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800字優(yōu)秀范文
水滸傳讀后感800字優(yōu)秀范文5篇
《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滸傳讀后感800字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水滸傳讀后感800字優(yōu)秀范文1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講述了一百零八個好漢因為各種原因陸續(xù)上了梁山泊并且不斷壯大,漸漸成為當(dāng)時朝廷的一大心病,在朝廷幾次攻打未果后,接受了招安,并幫助朝廷征遼、平王慶、滅田虎、除方臘,最后僅剩二十余人。但由于朝廷的四大奸臣嫉妒其功勞,部分剩下受封賞的好漢被害得丟官或被害死,最后只得剩下寥寥無幾。
《水滸傳》描繪的人物形象極為鮮明:大義凜然的及時雨宋江、耐不住性子的急先鋒索超、性烈如火的黑旋風(fēng)李逵、貪圖女色的矮腳虎王英、深明仗義的小旋風(fēng)柴進、熱情豪爽的花和尚魯智深……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雖性格各異,卻也為亂世之中的“知己”。志同道合的他們終究匯聚于梁山泊上開始了他們的對抗當(dāng)時腐敗黑暗的朝廷的起義。屢戰(zhàn)屢敗的朝廷被迫向梁山好漢們拋出“橄欖枝”———招安。
其實這正是梁上好漢們的眾望所歸。尤其是宋江,這更是他最為希望看到的結(jié)果,畢竟為官比為賊要好名聲啊!然而!這卻讓他們走向了“不歸路”。他們幫朝廷掃除了障礙,讓王朝得以鞏固,得到的回報卻是戰(zhàn)死沙場、顛沛流離、慘遭謀害。原本在梁山春風(fēng)得意的好漢們?nèi)缃竦耐砭捌鄾?。不由得讓人心中唏噓不已———身處亂世的他們,原本可成為亂世中的英雄,可惜最后一步走錯了。其實是“造化弄人”啊!他們原本為落草為寇,身為“義盜”的他們最令當(dāng)時朝廷“黑暗的昏庸者”所恐懼。當(dāng)他們的實力漸漸減弱、分散時,在原本是“敵營”的朝廷中里必然有諸多“仇家”虎視眈眈,這般情況下怎能有好的結(jié)果呢?這便是他們的可悲之處———“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全書最令我感傷之處在于“宋江與李逵飲毒酒一事”。當(dāng)中兄弟們紛紛離世,自己與李逵即將不久于人世時,腦子里浮現(xiàn)出一個又一個昔日的美好時光時,宋江似乎也才知道自己恐怕做錯路,投錯主了。當(dāng)如此悲壯的場面在上演時,我想恐怕憤慨之意最深的并非是我,而是此書的作者———施耐庵和羅貫中。畢竟宋江這等英雄們落得如此下場,真叫人抱打不平啊!其實這樣的悲劇也可反襯出當(dāng)時朝廷的黑暗,世道的混亂。我想當(dāng)作者寫完這本書時,恐怕會感慨萬千。即為宋江等人之死惋惜,也為如此亂世唏噓。作者此番也必會想到當(dāng)世,何謂亂世又何謂安世?自己身處的朝代可否為清明之朝?當(dāng)世可否為太平之世?自己的晚景是否也會凄涼?種種疑問油然而生。
其實不然,當(dāng)我看完此書時,些許茫然后,也概嘆今朝的中國雖不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清明,但也可謂為太平之世,身處之中還算幸福。這不由得想到前陣子重慶掃黑除惡專項整治斗爭,想到了前不久被處死的文強。文強等人這般“重臣”也會因貪黑腐敗而“落馬”??梢姰?dāng)今我們的“朝廷”是不會有“爛根基”的,中國的共產(chǎn)黨總體作風(fēng)清明廉潔,不會有《水滸傳》的悲劇再上演了。同時,作為未來中國的接班人的我們也應(yīng)該努力學(xué)習(xí),爭取創(chuàng)建祖國的美好未來。
我只希望《水滸傳》永遠只是傳說,而不是現(xiàn)實!
水滸傳讀后感800字優(yōu)秀范文2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便是《景陽岡武松打虎》這篇文章了。
這篇文章講述了武松在景陽岡獨自一人打死了猛虎的過程,作者描寫得十分逼真,讓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看得出武松是個面對困難不退縮低頭的人。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才知真的有虎。想轉(zhuǎn)身再回酒店去,又怕被店家恥笑,想了一會兒,說道:“怕什么!我就上去,看會怎么樣!”武松他有在尊心,不甘愿被人嘲笑,不顧危險,也要上景陽岡。雖然行為有些輕率,但還能透露出他的勇敢,畢竟,會遇到的是一只吃人的大老虎呀!和他的勇氣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我們小學(xué)生了。只要碰上一點帶有恐怖性的事物,就會全身起雞皮疙瘩。我更是夸張,連一只小螞蟻,都可以讓我緊張半天。武松的勇氣實在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呀!
“武松盡平生神威,仗胸中武藝,不一會兒便把大蟲打得趴下不動,像一個空空的錦皮袋?!碑?dāng)看到這句話時,我不禁打了一個冷戰(zhàn)。心想:我的天哪!這武松是神吧,怎么可能一個人把一只吊睛白額大蟲打死呢!驚訝之后,是充滿了敬佩。我敬佩武松能單槍匹馬地將老虎打死,也敬佩他擁有常人所沒有的冷靜。為什么說他有常人沒有的冷靜呢?那是因為一個人在沒有人的陪同下撞見了一頭大老虎,按常理推算,肯定是一聲慘叫后;便昏倒下去。勇敢一些的人,頂多一陣瘋跑后,被老虎吃掉??晌渌蓞s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他沒有像普通人一樣,驚訝得失去思考能力,而是鎮(zhèn)定地和猛虎搏斗。
武松在打死了老虎后,成了人們心中的“打虎英雄”。每日都有村民來向他祝賀。武松真是幸運,原本只是想回家鄉(xiāng)探望哥哥,沒想到卻成了大英雄。最后,知縣還委任武松做了一個都頭,真是可喜可賀呀!,我也希望能夠像武松那樣,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我也知道,成為英雄,也一定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武松也是靠一身的武功才能打死大老虎的呀!
我捧著書本閱讀的時候,那精彩的文筆讓我感覺那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仿佛就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那一個個蕩氣回腸的俠義故事,那些被奸臣殘害的悲慘經(jīng)歷,讓我一會開心不已,一會又悲憤無比……
當(dāng)我合上了《水滸傳》,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從書里的故事走出來。我想作為一個小學(xué)生,我還不是很懂得一些大人的事情,對我來說,我所能明白的,就是作為一個人,要像梁山好漢那樣有一顆俠義之心,能夠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是很了不起的。
水滸傳讀后感800字優(yōu)秀范文3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總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過,我總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fēng)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天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yè)游名的習(xí)氣,動不動就發(fā)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jié)果不是吃虧就是后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愿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yōu)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yōu)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于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xué)語時,我經(jīng)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jié),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姐姐現(xiàn)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jīng)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現(xiàn)在當(dāng)我知道為了未來奮斗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里說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guān)懷。對于關(guān)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guān)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么,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升華。
水滸傳讀后感800字優(yōu)秀范文4
四大名著中我向來只看了《西游記》和《紅樓夢》,覺得《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都是打打殺殺的,沒什么好看,但是這周我讀完《水滸傳》后,不禁為書中的各位好漢所感動,但是也為故事的結(jié)局而感到惋惜,一百零八個好漢就只有一個活了下來。真可惜了其它一百零七個人才好漢!
《水滸傳》講述了農(nóng)民起義從發(fā)生、發(fā)展到失敗的全過程,講訴了一系列發(fā)生在英雄好漢上的事!小說以太尉高俅為中心刻畫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貪官、污吏和惡霸。比如:鎮(zhèn)關(guān)西、蔣門神、西門慶……他們的無惡不作使整個社會昏天暗地、民不聊生!小說中吳用智取生辰綱、花和尚倒拔垂楊柳、景陽岡武松打虎等都在作者筆下描寫地繪聲繪色,栩栩如生。讀完整本書,留在我腦子中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擴大就是忠心耿耿。不背叛自己的祖國,不背叛自己的親人,不背叛自己的朋友。就比如說,宋江在種種的威逼利誘下,仍然忠心于自己的祖國。我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確會有很多人做到“忠”,但是做到“義”的人能有幾個?太少太少了。
“義”雖然只有這短短的三筆!但是所需要的勇氣和膽量是無限的?!端疂G傳》中有朋友陷入危難中,一百零八個好漢中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救,暗的不行,來明的,明的不行,來硬的??偠灾钩鲆磺惺侄尉扰笥殉鰜?。哪怕將生死置之度外,也不在乎?,F(xiàn)實生活中,也許我們會做一些舉手之勞的小事,這叫愛心。響起《論語》中的:“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边@是半句話。沒錯,如果自己的朋友,甚至陌生人遇到危險,處于水深火熱中,會有誰有這個膽量冒著生命危險去救?我當(dāng)然不敢,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會跟我一樣,只有這樣不顧生命危險幫助人家,才叫“義”。
話說回來,《水滸傳》就是圍繞六個字來寫的“反貪官,反腐敗?!币灾劣谶@樣才會有農(nóng)民起義,才會有一百零八個好漢驚天動地的故事!
水滸傳讀后感800字優(yōu)秀范文5
《水滸傳》電視看過很多,但是一直沒有看過文本,所以看了看,零零碎碎花了近三個月的時間,讀完之后,發(fā)現(xiàn)以前接觸到的一些東西其實都不是本來的面目。電視劇只是局部拍了一些,如果完整地看整本書,應(yīng)該會有不同的感悟。
我發(fā)現(xiàn)人類在大多數(shù)時候,心中的利害觀會大大強于心中的是非觀,人們考慮的問題也總是從自己所在的立場出發(fā),而不是客觀意義上的是非善惡,這個在水滸傳里面是有非常明顯的體現(xiàn)的。當(dāng)我們看水滸傳的時候,有些梁山好漢明明反了惡,我們卻仍然覺得酣暢淋漓,非常之痛快。李逵以殺人為樂,長時間不殺人就會渾身不自在;宋江在題了反詩按照法律應(yīng)被砍頭,在被營救之后進行了復(fù)仇;最明顯的就是時遷的事情,時遷在祝家莊偷雞被追,逃上梁山之后,晁蓋認為他做偷雞的事情辱沒了梁山的名聲,而宋江卻結(jié)為兄弟,也許這時我們都對晁蓋不可理喻,反而認為宋江是對的。所以,當(dāng)一切我們心中的英雄好漢犯了錯事,我們同時會擊掌叫絕,而絕少感受到不安。
我覺得梁山必然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所在,不能夠維持很長的時間。因為里面的每個人,他們的價值觀并不相同。關(guān)勝、林沖、徐寧一類的人,怎么可能真正與李逵、周通、白勝等人肝膽相照,當(dāng)然這還只是兩個極端,這是一個太過復(fù)雜的成分,注定了他的不穩(wěn)定性。其次,我們通常說“逼上梁山”,但是看書了我們會知道,梁山中有很大部分人,實則是被梁山方面逼上梁山的,他們中很多是來源于官府之中的忠義之士,其中很多都是有實力的角色,排名靠前的也很多。
我們常常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己所欲之,也不能強施于人。宋江但凡見到英雄豪杰,必定執(zhí)意拉其入伙,別人如若不愿意,便設(shè)計謀害逼上梁山,梁山越壯大,這種現(xiàn)象越明顯。還有一點可怕的是,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經(jīng)常都是吳用笑著對當(dāng)事人說如何已經(jīng)請了家眷燒了莊院讓你得了死罪只能落草。梁山注定無遠景。
當(dāng)我看完了整本水滸傳,我突然對于招安這件事情有了不同的認識。詔安之后不都是被高俅害死的,真正意義上被高俅害死的其實只有宋江和盧俊義。而且詔安之后,他們先是征遼,收復(fù)失地,而后征王慶、田虎、方臘,而且我們可以從書中得知,老百姓在這幾個山大王的統(tǒng)治上受盡了苦難,所以當(dāng)梁山好漢來征討時,當(dāng)?shù)氐陌傩赵敢鈳椭麄?。梁山好漢中大部分死于征方臘,有一些在征方臘后自動退隱,剩下的回京師都領(lǐng)了官職,被高俅害死的,只有宋江和盧俊義。
說到自動退隱我要說一說浪子燕青,在得勝歸途中,他對主任盧俊義說不回去了,勸盧俊義也不要回去,因為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鳥盡弓藏的道理不是不知道。但是盧俊義沒有聽,覺得不會有這樣的事情,因為皇恩浩蕩,然而他卻忘了奸臣的存在。我認為盧俊義肯定有這一絲顧慮的,但他還是不相信會這樣。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難以去舍棄去改變,盧俊義是想賭一把。
然后我也想說一說幾個個體的人給我的感受吧。
有很多事情真是命中注定而又讓人渾然不知,就像是魯智深與武松,一個是好酒肉的提轄,一個是富含愛恨情仇的俠士,后來因亡命天涯而換了自己的身份,或者說只是換了一身衣服,一個成了和尚,一個成了頭陀,這兩種身份是他們此前絕沒有想到的。不過結(jié)局卻還真的就是這樣,最終一個真成了得道高僧坐化圓寂,一個真成了行者出家告別紅塵。生命真的是太令人捉摸不透了,會讓你最終變成自己和別人都認為你不可能變成的模樣。不過,這種不確定性的因素在這本書中,也讓人有傷心之處,那個滿腔熱血有為青年林沖,上梁山后成無魂的軀殼,就像一具戰(zhàn)斗機器一樣,只出現(xiàn)在每一場戰(zhàn)役之中。
命運真的是讓人唏噓,也許這就是我么命中注定的劫難。就像你一生放過了很多人,然而那些你放過的人卻把你一擊致命。朱仝應(yīng)該算是水滸傳里性情最為忠厚人格最為高尚的人,因正義而放過宋江,因情義而放過雷橫,而招來牢獄之災(zāi)。他不想落草為寇,但那些被他放過之人,卻用卑劣的手段陷他于不義,他的人生應(yīng)該從此無快樂可言。他真的可以和那些部分所謂的兄弟們把酒言歡肝膽相照嗎?我看未必。他始終不會融入那一個為了利益而破壞正義公理的團體。不過作者也許就是太喜歡他了,在得勝回朝后,很多人封了官職,后來上戰(zhàn)場陣亡了很多,他應(yīng)該是唯一善終的一位。
還有一個讓我感悟良多,我覺得一個人的心性要與一個人的能力相匹配,這樣的世界應(yīng)該會更加美好一些,反之,我覺得很悲哀。一個人的心性如果配不上一個人的能力,那真是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就像是林沖,他有做英雄的能力與膽識,卻沒有做英雄的勇氣與決心,這總是一件讓我扼腕嘆氣的事,真的是可憐了他一身的武藝。當(dāng)他在押解的途中,受盡了各種折磨,會令人心酸。與之相對應(yīng)的,應(yīng)該是武松,不向所有的惡屈服,反倒是得到了一個更好的結(jié)果。不過,還有一種情況我覺得讓人更加的無力與痛心,那就是一個人的心性的惡與一個人能力的強成了反比,蔡京與蘇軾黃庭堅米芾并列宋朝四大書法家,卻是位極人臣的奸相。不過,如果能力配不上心性,那至少可以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