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作文600字
推薦文章
中國作為五大文明古國之一,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不僅其內容極為豐富,涉及面也極為廣泛,儒學這一文化符號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心理結構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這里由小編給大家分享傳統(tǒng)文化作文600字,方便大家學習。
傳統(tǒng)文化作文600字1
我感興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喜歡的是春節(jié),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
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是人山人海,購買年貨,可熱鬧了。
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jié)”,農歷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重陽節(jié)。
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上山,暢游歡愉。這一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
“元宵節(jié)”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jié)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元宵,猜了燈謎,還到公園里觀了燈。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了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端午節(jié)、清明、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等。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jié)日,并永遠繼承下去。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作為我們新一代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這些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600字2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有的如詩文之雅趣,有的如曲樂之悠揚,有的如對聯(lián)之巧妙。而我最喜歡的,是寫意的國畫,那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心靈上的凈化。
望·初遇
初遇國畫是在一次美術展覽會上,至于畫的內容卻也記不清了,只記得看到那幅畫,我只覺很美,美得讓人移不開目光。從那次開始,我總是央求父母讓我學習畫國畫。也許,這就是意境之美吧。
尋·相知
父母給我找了一位國學老師。初學之時,大概就是老師畫一筆,我就畫一筆,畫完心中總是不解:為什么每筆都和老師畫得差不多,畫完的整體卻不如老師畫的那么好呢?懷著心中的疑惑,我去問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國畫是離不開生活的,你需要在生活中多觀察,看到萬物之間的聯(lián)系,你的困惑就可以解答了?!蔽页弥倨谂c父母走訪許多奇山異水、名勝古跡,隨著游覽的腳步,我似乎也漸漸體會出來什么是物體的透視,怎樣搭配才能地體現(xiàn)出畫者要傳達的意思。
高山配流水,近處是潺潺的流水,水邊楊柳依依,垂在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遠處是雄偉的山峰,霧氣裊裊,山尖在云霧之上,顯得更加挺拔。一幅幅作品的完成,意境也越來越深。畫筆或勾勒或渲染都是一次次美的享受。這,就是畫之美,更是意境之美、文化之美。
悟·相識
隨著我畫技的提高,老師告訴我,一幅畫如果給人留下的印象只是美,那絕對是失敗之作。一幅畫是該有神韻的,就如山水與花鳥是分不開的一樣。如果在楊柳的枝頭添一只小鳥,如果在空中畫幾群歸雁,給人的感覺會大不相同。我開始用筆嘗試,漸漸發(fā)現(xiàn),我添的事物也不能隨意,必須與所表達的情感一致。就如“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想描繪春日之景,就需添幾只鴨,而若是畫秋日之景,畫鴨子則是萬萬不可的。古人偏愛四君子“梅蘭竹菊”,寄與高潔的志向;幾匹奔騰的馬,便可體現(xiàn)奮求上進的決心。這和詩文中的意象倒是相似,惜別畫折柳,相思即明月。國畫,不僅僅是美的享受,更是在景中寄托了畫者的心情。再看一幅畫,我仿佛能與她溝通。透過畫,既看懂了畫者,又是自己情感的升華。
每次畫畫,我心中都有著不同的心情。但每次畫著畫著,我的心情都漸漸歸于平靜。國畫之于我,更像是一位無話不談的朋友,同享快樂,共擔痛苦。這或許就是文化的力量。我有責任去繼承,卻更享受接觸文化的過程。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眹嬛?,依舊在不斷延續(xù)著……
傳統(tǒng)文化作文600字3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近年來,我們有幸接受越來越多的感恩教育,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要進行道德教育就無法離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
中華文化的境界是和諧,要和諧就要順應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壞自然,去“人定勝天”。我們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賦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感恩大自然賦予了與人類生生不息、和諧相處的萬物。有了這份感恩之心,我們就會贊美天地、贊美萬物,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我們人類長久生存的金鑰匙。1988年,75位諾貝尓獎得主在巴黎發(fā)表聯(lián)合宣言:21世紀的人類要生存,必須從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紀70年代,英國大哲學家湯恩比教授說:要解決21世紀的人類問題,只有孔、孟學說。這些世界頂尖級的人物,懂得我們中華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與大道,而我們更應感念祖恩,以中華文化之精神,重視我們的地球,重視我們的家園。
念及恩情,大莫過于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按髳蹮o疆”、“大道至簡”、“大恩不言謝”;要真知和踐行感恩,莫過于孝。如果說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盡孝,那么很難相信他能對別人真誠。沒有真誠就談不上信用??鬃诱f“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就是告訴人們要從真誠開始,自立于社會,成就于和諧,踐行人性向善、擇善固執(zhí)、止于至善。孝,要有一體的觀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體的觀念落實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我們從對父母開始盡孝心,然后推廣開來,對兄弟姐妹、對所有的親人也有這樣的愛心;對老師同學、對領導同事、對社會大眾,不管到哪里,都用這種愛心對待所有的人。宇宙萬物與我一體,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愛。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懷,就懂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續(xù),不僅愛現(xiàn)在的大眾,還要愛未來的大眾。我們要關照未來,不能因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孫未來的資源糟蹋了。如果為了眼前暫時的利益,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大自然的資源被破壞,將來吞咽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們的子孫后代。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要長久發(fā)展,就要對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親人,感恩社會??鬃拥拈T人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謂“忠恕”?盡已之為忠,就是要竭盡自己之力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學、同事、親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認真對待工作,處理好各種關系,就能夠“團結干事”。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自立于社會,成就于和諧。
傳統(tǒng)文化作文600字4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從5000年前追溯至今,中華文化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熏陶和心靈上的享受。隨著時代的潮流,人們努力抓住時尚的尾巴。感受與眾不同的生活面貌,可誰曾想到,自己身后那一步步的足跡,正是他們丟棄的最美好的思想。文化的理念又是否在他們心中扎下了深根?
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與中華文化便緊密地連在一起。兩個獨立的個體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每天,我們都在同文化打著交道,就像一位要好的朋友—形影不離??曜樱藗兩钏匦栌闷?,你是否想過沒有了它,生活又會變成怎樣。很多年前人們用手或原始的棍條來夾取食物,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智慧的積累,筷子逐漸被人們所發(fā)明并運用于生活。我們無時無刻不用漢字語言進行交流,而你又是否知道在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是怎樣發(fā)明語言文字又是怎樣運用于生活?促使他們的又是什么吶?又是怎樣延續(xù)至今?
逢年過節(jié),總會給人們帶來喜氣洋洋的感覺,這離不開鞭炮、對聯(lián)、年畫等充溢著濃濃文化氣息事物對年味兒的烘托。端午節(jié),一個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會吃粽子,劃龍舟以表達對屈原的紀念,這難道不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嗎?屈原那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唐詩、宋詞、元曲。我們所耳儒目染的三個名詞。它們帶給我們的是精神的熏陶。同時也帶領我們領略古時的文化,讓我們對事物有了更貼切的認識,各代的文化背景,時代背景作者的內心想法,所思所感全然躍于字里行間,引起人的的無限深思和暇想。詩中所告訴人們的道理難道不是中華文化的體現(xiàn)嗎?‘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天上魚鱗般,曬谷不用翻’這些俗語來源于生活來源于人們的智慧。當然這不可否認這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神農,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嘗遍百草。雖險遭毒死,但他依舊有著一顆堅持不懈的心,正因如此如今才有茶的存在,并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忙碌閑暇之際,泡一杯清茶,舌尖感受著來自茶葉所特有的濃醇、甘甜,久久環(huán)繞在口中,帶給人們靈魂上的享受。這不也是中華文化的體現(xiàn)嗎?
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正因凝聚著他們的智慧和獨特的見解,才有了所廣為流傳的經典名畫,始得人們?yōu)橹@嘆。王曦之,入木三分的代言人,話說他將一池子水染為黑色,這都來源于他練字所用的毛筆。然而正因如此,才造就出這么一位出色的書法家,一個所為人們流傳的人。他的書法,成了永恒的經典,定格在了中華文化中,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翻山鉸子,石橋所特有的文化,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響亮的的敲擊聲,輕快的步伐,靈活的動作無不讓人們所驚嘆。追溯到過去,人們以此來表達內心的喜悅。這不也是中華文化的體現(xiàn)嗎?
中華文化和我們之間似乎有著一股強烈的磁場,看似毫無交集,實則在無形中影響著彼此。在中華文化這個大環(huán)境中,接受著來自文化的洗禮,生活變得更加精彩,更加充實。文化來源于生活,生活來源于文化。
如今愈來愈多的人熱衷于過西方的節(jié)日,崇洋的過程中往往會丟掉我們傳統(tǒng)的文化。欲來欲強的崇洋風的興起,引起了我們的深思……
傳統(tǒng)文化作文600字5
中華,是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她孕育了所有的炎黃子孫,而經歷過千百年時間的洗禮后,又傳承給炎黃子孫許多精神上的文化!
愛國詩人陸游說“位卑未敢望憂國”。是啊,從古至今,有許多人,他們熱愛祖國,為祖國而奮斗。岳飛是一名抗金英雄,正是由他帶領的岳家軍,使金軍發(fā)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而詩人文天祥面對元軍寧死不屈,以身殉國,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他的偉大精神將永垂不朽!
孝悌友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更是一件首要的事。例如東漢時期的孝子黃香,他幫助父親料理家事,還在寒冷的夜晚用體溫溫暖父親冰冷的床。而黃香的孝行讓我在感動之余多了幾分敬佩。
當然,孝悌友愛很重要,尊師重教卻也不可缺少,老師教給我們知識,也幫我們養(yǎng)成使我們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是個極富感情的人,他很敬重他的老師徐特立,不僅請徐老吃飯,還送給徐老在當時很珍貴的呢子大衣和暖水瓶,正是毛主席對徐老無微不至地關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講誠信,上學后,老師也要求我們誠實守信,不欺騙他人。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甚至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由此可見,誠信是多么重要!
“中國信義媽媽”李雪英,她打工7年為兒子還債75萬!有人說她傻,兒子欠的債務,母親沒必要承擔。她卻堅定地說:“怎么可以欠人家的債呢?咱一定要還!“李雪英四處找工作,一干就是7年,她最終還清了欠款。她的事跡一經傳出,便感動和影響了無數(shù)人!
“外甥有理打得舅”講得是包公的故事,他便是明禮守法的典范,他斷案時務求公正,不畏強權,不徇私情,包拯的從舅仗勢霸占田產,不僅被包拯沒收了田產,還被包拯打了一頓。所以,我們要積極學習他剛正不阿,執(zhí)法嚴明的精神!
我們每個人也都應該勤學勵志,歷史學家司馬光少時好學,他做了一個“警枕”,只要晚上讀書枕在“警枕”上一睡著,他就會馬上驚醒。還有西漢時的匡衡,鑿壁借光只為了讀書,那么微弱的燈光卻使匡衡讀得津津有味,我們現(xiàn)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難道不應該好好學習嗎?
我們應該讓這些沉淀在時空中的傳統(tǒng)文化重新復蘇,散發(fā)耀眼的光芒!讓我們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吧!
傳統(tǒng)文化作文6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