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案例分析
班主任德育案例分析
案例:選擇相信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信任很重要。從接班以來,我一直喜歡相信我的學生,我不想質疑這些稚氣未脫的孩子們。但這也導致了某個學生的屢次以請假看病為借口外出上網(wǎng),以解網(wǎng)游之癮。
韋振同學一直都有玩游戲的網(wǎng)癮,這個我是略曉一些。而這學期他的病假很多,一周有兩到三次,讓我很是懷疑他的動向。每次請假的借口都是生病了,比如感冒發(fā)燒、頭痛、手痛、腳痛等等,我也曾與家長了解他的身體狀況,家長說他從小體弱多病,我剛開始也沒在意,就相信了。而后來愈演愈烈,我又一次打電話告知家長,家長不太在意,讓我給他批假,我也就沒什么好說的。不過我要求他把醫(yī)院的看病證明給帶回來。而這一次,他遲到了,而且沒有醫(yī)院的憑證,只在藥店買了一盒藥,這樣我更加確信他是外出上網(wǎng)了。可是他怎么都不承認,說了一大堆,也沒有絲毫要承認的意思。鑒于我也沒有證據(jù),只好作罷。而導火索則是端午假期,因為只有一天半的假期,故不回家的同學需要寫留宿申請。而他沒有寫,但經過和家長核實,他也沒有回家。這件事完全觸怒了我,這學生毫無可救了。于是就把他找來問話。
我開門見山,直接問他有沒有回家,他說沒有,去了同學家。我把他怎么去的同學家,幾點到的,幾點離開。去之前做了什么,離開之后做了什么,問得一清二楚。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都老實交代了。去同學家之前在網(wǎng)吧,離開之后也在網(wǎng)吧,上網(wǎng)時間達到十個小時。再問之前請假有沒有在外面上網(wǎng)一段時間再回來的,他也承認了。而問他是否在傍晚時間溜出去的,他沒有承認,這一點和我向其他學生了解的情況不符,但也沒有證據(jù)。隨之,我和他談話,歷時兩節(jié)課。開始時,問他是否喜歡這樣的生活,以玩游戲為中心,上課睡覺或者發(fā)呆,渾渾噩噩地過日子。他也坦言不喜歡。這點認識是好的。隨后,跟他談談學習方法,談談他的家人,談談他的未來,從中也看到了他悔改之意,我在心里暗想,真是沒白說。后來,他也漸漸放松,沒有那么拘謹,我相信他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然而,第二天的考試考到9:30,考完后他徑直走出了校門(門衛(wèi)不攔),出去了,中午才回來。我越想越生氣,敢情昨兒白浪費一番口舌了。又把他拿來問話。還沒等我問,他就直接承認他出去了,說他不知道還要上課,也聽某個班的同學說不用上,便出去逛了一會,說要買件衣服給他媽媽,后來沒買著,就回來了。我問他有沒有趁機去上網(wǎng),他沒說沒有。雖然他的行徑很讓人質疑,不過我還是選擇相信他,只因他的誠實,還有他的孝心。我相信他不會來媽媽來說事,來當借口。再后來,我就既往不咎了,我給了他一次機會,我希望是值得的。
從后面的這段時間的觀察,他為人也開朗許多,課堂上也認真許多,小組討論也積極地參與,見到我也不再是愁眉苦臉的了。這是我希望看到的,是我很欣慰的,我相信他的改變會讓他自己為之驕傲的,我希望他能繼續(xù)堅持對,改正錯的,走好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