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幼兒教育書籍
經典的幼兒教育書籍推薦
孩子其實是能夠從父母獲得成長的力量,能夠完全地去釋放和建構自己,釋放自己的生命力,當一個孩子的生命力展開了,想不優(yōu)秀都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經典的幼兒教育書籍,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經典的幼兒教育書籍
《理解孩子的成長》
作者:彼得·史密斯
推薦理由:非常專業(yè)的育兒書,理論性比較強
《朗讀手冊》
作者:崔利斯
推薦理由:
詳盡介紹了父母給孩子朗讀的重要性及對孩子的影響、大量閱讀的重要性、如何給孩子讀書,是關于親子共讀的百科全書。
《閱讀的力量》
作者:克拉生
推薦理由:本書偏于理論,從大量的調查和研究來闡釋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以及如果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打開孩子的閱讀之門,里面有很多數據,不愛看純理論書籍的不推薦。
《培養(yǎng)孩子從畫畫開始2》
作者:鳥居昭美
推薦理由:系統(tǒng)解釋孩子畫的特點,如何理解孩子的畫,如何引導孩子畫畫,如何幫助孩子畫畫,最重要的是本書給出了孩子畫畫的發(fā)展歷程,可以避免成人的有誤指導,如果孩子到了亂涂亂畫的年齡,請一定看此書。
父母必讀的教育書籍
《讓孩子做主》小巫
這是一位母親關于孩子出生之后到一歲之間所經歷的一切真實記錄。書中不僅記錄了身為人母在情感方面的細膩感受,更所映出中西方文化在育兒理念上的沖突。作者旅美多年,身為教育學碩士,在怎樣科學地養(yǎng)育出身心健康的嬰兒方面,有著精辟獨到的見地。作為國際母乳會哺乳指導,作者提供了全面的最新最正確的母乳喂養(yǎng)資訊和指導,并通過生動幽默的故事,更深入淺出地引用大量現代西方的先進育兒理論和經驗,極具實用價值。使初為父母的讀者從中獲益匪淺,得到實質性的幫助。
《捕捉兒童敏感期》孫瑞雪
本書收錄了200多個孩子(0歲-10歲)敏感期的真實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長或老師記錄,孫瑞雪點評。中外教育史上,這是第一次大規(guī)模地、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這一生命現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鑰匙,引領讀者了解兒童成長的規(guī)律,兒童內心的秘密。
《造就小主人》帕特麗夏 H.斯普林科(美)
書中闡述了為了幫助孩子發(fā)展成為上帝渴望的那種人而絕對需要掌握家務技能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不同年齡孩子的身上期望些什么,為什么我們常常沒有教給他們必須會的一些技能,以及為了讓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我們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樣的改變。
西爾斯醫(yī)生的《育兒全書》(又名《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威廉.西爾斯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出版近20年來暢銷不衰,至今仍高居美國各大書店育兒類圖書銷售排行榜榜首,美國媽媽幾乎人手一本。
《教子智慧書:世界經典教育集》
這是一部薈萃了東西方教育經典的傳世之作,更是一部通過早期教育培養(yǎng)天才的神奇之書。本書匯集了斯托夫人、塞德滋、瑪利亞·蒙臺梭利、鈴木鎮(zhèn)一和卡爾·威特等五位世界最著名的主張早期教育的教育家的教育精髓。相信本書一定是您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行動指南,更是您塑造天才的神奇錦囊。
經典的教育書籍
1.《不一樣的孩子心理學》
推薦理由:本書的作者王佳不僅是一位細心聰慧的職業(yè)媽媽,更是一位有著多年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詢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她通過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通過與孩子親身相處的點點滴滴,以“輕松說道理、明確講做法”的獨特風格,用真實而細膩的文字告訴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每位家長都應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規(guī)律”,每天懂點教子心理學,每天改變自己一點點,孩子就會每天優(yōu)秀一點點。本書涉及的品格心理學、習慣心理學、溝通心理學、成長心理學、社交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七大主題框架,將幫助你洞察孩子的心理,有的放矢地給予切實有效的教子指導,全書不僅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可行的教育智慧,最重要的還有無所不在的愛。
2.《讀懂孩子:心理學家實用教子寶典(6-12歲)》
推薦理由:本書作者邊玉芳是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該書全面介紹6至12歲孩子各方面的成長特點、發(fā)展規(guī)律與相應的教子策略,書中涵蓋了家長最關心、渴望了解的問題。例如,如何理解兒童期的孩子,如何幫助孩子在青春期快樂成長,如何做好親子溝通,如何促進孩子高效學習等。
3.《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yǎng)》
作者:[奧]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很多人了解阿德勒是通過他那本非常著名的《自卑與超越》,但他的這本關于兒童人格形成的書,更值得關心孩子人格形成的父母親關注。
阿德勒37歲出版《人的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提出人的生理缺陷會帶來自卑感,自卑感如果無法補償,就會產生精神疾病。在此基礎上,他創(chuàng)建了個體心理學。
每位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時都會遇到種種問題,孩子害羞、孤僻、厭學、多動、愛鬧事……這些問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必然使父母親感到困擾。阿德勒在這本書中對這些問題做出了詳細的心理分析。阿德勒認為,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親必須明確地認識到,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信、不畏困難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是最為重要的。學習知識遠不如學習如何生存更重要,而學習生存則應該以完善孩子的健全人格為核心。
阿德勒認為,用正確的方法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兒童教育的首要目的,積累知識提高智商是兒童教育的細枝末節(jié)。而想要合理地引導孩子的個人健全發(fā)育,需要了解兒童人格發(fā)展的特點。究竟孩子的天性、遺傳在兒童成長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幼兒時期,兒童的人格是否就已經開始形成,這些內容,阿德勒在這本書中都給出了答案。每個關心自己孩子人格健全的父母,都應該從阿德勒的這本書中獲得足夠的經驗與智慧。
4.《童年的秘密》
作者:[意] 瑪麗亞·蒙臺梭利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在中國大地上已經被廣泛接受,很多家長把蒙氏教育法奉為圭臬。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蒙氏教育精神指引下,獲得良好的教育和自由的成長環(huán)境。那么,這些父母親們也就非常有必要讀一讀蒙臺梭利關于兒童成長的.名著《童年的秘密》。
蒙氏教育主張以兒童為中心,應該把孩子視為有別于成人的獨立個體;倡導以生活訓練入手,培養(yǎng)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完善的人格;強調把握兒童成長的敏感期,借助敏感期的兒童心理特點,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蒙臺梭利認為,培養(yǎng)兒童的人格是兒童教育最重要的內容,兒童成長中,最大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正常而普通的孩子。
蒙臺梭利的這些觀點和主張,不僅是依靠邏輯推演,更多是建立在對兒童內心成長的觀察與研究基礎之上的?!锻甑拿孛堋肥撬难芯啃牡?。
翻開這本書,就是嘗試打開孩子童年秘密的寶庫。蒙臺梭利告訴父母親,兒童成長有著內在驅動力和規(guī)律,兒童的成長不應該是以父母為主導的不斷規(guī)訓,而是需要引導孩子依靠自己獨立的探索,自主成長。
成人為了引導孩子成長,為他們提供的最重要的應該是充滿愛的安全的環(huán)境,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日常行為,對孩子的行動盡量少做限制和指導,讓孩子自主成長,自我教育。
為了說服更多父母認同這個理念,蒙臺梭利在書中詳細分析了兒童成長的特點和奧秘。因為精通醫(yī)學、哲學、教育學、實驗心理學和人類學,她得以獲得多方面的理論和知識資源,全面深入地了解兒童成長的奧秘。
兒童的內心到此藏著多少秘密,他們天賦的本能究竟有哪些,他們心理成長的敏感期經歷著那些心理變化,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和內心世界的建立到底有怎樣的特點。蒙臺梭利告訴父母親,成人對孩子的教養(yǎng)如果沒有足夠的自我認識,很可能會成為兒童成長的阻礙,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兒童行為的約束可能會潛在影響兒童的成長。
如何讓孩子擁有健康的人格,需要認真了解孩子在不同人生階段成長的特性是怎樣的,然后給他們空間和信任,更重要的是,父母親需要向孩子學習,蒙臺梭利在書中提出一個富有哲理性但似乎很矛盾的觀點:“兒童是成人之父”。她用這個觀點不斷提醒為人父母者,我們需要在與孩子的關系中,為自己找到更合適的定位,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和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