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
推薦文章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歡迎閱讀!
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1
你見過這樣的端午節(jié)嗎?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游不同的習俗。聽——“正月要把龍燈耍,二月要把風箏扎……”瑯瑯上口的童謠時候讓你穿行在每月的習俗中去呢?現在就跟我穿行到端午節(jié)的習俗中去吧!
端午節(jié)到了,黃老師真可謂是”異想天開”,竟然把學校門口包粽子的馬婆婆請到教室里來教我們包粽子!馬婆婆先把中葉折成一個漏斗形,俗話說得好”看著容易做起來難”,看馬婆婆寶中之的速度那么快,他可是在江湖上”混”過十多年來的,那手藝叫做熟能生巧,而我們呢,就像是一只只無頭蒼蠅,抓住這邊的角又漏掉那邊的角!,沒辦法只好讓馬婆婆親自出馬,一眨眼我們的中葉就被馬婆婆那一雙令人敬佩的首要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漏斗,我們不甘示弱,開始了漏斗大戰(zhàn)。結果楊洋的漏斗被紅了個底朝天,做完這步后,馬婆有讓我們把江米倒進漏斗里,沒想到我的粽子真的成了漏斗,里面包住的江米就像沒有下巴的嘴巴一樣”巴扎巴扎”地漏個不停,我連忙拉起了線,把粽子的上口給縫了起來,可江米還是想斷了線的珍珠一樣不停地揉!我沒辦法,只好讓這個粽子光榮犧牲了。
粽子包好以后,我們就開始煮,煮好以后,就開始吃了,瞧,小云陽那個饞貓,粽子還沒有看看我們的教室,就頓時灰飛煙滅了,黎宣誠呢?小心翼翼在粽子上舔舔這兒,舔舔哪兒,害得粽子上滿是口水味,最搞怪的非張力夫莫屬,看!他吃得滿嘴是油,手呢?也是油,就算米掉到地上,他也把自己的嘴巴當成吸塵器使……
行走在節(jié)日的習俗中,聽者瑯瑯上口的詩,我們真是悠哉美哉!
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2
每年端午節(jié),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粽了,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說起端五節(jié),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jié)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xù)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歷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捕撈屈原的尸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我非常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jié)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3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
早上起床,我就看見姥姥和姥爺在往水缸里裝水,我想:姥姥、姥爺平時不裝水,怎么非要今天裝?我?guī)е蓡柸柪牙眩牙鸦卮穑骸耙驗榻裉焓嵌宋绻?jié),裝滿水,寓意是讓我們一家人幸福美滿?!苯又?,我又看見爸爸媽媽在打掃院子,我又不明白了,昨天剛打掃的,今天怎么又興師動眾了?我?guī)е@個疑問,又去問爸爸,爸爸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打掃院子,相當于在迎接節(jié)日哩!”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走向了洗手間。這時,我聞到一股淡淡地香味,我想:一定是媽媽噴灑香水了。我正納悶,趕緊跑去問媽媽,媽媽笑了笑,慈愛地摸了摸我的腦袋,輕輕地對我說:“傻孩子,那是艾草水,用那水洗臉既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又可以讓孩子更加漂亮、可愛(艾)!”我點了點頭,又去“巡邏”了。不一會兒,太姥姥走過來了,給我胳膊腕上戴上五色線,并告訴我其中的奧秘:戴上它,可以防毒蛇呢!
時間過得真快啊,不一會兒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今天的午飯不是肉類,也不是炒菜,而是一個個飽滿的粽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姥爺見了,急忙笑著說:“孩子,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人們?yōu)榱吮H俏粋ゴ髳蹏娙饲氖w,在后來的每年五月初五便往江里投糯米來給魚蝦吃,希望它們吃飽后,不再傷害屈原的尸體。從此,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成了一大習俗。”聽了太姥爺的話,我不禁有些傷心,并打心眼里開始敬佩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這時,愛寫作的小姨發(fā)話了:“我來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大家齊聲說好,只見小姨思量片刻后就開始講了。不知不覺中,我們發(fā)現小姨講的是我們今天的見聞和趣事,我們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這個端午節(jié)就在大家的歡笑聲中結束了,端午節(jié)可真開心啊,也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真心盼望下一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兒到來。
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4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時至五月,家鄉(xiāng)的空氣里彌漫著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節(jié)到了!端午節(jié)在湖北俗稱端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喝黃酒,龍舟下水喜洋洋!正如這首民謠所唱,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湖北各地均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黃酒、懸艾草的習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歸縣端午龍舟競渡,非常隆重,還有祭祀、招魂等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活動。
查看史書,關于端午節(jié)的起源有紀念直言敢諫的伍子胥之說、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說、有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之說。而在家鄉(xiāng),千百年來,尤以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占據主流地位。
據史書記載,屈原為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去職與流放,卻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國家被侵略,含恨報石投江,楚國百姓聞訊奮起駕舟營救,此后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魚吃屈原的身體,就紛紛拿米團投入江中,后來便有了包粽子的習俗。每年的端午節(jié)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祭拜習俗,體現了百姓對愛國詩人的敬佩與思念。
從2008年起,我國將端午節(jié)規(guī)定為法定節(jié)假日。2009年,中國端午節(jié)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
千山萬水粽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的文化源遠流長,其在文學方面的造詣,是中華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氣質和不屈的愛國主義精神代代相傳。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隨著知識的增長,我對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意義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風俗習慣及文化傳承,增強了我們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5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的起源,只知道每年中國農歷新年在家盛大作為端午。后來才知道有關的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至于還有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一點點。
每一個端午節(jié),戴香囊和五彩線系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們做的第一個問題是拴在孩子的手腕的彩色線條,腳踝,脖子,捆綁的彩色線條只能是良好的夏天,當第一大雨或第一次洗澡,失去之前。媽媽告訴我,據老人們說,為了避免災難,它可以確保福祉。
端午食粽子是我們自己家鄉(xiāng)的主要社會習俗。剛到五月,家里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企業(yè)都會需要準備一盆米進行研究浸泡,同時也把粽葉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中國媽媽一個就是發(fā)展一直都是這樣可以做的。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媽媽開始包粽子,我偶爾會搗亂,努力學習收拾,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磥戆兆硬缓唵?。
當粽子也可以放一些紅棗,葡萄干,雞肉糯米餡混合做的,做餃子的不同口味。米利佳和我喜歡吃肉,吃得特別香。
端午節(jié)的早晨,媽媽我們總是在我睡眼朦朧時叫醒我,去遠處的樹林、小河邊或者洗臉,涼涼的河水沖走了我的困意,熱鬧的人們對于來來發(fā)展往往,真的像過年也是一樣。
回到家,吃著雞蛋和蘸著糖的甜餃子,心里很開心。
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精選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