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第一課師德讀書心得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yè),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朱永新教師第一課讀書心得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第一課師德讀書心得1
斯大林曾經(jīng)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很久已經(jīng)便已聽說過這句話,當時理解還不是特別深,直至讀了《教師第一課》后,才有了真正的深刻認識。這本書總共分為八個章節(jié),每一個章節(jié)講的內(nèi)容都讓人受益匪淺,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章“師德的核心的大愛”。
什么是師德,很多人不是很清楚,甚至教師。師德不僅僅是一種職業(yè)道德,更重要的是愛。教育是一項良心工程,來不得半點馬虎,一條路修不好,可以重新來過,如果人的時間被耽誤了,那是無法彌補的。教書育人,就要堅守師德最起碼的底線,就要恪守教育的良心?,F(xiàn)代偉大的人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眾所周知,立志辦學育才,從教30年,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于教育事業(yè)。他就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他就是傳遞師德的偉大人士。
那師愛是什么呢?蘇霍姆林曾說過“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chuàng)造幸福,而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這也是為什么在師德中,我最重視師愛了。只有有了愛,教師才能成為一個有良知的教育者,才能做到真正的教書育人。那師愛需要老師有著什么樣的條件,需要老師怎樣去做,才能稱之為師愛呢?經(jīng)過深思熟慮,覺得師愛需要真粹、智慧、空間、用心、和諧。師愛需要真粹,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由心的去親近孩子,了解他們,幫助他們,并樂于為他們做一切,在與孩子的親密相處中,他們會給與我們永遠值得回味的甜蜜,他們的健康成長證實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教師;師愛需要智慧,現(xiàn)在的孩子越發(fā)的聰明,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師調(diào)整思維方式,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需要教師從“人”的角度來理解、關(guān)懷學生,加強理論學習,加強孩子在實踐中的反思,提高藝術(shù)教育性;師愛需要空間,今天圈養(yǎng)式教育大行其道,孩子的個性張揚和自由發(fā)展受到阻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把孩子學習的空間都填滿,還需要給孩子留下大部分空間,讓他們自己探索,自己消化,讓他們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師愛需要用心,一旦用心,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把心思都放到孩子身上去,到孩子中去,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聽孩子的世界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把自己當做一個小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和他們共同生活,共同游戲,你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跡出現(xiàn),師生會成為朋友,幼兒園便成了一個兒童樂園;師愛需要和諧,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需要教師付出愛,同樣也需要孩子付出愛,這兩者是相輔相成、互促互補、教學相長的相互關(guān)系。只有當教師和孩子都付出了愛,才能有助于孩子真正的全面發(fā)展。
除了師愛,那是不是教師職業(yè)精神和師德出路就不需要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同樣具有深大的影響。就像劉讓賢一樣,也許很多人不認識他,可是他卻是教育行業(yè)中值得被人敬重的教育者。在他所待的偏僻地區(qū),一個又一個的教師去待不了多久就沒法堅持下去,可是劉讓賢卻成了那里的小學校長,成了這個學校的長期守望者。如果心中只有愛,卻沒有職業(yè)精神和毅力,相信他也許也沒有辦法堅持那么久了。
在書本中,學到的遠遠不只這些,還有很多值得深思和學習的地方。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僅僅是教師朋友們自我培養(yǎng)的理想學校,更是帶領(lǐng)教師心靈飛翔的飛行員。
教師第一課師德讀書心得2
久聞《教師第一課》銷量驚人,好評如潮。當我手上拿著它時,發(fā)現(xiàn)它如此不同?;疑姆饷妫@得樸素而沉穩(wěn),沒有花里胡哨的喧鬧,在如今突出光與影的出版熱潮中,它顯得太低調(diào)了。極紅的顏色和大號的字體寫著“教師”二字,突出書的主題,明確而簡單??粗@兩個字,不由從心底生出一股職業(yè)的自豪感來。
翻開扉頁,墨香撲面,閱讀《教師第一課》,內(nèi)容更是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督處煹谝徽n》共8章,從教師的人生追求、閱讀、寫作、人際交往、教科研等8方面闡述了教師應(yīng)具備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書寫教師的生命傳奇”一章從教師的人生追求和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這一宏觀層面作一總說?!伴喿x教育大師”一章引領(lǐng)大家走進人類一流偉大教育家的心靈?!安豢苫蛉钡男睦韺W知識”不是系統(tǒng)的理論介紹,而是注重實踐和應(yīng)用。“在教改科研中收獲幸福和優(yōu)秀”一章給教師鋪出一條登上高臺階的路?!皩懽鳎鹤吭浇處熀推接菇處煹姆炙畮X”大力倡導(dǎo)教師一定要學會和善于寫作。“口才是教師的第一能力”、“人際交往中的生活智慧”則介紹了教師應(yīng)該怎樣表達、溝通、交往。
眼中留著文字,腦海中回想起自己走上講臺的那一刻:在講臺上走過了近三十年光景,在這許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歡樂與辛酸同行,收獲與遺憾同在。但是自己卻沒有能夠認真的去詮釋教師的內(nèi)涵,僅僅是在認真的教書而已。掩卷常思,我發(fā)現(xiàn)要想做好一名教師就必須:學習中提升,反思中成長。
在閱讀中學習,在閱讀中提高。我還清楚的記得閱讀大家的作品對我教學生涯的影響:讀李鎮(zhèn)西的《最美的教育》一書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從最初簡單的模仿,甚至該是“生搬硬套”的失敗到結(jié)合實際情況變通的憂喜參半,再到現(xiàn)在的具有個人特色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梢婇喿x其實也是一種學習。關(guān)鍵是在工作實際中要能夠及時反思總結(jié),這樣才能走出自己特色的路。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師說: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這不正是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嗎?
在生活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還記得齊白石的故事:齊白石55歲時進京賣畫,雖然他自以為畫作深得古賢青藤、八大、原濟之神韻,卻不被世人賞識。后來被大畫家陳師點破:“很有味道!酷似八大、青藤、大滌子、猶如先賢在世┉┉如果稍加變通,定會錦上添花?!饼R白石痛下“衰年變法”之決心,以晚年之軀進入了他的“變法”期。這時期,齊白石日夜勤勉,早晚揣摩。終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終于從一個嫻熟的民間畫匠蛻變?yōu)橐晃淮笃鞯奈娜水嫾摇R詾楫嫿衬艹蔀榇髱?,這和他的學習、反思是分不開的。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指出:“終身學習是21世紀人的通行證”。終身學習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我們就必須牢牢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將學校和社會視為自己學習的場所,通過工作與學習的結(jié)合,不斷地對自身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對自己的知識與經(jīng)驗進行重組,拓展自我的效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成為適應(yīng)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合格教師。
如今閱讀《教師的第一課》一書,雖然感覺這書雖然也與不足,但是其提出的“在教改科研中收獲幸福和優(yōu)秀”一章給教師提出了一個好的建議。其實“教改科研”即是學習研究活動也是反思變化的過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從古至今就告訴我們學習和思考的重要性。我想我們今天面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對于新的教育教學技術(shù)的學習是很必要的,也許今天的學習就是明天我們由教書匠蛻變?yōu)榻逃髱?或至少是適應(yīng)時代發(fā)展的人民教師)的一個轉(zhuǎn)折點!身為一位教師要樹立提高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追求的意識,這是是教師從平凡走向優(yōu)秀,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的三個階段、三個臺階。融三者于一體的教改科研就是是一個教師能夠超越別人的核心競爭力。參與其中教師可以及學習心得教育教學方法、手段和理念同時又可反思自己的教學。
我深有感受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是擺在教師面前一個迫切而又現(xiàn)實的問題,教師正處在"不變則退,不進則敗"的處境。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知識,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反思,不斷改進,不斷提高,不斷完善自己,以適應(yīng)教育教學的要求。教改科研其實就是對教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與反思的過程。做好這個過程其實對于一個教師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們要靜下心來認真地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且,只有立足課堂走進教育真諦的教育科研,才能讓教師發(fā)展,才能讓學生獲益,才能為社會服務(wù),才能讓自己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獲得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尊嚴。我們要珍惜每一次的集體備課,每一次的教研培訓,每一次交流都是智慧的碰撞,所以,我們要珍視每一個激發(fā)思想,激勵科研的機會,不斷提高執(zhí)教能力。
反思是極其重要的,要有意識的把“反思”做成必備的工作。教育家波斯納指出:“沒有反思的經(jīng)驗是狹隘的經(jīng)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睘榇怂岢隽私處煶砷L的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大凡優(yōu)秀的教師都是在實踐、反思、總結(jié)這條途徑中成長起來的。要問促進教師成長的最有效途徑是什么?我的經(jīng)驗是勤快地記錄與反思。我覺得把事件記錄下來,把反思寫下來,與我們在教學中單純地思考相比,有其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shè)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jié)的處理等方面去反思作為好的教學。只有通過有效的教學反思,教師重新審視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經(jīng)驗得以升華,缺點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益才會不斷地提升。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教學反思的過程是教師夯實業(yè)務(wù)素質(zhì)、積累教研素材、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專業(yè)化成長過程。反思的深度決定著教學所能達到的高度,活躍在教壇上的大師們,其實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這樣一步步成長,才成為今天的“能人”。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為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
“學海無涯,藝無止境?!弊屛覀円黄鹱寣W習和反思成為一種習慣,讓我們一起在學習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長!感謝《教師的第一課》,它讓我感觸頗多,收獲良多,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教師第一課師德讀書心得3
《我的教學生涯》這是關(guān)于中國教壇的泰斗人物——斯霞的一本書。這本書我是向?qū)W校圖書管借閱的,說實話最初剛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并不十分感興趣,一方面作者從事的是小學語文基礎(chǔ)教育,這與我自身的情況大相徑庭;另一方面這本書已經(jīng)出版二十多年了,那發(fā)黃的書頁里的理論,我擔心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并沒太大幫助。但是隨著一天天的閱讀,當初的想法一點點的煙消云散,讀過之后真是受益匪淺。
在《我的教學生涯》一書的扉頁上,詩人臧克家為斯霞題詩一首:“一個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靈永遠活潑像清泉。一個熱情培育小苗的人,她會欣賞它生長風煙。一個忘我勞動的人,她的形象在別人的記憶中活鮮。一個用心溫暖別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溫暖?!边@是斯霞老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是她“童心母愛”的真實寫照。
斯霞老師從事教學72載,包括解放前20多年和建國后各個歷史時期,她所走過的是一條很不平坦的道路。在舊社會里被人嘲笑、瞧不起,受盡貧苦的折磨,在新中國成立后又曾被打壓和評判,但即使是在這樣的逆境中她都不悔做一名小學老師。有人說過:“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顆明珠,既能在陽光下熠熠發(fā)亮,也能在黑夜里閃閃發(fā)光。”那么,究竟是怎樣的信念在支撐著她的行為,又是什么讓她身處逆境卻對教育事業(yè)義無反顧?在書中我找到了這樣的答案:“關(guān)于信念,斯霞自己也是說過的。‘當我在黨的教育下,逐步樹立了一切為著孩子的成長,一切為著祖國的未來這樣的信念時,我感到我是幸福的。有了對所從事的工作執(zhí)著的熱愛,再平凡的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闭裉K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的:“信念只有在積極的行動之中才能夠生存,才能夠得到加強和磨煉?!彼瓜祭蠋熣侨绱?,她沒有讓自己的信念成為“花瓶”,而是用她的實際行動豐富了她的信念,讓它看起來是有血有肉的。她用她的信念和行為詮釋了愛崗敬業(yè)的真正含義。
對于一名教師來說什么是愛崗敬業(yè)呢,在《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中第二條是這樣說明的“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zhèn)湔n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彼且粋€標準更像是一個方向標。這讓我想起了一則故事: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么呢?”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墻啊?!钡诙€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嗨,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9美元的工作呢?!钡谌齻€工人哼著小調(diào),歡快地說:“你問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訴你,我正在建造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這也許就是問題的癥結(jié)。有些人,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工作。他們把工作視作取得面包、衣服、房子的一種討厭的“需要”,一種無可避免的苦役。而在一個人將他的工作視為苦役與痛苦時,他是決不能在工作上竭盡所能的。愛眼下的工作吧,選擇了做教師,就努力做一名像斯霞一樣的人民教師。也許不能像她一樣成功,但只要我們努力了就不愧教師這個稱謂了。
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折射著人生態(tài)度,而人生態(tài)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我們的工作,就是我們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與丑、可愛與可憎,全操縱于我們的手中。人們常說:教師是紅燭,犧牲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教師是人梯,讓別人踩著自己的肩頭攀登輝煌;老師是艄公,把一批批的學生送達理想的彼岸。這些都是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贊許,但同時也強調(diào)了教師的平凡。教師這個崗位是平凡的,一個人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同時也就選擇了平凡和奉獻,在蕓蕓眾生中,他平凡得像銀河里的一顆星,大海里的一滴水。在他的一生中,也許不會干出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然而,只在真正做過教師的人,只有把自己熱情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yè)中去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
教師第一課師德讀書心得4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秾W記》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睂τ谖覀兘處煻?,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yīng)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我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皢柷牡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里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yōu)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庇纱丝磥?,我作為教師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zhì),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fā)。特別是在學習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理論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規(guī)矩”:凡是老師或?qū)W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就要當場表演一個節(jié)目,沒想到這一舉措竟然讓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我也自覺“遵規(guī)守章”,每次都認真的為學生唱一首歌。這樣的“懲罰”卻博得了學生的歡心,不僅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也許,這正體現(xiàn)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時,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xiàn)。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么,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jīng)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yīng)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坐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于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終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舍;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內(nèi)容豐富,高瞻遠矚;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zhèn)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fā)現(xiàn),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jīng)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范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教師第一課師德讀書心得5
最近有幸學習了《做一名具有專業(yè)感的教師》,深有感觸。文中堅持“以人為本”和以創(chuàng)新為生命的教學理念,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震撼了我的靈魂?!敖逃恼嬷B在于將知識化為智慧,將文化積淀為人格?!薄耙粋€教師能走多遠,他的學生就能走多遠。”要想做到此,我們當教師的就應(yīng)當“做一名具有專業(yè)感的教師”。為此,我有一些比較淺薄的感悟,敘述如下:
一、感悟之一:專業(yè)自信
教師的自信來自于教師的專業(yè),我們必須跟上信息時代知識迅速更新的步伐,構(gòu)建可供升級的基本知識結(jié)構(gòu),這樣才成了奠定教師尊嚴的起碼前提。那么,就要求我們數(shù)學教師,在漫長的教育教學生涯中,堅持學習,堅持閱讀,堅持教學,堅持科研,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文化知識水平和擴大人文視野范圍。堅持自我剖析、自我澄明,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在實踐中積累和反思,隨時隨地捕捉有利于數(shù)學教學的現(xiàn)象,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建立屬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建構(gòu)積極的專業(yè)自信。這才形成數(shù)學教師個人教育智慧的良好途徑。
二感悟之二:專業(yè)技能
教師既然作為專門職業(yè),必須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技能體系。我們每位數(shù)學老師,都有自己的“一份自留地”——一個或兩個班集體。這些活潑可愛,求知欲和模仿力很強的孩子,他們各有長短,各有個性。他們來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教育。如何將這些孩子培養(yǎng)成為可用之才,為他們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打下堅實而牢固的基礎(chǔ),這就需要我們數(shù)學老師要樹立教師課堂的專業(yè)技能。
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就是研究教學,除此別無他路。我們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jié),不斷研究,不斷學習,如梁實秋所說的:“讀書永遠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讀強?!毙纬勺约旱慕虒W風格和教學理念。這樣我們才能在教學過長中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了解和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學習風格,從而獨領(lǐng)風騷。
三感悟之三:專業(yè)自我
“專業(yè)自我”指數(shù)學教師來自于不同地方,不同的學歷,更有不同的教育經(jīng)歷和教學風格。因而,對孩子的影響和感染也有所不同。那么,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該如何用最佳的方法,最好的思想和人格去影響和感染我們所教育的孩子呢?這才是我們當數(shù)學老師應(yīng)當解決的首要問題。本人認為:當今我們的教學受到了太多的外來干預(yù),教研部門“讓我們怎么教,我就怎么教”上級領(lǐng)導(dǎo)讓我們“干么就干什么”——這些以影響了我們數(shù)學教師專業(yè)自我決斷的能力。我們當數(shù)學老師的,不能做“墻上的蘆葦”兩邊倒,或跟著一邊倒。我們應(yīng)當具備有非常堅定的主觀意識,堅持學習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zhì)和文學修養(yǎng),深入鉆研教育教學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讓自己在教育教學以及校驗這條歷史長河的激流中站穩(wěn)腳跟,站立起來。
作為一位年輕教師,我讀后深受震撼,受益匪淺。一個老師,一個數(shù)學老師,自身的修養(yǎng)提高是必須和非常重要的。中華大地五千年的傳承、沉淀,留給我們的除了古跡,還有方塊字。只有我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才能給學生們帶來豐富多彩的課堂,才能在授課的時候展現(xiàn)給學生們自信的微笑,才能引領(lǐng)他們感受中華民族千古流傳的文化力量。
做有專業(yè)感的教師,我離理想的差距還有多遠?還有多少路程需要我去走?回想自己參加工作這幾年,我恪守職業(yè)操守也算是沒有違背職業(yè)的尊嚴,但要做到一個擁有專業(yè)感的教師,我真的是遜色得很!
從離開學校到工作至今,我確實一直在追求做一個專業(yè)感的教師,但一堂好的課,不僅僅是一堂課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一名教師要具備真正的教育的內(nèi)涵和素養(yǎng),做到厚積而薄發(fā),才能使課堂精彩紛呈,這的確非一日之功!當我真正做到了理想的時候,我相信我會自信的站在孩子中間,將我的才華,智慧、理想,集中彰顯在講臺之上。要讓孩子們在體會文字樂趣的時候,認識、欣賞他們的老師,毫不懷疑地接受他們的老師。
我想,今后要堅持努力練就專業(yè)素質(zhì),真正成為一名具有專業(yè)精神的中專數(shù)學教師。
教師第一課師德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