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暴力的高中作文
推薦文章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網絡既為人們提供了便利卻也埋下了隱患地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網絡暴力的高中作文,歡迎大家閱讀和收藏,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網絡暴力的高中作文1
網絡對于現在社會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了,而隨著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各種來自網絡的危害也接踵而至,網絡暴力就是其中主要危害之一。
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是憑空而起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發(fā)生在不好的前提下的。就現在的90后00后而言,大多都是一群唯恐天下不亂,正義感爆棚的白癡。謠言就這樣以一傳百、以百傳千,愈演愈烈。他們正在手機,電腦以及人群后面,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毫不負責的譴責著那些他們完全不了解真相的事情。
或許有些話被被人說出口是那樣的輕易,可是對于當事人而言卻是毫不負責任的傷害,那些惡狠狠的話語就像是掩藏在繁華城市的燈紅酒綠中的那最現實、最黑暗的爪牙。
我們在看到這些因為網絡暴力而起的一樁樁悲劇,心中既有憐憫,又有害怕——在這個殘酷的世界,我們是否也會在某一天,被推到全世界的背叛面?有的時候面對這些輿論的風向或許你自己都不知道該怎么辦,若是隨波逐流,會被旁觀者稱為:“噴子”,若是逆風而行,你只會被人當做是:“噴子中一朵清新的白蓮花”。呵呵,很可笑吧?記得我聽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最黑暗骯臟的地方,永遠不是越來越差的環(huán)境,永遠不是城市貧窮角落的溝槽,永遠不是經久不用的房子的邊角也永遠不是,枝葉山頂上堆起的灰塵。最骯臟的……是人心?!?/p>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網絡世界中都有可能扮演受害者或是加害者。
所以,為了不讓這個世界再出悲劇,也為了我們自己良心能安,放下鍵盤,別人的事情少參與,事實上,只要我們不去參與,網絡暴力什么的就根本就不存在的。
雖然難以置信,但的確就是這樣,網絡暴力的危害的大小,決定權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手上。
網絡暴力的高中作文2
在新媒體,信息傳播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網絡在給現代人帶來信息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讓人難以預料的弊端——輿論綁架。人們在尚未了解清楚事情原委的情況下,肆意對當事人進行謾罵等語言暴力,這時候,須禁忌:明辨是非,勿輿論綁架。
虛擬的網絡世界,給許多生活壓力無處發(fā)現的“鍵盤俠”高舉他們的“武器”,在未實名制的保護膜下肆意宣泄,令原本爭端不斷的新聞事件,增添了一股暗流,更帶動一批不明真相的群眾亂指矛頭。
明辨是非,正確地對待事情真相。尼采曾言,“隨著輿論思考的,都是自己耳閉眼塞的人?!笔堑模矠槿?,我們都需要對正在上演事件進行思考,而不僅僅是跟著輿論的“大浪”隨波逐流,毫無原則地跟著大部隊行動。當微信朋友圈流傳著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深圳作者羅爾為白血病的女兒籌款,一時間網友已捐款過百萬,此后又爆出羅爾家世并不貧困,使得其成為“千夫所指”。劇情反轉讓人措手不及,剛開始網友對其遭遇的同情憐惜,下一秒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又對他的行為感到唾棄。這“墻頭草”的姿態(tài)都是未能明辨是非所導致的。在未了解真相的前提下,先一步感性而行,獻出愛心,此舉不可不謂之不理智;真相曝光又大呼上當受騙,將憤怒發(fā)泄于早已悲痛萬分的三口之家,亦是錯誤。只有正確對待事情的真相,才能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明辨是非,拒絕輿論綁架。現如今,新聞的更替速度非常地快,上一周發(fā)生的事情一轉眼在一些人眼中已像歷史一般那么地遠,我們總是記住那一刻帶來的疼痛過后又忘記了反思。如某地墜井男童亮亮事件,家人對孩子的緊張,成為了編造者口中對救援人員的辱罵,一時間,人云亦云,在家屬正歷“喪子之痛”上又撒上了玻璃渣子,其心痛可想而知。當未知真相時,不要妄加猜測,輿論綁架,這樣只會掩蓋事情的真相,讓受害者雪上加霜。
遠看八達嶺老虎傷人事件,網友對其丈夫不施以援手的指責;近看少女疑似偷竊遭網爆自殺,后證并無偷竊。一切血淋淋的事件無不告訴我們,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更需要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不受輿論的影響,拒絕成為網絡暴力的參與者,讓網絡的天空更湛藍。
網絡暴力的高中作文3
隨著日益發(fā)展的網絡系統(tǒng)向我們走來,我們原有的一系列的生活方式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的教學,到現在的網絡教學,從原來的超市購物到現在的網上購物,從原來的臨床咨詢到現在的網上會診……整個過程的演變與替代,無不凝結著先進的科技工作者艱辛的汗水和無窮的智慧,然而,在風靡時尚的網絡生活中,我們是否又考慮過它的不足呢?
誠然,網絡確實帶給我們無可估量的好處。出門時電話聯系,這樣節(jié)約了時間,節(jié)約了精力。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和精力干其他一些更重要的事。網絡在整個生活中發(fā)揮著它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越來越多的人將焦灼的眼神拋向電腦屏幕。因為,他們渴求的是最時新、最有效的信息。而相反的一些同樣珍貴的人類的結晶———圖書,被人們置之一旁不顧。據有關部門調查,近六年來我國國民讀書的意識逐漸下降,因為他們大部分人將眼光拋向網絡??梢哉f,網絡幾乎替代了大部分人的生活,而就在網絡日趨走紅,并扮演重要生活的同時,我們應該保持幾分冷靜與沉著。
當今的一些青少年,尤其是高中生,他們經常因沉湎于虛無縹緲的網絡生活而無法自拔,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去泡網吧,其結果肯定是弊大于利。作為青少年,正處于長身體、學知識的關鍵時期,如果對有些事情認識不清或者克制不了,就很容易對其思想產生毒害作用,并最終導致誘發(fā)犯罪。還有一些不法犯罪分子專門利用高新技術手段進行網上作弊,如果你沒有一點警覺意識,就很容易成為被捕獵的對象。因此,我們對網絡要時刻保持一種警覺、嚴肅的態(tài)度。此外,網絡生活很容易讓人們形成一種懶惰、散漫的意識,對一些重要的事情缺乏親歷性和實踐性。
就此,我們可以清楚地得知,任何事情沒有它絕對的優(yōu)勢,只不過是人們思想上的一種錯覺罷了。我們人是有思想,會邏輯推理的,對任何事物要認真分析,慎重考慮,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優(yōu)勢,減少其不足,使之更加完善地發(fā)揮功能。對于網絡———這個社會的大角色,我們當然要更加嚴肅認真地對待了。
網絡暴力的高中作文4
當今21世紀已然成為互聯網時代,家家戶戶也許都有了電腦電視,趕時髦的學生也許衣兜里都裝著一部手機。移動公司的盈利已然呈上漲趨勢已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電子設備與網絡固然對學習有益,能足不出戶便廣闊擴大知識面,能足不出戶便了解今日新聞;能足不出戶便交到五湖四海的好友……然而,網絡并不像人們所贊頌的那般無害,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網絡暴力。
相信在看文的各位都安裝或知道一個社交軟件——QQ。
QQ和微信已然成為全國最知名的社交軟件,通過私信和群聊織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甚至全球的社交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加入某群并熱情地與陌生人聊天,卻被群員辱罵甚至因為一句別人不愛聽的話就被移出此群,這便是網絡暴力。
而在網絡暴力的圈子里,包含了各個黑界家族。其中出名的家族有:血櫻、情戰(zhàn)、藍貝等。所謂黑界家族,便是通過前期訓練打字時速達到后期能快速打出臟話并發(fā)送的言語攻擊團體。而黑界家族的族員,也被“尊稱”為“扣字大佬”。一旦招惹到黑界族員,就會被他們私信辱罵或討論組轟炸。
網絡暴力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犯罪趨勢。正常人在被辱罵后第一想法是去反擊,然而反擊的結果不過是一時的快感,但如此繼續(xù)進行,就會導致與黑界家族族員融為一體,也會有不可觸碰、不可招惹、唯我獨尊的狹隘想法。然而在現實中如果拌嘴失利,便會進行暴力行為,肉搏或用管制刀具導致犯罪。
心理陰影。溫潤且懦弱的人在被辱罵后,第一想法是在自己身上找錯誤。如此下去,輕則變成一個內向且好欺負的沙袋,重則擁有大片心理陰影且患上抑郁癥導致死亡。
網絡暴力的高中作文5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網絡既為我們提供了便利卻也埋下了隱患地雷。一高中女生因不堪忍受服裝店店主截取監(jiān)控錄像發(fā)布上網對她進行人肉搜索以及身邊同學對她的指指點點,最終走向了自殺的道路。這不正是濫用網絡造成的悲劇嗎?而這真正的兇手其實是操作網絡的人性冷漠的網民。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網民在使用網絡。作為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網民的數量之多和網民素質的高低參差不齊,是惡性網絡環(huán)境出現和形成的重要原因。正如高中女生琪琪一事,店主把監(jiān)控視頻往網絡上一擺,數以萬計的點擊率讓琪琪處于輿論的中心,對其造成嚴重的心理和精神傷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店主追逐利益,罔顧法律并發(fā)布侵犯他人隱私的信息,以及辨識能力差的網民而已附和,使得悲劇最終釀成。
網絡是否就意味著一切好處一無壞處呢?網絡是由人搭建的交流平臺,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臺供人類操作的機器,它毫無感情。但是,如果我們合理使用網絡,遵守國家法律文明上網,那么這臺機器就是富含人情味兒的;倘若我們肆意在網上發(fā)表惡言惡語,傳播謠言,那么網絡就是在助紂為虐,讓世界變成邪惡世界,傳播負能量,造成人性冷漠。
過去幾年,經常出現在我們電腦屏幕的“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犀利哥走紅”的惡意的娛樂大眾的信息越來越多,揭露他人私人信息越來越徹底。而如今,曽上過湖南衛(wèi)視的《變形計》節(jié)目的女孩李耐閱近期也被人拉出來在網絡上“扒皮”。只因為她沒有“變形”成功,反而越變越壞。網民就對其大肆惡語相對。這是網民為了發(fā)泄自身情緒不顧及他人感受的惡意攻擊,對李耐閱的私生活的不尊重,最終在網民的炮轟之下,李耐閱無奈地在微博上作出鄭重聲明:與養(yǎng)父母斷絕關系。這樣的結果難道就是網民們想要的嗎?沒有人站出來勸說她,而是一字一句地攻擊這個17歲的女孩,這就是網絡暴力,以惡制惡。
網絡確實是需要人性的溫暖,而且只有每個網民都合理上網,心存善念,網絡才會成為人們溫暖的交流平臺,才能推動社會的正能量的傳播。例如湖南一網民朱某利用網絡平臺呼吁人們參加社會義工活動,關愛空巢老人;浙江一對夫婦的兒子遺失助聽器,人們在網絡上自發(fā)進行幫助,全城尋耳,最后“耳蝸”失而復得;福建一對夫婦在工作中遺失血汗錢六千,是網絡的力量讓他們找回血汗錢。
所以我呼吁大家合理上網,切勿濫用網絡,您的一份溫暖會在網絡大平臺傳遍,讓網絡成為溫暖平臺。
網絡暴力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