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日的觀后感范文
推薦文章
《紫日》這部電影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娜佳女士最后向一塊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墓碑上扔下的一朵白花,那朵白花讓我想起了那個一身純白的松葉子,那個看似柔弱可是卻無比堅強的松葉子,這個日本女孩給我上了一課,什么叫愛國,什么叫堅持,什么叫真正的勇敢。那么你知道《紫日》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紫日的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509593紫日的觀后感1
一天,我在電影頻道看了一部叫做《紫日》的電影,讓我對中國人的寬容心感動很大。
這個電影講的是一個中國男子、一個俄國女少尉和一個日本女孩的故事。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個中國男子的母親被日本鬼子殘酷地殺害了,他設法逃了出來。俄國女少尉的軍隊被日軍沖散了,只剩下她和另一個俄國軍人。他們和中國人遇見時,收留了中國人,一起前行。這時他們遇見了日軍遺棄的日本女孩。這個日本女孩被日本軍國主義洗腦了,極端仇視中國人和俄國人,將他們引進雷區(qū),炸死了俄國軍人。俄國女上尉讓中國人殺死那個日本女孩,可是他想到自己手無寸鐵的母親被日軍殺害的情景,想到日本女孩也是無辜的,下不了手,要求俄國人也不要殺死她。在押解途中,日本女孩掉進了沼澤,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把她救了上來。在草原遇到大火時,是日本女孩的辦法救了大家。在交往中,日本女孩被感動了,又有了良知,可就在她阻止日軍殺害同胞時,卻被日軍殺害了。中國人救她,同胞卻殺她,這真是個大諷刺呀!
看完電影,讓我增加了對日本鬼子的痛恨,同時對片中俄國人和中國人的贊嘆。寬容的力量真是強大,能把頑固的敵人感動。這個世界應該多點寬容,少點仇恨。
#509594紫日的觀后感2
有格調的電影不多?!蹲先铡菲嗝?,像一支愁腸百結的詠嘆調,讓人難以割舍。
馮小寧戰(zhàn)爭三部曲,《紅河谷》聲勢有余,沉實不足;《黃河絕戀》浪漫可人,略顯俗套;而《紫日》的故事完整,內蘊深沉渾厚,表達得收放自如。
文學作品中,常見白樺林的風姿搖曳,有玉樹臨風的君子之質,又有亭亭玉立的美人之態(tài),而被電影人所遺忘的它,在《紫日》里成了鏡頭中反復出現、隆重登場的主角。還有那金黃的雛菊、紫紅的苜蓿、潔白的百合鋪陳在秋天的原野上,是在沉思,又像是表白。
導演馮小寧本人是這樣說的,"我是主張唯美的";而他的影片也是這樣表現的,哪怕是在生活的慘痛中也有"野火燒不盡"的春草似的美感倔強地生長。唯美,與其說是一種藝術主張,倒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理想。
#509595紫日的觀后感3
紫日是個很簡單的故事,1945年日本即將戰(zhàn)敗之際,大興安嶺茫茫白樺林中,一個中國農民,一個俄國女兵,一個日本女孩,三個國家,三種語言,三個立場,卻因為戰(zhàn)爭困在了同一片林子里,結成了同一目的的同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憂傷往事,為了各自的理由主動或者被動地抗爭著,對立卻又奇怪的統一。對于戰(zhàn)爭,這些人有這自己的迷惑。中國的小伙子不明白,那些日本人為什么要殺人,為什么要到中國的地方來殺人;那位日本女孩不明白,她和她的戀人為什么要殺人,為什么要被培訓成殺人,殺人,結果什么人都要殺他們;那位俄國女兵不明白,為什么她的兒子,一個天真的男孩為什么被一架空襲的飛機奪去生命...
戰(zhàn)爭的殘忍就在于殺戮不分國別、派別、性別,一條性命在整個戰(zhàn)爭面前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因此顯得那么的殘忍。當人類被逼到極限的時候,卻是不同的反應。中國小伙子想殺了作為敵人的日本女孩,最終卻沒能下手;俄國女兵想殺了作為敵人的日本女孩,最終卻沒能下手;日本女孩在受教育的影響下想殺了另外兩人,最終也沒能下手。
然而這些人性的軟弱都抵不過在聽說日本投降之后的一小隊散兵游勇。在三人欣慰終于可以離開莽莽的原始森林的時候,那群日本敗兵卻在集體自裁以告慰他們口中完蛋了的“日本帝國”。想死的,不想死的,士兵,平民,都去死吧,日本帝國都滅亡了,你們還存在做什么?希望阻止屠殺的日本女孩,最終死在了自己國家的軍官手里。這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日本人手里發(fā)生了。
#509596紫日的觀后感4
看電影《紫日》,看到一大半,楊玉福、娜佳、秋葉子,一行三人穿越獨木橋。其實,就是橫在沼澤地上的一根朽木。過這座橋,小心翼翼,過到一半的時候,那日本女孩掉了進去。腦袋很快沉底了,楊玉福不得不搭救,娜佳幫忙。此事發(fā)生于1945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的時候,這些人是逃難者。是戰(zhàn)爭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他們彼此患難,最終走出茫茫叢林。戰(zhàn)爭總是殺人如麻。時間長了,殺人就跟呼吸一樣自然。
這是一部叢林歷險記。由此,我想到了一件往事——我差點被淹死。有時候,回憶是一種不人不鬼的磨難。
1996年夏,我大學畢業(yè)回鄉(xiāng),和村里的孩子們去東河套洗澡。在敬老院渡口以南,眾人“打狗刨”橫渡,其實河面并不寬。但我不會水,差點順大流,被沖出去三四十米,幾乎沖到南側東岸陡崖之下了。這時候,俺村的趙老秋、薛成子等四五人,手牽手救我,差點把他們沖跑。河水沖擊力真大,上東岸后,我躺在沙灘上,臉煞白,嚇的。我灌湯了,喝了一肚子河水。之所以,斗膽橫渡,我是見俺屯子的“小段二”都能過去,也就撲哧撲哧幾下。我就下水,孰料,我的撲騰不靈。
那次遇險叫我念念不忘,具體還有誰救我,都過去十七八年了,惟一記得有趙老秋,他是三弟的同學。打那以后,我從不下水,盡管我羨慕鳧水。感慨往昔,萬死猶輕。感念那些忠厚老實的鄉(xiāng)里人,如今,趙老秋浪跡他鄉(xiāng)(在大慶謀生呢)。生活有時候比戰(zhàn)爭還殘酷。
#686484紫日的觀后感5
看電影《紫日》,看到一大半,楊玉福、娜佳、秋葉子,一行三人穿越獨木橋。其實,就是橫在沼澤地上的一根朽木。過這座橋,小心翼翼,過到一半的時候,那日本女孩掉了進去。腦袋很快沉底了,楊玉福不得不搭救,娜佳幫忙。此事發(fā)生于1945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的時候,這些人是逃難者。是戰(zhàn)爭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他們彼此患難,最終走出茫茫叢林。戰(zhàn)爭總是殺人如麻。時間長了,殺人就跟呼吸一樣自然。
這是一部叢林歷險記。由此,我想到了一件往事——我差點被淹死。有時候,回憶是一種不人不鬼的磨難。
1996年夏,我大學畢業(yè)回鄉(xiāng),和村里的孩子們去東河套洗澡。在敬老院渡口以南,眾人“打狗刨”橫渡,其實河面并不寬。但我不會水,差點順大流,被沖出去三四十米,幾乎沖到南側東岸陡崖之下了。這時候,俺村的趙老秋、薛成子等四五人,手牽手救我,差點把他們沖跑。河水沖擊力真大,上東岸后,我躺在沙灘上,臉煞白,嚇的。我灌湯了,喝了一肚子河水。之所以,斗膽橫渡,我是見俺屯子的“小段二”都能過去,也就撲哧撲哧幾下。我就下水,孰料,我的撲騰不靈。
那次遇險叫我念念不忘,具體還有誰救我,都過去十七八年了,惟一記得有趙老秋,他是三弟的同學。打那以后,我從不下水,盡管我羨慕鳧水。感慨往昔,萬死猶輕。感念那些忠厚老實的鄉(xiāng)里人,如今,趙老秋浪跡他鄉(xiāng)(在大慶謀生呢)。生活有時候比戰(zhàn)爭還殘酷。
人生的經歷,總會有一些值得紀念的地方。人生本就是穿越茫茫叢林,誰不希望活著走出去,求生之路漫長啊。森林的外邊依然是無邊的森林。《紫日》里,娜佳,這個蘇聯女兵很氣質,很善良。其實俄羅斯女人很有味道。一個好女人就似一片森林,永遠沒有盡頭。
我們像夏天,又像秋天,卻總能把冬天變成了春天。因為我們懷著善良?!蹲先铡肥且徊亢糜捌?,和那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一樣,見善惡,見人性。北呼蘭河,一條奔騰的河,那的鄉(xiāng)民,尤見人性之美。這年頭簡直喝人血,挫骨揚灰式的喝血,可是,善良比什么都永恒。
紫日個人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