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之讀書心得
《少年維特的煩惱》講了一個叫維特的普通貴族青年在死亡前兩年到死亡前給他的朋友威廉的信。維特出生在一個普通市民家庭,他聰明能干、思想豐富,又受到了當時革命的影響,使他個性解放、思想和情感十分自由。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少年維特的煩惱之讀書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少年維特的煩惱之讀書心得1
近日,借著假期的閑暇,我閱讀了德國作家歌德的著作《少年維特之煩惱》。閉上眼,主人公維特的形象立刻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想著維特的故事,不禁使我思緒萬千,心中有太多的話兒想告訴這位悲情的少年。
《少年維特的煩惱》講述的是一位才華橫溢、熱愛自然的青年維特獨自一人到青山幽谷、晨曦暮露的小山村,他盡情地沉醉于這夢幻般的自然景色中,怡然自得。這種愜意的日子沒過多久,維特在一次舞會上認識了一位年輕美貌的姑娘綠蒂,并深深地愛上了她。可誰也沒想到綠蒂竟然已經(jīng)訂婚了,她的忠誠使她無法將自己的愛情獻給維特。這無疑是給熱戀中的維特一個沉重的打擊,一系列的煩惱也隨之而來,他只好告別綠蒂,不舍地離開了。
歌德描寫了維特跌宕起伏的感情波瀾,在抒情和議論中真切、詳盡地展示了維持思想感情的變化,將他個人戀愛的不幸放置在廣泛的社會背景中,對封建的等級偏見、小市民的自私與守舊等觀念作了揭露和批評,熱情地宣揚了個性解放和感情自由。
看完了這本書后,我很同情維特,也很理解他為何如此煩惱。但同時,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在生活中,我們無論遇到了什么煩惱,什么挫折,都不能像維特一樣選擇逃避,人生的道路不可能都是平地,不可能都布滿鳥語花香,我們絕不能跌一跤就說沒路好走,就放棄。生活中,我們無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對。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堅持到底,永不言棄,直至擊敗挫折。
所以我們要勇敢面對生活。維特,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少年維特的煩惱之讀書心得2
一本好書需要一個懂書的人來欣賞。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所有知識的源泉,書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有幸讀到一本好書《少年維特的煩惱》,真讓我受意非淺,終身難忘呀!
《少年維特的煩惱》記敘的是:維特只身一人來到瓦爾海姆,認識了天使般美麗純潔的少女夏綠帝,并對她一件傾心??删G帝已經(jīng)與阿爾伯特定了婚。維特他很矛盾,于是便去了很遠的地方?;貋頃r,綠帝很開心,可維特依然放不下這段感情,最后舉槍自殺。
少年維特的經(jīng)歷是坎坷的,可他也遇到了自己愛的人,我不禁為他而感動。同時,維特也是一個重情意的好人,他不想讓綠帝難過,有不想失去一段來之不易的友情,最后他居然舍棄自己,成全他人。維特太偉大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情義兩全,才能解脫痛苦。
其實,作為一個人,一個高級動物,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不應該成為冷血動物。認的心是熱的,都是有感覺的。遇到困難的人應該伸手解救他們,不能鄙視他們,抬高自己。就像維特一樣舍己為人,可維特也不應該想不開,因為世界是奇妙的,在這個地方失去的,也許會在另一個地方得到。請那些在絕望與痛苦的人們打開心結,不要想不開,應該感受大自然的奧妙,跟別人交朋友。
這就是我的感受,我對這本書的理解。我知道這本書是在記敘一個人痛苦、坎坷的人生道路。不過,即使我遇到困難,我也決不妥協(xié),即使前面是高山峻嶺,我也要翻過去,看到艷陽滿晴天。
《少年維特之煩惱》作為歌德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為我們述說了一個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這部以歌德的親身經(jīng)歷為素材,在短短的四周之內(nèi)就創(chuàng)作出來的書信體小說所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是難以估量的。在書中,歌德塑造了一個純樸、善良、憂郁富有詩人氣質(zhì)的少年形象,從維特身上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年青時的影子,書中有些話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很多指導意義。
少年維特的煩惱之讀書心得3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為世界文學的名著,上學的時候曾經(jīng)讀過,但似懂非懂。最近讀了一遍又有一些體會。生活在18世紀的哥德之所以成為一名偉大的作家是因為他洞悉了人性本身。書中有些話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很多指導意義。
“唉,這人啊真是一種慣會自怨自責的怪物!而我,親愛的朋友,我向你保證,我一定改弦更張,絕不再像已往那樣,總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痛苦拿來反復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是的,好朋友,誠如你所說:人們要是不這么沒完沒了地運用想象力去喚昔日痛苦的回憶----上帝才知道為什么把人造成這個樣子----,而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挨過眼前的話,人間的痛苦本來就會少一些的?!?/p>
這一段揭示了人性的一些方面的本質(zhì)。人很容易自怨自責,喜歡咀嚼痛苦。人生是個經(jīng)歷的過程,也是個積累的過程。如果以經(jīng)歷生活的態(tài)度去生活,人生就會輕松許多。成功是經(jīng)歷,失敗也經(jīng)歷,賺錢是經(jīng)歷,賠錢也是經(jīng)歷,興高采烈是經(jīng)歷,垂死掙扎也是經(jīng)歷,家庭和睦是經(jīng)歷,眾叛親離也是經(jīng)歷。每個人只能有自己的經(jīng)歷,誰也不能替代誰。但生活同時也是積累的過程,今天的你是過去的積累。人們都喜歡快樂,都不喜歡痛苦。然而快樂就像酒一樣,容易揮發(fā),而痛苦就像水一樣,不容易揮發(fā)。
為什么快樂容易過去而痛苦會伴隨人很長的時間呢?這就要看人為什么會快樂,人為什么會痛苦。人得到能滿足自己愿望的東西或碰上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會快樂。找到滿意的對象、得到錢物、得到職位、吃到美味、欣賞到美妙的音樂等都會使人快樂。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快樂的基本特性是得到。人們失去或者得不到能滿足自己愿望的東西或者碰上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會痛苦。失去錢物、與人爭吵、受人誤解、考試失敗、身體不適等都會使人痛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痛苦是與失去和得不到緊密相連的。人們得到之后就會習慣于東西和財物帶來的便利,會很快地變得麻木。從心理上來講,人們會將獲得歸因于他們的努力,因此心理很平衡。而失去會給人原來習慣的生活帶來不便。當你擁有某樣東西時,你可以選擇不用,比如我們有很多東西,但使用得很少,因此你有選擇,因此你不會痛苦。當想使用某樣東西而你沒有它時,你就會痛苦。
很多人生活在過去,咀嚼失去的愛,回憶當日的輝煌,悔恨過去的錯誤,另一些人則憧憬未來的美好或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對于人來講,真正有意義的就是現(xiàn)在,也就是哥德所說的眼前。人永遠只能和現(xiàn)在一起流失。過去的永遠失去,未來的變化無常,如果要想把握生活,要想提高你的幸福指數(shù),哥德的建議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挨過眼前。
少年維特的煩惱之讀書心得4
《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是一部以書信體格式來描寫維特少年時的小說。它是由德國的約翰.沃爾夫?qū)?歌德所寫。看了之后沃知道了很多做人的優(yōu)秀品格。
這本書是說了維特在少年時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綠蒂有著很多的弟弟和妹妹,這些小家伙正好也喜歡維特,維特就更愛綠蒂了。每天不惜走幾里路到那里看望她??墒且粋€沉重的打擊給了他,綠蒂早就有了男朋友,他的名字叫阿爾貝特,他是個非常懂禮貌的人,而且綠蒂也非常喜歡他。這時維特絕望透頂,他告別了他們,到了另外一個地方生活。
維特在新的地方又認識了一個女孩,她和綠蒂長得很像,維特每天都可以見到她,這使維特得到了一些安慰。可是維特還是忍不住回到了綠蒂生活的地方。當他再一次來到綠蒂的家時,綠蒂苦苦地求道:“你不要再來擾亂我的生活了?!本S特一聽,心想:我忍不住,那我還不如自殺算了。于是,向阿爾貝特借了一把手槍回到自己的家,到了夜里十二點鐘,只聽一聲槍響,維特死去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有時沉重的放棄也是必要的。
少年維特的煩惱之讀書心得5
有人說,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他前半生的寫照。在這本書中作者融入了他大量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那年,歌德僅僅23歲,他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綠蒂。因此,絕望而痛苦的歌德腦子里不時出現(xiàn)自殺的念頭。而這時他的一個朋友耶魯撒冷也恰好因戀上同事妻子而絕望自殺。此消息大大震動了歌德。他把自己對綠蒂之戀與耶魯撒冷事件混合在一起便構成了整個故事的輪廓。只用了四個星期的時間歌德就完成了這部小說。1774年小說一發(fā)表便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整個歐洲掀起了一陣維特熱歌德的手揭開了沉睡在當代的深深激動著的心靈里的一切秘密。
我們可以想見維特的形象:青衣黃褲清秀而瘦弱敏感而多情。他保持了童真的本性面對世界時他的心明凈如一泓清水。他重視自然真誠的感情珍視他的“心勝于其它一切”對阿爾伯特似的理智冷靜的人非常不滿。他對綠蒂的一見鐘情、一往情深也正是因為她如此天真無邪在舉止行事中保持了一個少女可愛的自然本性。綠蒂在維特的心中完全就是自然與美的化身他對她的愛簡直達到了“忘我”的程度! 綠蒂難道僅僅是維特的戀人?她幾乎是維特全部理想的化身美的代表。當維特的理想在現(xiàn)實中無所依傍的時候他遇見了綠蒂綠蒂成為他心靈的攀附對象和避難所。他對她的愛雖是熾熱的、忘我的卻已偏離了愛的真義因為這是一種非理性的、變態(tài)的愛最后的結果不是毀滅他人就是毀滅自己。
我想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識相當強烈。青春和美都是他熱切向往的東西。他為自由而生為自由而死他寧死也不愿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然而這種價值目標如何實現(xiàn)呢?當然不可能通過改造社會的實踐我們的主人公還沒有這樣的思想覺悟他們在命運的掌心里只能是一枚渺小而安靜的棋子。因此他們只能選擇愛愛它個地老天荒、至死不悔這樣或許能抒發(fā)心中的苦悶?在這個意義上說這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時代的悲劇。
少年維特之煩惱讀書心得5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