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簡史精彩讀后感500字
《時間簡史》這本書的重點就是概述黑洞和宇宙奇點大爆炸理論,它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開始一步一步的探討,補充了廣義相對論中的一些不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臅r間簡史精彩讀后感500字6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時間簡史精彩讀后感500字篇1
無論是年少的還是年長的,人們總是去不斷的學習,為的是能更好地了解我們周圍的各種事物。身為二十一世紀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有責任也更有義務(wù)去學習、了解、研究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為此出于強烈的好奇心,利用暑假難得的機會我認真地讀了霍金先生寫的《時間簡史》一書,讀完之后掩卷長思,細細的領(lǐng)略其中的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時間簡史》的重點就是概述黑洞和宇宙奇點大爆炸理論,它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開始一步一步的探討,補充了廣義相對論中的一些不足。作者認為宇宙是從一個密度、時空曲率無限大的奇點通過大爆炸而開始的,在大爆炸中,物質(zhì)的溫度非常高。在隨后過去的一秒鐘中,宇宙的溫度急劇下降,下降到大約100億攝氏度,于此同時也在不斷地膨脹,就使得正電子和反電子(帶正電荷的電子)互相碰撞以此湮滅,并釋放出大量光粒子,來維護宇宙的平衡。到了后來,得以有強力的作用從而使物質(zhì)不斷聚攏,聚攏,這就形成了古老的星球和星際物質(zhì)。我們的地球,也是通過這樣的物質(zhì)聚攏才形成的。
為什么我們總是記住過去而不是未來,為什么時間總是向前進?
這里必須關(guān)心一下時間的方向,只有時間有方向的時候才可能出現(xiàn)時間旅行。這必然出現(xiàn)前后和里外之分,它必然有起點和現(xiàn)在的位點,那么宇宙就有了一個邊界,宇宙就是有限的。只有當我們低于時間的速度時,我們才相對于時間向后運動,我們才能回到過去。就是說,所有的物體在相對于宇宙的時候都和時間同速,宇宙里的一切都在隨時間向前運動。如果我們超過時間的速度走到時間之前,那里還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一切,那里還是混沌狀態(tài),在那里不會看到任何東西,我們也不能在那里存在。
時間簡史精彩讀后感500字篇2
宇宙的起源果然是非常奇妙的,就像《道德經(jīng)》所言,可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啊。奇點也好,暴漲理論也罷,都是從觀察到的現(xiàn)象的角度盡量解釋大爆炸及之后的宇宙如何發(fā)展。當然,也會有人擇理論,認為宇宙之所以如此發(fā)展,是由于我們的存在。
種種理論,都能夠解釋一些現(xiàn)象,卻還是無法對于宇宙之所以有起源作出最準確的解釋,所以有造物主撥動了大爆炸的齒輪似乎也不是一句玩笑話啊。大爆炸后的1秒鐘,溫度降低到約為100億度,這大約是太陽中心溫度的1千倍,亦即氫彈爆炸達到的溫度。這是第一次了解到氫彈爆炸能夠達到如此的溫度。鐵的熔點不過1500多攝氏度,熔點最高的材料碳化鉭鉿合金也只是3990攝氏度,100億度真的是一個人類無法想象,無法描述的溫度——你甚至找不到什么詞語去形容它。不過現(xiàn)在我知道了,原來人類已經(jīng)能夠造出爆炸可達10億度的武器了,想不到究竟什么物質(zhì)能阻擋一顆氫彈的近距離爆炸。想一想人類還是脆弱的。小到疾病的困擾,大到武器的襲擊,每一樣都可以奪走人類的生命。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類也是強大的,可以造出毀滅地球的武器,也可以看到光年之外的星系?!稌r間簡史》不僅僅給我?guī)砹宋锢硪饬x上的思考,還有生命層次的啟迪。智慧這種看不到摸不著的存在,竟也可以反映在幾條染色體上,并且經(jīng)歷了30億年的從粒子到生命體的演變。我相信以后一定會有基因改造人出現(xiàn),只是不知道那時候人類是否已經(jīng)沖出了太陽系。
當下為宇宙起源爭論不休,或許若干世紀之后,人類也能親手制造一個宇宙——就像吹泡泡一樣簡單。
時間簡史精彩讀后感500字篇3
暑假里,我讀完了《時間簡史》這本書,從中學到很多知識。
《時間簡史》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大科學家史蒂芬.霍金,自1988年首版以來,它被翻譯成40多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和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它主要講述了“時間”這個核心的內(nèi)容,霍金用清晰而又智慧的語言解讀了宇宙的終極物定律,包括空間和時間的本質(zhì)、“上帝”在創(chuàng)造世界中的作用以及對宇宙學思想和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解讀。結(jié)合了大量背景信息和理論資料,盡量將原著中晦澀難懂、不甚明了的物理知識點分解開來,運用大量照片、示意圖和解析圖方式,以更直觀、形象的方式闡述霍金的驚人觀點,為讀者更好的理解霍金的理論提供了捷徑。
整本書帶領(lǐng)我們遨游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奇異,將高深的理論物理講解的簡單通俗,從微小的基本粒子到遙遠的星系、神秘的黑洞,講述了“夸克”、“反物質(zhì)”和宇宙的膨脹、不確定性,重點講了時間的盡頭、時間的旅行及大統(tǒng)一理論。最后展現(xiàn)給我們一個奇妙的境界,粒子做十一維運動、黑洞最后蒸發(fā)并和它攜帶的秘密同歸于盡,而我們只不過是宇宙創(chuàng)生的一顆微小的堅果……
霍金把我們帶向了遙遠的未來,有許多未解之謎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鳎覀円W習,去揭開浩瀚宇宙的面紗,為人類造福,為祖國爭光!
時間簡史精彩讀后感500字篇4
公元前4世紀,孔子在泗水邊望著流淌的河水,長嘆:“那逝去的時間不就像這奔騰不息的河水嗎?”表面是慨嘆歲月如流,實際是以此勉勵學生珍惜時間。古往今來叫做宙,宙是時間。佛經(jīng)里講世界,世指過去、現(xiàn)在、將來,也就是時間。
日常生活中,時間是分、秒、小時、日、月、年。這些只是度量時間的尺度,不是時間本身。人們曾經(jīng)相信,時間是由無數(shù)瞬間組成的。瞬間與瞬間之間彼此連接,不可分割。并且以均勻的速度彼此連接。就這樣從過去到未來延伸。如果畫在紙上,就是一條箭頭指向前方的直線,這是牛頓的絕對時間。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打破了絕對時間的概念。
他用光速不變重新審定了時間的概念。沒有不變的時間,沒有絕對不變的同時性。最著名的例子是雙胞胎的故事。如果雙胞胎中的一個以光速在宇宙空間旅行。若干年后,等他回來時,他的同胞兄弟已垂垂老矣,而他還是年輕時的樣子。這正是因為每一位觀察者都擁有他自己的時間。這種時間是用他攜帶的時鐘來測量的。記得以前看過一本科幻小說,一對不小心進入宇宙飛船的兄妹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神奇旅行后,回到家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的時間比地球上的時間晚了一個季節(jié)。
因為在他們的旅行中經(jīng)過一個黑洞,為了擺脫黑洞,飛船的速度一瞬間達到光速。
時間簡史精彩讀后感500字篇5
一本好書不僅能教給別人知識,更主要的是能讓讀者有所思有所感,斯蒂芬.霍金先生寫的《時間簡史》就是這樣一本讓人有所思有所感的好書。讀完之后掩卷長思,細細的領(lǐng)略其中的哲理,讓人耳目一新。
霍金教授在這本書中試圖用一種通俗易懂的闡述方式來解釋高深的物理知識,以達到讓大多數(shù)人都能看懂的目的。盡管如此,這本書看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這部書中,他帶領(lǐng)讀者遨游外層空間奇異領(lǐng)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zhì)、“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并對宇宙是什么樣的、空間和時間以及相對論等古老問題做了闡述,使讀者初步了解狹義相對論以及時間、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學的奧妙。
品讀書籍,不得不贊嘆霍金教授那如絲般縝密的邏輯性,你會發(fā)現(xiàn)字里行間無不顯示出他過人的才智,他可以把相對論當做孩子手中的乒乓球來形象地描述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是無法分離的這一物理規(guī)則。書中的偉大成就之一是對黑洞的研究,黑洞最開始是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一書中作出的一個預(yù)測,他假設(shè)如果存在一空間的曲率非常大,物體的逃逸速度非常快,快到連光也不能逃離這樣的空間。
那么這樣的空間可以稱之為“黑洞”。但他認為既然連光也不能逃離黑洞,那么我們也無法觀測到它,它名副其實是一個非常黑的洞。但霍金結(jié)合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量子理論后提出:黑洞其實不“黑”,它可以放射出正反粒子,而且它還有著很高的溫度。正因為它放射出的正反粒子互相湮滅了,所以我們很難觀測到它。黑洞以極高的速度放射能量,當能量耗盡時則會向宇宙大爆炸那樣在大擠壓奇點處出現(xiàn)局部區(qū)域或整個宇宙坍縮,從而消亡結(jié)束。
《時間簡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教授,就是這樣一位時間的巨人?;艚鸬纳绞欠浅8挥袀髌嫘缘?,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是在他20年之久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的情況下做出的,這真正是空前的。他在天體物理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霍金用他被禁錮的身軀,以堅強不屈的意志,在宇宙中暢游,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向真理發(fā)出了挑戰(zhàn),為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感嘆霍金教授帶給我的龐大科學信息之余,更多的是敬佩他敢于質(zhì)疑、敢于想象,更勇于論證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在教育引導(dǎo)學生過程中應(yīng)重點保護的,萬萬不可有意無意地扼殺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好奇心。這本書,不管我們是否能讀懂,總會讓你受益匪淺。捧起書本來,徜徉在其中吧,你會覺得其樂融融!
時間簡史精彩讀后感500字篇6
終于,在這個暑假,翻開了期待已久,向往已久的宇宙學經(jīng)典巨著——時間簡史。存著好奇和疑問,帶著懵懂與渴望,我,一次次驚嘆,一次次恍然大悟,一次次為之精辟的理論而折服。在震撼與興奮中讀完了它。
《時間簡史》是一部具有傳奇色彩。他的作者,是身患“盧伽雷氏癥”,無法言語,只能通過全身僅可活動的三根手指與思維敏捷的大腦來探求奧秘,發(fā)現(xiàn)真理的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繼愛因斯坦后成就的物理大師——史蒂芬·霍金。
《時間簡史》講述了有關(guān)宇宙的起源和結(jié)局,談及了令人矚目的宇宙大爆炸與黑洞現(xiàn)象。從宇宙大爆炸理論中得出:宇宙的起源是由一個體積無限小,質(zhì)量無限大的“奇點”在某一特定環(huán)境下爆炸而導(dǎo)致體積無限擴大而形成的。而宇宙的結(jié)局分兩種:一種是宇宙無限膨脹永不停止(事實上現(xiàn)在科學家已證實宇宙正在膨脹);另一種是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后繼而收縮,最后又變?yōu)楫敵跄菢拥摹捌纥c”,即所謂的無限循環(huán)。
這樣大膽的假設(shè)與猜想是前無古人的,這樣深刻的觀察與結(jié)論是震驚世人的,這樣精辟的解說與形容,是令人不得不心服口服的。可以說,霍金的理論,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宇宙觀念,也為人們探討與發(fā)現(xiàn)宇宙,做出了極大貢獻。這讓我們不得不由衷得贊嘆,霍金,真是一位大師!
其實,這本書令我震撼的,遠遠不止這些。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內(nèi)容如何如何新奇,它的猜想如何如何大膽,它的語言如何如何精煉,它的解析如何如何獨到,更因為,霍金。
是的,前面我已經(jīng)講過,霍金是一名盧伽雷氏癥患者。盧伽雷氏癥是什么?患病之后全身肌肉萎縮,關(guān)節(jié)僵硬,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化,整個身體幾乎不可以動而霍金,正是這樣。除了思維活躍的大腦,他,就只有三根手指了。是的,就是在這樣極其惡劣的身體條件下,他沒有像其他患者一樣自暴自棄,反而激起了他對自己愛好的更濃厚的興趣,讓他更能心無旁騖的去研究。我們可以想象,他是怎樣去堅持艱難的探索,去堅持自己內(nèi)心中不滅的希望與夢想的。不能行動,只有艱難地翻閱各種書籍資料,只有在自己的大腦中發(fā)揮想象力,發(fā)揮擴散性思維,去思考,接而再去逐漸證明自己的猜想。
是的,他做到了??墒牵覀兡?我們的身體條件要大大優(yōu)越于他,為什么我們不能做到呢?走到那一步,不需要別的,只需要,堅持,汗水,與信念。
用霍金的一句名言作結(jié)尾吧: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完全是個人努力程度的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