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弘揚正能量做文明使者為話題的作文
以弘揚正能量做文明使者為話題的作文5篇
生活中的正能量無處不在,可能是隨手撿起一張廢紙,可能是給老爺爺讓個座。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以弘揚正能量做文明使者為話題的作文,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以弘揚正能量做文明使者為話題的作文(篇1)
一個陽光般和暖的微笑就能映照出一天彩虹般的心情。
正能量是一種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傳遞正能量,可以倡導時代新風尚,可以激起你前進的動力。
再反觀現(xiàn)實中,冷漠似乎已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我們可以對一個被車碾過的小孩視而不見;也許可以對因路滑倒在街上的老人熟視無睹。負面的能量似乎在暗中隱隱涌動、匯集。如果沒有正能量,萬物枯萎,動機都會停下,人類更是無法生存。
我們需要正能量,給自己充滿正能量,給社會傳遞正能量。
正能量時刻在我們身邊存在,就在這個學期中,我校有位高三的學生不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就快要面臨高考了,可他還要飽受病魔的折磨,為了使他能堅強的活下去,我們只有默默地祈禱,祈禱他能抗病魔成功,每個學生都捐出了自己的愛心,讓醫(yī)生給他更好的治療,這說明我們在傳遞正能量。
最近發(fā)生的長江“東方之星”客輪翻船事件,__總理在飛機上召開會議部署客船翻沉事件救援工作時就強調:調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不惜一切代價做好人員搜救,參與現(xiàn)場救援的解放軍、武警官員還有海軍工程大學潛水隊的成員,他們日夜都堅守在救援一線,讓人感觸深遠!我們也感受到了社會正能量的強大。
當然,就是在高考的這幾天,傳遞正能量的的人也有許多,像出租車司機他們都免費地把考生安全送到考場,而且政府在交通方面給考生們建立起一個安全通道,在考試期間,車輛在考場附近時,不準鳴笛等等,這都是正能量的體現(xiàn)。
所以,這些事都讓人感受到浩然正氣,讓人活得風生水起,陽光明媚,激濁揚清的正能量,能為整個社會提供強大的道德支柱和精神力量。
我們不盲目偉大,我們只做偉大分子,我們的社會就會偉大,我們的民族就會偉大,我們的國家就會偉大,讓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讓正能量支撐起我們前進的腳步!
以弘揚正能量做文明使者為話題的作文(篇2)
正能量是什么?可能有很多人會問。顧名思義,正能量就是正確的能量,能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向美的能量。在我們的身邊,總有許許多多的正能量,只不過沒有被我們發(fā)現(xiàn)。今天在這里,我就來和大家來分享一下我身邊的正能量吧。
記得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我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年過六旬,兩鬢斑白的老奶奶上了車,左瞧瞧右看看,連一個空座位都沒有。這時,一位大哥哥看見了,連忙從車門旁邊的座位上站起來,一步跨過去攙扶住老奶奶說:“老人家,您腿腳不方便,先坐著吧,我馬上就要下車了!”老奶奶再三推辭,可還是拗不過那位大哥哥,只好“乖乖”坐下了。老奶奶萬分感激地連連對大哥哥說:“謝謝你,年輕人!謝謝你,年輕人!”大哥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不用謝,老人家?!?/p>
公共汽車開過了一個又一個站臺,老奶奶下車了,可是那位大哥哥還依然站在那兒。原來,他剛剛跟老奶奶撒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啊。
看到這一幕,我暗自為那位大哥哥喝彩,他給我樹立了一個榜樣,也給我們帶來了正能量。他那帥氣的眉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不斷地推動著我前進。
其實,正能量有時候只是一個座位、是一杯水、是一個問候,亦或是一聲祝福、一個擁抱、一句“謝謝”。沒錯,正能量就是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是向弱者送去的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我的正能量吧,讓它去影響更多的人,使社會充滿陽光!
以弘揚正能量做文明使者為話題的作文(篇3)
一件事反映的是愛的傳遞,它才以加速度發(fā)酵,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溫暖,因為它傳遞的是正能量,是一種勵志的正能量。
猶太作家威塞爾曾說:“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p>
曾經(jīng)一度,因“小悅悅事件”、“彭宇案”……等極端事件,讓我們有過道德下降的擔憂和焦慮。同時,每一個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著一種渴望,渴望我們這個社會少點冷漠多點溫暖,渴望人與人之間少點戒備多點相助。任由世事變遷,愛與善終是社會的主流、時代的潮流。從這件小事的加速度發(fā)酵、傳播,不難看到它帶給人們內心的觸動和產(chǎn)生的共鳴。
大家對這種愛心產(chǎn)生溫暖的感覺,源于人與人之間那種最為寶貴的理解和對善的認同。正是這種理解和認同,穿透了世間的冷漠與輕視,用一種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獲得一種感同身受的情懷。
愛心,被看作是人類最珍貴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類良知的生動展示,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集中體現(xiàn)。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乏善心和愛心,只是在等待一個被觸發(fā)的機會。當一個人被感動之時,也是他的愛心和善心被觸發(fā)之時。讓人“一看就暖和”的溫柔,這是激發(fā)了我們內心柔軟與善意的溫情。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熱淚盈眶,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深刻銘記。
央視主持人張泉靈評論,“總希望自己是這溫暖鏈條上的一分子,讓這樣善的傳遞不在我身上斷掉”。正如有人認為,此事釋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責任傳遞下去。
在現(xiàn)實中,“正能量”帶來的正效應確實不少。我們身邊有阿里木帶給我們的感動,他靠賣烤肉資助貧寒學子,而不少人專程去“捧場”,這里面有感動,也有“正能量”的傳遞。
社會需要愛,時代呼喚愛。對善行、對愛心的感動,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動,而是一種顯示感動的勇氣,一種傳遞感動的行動。傳遞感動,就是“正能量”的傳遞。愛心無價,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沒有強弱之分。愛心是春風,可以溫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間;是火炬,可以照亮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愛心是擔當,是奉獻,也意味著收獲。愛心照亮四周,同時也溫暖自己,幫助別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華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種心靈的溝通、相互的給予、共同的追求。
我們不盲目偉大,我們只做偉大的一個分子,我們的社會就會偉大,我們的民族就會偉大,我們的國家就會偉大,讓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
以弘揚正能量做文明使者為話題的作文(篇4)
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它已經(jīng)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系,表達著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期待。
在生活中,正能量無處不在,關鍵在于你的心態(tài),一個悲觀,對生活喪失希望的人,看到的世界只有欺騙,惡毒、骯臟。而一個樂觀、積極,對生活充滿想象的人,看到的世界充滿了快樂、幸福,美麗多彩。
記得今年有一個節(jié)目叫《舞出我人生》。里面的舞者的人生經(jīng)歷坎坎坷坷,讓坐在電視機前的我不禁潸然淚下。她們有的自幼習舞,為了夢想努力數(shù)十載;有的是想用舞蹈撐起家庭的陽光少年;有的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仍不愿放棄舞蹈夢想的堅強女孩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懷揣舞蹈夢想的追夢人。聽著選手們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夢想,一個叫廖智的大姐姐引起了我關注。 她是一個28歲的女孩,她經(jīng)歷了兩次大地震,第一次是5年前,汶川大地震當中她失去了婆婆和10個月大的女兒,她失去了自己的雙腿,失去了婚姻。5年之后,雅安地震發(fā)生之后,她戴著假肢去往災區(qū)參加救援,當余震發(fā)生的時候,她帶著棉線手套,坐在地上搭帳蓬的樣子,被人們稱為“最美志愿者”。她說,苦難不是人活下去的理由,快樂才是。她的介紹使我震驚了。這個女人到底經(jīng)歷了多少苦難?
開學前夕,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廖智又一次出現(xiàn)在了我的視野里,這一次她更為詳細的介紹了自己失去雙腿后的奮斗歷程,這難道不是人們所追求,所贊頌,所弘揚的正能量嗎?像社會上那些拾金不昧、路不拾遺、樂于助人,為救他人奉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的好人們。難道也不是人們所追求,所贊頌,所弘揚的正能量嗎?
生活中的正能量無處不在,可能是隨手撿起一張廢紙,可能是給老爺爺讓個座。關鍵在于改變我們自己,我們改變不了社會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我們自己;我們改變不了過去的遺憾,但可以改變現(xiàn)在的自己;我們改變不了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改變了,正能量就撲面而來。
以弘揚正能量做文明使者為話題的作文(篇5)
在我們的成長中,從我們第一次步入幼兒園,到我們成年后步入大學,一路上都會有無數(shù)幫助過我們的人,他們有著相同的職業(yè),他們一再的付出,不辭勞累,將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我們,他們就是我們無數(shù)次相識的人——老師。
老師不僅傳授給我們知識,在最危險的那一刻,他們會不顧自己的安危,保護著我們的安全。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總是盡可能的幫助我們。在我的腦海中,至今還深刻記著電視上的那一個畫面,張麗莉老師為了保護學生,而自己去卻陷入車底,當看到張麗莉老師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當攝像機拍的她的每一個學生,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淚珠。正是因為她的保護學生的勇氣,而贏得了無數(shù)人的贊揚,一天之內張麗莉老師的事跡傳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她是全國人民心中的“最美女教師”。
而第二次令我感動的就是譚千秋老師,08年汶川大地震,幾十萬人受災,通信中斷,死亡人數(shù)急速上升。每天我們最關注的就是地震的最新動態(tài),當我們看到一個個人被救出,我心里也充滿了重建的希望。當我第一次看到地震中譚千秋老師的照片,我再一次被震撼了。在地震時,譚千秋老師為了保護學生,張開雙臂,將四名同學攬入懷抱,那四名同學因此獲得了重生,但譚千秋老師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相信譚千秋老師會一直活在我們心中,我們一定會記住他的事跡。
在譚千秋老師和張麗莉老師身上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一種東西,愛!老師對我們的愛!他們都為了學生的安全,而不顧自己的安危。在我心中,我被譚千秋老師和張麗莉老師深深所震撼,正是他們給了我奮發(fā)向上的力量,始終堅持不懈。
“春蠶到此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從小學開始,我們便用這句話來形容老師,我想我長大后也要做像譚千秋老師和張麗莉老師一樣的人。正因為這些在我們身邊的正能量,我們的生活才因此而豐富多彩。我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正能量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