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00字
推薦文章
品味完一本三國演義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娜龂萘x讀書筆記1000字5篇,以供大家參考!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00字篇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伴隨著音樂我總會思索劇中的一位人物,他,在戲劇中被定格為奸臣,在正史中又倍受贊揚;書中他是奸雄,但魯迅稱它是英雄,但在我看來他并不是一個矛盾的人,因為曹操的身份只有一個。
打開《三國演義》,時光倒流,來到漢朝末年,這里已沒有昔日漢武帝的輝煌,只有桓、靈二帝統(tǒng)治下的民不聊生,黃巾起義打破了黑暗,中原就此成了戰(zhàn)亂之地。黃巾之亂過后,董卓之禍開始了,曹操假獻刀真刺殺被董卓識破,爾后諸侯會聚,三英戰(zhàn)呂布,董卓挾持天子逃亡長安,奔向長安的西涼駿馬在黃沙影里時隱時現(xiàn),時間也如飛奔的馬蹄般把場景拉到官渡這個地方。這里沒有一個百姓,只有互相對陣的士兵,在這里將決定今后北方的命運。曹操坐在營帳中,眉頭緊鎖,他面前的敵人是有比自己多幾十倍兵力的袁紹。袁紹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一股勢力,也是曹操統(tǒng)一北方最強大的敵人,袁氏一門,自袁紹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于天下”。跟這樣的對手交戰(zhàn),曹操真的需要靜下心來。首先,在未到達官渡之前袁紹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破劉備,轉(zhuǎn)而對付袁紹?!皠洌私芤?,今不擊,必有后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辈懿僬腔谶@種認識之上,才會做出第一步行動,面對屬下的驚恐,曹操給予安慰:“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我奉也?!薄岸皇兰o什么最重要?人才!”《天下無賊》中的這句臺詞用到漢末年間恰到好處,袁軍筑箭塔,先下手為強,曹軍大敗,曹軍二度前來,帶上了謀士劉曄制造的霹靂車,箭塔這出徹底唱完了。與袁軍相持數(shù)月,曹操感到身心疲憊,心生退心,謀士荀攸的一席話讓曹操感到勝讀十年書,信心指數(shù)一再飆升,有精神頭了,吃嘛嘛香。袁紹手下謀士許攸投靠曹操勸其進攻烏巢,曹操親自領(lǐng)騎兵五千,人銜枚,各帶柴草一束,決定勝負的熊熊大火燃燒了,面對前后有敵軍的情況,曹操告訴眾人一心向前,敵人到了背后才可以攻擊,簡單來說,就是領(lǐng)導(dǎo)大喝一聲:“小伙子們,沖啊!”于是,前面的全掛了,后面的也活不成了,北方就此完全落入曹操的手中。
在漢末年間,糧食供應(yīng)是令各統(tǒng)治集團頭疼的問題。曹操采納部下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募民屯田,開展民屯制度,爾后又加入了軍屯,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后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贝嗽挷患伲駝t司馬懿怎么能夠?qū)掖卧谄钌降鹊匕褢?zhàn)術(shù)上沒有什么錯誤的諸葛亮拖垮呢?靠的就是充足的物質(zhì)保證。俗話說得好,兵民是抗戰(zhàn)之本,想漢中之戰(zhàn)曹操戰(zhàn)敗之時,卻順利地從漢中武都等地遷出了十三四萬戶人口,以一戶人家四口人計算,這就是五十多萬,想想蜀漢投降時不過二十八萬戶九十四萬口,就能明白這對劉備是什么樣的釜底抽薪!可見曹操深諳其道。實際上曹操還是非常關(guān)心百姓的,他任命王修、司馬芝、楊沛、滿寵等人為官,專門負責壓制世家大族,嚴禁地主兼并土地,由此可見,曹操并非亂臣賊子,相反倒是一位治世能人。
誰說君王只會打仗,出自魏王之手的《蒿里行》讀來令人回味,曹操還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除了崔瑗、崔實、張芝、張旭外,章草大家五人中的另一人就是曹操,真可謂多才多藝的一代霸主。
“居家為父子,受事為君臣。法不徇情,爾宜深戒?!泵鎸Ω赣H的告誡,曹彰明白了作為曹操的兒子應(yīng)該做什么,他果然沒有讓父親失望。曹氏子孫在曹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可不是酒囊飯袋,為曹家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反觀孫劉兩家的后代,那可真是有天壤之別,所謂的奸臣家庭教育反而成了三霸主中最成功的了。
曹操是安徽亳州人,我認為每一個安徽人都應(yīng)該以徽州出了這一位大人物而感到驕傲。在那個亂世中,他能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英明舉動,實在是完美的體現(xiàn)出他那獨到的眼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邁的他雄心依然不減當年,不像劉備被陸遜一把火燒回白帝城后就一病不起,不像孫權(quán)奪取荊州守著父兄的基業(yè)就面南稱帝,他把堅強演義到頂峰。
“臨危制變,料敵設(shè)奇,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曹操的所作所為引發(fā)了后世一位仁德之君的感嘆。偉人的功績,歷史不會磨滅,小人的齷齪,歷史不會掩蓋。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00字篇2
三國演義這本書我讀了兩三遍,這本書給我感觸最深的不是那些重大歷史事件,而是作者對人物的刻畫,讓人禁不住感嘆:三國真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不是諸葛亮(總感覺這個人被神化的有點假了),而是曹操。曹操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失敗的態(tài)度:兗州敗給呂布,宛城敗給張繡,赤壁敗給周瑜和黃蓋,漢中敗給馬超。每次失敗他都能以他獨特的方式對待,體現(xiàn)了他作為一個優(yōu)秀統(tǒng)帥所應(yīng)具備的素質(zhì)。曹操一生都屬于十分大膽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詐的。他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錯了,還要繼續(xù)殺了呂伯奢,其無情無義至此,陳宮便離他而去,曹操后來說的那句話耐人尋味:“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他不趕盡殺絕的話,呂伯奢若真帶了些人過來追殺他,可能曹操會就此退出歷史舞臺了。有時我常想,如果曹操不是曹操,那他不知死了多少次,但真正的曹操總能死里逃生!亂世中需要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好人,不管別人認為曹操人格如何,我覺得三國需要曹操,如果三國沒了他,不僅僅是三國演義這部書不精彩能形容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曹操的錯誤怎能和他的諸多貢獻相提并論!
與曹操截然相反的一個人物就是劉備了,劉備在能力上是不能和曹操相比的,但他以仁義當先,他熱愛百姓。劉備一生的行為都與曹操相反,曹操奸詐,劉備仁義。劉備在落難時,還帶著百姓逃命,他管理一個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愛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的愛民和愛才使他成就霸業(yè)!
不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個典韋韋,祭奠時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獨哭典韋。他的謀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劉備則更重視人才了,起初趙云并不是劉家的將軍,但他十分器重趙云,幾次留他,后來終于歸到了劉門下,才使得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兩次脫險。徐庶被曹操“拐騙”到那邊,在送別時,劉備哭著送別,還要砍掉擋在前面的竹林,后來徐庶才又回來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更是成為聘用人才的典范。所以說,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創(chuàng)建事業(yè),這才是成功之道。與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紹了,照說袁紹與曹操一戰(zhàn)的時候,擁有明顯的軍事優(yōu)勢,但袁紹為人不重視人才,有許多忠臣在身邊也不知道。他如果聽忠臣的話,那曹操怎么可能勝得了他呢?而他卻聽信一些小人的話,致使敗給了兵力較少的曹操。
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于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戰(zhàn)為什么會敗?我覺得還是因為沒有聽信好的意見,面對新來的龐統(tǒng)這個外人,他卻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的“連環(huán)計”,而面對另一個臣子對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說的是:“若敵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不會刮東南風,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燒他們自己的營了”。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這個氣象專家能知風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議,曹操也應(yīng)該有所警覺呀,不然也不會敗了。另外一次就是劉備在一片靠近水的樹林中安七百里連營,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議,說敵人如果用火攻怎么辦?但他沒有接受,致使后來真的被陸遜七百里火燒連營。所以,能否正確聽取他人的意見,往往決定著事情的最終成敗。
三國演義中的一些人物,也給我許多啟示。那些貪財,貪色的人,最終一定不會有好結(jié)果。董卓與呂布之所以會兵刃,還不是讓一個小女子貂嬋在中間挑撥離間,所以董卓便是敗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點好色,張繡投降后,曹操在營中尋樂,便找了張繡老婆來玩弄,后來張繡當然惱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虧命大,否則也被張繡結(jié)果了。
曹操修了銅雀臺后,還要把東吳的“二喬”放于臺上,于是便讓孔明用這點激了周瑜,讓周瑜決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敗。三國中還有一些賣主求榮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結(jié)果。與之相反的則是關(guān)羽了,他不貪財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萬萬讀者的敬佩。若不是因為他一點點的驕傲,以及劉封的見死不救,他也不會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為人不能貪財色,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剛正不阿的人。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guī)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敗原因。名著是經(jīng)得起反復(fù)閱讀,反復(fù)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00字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巧似這長江水,從一朵朵洶涌的浪花中卷出了這曲折風云的三國畫卷。在感嘆歷史的同時,我認為我們更應(yīng)該感謝這位如此有能力有文筆的作者羅貫中。
天下大勢是分久必合,合就必分的。天下分開了,就會有戰(zhàn)爭,戰(zhàn)爭總會有輸贏,一山不能容而虎。贏了天下就是一個統(tǒng)一。但隨著一代代君王的傳位,總會有一些殘民以逞的夏啟,荒淫無恥的殷紂,這樣的暴君?;仡^看看歷史,哪個王朝不是毀在這樣的皇帝手中。漢氏的江山在靈皇帝這似乎就到頭了。于是,才使眾英雄蠢蠢欲動,而三國也就這樣誕生了。
都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其實不然。從正面看他的心胸坦蕩,天資仁厚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從平民百姓憑著這種魅力打出自己的江山。成功人士的背后總是充滿了黑暗但是同時也會有許多的幸運,這幸運可以說是張飛,關(guān)羽,和諸葛亮。這四人的結(jié)合就是古代F4吧。個個都有自己的長處,武藝高深的張飛和關(guān)羽,想那關(guān)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辱若涂脂,單鳳眼,臥蠶眉。真是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呀!而他不只外表美,心靈更是真君子。披肝瀝膽,義蓋云天,這樣的美名多讓人羨慕呀!他與張飛組成了劉備的臂膀,更是讓劉備顯得”柔中帶剛“。
如果哭能哭出江山,那這江山就不夠分了。只是說每天我們都應(yīng)該盡力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有許多事情老天自有安排。
和許多人一樣,那個南陽隱居的臥龍諸葛亮是我最崇拜的英雄。他簡直比神仙還神仙,世界好象沒有這樣一個人存在過一樣,請允許我抒發(fā)個人崇拜。草船借箭時,他的智慧太讓人不可思議。我不考慮他會死在周渝手上,但是我還在為他著急三天內(nèi)怎么造出十萬支箭。有三頭六臂也未必能行,而他告訴我”實在沒箭就借呀。而且最好是不用還?!斑€有木馬流牛像是在那個刀光劍影的沙場上造就的一座美麗而神奇的城堡,總是若隱若現(xiàn)的,像在夸獎他的智慧。但是同時他也是有膽識的君子。玩弄空城計,只怕在那殘酷現(xiàn)實的年代再沒有如此之膽識的軍師了吧!但是諸葛亮在聰明也只是歷史的一個棋子從草廬出來的一刻起,也許就注定了他要風云一世,不,不是他決定的,只是他幫劉備打江山的時候,他的十顆心都寫著一個”忠“字。他想扭轉(zhuǎn)乾坤,可是他的忠心讓他什么都做不了了。劉備呀劉備,你聰明了一世,仁善了一世,難道沒有想到諸葛亮是十足的忠臣吶。你白帝城托孤的那句”若其子可輔則輔,不可輔則可取之。但我想其實即便是諸葛亮自己當了皇帝,他也是要生老病死的,難道這漢氏江山就不會亡了嗎?怪只怪天意弄人。
劉禪這個扶不起的阿斗。我在想是“阿斗”碰上了劉禪,還是劉禪碰上“阿斗”。還是阿斗就是“阿斗”。
在三國的英雄中,曹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國之君。對曹操我認為他野心之大。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看的出他有多自私和不仁。但是他不是盲目的。煮酒論英雄,看的出他時刻在留意身邊發(fā)生的一切。他為了自己的雄心與報復(fù),能轟轟烈烈的付出自己的一切。雖然沒有背上什么好聽的名分但是我想夠了,至少他不會后悔自己所做的選擇??梢娢覀冎灰鸵欢梢猿删妥约旱氖聵I(yè)。
孫權(quán)其實是最聰明的人。靜觀其變。在蜀魏相爭時,他并不著急去做倒向哪一邊的決定,而是找理由推脫。
周渝其實是最失敗的人了。其實我覺得心胸狹窄的人是最不成大事的。一句“既生渝,何生亮”說的還多委屈的樣子。其實魚和熊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嫉妒人才,容不下別人,即使你滿腹經(jīng)文也只是一堆廢土。因為沒有寬容,你會被失敗帶走生命。
形形色色的生命都如此的深不可測。而他們的一切一切都是建立在生命之上的。戰(zhàn)爭就是犧牲生命的代言詞。戰(zhàn)爭不簡單,需要有勇有謀,還要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才能打勝仗。從美人計到假投降。情感和生命都被戰(zhàn)爭埋葬。像劉備這樣的仁慈的皇帝也不會因為每一個戰(zhàn)士的死,傷心的掉眼淚吧。這就是歷史的悲劇。在欣賞英雄的成敗的同時,我還是要莫念:“安眠吧。為了戰(zhàn)斗犧牲的戰(zhàn)士?!比龂膴W妙太多太多,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三國不僅是我們?nèi)セ匚稓v史的鴻篇巨作,更是生活和做人的指使燈。其中的奧妙。要認真的咀嚼。
在三國末年,但是最重要的幾個英雄相繼死去的時候,我真正的體會到了什么叫人去樓空。一種大勢以去的凄涼。盡管,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人才也還在漸漸涌出。但是三國盛世以過,回想起英雄們勾心斗角的熱鬧場景。才深深的體會到生命的可貴。但是如果讓我選擇,我寧愿在盛世輸?shù)囊粩⊥康匾膊灰谀┢趧倮C篮玫臅r間是多么的可貴,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我們最應(yīng)該學會的是不后悔,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里盡放光彩。
一切的一切都成定局,最后三國也像浪花漸漸的在海水中不見,天下合一,歸晉。
別為結(jié)果遺憾,因為過程如此精彩。
白發(fā)魚僬江渡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00字篇4
《三國演義》,于我們女人,似乎不大沾邊,有些距離。以前只零星知道里面的幾個重要人物和很少的一些故事,但都串不成一條線,對里面的人物關(guān)系也模糊不清。那年無意間看到易中天品三國這檔電視節(jié)目,突然有了些興趣,想去了解清楚。然而諸事百端,冗雜繁蕪的生活鎖事,終是開不了頭??匆字刑炱啡龂鴷r,對曹操的印象頗深,有時在網(wǎng)上看到一些關(guān)于曹操的說詞,特別是一篇關(guān)于曹操的紅顏知己是蔡文姬的文章,那種想讀的欲望更強了一些。
今年暑假,終于能閑了下來,于是從書架上抽出《三國演義》用心讀起來。其間一些不認識的字,我通過查閱字典知道其讀音和意思,并在書上注明。但此書涉及的人物眾多,故事情節(jié)繁雜,看到后面就想不起前面的起因,也會再回頭翻閱。有時嘲笑自己,如果當初有這股子讀書的勁頭,我興許不會如此平庸,也是個能說會道的人,還能引經(jīng)據(jù)典呢。
說實話,讀《三國演義》,主要是沖著曹操去的,對這個人物一直覺得很神秘,也許是因為蔡文姬的緣由吧。不過,讀完之后,讓我為之流淚的人卻是豬葛亮。其余的如關(guān)云長的“義”和趙云的“勇猛”,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代表作者宣揚的正統(tǒng)人物劉備,卻不以為然,總覺得他的“仁義”背后罩著一層偽善的面紗,因為他“仁義”的目的也跟曹操一樣,都不過是為了達到自己雄霸天下的野心。
諸葛亮在作品中,是被作為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來歌頌的,作者對他傾注了強烈的愛和崇敬,把他作為“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對豬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渲染。
馬克思主義指出:一切認識都來源于實踐。作品中的諸葛亮也許被作者神人化了,但從歷史事實來看,諸葛亮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有謀略、能隨機應(yīng)變的人。他之所以有這些長處,原因之一,是因為他重視實踐。例如:在曹操取得荊州、領(lǐng)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qū)O權(quán)分析當時形勢,預(yù)計曹操必敗,就正是因為諸葛亮已經(jīng)在曹操下荊州的過程中,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實踐,對敵我雙方的長處和短處都已作了比較的緣故。
但在很多章節(jié)里,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思想。
諸葛亮一出場,他就告訴齊備:“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帳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內(nèi)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結(jié)果魏延飛步入告軍情,“竟將主燈打滅”,真?zhèn)€能“知兇定吉,斷死言生”。為了突出諸葛亮,作品還一再寫他的“錦囊妙計”,每逢重要事件,他總要把裝有“妙計”的錦囊交給任務(wù)者行者,吩咐“到時開看”,不但根本不跟別人商量,而且也不讓任務(wù)執(zhí)行者事先知道如何去做。一切都只是他那種能夠“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余的人只是被的“智慧”所使的、被動的工具。魯迅評《三國演義》時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是極其確切的評價。俗語說:“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也正說明了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不過,這些不足并非諸葛亮之過,實乃作者的抬愛,就算有一些唯心,也不能抹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學生時期學習《出師表》時,真是云里霧里,不明就里。教師也不會給我們交待“表”之起因,而此次讀來,卻讓我心酸流淚。也許是他的事必躬親,有些我那慈愛的父親的影子,他的憂國憂民,無不是我所敬愛的周總理的另一個縮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他們共同的精神寫照。不過,敬佩歸敬佩,感動歸感動,我仍然對諸葛亮有些遺憾。作為舉足重親的領(lǐng)導(dǎo)人物,應(yīng)該學會領(lǐng)導(dǎo)。誠如蜀主簿楊顒對諸葛亮的勸諫:“……坐而論道,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昔丙吉憂牛喘,而不問橫道死人;陳平不知錢谷之數(shù),曰:‘自有主者?!褙┫嘤H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雖然諸葛亮也知這個道理,“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讀至此,無不為諸葛亮之盡心盡責而垂淚惋惜。當時的情況,劉禪懦弱無能,三軍中,盡管諸葛亮也在物色培養(yǎng)自己的接班人,奈何都難委以重任,以致最后累病而終。
不管小說與史實有多大的出入,《三國演義》仍然不愧為“中國四大名著”的稱號,它取舍得當?shù)倪x材構(gòu)思,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惟妙惟肖的人物刻劃,影響著后代的文學藝術(shù)。不僅如此,即使在今天,它杰出的藝術(shù)成就,有分析有批判地加在借鑒,也應(yīng)該是肯定的。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00字篇5
少時看西游,老來看三國。以前對這句話懵懵懂懂,而今想來別有一番滋味。當中國人再為林肯一生的挫折和成功所喟嘆并俯首而拜時,又可曾想到劉皇叔。皇叔或許血統(tǒng)尊貴,但他的成功史簡直就是屌絲的逆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最瀕危的時刻妻兒離散,兄弟不見。但,就是漢室復(fù)興,天下安定的畢生志愿卻鼓舞他一步一步向前沖,永不言敗的努力。他投靠過很多人,但是就是因為他這種信念,他投靠過的人強如雄霸天下的袁紹都身死家滅,唯有他最后取得了成功。為了這份大義,他胸懷四海,在關(guān)張都憤怒的情況下鍥而不舍,三顧茅廬。終于定計三分;在弱小之時生命況且難保之際血詔殺曹操;在大家都絕望的時候堅守希望。蜀漢蜀漢,正是這位織草鞋為生的男子用一生的信念與生死之間無所畏懼的勇氣創(chuàng)立的。那么想想現(xiàn)在的我們,家庭圓滿,社會安定,卻還在為一些失敗而悶悶不平,還在為生活些許不公而懷恨在心,又怎能不愧愧而不敢言?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位江東的碧眼男兒,懷揣著胸懷天下的夢想,于弱冠之際接過父兄大權(quán),從此坐斷東南,看天下紛爭。在江東的土地上,有著他父親的血水,兄長的汗水。年雖幼,但他硬生生扛起了江東的大旗,在張昭與周瑜的輔佐下邁向了中原。赤壁之戰(zhàn),他打出了父兄的威名。蜀吳之爭,他平滅了劉備的夢想,加冕稱帝,“兩漢四百載,分為魏蜀吳”他讓三足鼎立真真正正的成為了三國。不畏強敵,在最困苦的時候不茍且偷生,臥薪嘗膽,韜光養(yǎng)晦。不怪千百年后,滿懷韜略卻因南宋朝廷的畏畏縮縮而無用武之地的辛棄疾大唱那句‘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寧教我負天下人,也休叫天下人負我”,忠奸難辨,善惡難分。這一句話打開了曹操爭霸的生涯,也留下了千古以來的褒貶不辨。‘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那么曹操呢?他的存在讓漢室繼續(xù)綿延,但卻是他的兒子徹底的毀滅了大漢。不過縱然種種也改變不了曹阿瞞對歷史的貢獻。他唯才是舉,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漢代對世家的依賴。他南征北戰(zhàn),基本結(jié)束了漢末的亂戰(zhàn)。掃定北方蠻夷,鎮(zhèn)壓烏桓鮮卑。最難忘的是官渡大戰(zhàn),面對數(shù)倍于己的袁紹大軍,曹操沒有懦弱與退縮,沒有害怕與苦惱,抗住壓力,鼓勵臣子。終于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袁紹,奠定了他北方霸主的真正地位?!吧讲粎捀?,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以其寬廣的胸懷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钡牟恍缸非?,開辟了一條直屬于他的成功之路。不能否認他的多疑與敏感,但是,千古功名自有后人評說。當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時,又有幾個人想起,他年少時的夢想是死后墓碑上刻下“漢征西將軍之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杯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飽經(jīng)滄桑的楊慎不會想到他的詞句會是這個波瀾壯闊時代的開卷語。但是歷史總是巧合而又充滿趣味。這首的開卷詞道盡了三國的興衰或者說是歷史的滄桑變化。曹操的用兵如神,劉備的仁義無雙,孫權(quán)的氣吞天下,誰能想到會被司馬氏一統(tǒng)中華。名將如雨,強兵如林的蜀漢大地又怎會出現(xiàn)“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局面;氣吞中華的曹氏家族又怎會亡于司馬一脈!每次看到最后一章‘三國歸晉’的時候內(nèi)心總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憤慨,更有一種‘世事難料’的滄桑。這個時候,腦海中總會浮現(xiàn)三國征戰(zhàn)的鐵與血,諸侯混戰(zhàn)的冷與熱,迫不及待的想要再看一遍,再重溫一下屬于男兒的熱血與激情!三國,三國!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比龂氖澜绻倘痪?,但卻是用百姓的鮮血堆積而成,那一個個成就下都是百姓的苦難。我愛三國,但我也恨三國。愛他的精彩,也恨他的精彩。但是,無論如何,三國的歷史已早已刻進了中華民族的血液,融進了骨髓,銘記在靈魂深處。而知今天,三國真正需要我們學習的是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那種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的男兒氣概,那種謀定而后動的處世風采。不拘泥于古,不困擾于今,不為今日一時之失而惶惶不可終日。最重要的是守護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不再讓那“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事再次發(fā)生。
最后,突然想起一句喜歡的詩來做結(jié)語,“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