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0字精選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0字精選5篇,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
你是選擇地上的六便士,還是遙不可及的月亮?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便講述了一位追求月亮的天才。為了繪畫的夢想拋棄幸福美滿的家庭流落街頭、離開文明社會與土著女子同居、最終身患麻風癥全身潰爛而死,這位孤獨追求藝術的天才臨終之時囑托燒掉了自己畢生的杰作,用驕傲與蔑視的姿態(tài)結束了傳奇的一生。
掩卷沉思,總被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獨特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自私、冷漠沒有責任心與同情心,可這些缺點,也無法掩蓋他追求理想時散發(fā)出的偉大光芒。正如開篇所講“他的缺點也被認為是對他優(yōu)點的必要補充。書中的他,已經(jīng)抽身出現(xiàn)實社會枷鎖與道德,親情、友情、愛情對于他已經(jīng)毫無意義,唯有一心盛滿月光,可以說他不再是簡單的“人”,而是一種不顧一切的“欲望”。事實上,人人內心中都有一只欲望的野獸,它掩蓋在有序平靜幸福的生活和人人公認的價值之下,大部分的人們都無法克服社會輿論的壓力和對未知的恐慌,只能用面具粉飾曾經(jīng)的理想,將欲望深埋心底。而思特里克蘭德展現(xiàn)的對理想無所顧及的追求,將社會上人們所掩的虛偽面具撕下,讓離不開“六便士”的人們害怕卻又崇敬——他讓他們感受到了欲望的沖動,因此,他們只能用傳統(tǒng)的道德批判他的荒謬,卻無法否認他的偉大。就像面對他的畫作時,沒有人能逃避靈魂的戰(zhàn)栗,因為既使是盤水果也能讓人感到欲望的沖動。
思特里克蘭德是單純的,他所有的不可理喻都是他追求理想勇氣的注釋,而相比之下思特里克蘭德夫人則是復雜的。她外表和善,待人親切,是標準的大家淑女,賢妻良母??僧斔继乩锟颂m德離開后,她的虛偽面目逐漸暴露。思特里克蘭德夫人是追求六便士的人們中的一個縮影:愛慕虛榮、以自食其力為恥、維護自身體面不惜利用、損害他人??伤裏o疑是精明的,沒有人可以挑出她的錯誤,但是相比追求月亮的思特里克蘭德,她所掩蓋的面具就顯得十分可笑了。在小說的最后,愛塔的孩子們頭頂是燦爛星河,四周是無垠的太平洋,而思特里克蘭德夫人的兒女卻引用著《圣經(jīng)》中的話,忘不了“一個先令可以買十三只大牡蠣的日子”,這種觀念的延續(xù)讓人不禁感嘆。
帶著面具固然可以,可是別忘了摘掉。當我們走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記得抬頭,看看月亮是否還在天上。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這是一本關于理想與現(xiàn)實的書。正如毛姆所說,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尋找那六便士,你便不會抬頭看天,也錯失了月亮。
主人公在已不年輕的時候,放棄了體面的工作和溫馨舒適的家庭,踏上艱辛的學畫作畫之路。從此衣冠楚楚的證券經(jīng)紀人開始流浪,而當現(xiàn)在的生活越背離原來安逸的生活環(huán)境,他離自己的理想就越近,靈感也不斷涌現(xiàn)。當他徹底拋棄自己的肉體的時候,經(jīng)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后,他最后離開了文明世界,到與世隔絕的塔提島上。他終于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chuàng)作出一幅又一幅杰作。在他染上麻風病失明之前,他在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xiàn)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他逝世前,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這幅畫付之一炬。
最終,查理斯的畫作出名了,他一輩子潦倒不被理解,沒人欣賞,雖說他不在乎,一輩子追逐月亮,但他死后出名是以實實在在的“六便士”為衡量標準的。死后畫作的價值連城,原諒了他一生的放蕩不羈與辜負,尤其在斯特里克蘭德太太看著墻上丈夫的復制畫后的自豪,是那樣諷刺與悲哀。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xiàn)實,月亮是美好而遙遠,就像人們追尋夢想,不顧一切:六便士象征世俗,煩瑣的生活,你要的是月亮還是六便士呢?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假如你某天在書里看到這樣一個人:在銀行工作,長得一般,業(yè)務湊合,有一個比較美滿的家庭,勤勤懇懇,不愿多說話,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吸引人的人,這時作者又寫他到了巴黎,正從頭開始學畫,立志成為一名畫家時,按照小說慣有的套路,那么他應該無師自通,很快便為一個遠近聞名的畫家,并最終會與一位有錢人的漂亮女兒有情人終成眷屬。
但,就在毛姆筆下有這樣一個人,他叫查爾斯,再留下一張內容為“晚餐準備好了”的紙條之后,他離開了陪伴自己十七年的妻子和兩個孩子,孤身一人去了巴黎。那一年他四十歲,住在全巴黎最破舊的旅館,身上只有一百塊錢。
其實書名:月亮與六便士,已說明了這一切,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賺取的微薄薪金,有多少人只是膽怯的看一眼月亮,就又繼續(xù)低頭追逐那賴以生存的六便士,但查爾斯做到了,如愿以償?shù)淖分鹚脑铝粒瑩Q句話說,他的噩運,五年之后,他在巴黎貧病相加,躺在小閣樓里奄奄一息,幾乎一命嗚呼,之后又淪落街頭,干著各種薪水低薄的工作,但他依舊追逐著,又過了幾年,他自我流放到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身患麻風病,雙目失明,臨終前叫人把他的巔峰之作,也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付之一炬,在十五年間,這個本來是倫敦上流社會的人風馳電掣,越過城市,越過文明,越過中產(chǎn)階級,越過太平洋,越過人性,終于趕上了命運這匹烈馬。
別人的人生是不斷做加法,他卻在做減法,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所以查爾斯甩掉一個又一個的身份。別人也許會同情他的窮困潦倒,認為他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但他拿起畫筆時,卻覺得自己是個君王。
其實我應該感謝這本書,因為它給了我堅持夢想的力量,因為我很晚才開始學習舞蹈,于是乎,我便是舞蹈班里年紀最大但跳的最差的一個,總是受到老師的責罵,讓我總是心生自卑感,但經(jīng)過我不斷的練習,我終于追上了,跨越了那座屬于我的第一座大山,但命運之神總是捉弄人,我的第2座大山來了,已經(jīng)是一名準初中生的我要做出選擇,到底堅不堅持繼續(xù)學舞蹈,這個問題困擾我許久,一邊是影響未來的學業(yè),一邊是我所熱愛的舞蹈,但在讀完這本書之后,我認為我已有了答案,查爾斯可以在40歲時拋棄一切,去追求他所熱愛的事物,那我一定也可以追求我所熱愛的事物。
用伍爾芙的話來結束此篇吧﹕“讀《月亮與六便士》就像一頭高聳的冰山,令平庸的生活徹底解體”。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人生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記
在閱讀這本書之后,我詢問了幾個好友對書中人物的看法。大家對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敢于去追逐月亮,他選擇面對苦難和厄運,這樣的孤勇,便是我們凡人所不可及。也有人評價:他拋家棄子,即使是為了夢想,也該批判。可是夢想和金錢之間的抉擇,哪有我們說的那么簡單,不能一味的做非黑即白的判斷。“月亮是那崇高而遙不可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焙芏鄷r候,我們把問題簡單化了,理想和現(xiàn)實擺在一起,你選哪個?但是我們通過思特里克蘭德的經(jīng)歷,會看到,沖突往往非常復雜。
書中的月亮象征著夢想,而六便士象征著現(xiàn)實。比起當時的很多人,思特里克蘭德?lián)碛械牧闶恳呀?jīng)很多了,可是他哪怕知道這樣做會失去他現(xiàn)有的幸福生活,他哪怕最后的結局可能是“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彼€是選擇了追逐自己眼里的幸福。我想起來奧斯卡王爾德的一句話,我認為它是對這個作品最好的詮釋: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
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也許每個人都懷揣著夢想,我們不斷追尋月亮的腳步,可是在這一路上,不斷被現(xiàn)實打磨,磨平了棱角,磨掉了鋒芒,逐漸融入這個社會。我們逐漸帶上了面具,逐漸失掉了真心,逐漸成為一般人。也許到了人生的末端回想起這一生不過也就是那個“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的結局。很多人都不在做他自己想做的那種人,而是在做他們不得不做的那種人。我們之所以羨慕他,因為我們終究只是一般人?!懊總€人都只看到腳下的六便士,只有他抬頭看到了月亮?!币驗楝F(xiàn)實太現(xiàn)實,所以堅持夢想的人顯得最難得。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如果他沒有這樣的選擇,也許他過著令人艷羨的人生,他的家庭幸福,他的事業(yè)成功,可是他會后悔,因為這種幸福不是他眼里的幸福,即使是最后平凡的一生,他也想拼盡一腔孤勇去試試。
追求夢想的過程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因為追逐夢想的過程也是個苦難的過程,能否克服苦難還是個未知數(shù)。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的最后到底是什么,所以去試試追求自己的幸福吧。最終,我們要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因幸福而高貴。無論是選擇月亮,還是選擇六便士。做好自己,而不是成為千篇一律的別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是公式化的符號。我們是人,保持自己的獨特性,才能讓自己永遠認識自己:這還是我。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實現(xiàn)?!}記
看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其實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追尋他心中的月亮的故事,而是里面那個傻傻的,憨憨的甚至滑稽的倒霉人迪爾柯?斯特羅伊夫的故事。
其實整本書花了將近1/3的筆墨去描寫有關這個人的故事。他的太太布蘭奇在非常時期愛上了他非常欣賞的斯特里克蘭德,而他拋下了所有的尊嚴去乞求他的太太回心轉意,無論布蘭奇如何羞辱他,他都始終如一的深愛著她。而在布蘭奇死后,他竟然愿意將斯特里克蘭德帶回老家荷蘭,甘愿為斯特里克蘭德的夢想之路鋪上石子。
他善良得讓人心疼,不是嗎?他的父母好不容易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藝術家,他好不容易有了一點點的成就,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安穩(wěn)的家,然后呢?他的同行們嘲笑他,譏諷他的畫作如同爛泥,向他借的錢從來不還,他的太太愛上了別人還為別人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前半生可憐又可笑。
在可憐他的同時,又是否覺得某一刻似曾相識呢?
被載入史冊的人有很多,可那終究不是我們,我們都是普通人。斯特羅伊夫是不是像極了大多數(shù)的人,開始時懷揣著對未來的希望,相信這世上的人們同自己一樣善良溫柔,不懼怕挫折和磨難。那個時候,有夢,有愛,有對生活的熱情,每天都想著新的一天什么時候開始。可是,生活,澆滅了那心中之火,漸漸地,就盼望著一天快點結束。
為什么呢?善意總是被肆意地踐踏,善良的人總是被踩在腳下,理想總是那么遙不可及,像風一樣,在耳邊卻又抓不住,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嗎?或許,我們只能向生活低下頭顱,俯首稱臣;或許,那些曾經(jīng)被點亮的火花只能留下灰燼;或許,我們只能帶著某些遺憾過一生;或許,斯特羅伊夫就不該成為畫家,他應該在荷蘭繼承父親的手藝,安穩(wěn)度過一生。
比爾德說,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捎行┤舜蟾乓恢倍际巧硖庩幪彀桑挥袩o盡的黑暗,何來星辰?
我們不能站在上帝的視角去評判這些事,指責誰不去追尋夢想,真的有力氣有激情還會輪得到其他人來指指點點嗎?妥協(xié)的從來都只是疲憊的心。這一切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詞一句話能解決的,若真的能這么容易,這世上哪還有過的不如意的人,大同世界早就建成了。
若終有一天,我成了劇中人,追月無果,月亮和六便士,我便選六便士,月亮,藏心里,也只能藏心里。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600字精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