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認識可愛中國》直播觀后感及心得
推薦文章
隨著經濟發(fā)展,人們對包括傳統(tǒng)節(jié)日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更加重視,不知道大家最近是否看了《認識可愛中國》。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認識可愛中國》直播觀后感及心得,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認識可愛中國》直播觀后感及心得1
“中國,是我們的家。愛她,崇敬她,是每個中國人的準則。是中國人,就要自強不息,為中國爭光。”是呀,作為一名中國人,愛國是我們的責任。詹天佑就是一個堅守著這樣一個責任的人。
《詹天佑》這篇文章中講述了詹天佑不怕困難、危險和嘲笑,用了短短四年時間,便將京張鐵路修筑成功了。1895年至1899年間,中國有1萬公里的鐵路修筑權被霸占,但清政府卻束手無策。是什么樣的力量使詹天佑不僅完成連外國人都不敢嘗試的工程,還提前兩年竣工呢?是詹天佑一腔愛國之情,是詹天佑的那顆滿腔熱情的心,激勵著詹天佑克服了種種困難險阻,將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完成的工程修筑成功;是詹天佑為了祖國爭光,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也在所不惜,只要能讓中國人的腰板直起來。
我們學過的另一篇課文《燈光》中的郝副營長就是一個像詹天佑一樣愛國的人。為了讓后續(xù)部隊在一片黑暗的環(huán)境中看到突破口,郝副營長將一本書點燃,高高舉起,給后續(xù)部隊照路。雖然郝副營長因火光暴露了自己而犧牲了,但他那種愛國精神卻讓我銘記在心。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也要做像詹天佑、像郝副營長一樣愛國的人。
其實愛國并不代表一定要為國家獻出寶貴的生命,可以體現(xiàn)在許多方面???,奧運健兒們揮汗如雨的鍛煉,只為那金光閃閃的冠軍獎牌,在奧運史冊上鐫刻中國人的名字;瞧,科學家們?yōu)榱搜兄聘呖萍迹趯嶒炇覐U寢忘食的身影。這些都是從心底迸發(fā)出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這種感情是純真的,是熾熱的,是發(fā)自肺腑的,身為中國人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我敬佩詹天佑,他讓我明白了要好好學習,為國爭光;是他讓我知道了要熱愛自己的國家,為國家做出貢獻;也是他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愛國精神。
《認識可愛中國》直播觀后感及心得2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從現(xiàn)代追溯五千年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古人,我們的失人,從他們身上演變而來的。比如,屈原是清明節(jié)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現(xiàn)在,絕對會是一位偉大烈士,供在中國的烈士陵園。
由于屈老的堅貞不屈,為國為民,不畏強權,誓死不做賣國的,寧可跳入江中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會為了一點小利益,而出賣國家出賣自己的人格,不會踐踏自己的尊嚴。
屈原死后,他的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雖然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但是現(xiàn)實中還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們在屈原自殺的江中劃著小船,撒著用葉子包著的米團,人們覺得這樣魚蝦就會吃這些米團,而不會吃屈原的軀體了。由此在江中劃船變成了賽龍舟,撒米團演變成了現(xiàn)在家家吃的粽子,而在那一天人們把那一天定位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的紀念日,每年的4月4日就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們叫它“清明節(jié)”。
例如這樣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節(jié)為什么要放鞭炮,讓我來告訴你為什么。
相傳每年有一天,有個叫“年獸”來擾亂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糧食,毀他們的房子,弄的他們人心惶惶??墒强茨戢F那么兇惡高大,他們卻又不敢與之抗衡,終于有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年獸怕響聲,于是家家戶戶都在年獸來的那天放起了鞭炮。年獸聽見這些鞭炮響聲,嚇得落荒而逃,人們終于又回到了平靜的生活。那天就成了除夕春節(jié),就是這么來的,家家戶戶都要過年,給紅包,這樣才吉利,說這一年都會富富貴貴,平安無事。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中午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所以源遠流長,就說明我例舉的僅僅是個皮毛,還有好多好多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這些傳統(tǒng)文化我們才會多姿多彩,這傳統(tǒng)文化代表了我國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結晶。
就是靠的這些傳統(tǒng)文化,而就是這些傳統(tǒng)文化是別的國家,甚至別的星球所沒有的,它們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是智慧,是結晶,是成果,所以它們會源遠流長。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復制那是遠遠不可能的。如果是簡簡單單的,有何是堪稱“傳統(tǒng)”這兩個字,就算再給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會越來越神秘,你永遠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很精深,非常的精深。
所以我說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源遠流長,是博大精深,是獨一無二的。
《認識可愛中國》直播觀后感及心得3
我們從呱呱落地起,似乎都產生了一個信念,那信念——就是愛國。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喝著黃河水,踏著黃土地,說著中國話,我們不允許任何人損害祖國的利益,侮辱國家的尊嚴。我們熱愛祖國,熱愛這一身黃皮膚,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熟讀八榮八恥,我們熱愛這個如日中天、沸騰向上的祖國。
只是空有一腔愛國情懷是不夠的,這是一個科學發(fā)達的時代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只有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只有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將來投身科學,為祖國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才能使我們祖國強大起來,才能使我們祖國不再受欺凌。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棟梁,中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雖然我們不是最好,但我們會盡力做到更好。
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科學,傳播文明,在享受新生活的同時,更要創(chuàng)造另一個生活,如今,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學習科學技術,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科學家,也是為了能適應生活,更為了能成為新世紀的主人,為國家建設,為人類文明做出貢獻。鄧小平爺爺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確如此,科學為我們祖國的插上了翅膀。毛澤東主席曾對青年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這句話,飽含了長輩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如果說長輩們用辛勤的勞動建設了20世紀的祖國,那么,我們就應該以知識、以科學擔起新世紀的重擔。同學們,我們正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學習科學,讓我們從小做起。我們要努力學好各種文化課,因為這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對各種適合我們小學生看的科普書籍、報刊,最好在課余多閱讀一些;還應該積極動手搞各種科學小實驗、小制作,寫科學小論文等,培養(yǎng)對科學的興趣。長此下去,我們一定能夠熱愛科學,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
我們祖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我們能有今時今日的幸福生活,全靠前人的努力耕耘。古有詩人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現(xiàn)有毛主席的:“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風流人物數(shù)當代,大好春光看今朝。我們要發(fā)憤圖強,為國爭光,成為第二個“貝多芬”“愛迪生”,只要努力,我相信,新一代“諾貝爾獎”一定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囊中之物。
美國前總統(tǒng)曾告誡過他的子民:“你們要問的不是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么,而是你能為國家做什么?!蔽覀儫o時無刻不索取著祖國的資源,享受著祖國的福利,而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那份職責,就是在愛祖國。愛國并不難,并非一定要為國拋頭顱,灑熱血。從小事做起,更能體現(xiàn)我們對祖國的熱愛。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認識可愛中國》直播觀后感及心得4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造就了中國的輝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中國節(jié)日就是中華傳統(tǒng)的體現(xiàn)之一。
中國節(jié)日最典型,最盛大的節(jié)日非春節(jié)莫屬。春節(jié)是中國一年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又叫新年。春節(jié)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一開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春節(jié)也是我最愛的節(jié)日。人們會穿上紅新衣,去給鄰居親戚串門拜年,人們還會早早的去買年貨,這時候的各家超市是最火爆擁擠的,人們會買大魚大肉,對聯(lián)福貼和鞭炮,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上對聯(lián)和福字,聽媽媽說,要倒貼福字,因為福貼倒,意味著:?!暗埂?到)了!到了晚上,小孩兒們會出門點鞭放炮,天空中絢麗的顏色,伴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小孩們個個歡呼雀躍,笑得合不攏嘴,為節(jié)日增添了一份喜慶的色彩。各家宴請賓客,大人們會和長輩親戚們在酒桌上談笑風生。說到吃的,春節(jié)美食也是春節(jié)特色之一,年糕,餃子、湯圓、春卷……這些傳統(tǒng)美食無不透露著中國文化的色彩。
中國端午節(jié)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典范,在每年的陰歷五月初五過,為什么呢?原來是因為我國古代的偉大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這一天投江而死,人們?yōu)榱思o念他,規(guī)定這一天悼念屈原。今天的端午節(jié)也有很多的民間習俗,包粽子就是其中之一,人們會摘粽葉,淘洗糯米,包好做成三角狀,一家人在一起包粽子,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小時候,我看見爺爺在這一天把一種不知名的草插在大門口和窗戶上,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問爺爺這是做什么。爺爺笑了笑,說:“這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這個叫艾草,插上它,這一年蚊蟲就會遠離咱家,咱們一家人也就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在端午節(jié),一些地方會舉行“賽龍舟”,人們會拉上親朋好友到江邊觀看龍舟比賽。看!一艘龍舟就如離弦之箭一般飛速駛來,激起了江邊人的熱情,人們都在爭辯自己認為會勝利的龍舟,人們有說有笑,好不熱鬧!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雖然在一些人看來它平淡無奇,但你若仔細回味,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看似遙不可及的傳統(tǒng)文化就在我們可能忽視了的生活之中,我們要珍惜并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中華傳統(tǒng)經久不衰!
《認識可愛中國》直播觀后感及心得5
當五星紅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時候,當全國人民為申奧成功歡欣鼓舞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百年的噩夢。那是一段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也是一段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歷史。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清朝政府簽下的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使中國從一個泱泱大國變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八國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讓這座世界上最輝煌壯麗的建筑頃刻間變成一片焦土和瓦礫;我們永遠不能忘記,1931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使3000多名萬東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國奴;我們永遠不能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盧溝橋事變,使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zhàn);我們永遠不能忘記,1937年12月13日,日本法西斯對我國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_周慘絕人寰的大規(guī)模屠殺……
為了重整河山,多少志士仁人、革命先輩拋頭顱,撒熱血,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以頑強不屈的精神打敗了帝國主義侵略者。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后于前人,要繼承和發(fā)揚先行者留給我們的不怕困難的精神。
從七七事變開始,中國一直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中國人民一直在戰(zhàn)火中苦苦掙扎。如今,中國已走出了血雨腥風的陰霾,華夏大地處處洋溢著歡歌笑語。我們現(xiàn)在的豐衣足食又是靠什么換來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生命與血淚換來的,是用中國人民的雙手和汗水換來的。今昔對比,我們怎能不感嘆呢?不要忘記我們中國曾有過的一段屈辱,不要忘了我們肩挑著振興中華的重任。
我們要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希望。周恩來總理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國的命運掌握在所有中國人的手上,更掌握在我們青少年手上!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祖國更加強大?!安煌鼑鴲u,振興中華!”讓這句話永遠記在我們的心里,激勵我們奮發(fā)圖強。
《認識可愛中國》直播觀后感及心得相關文章:
★ 可愛的中國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