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后感大全800字
孤獨和愛情是貫穿《百年孤獨》這部名著兩根交織的繩索,兩者因果循環(huán)。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百年孤獨讀后感800字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百年孤獨讀后感大全800字篇1
羊皮卷上所載的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復,因為注定經(jīng)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xiàn)。
清晨,循著臺燈照射在書頁上的光,我讀完的《百年孤獨》最后幾頁。留給我內心的,是無盡的驚奇與震撼?!凹易宓牡谝粋€人被捆在樹上,最后一人正被螞蟻吃掉?!睍装凳镜目膳滤廾K于在書尾顯現(xiàn),這是整個家族的悲哀嗎?合上書,百感涌上心頭。未想過能把這本書讀完因為早已耳聞這本書內容之高深莫測,非我一個高中生所能領悟。但剛觸碰到書中的文字,就似乎有只魔手指引著我,摸索完一頁又一頁,無休無止。也許我并不能對《百年孤獨》的靈魂領悟多少,但我確確實實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無論是家族第一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家族最后一人奧雷里亞諾;無論是敢愛敢恨的麗貝卡,還是一生缺乏愛的勇氣的阿瑪蘭妲;無論是美若天仙的蕾梅黛絲,身壯如牛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年長能干的烏爾蘇拉,還是那對性格迥異的遺腹孿生子,刻板教條的費爾南達,善良勤勞的桑塔索菲婭……許許多多道不清的人物出現(xiàn)在這個家族中,構成了這個家族的百年史。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善良丑惡,每個人身上的特質是如此地一致——孤獨?;蚴鞘艿接啄瓿砷L環(huán)境的影響,或是因為生命中重大變故的打擊,甚至有人天生如此。正是因為這個特質,有人因此喪失了愛的能力,有人因此一生傷痕累累,但多數(shù)人是一生不斷去尋找排解孤獨的方法,卻一次次失去心靈的依托,一次次在逃避孤獨中迷失了自己,終其一生難有溫暖與快樂。忘不了永遠沖動心性與熾熱感情的麗貝卡失去了摯愛之人后,余生在孤寂中度過,我黯然神傷;忘不了頻繁發(fā)動戰(zhàn)爭的上校,一生戎馬歲月,卻終只是一個失去了愛的能力,無力去愛的人,我唏噓不已;忘不了那些積極投身于破羊皮卷或是其他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人物,卻仍無法擺脫孤獨的侵擾,我感慨萬千;忘不了看到家族最后一人長著豬尾巴時,我的驚訝甚至是驚恐;忘不了書的尾聲中,奧雷利亞諾悲慟萬分需要朋友陪伴卻一無所有,讓我為之動容落淚……
我想,如果可以為這些故事的背景涂上種色彩,我一定會選擇灰色。灰暗,灰蒙蒙,灰沉沉,是我在閱讀整本書時的畫面與心靈感受。一種沉重的氛圍始終充斥在書中的字里行間,每一字每一句中。我的心沉浸在其中,無法抑制一種哀傷的感染。這是文字的魅力,更是故事情節(jié)與人物的魅力。書中展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如此與眾不同的,一個我永遠無法真正觸碰到的世界。我一度懷疑這是否是真實的人類世界所能存在的故事,不過這并不重要,書的本身就充滿了魔幻色彩。我們所要去體會的,是書本身所傳遞給我們的東西。
閱罷《百年孤獨》,我曾和朋友笑談:“整個人都感到孤獨了?!碑斎?,這只是句玩笑話,年少的我不能品嘗出孤獨的深層滋味。但我確實從書中感悟到每個人生來就是孤獨的,孤獨地行走,生活,度過屬于自己的人生。這些人生,或跌巖起伏,轟轟烈烈,或波瀾不驚,平平淡淡。怎樣獲得內心的充實與快樂?怎樣讓自己不墮入孤獨的深淵?當自己一直賴以為精神支柱的信念崩塌,又該如何繼續(xù)生存下去?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用他們的一生來詮釋了這其中的奧秘。我不禁想到看過的一本哲學書上的幾個問題:世界從何而來?你是誰?你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現(xiàn)在的我思考這些深刻的問題難尋答案,但每次一思考,我總能獲得無盡的啟迪。我想,明白一個人的修行之路上,孤獨總是如影隨形地陪伴著,每個人都需要一個信念抑或說是信仰去使自己的存在有意義,這便是這次閱讀《百年孤獨》帶給我最大的啟迪。
想要了解一個人,就要不斷去與他接觸。想要感受到一本書的靈魂,就要不斷進入到書中的世界去。也許現(xiàn)在的我沒有足夠的閱歷和思想深度去理解《百年孤獨》的深層內涵。但我想,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再次走進《百年孤獨》,感受到的一定又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定又能獲得更多的不一樣的啟迪。
因為,一本好書的世界,永遠是多元的,永遠是深邃的。
百年孤獨讀后感大全800字篇2
老師推薦了很多的書,《百年孤獨》算是一本。但我偏偏購買了這本書,從買書的這一刻,無形之中,我踏入了痛苦的深淵。先看了導讀,嗯,感覺不錯。隨手翻閱,在看了將近五十頁后,無奈宣告放棄,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不曾翻閱,終于在此次暑假將其讀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買來將近一年,才看完,并理清了一絲頭緒,怎能不令我自豪?
坦白說,這本書我沒有完全讀懂,但我不認為這本書難懂,潛意識里,我認為只要可以理清書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即可讀懂整本書。所以,書中人物的關系或許是重點,嗯,應該是這樣的。
只是,要想理清其中的人物關系,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耗費時間精力的巨大工程,(最起碼,對我來說,的確是一個重體力活)因為一個不留神,就會給弄混,我也是盡了最大努力,才勉強區(qū)分出了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在腦海中構造出了一個極其容易坍塌的家庭構造圖,也正是憑借這張圖,我才勉強沒讀暈??梢院敛豢鋸埖恼f,這張圖在書本合上的剎那便魂飛破滅了。
因為沒完全讀懂,所以只好寫一些表面東西了。說實在話,我挺同情布恩地亞這個家族,這個家族的子孫一代又一代被取名為奧雷良諾和阿卡迪奧,“他們盡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神情”。孤獨已經(jīng)變成了這個家族的代名詞,這種孤獨持續(xù)了將近百年,這個家族的每一個成員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排遣自己的孤獨:奧雷良諾上校周而復始地制作他的小金魚,做了化掉,化了再做;阿瑪蘭塔為自己織裹尸布,日織夜拆;雷蓓卡閉門風窗,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直到死亡;俏姑娘雷梅苔絲每天在浴室里整小時整小時地消磨時間。而這所有的一切,在任何一個正常的家庭里都是不可想象的,令人感到恐懼,甚至是產(chǎn)生一種很強烈的窒息感,讓人想要逃離。這個家族之中,夫妻、父子、母女,甚至是兄弟姐妹之間,始終沒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溝通,沒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討,相互之間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關心和支持。盡管他們?yōu)榇蚱乒陋?,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最終均以失敗而告終。或許是這一百年的孤獨,使布恩迪亞家族最終在一陣狂暴的颶風中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
這本書深刻反映了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美大陸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xiàn)實,我沒有看明白,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更像是一本自傳,或是一本預言書。一個人在為一個家族近百年的歷史所作的預言,記載于羊皮卷上,并且沒有遺漏,全部實現(xiàn)。而這個人在書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很少,但他的影子卻無處不在,他名叫墨爾基阿德斯。
合上整本書,如卸重負。將書放置書柜最不顯眼處,決定從今以后再也不碰它了,這本書使我飽受頭痛,我絕不會再給自己找第二次麻煩的!唉,不過,或許隨著年齡增長、閱歷的加深和思想的逐漸成熟,會促使我在某一天重新打開這本書。以后發(fā)生的一切是不可預知的,難道不是么?
百年孤獨讀后感大全800字篇3
灰沉沉的天空夾雜著一些刺骨的冷風,可能不太適合這個生機盎然的立春時節(jié),卻比較符合明日即將遠行離家的我的心情。在這陰郁的天氣,我恍然能理解到奧雷連諾上校孤獨的心境。書中的第一句,就不禁引人入勝?!岸嗄暌院?,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苯又椭v述了發(fā)生地點——馬貢多,一個烏托邦似的小村落。然而它坐落于天地之間,誕生于人類之手,必然會隨外界和時間的發(fā)展而變化——它被一群吉卜賽人的出現(xiàn)注入了一股新生之力。其中,一個叫梅爾加德斯的吉卜賽人,和馬孔多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這個家族的第一人——布恩迪亞(奧雷連諾的父親),建立了惺惺相惜的友誼。從此,也開始了這個家族走向孤獨的旅程。故事的內容涉及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命運。梅爾加德斯,一個智慧又充滿神秘色彩的人,他留下的羊皮卷,讓布恩迪亞的后代甘愿承受難以想象的孤獨和堅韌的毅力去研讀它。
這是一本魔幻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書,不難理解吉普賽人的飛毯,蕾絲戴斯的升天,布恩迪亞家中幽靈的恍蕩。孤獨,冷漠,已經(jīng)是這個家族的人的共性,誠如小說中寫道:“布恩地亞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獨神情,長大后,他們都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于挫敗地沮喪,他們又以不同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說,孤獨仿佛一種神秘的命運難以抗拒?!闭沁@種孤獨才讓他們走上悲劇之路。故事中布恩迪亞家族讓我覺得壓抑,并不是因為家族氛圍有多么森嚴,而是這個家族人與人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
我斷斷續(xù)續(xù)的讀了很長時間才讀完這本書,在書的結尾感到無比的凄涼,從烏爾蘇去世之后,小說也快走到了盡頭,聯(lián)系著他們幾代人的紐帶沒有了,這也為最后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他們除了孤獨,一無所有。甚至連哭泣的時候,也沒有眼淚。心里想的還是最實際、最可靠、也最無聊的雞零狗碎。
這個家族的第一人被綁在樹上,最后一人被螞蟻吃掉。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歷程,這百年的蹉跎歲月中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終點回歸起點,社會的發(fā)展,家族的變遷,都在不斷重復圓周軌跡,到最后卻什么也沒有留下?!霸馐馨倌旯陋毜募易澹⒍ú粫诖蟮厣系诙纬霈F(xiàn)了。”這也許是作者和讀者共同的祈愿吧......
百年孤獨讀后感大全800字篇4
孤獨是寂寞唯一的出口諾貝爾文學獎給《百年孤獨》的頒獎詞上寫道:這本書映射了一個大陸人民的貧窮與富足。不可否認,《百年孤獨》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從社會角度上來看,它的確可以稱之為“拉美的圣經(jīng)”,但于我而言,它只是一本“孤獨”的書,僅此而已。
書中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孤獨而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于生命一隅?!彼坪醯拇_如此,我們赤裸地來到這個世界,精神混沌,唯一能感知的或許只有自我和孤獨,等到我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歸于黃土,唯一能知道的未來或許只有孤獨。
小說中布恩迪亞爾族的每一個奧香里亞諾和阿爾卡蒂奧的存在好像都是為了印證這一點。他們都繼承了布恩迪亞家族奇特的吸引力以及莫名的孤獨,或瘋狂、或執(zhí)著、或暴力、或獨裁。他們憑借著這股吸引力獲得異性以及一切的物質和享受,仿佛這些都是武器——抵抗孤獨的武器。
他們或翻越荒嶺,建立新鄉(xiāng);或發(fā)動32場內戰(zhàn),屢戰(zhàn)屢敗;或歡飲達旦,暴飲暴食……但最終都失敗了。他們終于深陷孤獨的泥沼,一切都與梅爾加德斯的預言一般無二——“家族中的第一個人被綁在樹上,家族的最后一個人被螞蟻吃掉”。
故事的最后,馬孔多這個蜃景般的烏托邦,被颶風從地面上一掃而光,而“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陸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
我想,馬孔多早已被迷惘所籠罩,被欲望所吞噬,才會降下《圣經(jīng)》中所提起的颶風,而這一次的根源,或許還在于“孤獨”二字吧!人們尋求著各種方法企圖消滅孤獨,卻最終在欲望之中迷失了自我,直至“長著豬尾巴的怪物”誕生,一切也都成了過眼云煙。
誠然,我在自以為最孤獨的時候,讀了這本“孤獨的書”。正如馬爾克斯所說,“很多人選擇了向虛擬現(xiàn)實的魅力屈服,寄情于自我幻想,這縱然不切實際,卻更能給人安慰”,但安慰終究只是安慰,孤獨仍需面對,而我們能做的,不是因為它斗爭,而是學會與它相處。曾聽過一句話:“人生總有些黑夜只能獨自通過,如果實在沒有熱鬧,不必悲傷,無須盲目,一個人也要燦爛地穿行。”
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唯一的出口。
百年孤獨讀后感大全800字篇5
寫過好多次了,最近突然感覺懂了這本書!
上個月有一天晚上電腦鍵盤上灑了半杯水,匆匆忙忙關機拿去修,回宿舍的路上和家人打電話。之前每周和父母打電話的時候都會講很多,如果碰到什么開心的事、難過的事,都會和父母講一講。
我本來想說下電腦的事還有些別的,剛說完花了100元冤枉錢拆機,我媽就迅速轉移話題,然后我爸說了我弟偷偷買了第三臺手機,偷偷帶到學校玩。我爸低著頭,我知道他是不好意思和我直視,太難過而不好意思被我看見他的情緒、他的表情、他的眼神。低著頭的時候又剛好能看見我爸的滿頭白發(fā)。
頓時我就不想講我最近碰到的難過事了,突然想到百年孤獨里也是這樣。第一代女主老了之后瞎了,全靠在家中多年的記憶生活,也因此不再出門了,但是其他人誰也沒發(fā)現(xiàn)她看不見了,她也不和其他人說。我猜她可能是看到聽到其他家人的悲傷,就留存了自己的,不和他們說。
而其他人也是。
第一代雙胞胎兄弟里性格冷靜的那個,鬧革命的那個,革命失敗回來也沒和其他人說過什么,只是自己在工房里把金子融化打成金魚,再等價賣出去。
所有所有,《百年孤獨》里這個家族的人都是這樣。他們居住在一起,因為過分親密而變得陌生?!栋倌旯陋殹防锾嗵啾瘋喿x的時候作者卻沒有對這方面過多的描寫,書里的角色沒有因為自己碰到的不幸而歇斯底里,沒有“黑化”,只是默默藏在心底。
這個家族的所有人看其他人很傷心,所以就決定不讓自己的傷心污染其他人,把一切都埋藏在心底。
“報喜不報憂”
川端康成的《山音》,主角信吾也是,半夜突然醒來,聽到山音,被恐懼深深籠罩,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叫醒枕邊人,獨自一人溺浸在恐懼彷徨之中。信吾在生活中也有種種不順,卻無人述說,同時信吾作為旁觀者,無法代替當局者作決定,無助和無力反映在夢里就是“山音”,信吾半夜醒來,聽到山音,獨自一人承受。
雖然我最后還是和父母說了難過的事情。
但是我突然想到除了父母也只有寥寥幾個朋友可以講講這些,有的事情連這寥寥幾個朋友也不能講。有的時間和誰都不能講,像信吾一樣半夜醒來的時候,工作時間的時候,家人朋友忙的時候。
更何況,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和另一個人感同身受。
“人生就是孑然獨處,沒有一個人了解別人,人人都很孤獨?!薄諣柭?黑塞《霧中》
不過我很喜歡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寫的《Pastime With Good Company》,里面有一句臺詞:“結交真誠的朋友是世上最好的事?!?/p>
非常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