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知行合一【讀后感I讀書筆記I讀書心得I簡介】
|
王守仁
推薦文章
知行合一的“知”,并不是簡單的“知道”。
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
找到并遵循內(nèi)心的良知,復(fù)雜的外部世界就將變得格外清晰。
致勝決斷,了然于心。
例如見到美色是知,喜歡上美色是行;聞到惡臭是知,厭惡惡臭是行。
一見到美色就喜歡,沒有人見到美色后,還要思考一下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一聞到惡臭就厭惡,沒有人聞到惡臭后,還要思考一下我是厭惡還是喜歡。
這就表示,“知”與“行”是絕對不可分離的兩個部分,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而良知感應(yīng)神速,無需等待,也就是說:我們面對任何一件事時都能快如閃電地得出正確答案,知的同時毫不猶豫馬上去行,這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有什么威力
常聽到有人說: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其實,道理聽過了,不代表就真的懂了。因為這些道理并沒有變成我們內(nèi)心良知的一部分,沒有變成我們的本能。我們不會毫不猶豫、毫不懷疑地在極艱難的情境下去實踐這些道理,但王陽明就可以。
憑借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率文吏弱卒,蕩平江西數(shù)十年巨寇。
憑借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nèi)平定了寧王之亂。
憑借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