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傅雷家書讀后感
初二傅雷家書讀后感5篇
《傅雷家書》是2018年2月譯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聰,編者是傅敏,《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咀嚼的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初二傅雷家書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初二傅雷家書讀后感篇1
當我用四年前一樣的方式捧起這本書,心里卻是不一樣的感覺了,上一次,想到可以學到文學大家的寫作手法,心中涌起一陣喜悅;而這一次,更多的是一種溫暖的情感,我越發(fā)感覺我手中捧著的,是一種無法捉摸的深沉的愛。
讀著《傅雷家書》,看著傅聰對鋼琴的熱愛和努力,我心中巨浪一般涌起一股內(nèi)疚之情,我練鋼琴從來都要被別人東催催,西催催,到最后實在受不了了,才會坐到鋼琴面前……此時此刻,我又突然覺得十分委屈,傅聰?shù)母改笍膩矶际沁@樣鼓勵傅聰,“對于你新感受的東西不要讓它浮在感受的表面;而要仔細分析,究竟新感受的東西,和你原來的觀念、情緒、表達方式有何不同,這是需要冷靜而強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慢慢的,你會養(yǎng)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后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倍业募胰藗?,從來都是一天到晚地催催催……
我突然間想到了那個難以忘卻的晚上。我因答應好五點去彈鋼琴,可因心理抵觸一直拖延,直到七點。于是,爸爸強迫我必須彈夠兩個小時——直到九點鐘!我只好硬著頭皮彈奏,望望鐘表,還有一個半小時,我對目標有點望而卻步了。
琴聲停止了,我仿佛聽到爸爸急促的腳步聲,我就靜靜坐在那里,干等著,無論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我都天由命。我一直低著頭,那腳步聲已經(jīng)停止了大概有5分鐘,我似乎又感覺到門口沉悶的唿吸聲,可該來的似乎遲遲沒有來。
“不想彈就不彈了吧,如果你覺得在浪費時間,放棄彈鋼琴也沒問題?!?/p>
“不,堅決不。”我的許多朋友原本都彈得一手好琴,誰不是因為半途而廢而留下遺憾呢?
不論如何,我不愿這樣。
我不知道我當時心中想的是什么,是要證明自己原本可以?還是要說服爸爸不要對我失望?總之,我又開始彈了,這是我生平第一次,不是因為賭氣,而是心平氣和地做對我來說充滿挑戰(zhàn)的一件事。
我?guī)缀醮_信,爸爸那個晚上絕對不是真的想讓我放棄,也許只有這樣,我才能輕松地過自己這道坎兒。
父親們,總是比書中寫的還要智慧。
就這樣,我接著捧起這本書,繼續(xù)讀下去。我驚嘆于它的非凡,一封封歲月深處的書信,竟然是如此的牽人心腸。還記得《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蔽蚁?,父愛也是這樣的,無論是書中的,還是生活中的,真正的父愛總是不出意外的讓我們回味無窮。
現(xiàn)在回想起傅雷信中的話,令我印象最深的,竟并非什么金玉良言,而是普普通通的:“你近來忙得如何?樂理開始沒有?希望你把練琴時間抽一部分出來研究理論。琴的問題一時急不來,而且技巧根本要改。樂理卻是可以趁早趕一趕,無論如何要有個初步概念。否則到國外去,加上文字的困難,念樂理比較更慢了。此點務要注意?!边@也讓我想到了我學樂理的時候。
樂理簡直是上帝派來壓迫我的魔鬼啊,我記得學樂理學得多么絕望,向來沒有信仰的我,自從開始學樂理,就開始朗讀《圣經(jīng)》,書里滿篇滿篇全是“上帝說”,每一段的結尾還有一串串即使翻譯成中文,我也叫不上來的名字,但盡管如此,我還是寧愿去背《圣經(jīng)》,也不愿學樂理。
此時,爸爸進來了,他就認真地聽著我朗讀,到一定時間,我假裝驚訝地問:“咦,你怎么在這兒?”
“聽你讀書。”
“其實我一直想有一個信仰,我覺得好酷啊?!蔽铱刹幌胝f是因為學樂理太枯燥沉悶了,才在這里“以毒攻毒。”
“有信仰是挺好的事?!卑职纸又o我講耶和華的“落水者”理論,那簡直是一個有趣的說法,他把人間比作一個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浮出水面的深潭,耶和華會向每一個人投一個救生圈,相信他的人抓住救生圈,停止下沉,而不相信他的人,則不抓救生圈,持續(xù)下沉,直至淹死。我當然害怕成為盲目的“落水者”。
“音樂理論也是一樣,他也許也把游泳圈慷慨地扔到了海面上……”這是我真正搞懂為什么要學習樂理的瞬間。
盯著《傅雷家書》的封底,我的內(nèi)心平靜而溫暖,我被書中傅雷對傅聰?shù)膼鄱钌罡袆又?,心中也因自己的幸福而暖流蕩漾?/p>
薄透的紙頁,灌注的是濃濃的親情;單調的琴鍵,飽含的是五彩的期待。不得不說,《傅雷家書》真是一部好作品。
初二傅雷家書讀后感篇2
暑假,重新拿出久違的《傅雷家書》,重新再仔細地品味了一番,我品到了傅雷對于教育孩子的重視及方法,值得我們?nèi)W習去敬佩的??墒沁@次重新的品讀,卻品出了別樣的韻味。
傅雷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并不會一直長篇大論講大道理,而是利用書信嘮叨些家常事,和兒子心對心地交流溝通,不會和兒子因為距離的遙遠而疏遠,他無拘無束,心里怎么想的,筆下就怎么寫,正因為如此,《傅雷家書》中父子母子之間的愛才會讓我們覺得是那么真摯、那么純樸,沒有半點虛偽,用不著半點裝腔做勢,這是父母對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
每封家書中都包含了傅雷對兒子的栽培和關愛,但在疼愛的同時,他也不忘對傅聰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這樣不僅讓兒子了解到家中父母的狀況,還能同時讓兒子不乏興趣地繼續(xù)看完家書,接受到教育。傅雷先生的這些家書,飽含著人生道理,讓傅聰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傅雷先生對子女從不苛刻,所以當我們讀完的時候會深有感觸,若是我們的父母也是如此對待我們,相信我們的生活就會快樂許多。但是又有幾位父母能做到想傅雷這樣的呢,沒有幾個。每位父母對子女的愛的表達方式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并不是我們的父母苛刻,只是他們把他們的愛放在了培育我們的過程中,傅雷只是父母的杰出代表,但并不表示我們的父母就要和他所做的事一模一樣,所以,我們都不要抱怨父母,他們都和傅雷一樣偉大!
初二傅雷家書讀后感篇3
家,是在風雨席卷大地的時候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家,是在現(xiàn)實中處處碰壁時候的一絲慰藉。讀了《傅雷家書》——這本充滿親子之愛的書。我感受到了親情之偉大,之絢爛。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45年至1966年間寫給孩子們的書信,每一封信都充滿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愛”。父子之間談藝術、談人生、談道德、談做人,開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淺。
讀了這本書,我打從心底里,羨慕傅聰有傅雷先生這位父親,感嘆于這偉大的愛。他們之間沒有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坦率得像個久別重逢的老友——從藝術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質需求,從做人的基本道德談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長談個天南地北;推薦書籍、推薦漢代石碑上的刻畫,共同欣賞人類的智慧。更有快漫出紙張,漫出天際的父愛令我動容——傅雷先生病重,卻依然堅持給兒子寫信、寄信,只為兒子在異國他鄉(xiāng)為人處世時多一份后盾,過的安定;又擔心兒子在國外語言的干預下忘記中文,傅雷先生細心地找來了許多古籍幫助兒子……何來這份堅持?是父親對兒子最真摯的愛,是一種偉大的本能。我贊美這溫暖的本能,嘆于它的樸實而絢爛,回首,我們的父親不皆是如此?
說回開拓眼界一事。書中談外國古典音樂,談及多位音樂家——肖邦、莫扎特、巴赫等,并結合當時的風評予以分析,使我更直觀感受到古典音樂文化的燦爛輝煌,更深入了解到了其中的知識。除了外國的文化,父子倆還談及中國文化,基本圍繞藝術方面——行書、敦煌壁畫、拓印工藝等,令人不禁驚嘆于中國文化的神奇魅力。尤其是傅雷將這些在書上描繪出來時,我腦海中已經(jīng)浮現(xiàn)出實物的模樣,多希望一睹“尊容”。開拓的,是許許多多的中外文化,是燦爛的歷史!
最后說到受益匪淺,除了文化上的開拓眼界,還有對一生受用的做人道理?!陡道准視肥侵袊F(xiàn)代最最經(jīng)典的家教范本,青少年讀后,便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明白了人生的基本修養(yǎng)和心境。傅雷先生談了許多關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這是我時刻記著的,這使我不會緊張,不會太好勝,心情好了,做事效率自然也就高了。傅雷先生的句句話,皆是良苦用心,字字又都是精華,使我受益匪淺。
一封信,連起的是父子之間感情的橋索;一封信,展示出的是家教的基本原則;一封信,表現(xiàn)了藝術與道德。封封家書,苦苦用心,是可永世不倒的結晶。
初二傅雷家書讀后感篇4
“待人要謙遜,做事要嚴謹,遇事不逃避,戒驕戒躁”?!白鋈说谝唬浯尾攀亲鏊囆g家,再其次是做音樂家,最后是做鋼琴家?!痹凇陡道准視分?,傅雷對于傅聰?shù)娜烁?、道德教育都很嚴格。傅聰長大后去國外留學,傅雷卻對自己的過分嚴厲感到自責。
《傅雷家書》那一封封的書信中,深沉而又偉大的父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傅聰也體會到了父母對他深厚的關愛。可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又有幾對父母能像傅雷朱梅馥那樣以身作則,以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為例教育兒子,又有幾個孩子能像傅聰那樣幼時對父母言聽計從?我們本就沒有那樣好的家庭教育,只能更加努力學習,豐富知識,充實自己。
親情在教育、批評、贊賞中一一體現(xiàn)。面對父母的嚴厲批評,我們要么默不作聲,要么嚴詞拒絕。傅聰之所以能坦然接受批評,是因為傅雷與眾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的父母時常將我們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但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我們總會因為這種批評而更加“討厭”父母,與之對抗并產(chǎn)生隔閡。而傅雷則用和朋友商量的語氣,贊賞的視角,激勵代替批評,表揚代替斥責,心平氣和地跟兒子交流,進而達到好的教育效果,使得傅聰對父親給予的愛越來越容易接受,順利完成學業(yè)且終有所成。
各位父母大人,你們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給子女寄予厚望,作為晚輩的我們都能理解。問題是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有時什么都聽進去,這一道坎不好邁。大人們是否也應該向傅雷學學呢?批評要適度,不然不就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好心不就辦成了壞事?
不過,大多數(shù)的我們也不會因批評而放棄追夢的。
愿天下的父母們多一份理解。
初二傅雷家書讀后感篇5
傅雷家書,一封封平淡無奇的信,背后卻隱藏著父母對孩子最真摯的情感。一次次不厭其煩的教導,是父親對孩子苛刻卻又寬容的愛。這是一本充滿父子之間相隔甚遠卻好似近在眼前的愛,一本父親含辛茹苦的教子過程,來來回回,都包含在這家書之中。
《傅雷家書》是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期間傅雷夫婦與自己的孩子傅聰在波蘭求學時互相寄出的書信,并集成了一本書。記錄了傅聰從一個小小的鋼琴學童成長到一個世界矚目的偉大鋼琴家的過程,其中自然是少不了父親母親對其無微不至的關愛,即使是在天各一方,無數(shù)個叮嚀和囑咐匯集在書信中,便促就成了傅聰。讓人不得不感嘆傅雷的教育方式之妙。
傅雷曾向傅聰說過;‘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這一句話讓我深思,為什么第一做人,其實很簡單生而為人,我們就是人,做人才是根本,人在這世上,很容易迷失自我,特別是在成功和失敗的時候。傅雷有遠見卓識,固然能守住做人的根本,也以此教育子女。這是我讀完書后感悟最大的之一。
在傅雷的眼中,換句話說,他教育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并沒有把自己的孩子當作是一個純粹的孩子,更是精神上交流的伙伴,他會關心傅聰?shù)纳硇慕】?,會關心傅聰?shù)纳?,關心他的練琴進展,甚至還會和他聊到中國藝術的發(fā)展就像是一個老朋友,知音,給傅聰一個能發(fā)出內(nèi)心聲音的空間,尤其是在書信當中,不管是傅聰?shù)娜粘I钸€是來自工作上抱怨,而是耐心與他教導,傾聽他的意見和心聲,拉近與他的距離,像是書信當中的;‘你覺得怎么樣或是聽聽你的意見’將自己人生道路所經(jīng)歷的一切經(jīng)驗,道理用內(nèi)心教給孩子,這,就足夠了。
傅雷夫婦對于整個中國的教育其實也有著很深的影響,他們的教育之獨特點在于并沒有陪在孩子身邊,而是精神上的陪伴,依然是書信中,傅雷細致入微到上臺應該保持怎樣的面部表情,拋去其他的不說,這種表現(xiàn)難道不是對孩子最大的關愛了嗎,能為了孩子考慮這種地步,真乃用心良苦啊!傅雷的眼光看的也可謂是真遠,他知道物質化的時代總會過去的,像這種超時代的教育方式,怎可能不出效果呢?這就是他們被例為典范父母的原因。
其實傅聰?shù)某晒饪靠嘈墓略勈墙^對不行的,父母在這方面就像是一個老師,不可能永遠的陪在孩子的身邊,兩者一定是相互的。傅聰對音樂,我覺得更多的是熱愛,對音樂的貪婪,熱愛的動力使得他努力的追求音樂,努力將最好的感覺傳達給聽眾。
傅雷家書,四字包含了太多太多,但永遠不變的是傅聰每封信的‘再談了,祝你們健康’和傅雷夫婦對孩子深刻的教導,看看現(xiàn)代,大部分的家庭甚至還在物質的時代,用物質滿足孩子,其實都是虛偽的。但在看看自己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