭紅的腳步,我偷窺到舊社會的腐敗與黑暗,很慶幸那只是蕭紅的童年。但,這是無法逃避的歷史,讓咱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永遠不好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