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
《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六篇
《常識》依賴不言自明的道理,說明當時的北美已經(jīng)普遍認同這些價值,這是歐洲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結(jié)果。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冻WR》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1
近日有幸拜讀梁文道先生的《常識》,感覺內(nèi)心某種不可名狀的情緒得到了撫慰。
梁文道說,他把他的這本文集命名為“常識”,是因為世上的荒唐事,多是由于常識稀缺,一切似乎都有了一個既定的答案,便不去多想,便理所當然。然而可貴恰恰在于對一件事的反復思考,甚至挖掘其本質(zhì),盡量減少認識盲點,才能使自己不至于愚昧,而不是一旦認識,便欣然接受。這一再需要挖掘的東西,其實就是常識本身。
《常識》總的來說就是一段時期時事評論的集冊,書中每個篇章都是梁文道關于社會熱點下的自我闡述,但是與一些評論不同的是,他的觀點里鮮有晦澀難懂的道理,好似站在與我們截然不同的界面,用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這個社會,借助探索的目光,帶領我們思考社會熱點事件背后所被人忽略卻又極為重要的內(nèi)涵,他稱此為“常識”。以前我總是羨慕很多評論家,他們總是可以用華麗的詞語構(gòu)造出一篇哲理深刻的文章,總有許多新的原理我不曾聽過,總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我未能想到;然而當我讀完梁文道的《常識》時,一種內(nèi)心蠕動了許久不可名狀的感受突然立體而清晰的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具有價值,何必苦苦效仿那些看似深奧的東西呢?
書中談了許多看來是頗為敏感的話題,例如“日本問題”和“網(wǎng)絡信息問題”?!叭毡尽眴栴}可以說是非常讓當今中國人異常敏感的話題:當今時代,反日本的激進分子的數(shù)目呈現(xiàn)有增無減的趨勢,但說到底我們卻并沒有弄清楚反對的對象,我們要反對的是罪惡而不是日本,就是梁文道先生講的“不是反日本,而是反罪惡”一樣,罪惡才是人類犯下罪行的根源,根源不除,世界永遠不清凈。所以說這不是“中日問題”,而是“反罪惡”的問題了,這是必須搞清楚的,只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看問題才不會膚淺,才會越接近事物的本質(zhì),但事物總像蒙上了層層面紗,需要人耐心的一層層揭開。
梁文道先生在自序中提到:他的一個愿望,是希望社會上的我們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正是我讀完《常識》之后,所意識到的很重要的一點。希望自己以后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堅定捍衛(wèi)自己獨立的想法,不再被輿論所牽引,不在世俗中迎合,學會用理性思維去認真的思考社會上發(fā)生的一切,做個知足常樂之人。
《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2
托瑪斯。潘恩的名字看來有不少人并不知道,不過他的著作在18世紀在北美可是熱極一時。按《常識》書上的說法,好像當時在北美幾乎人手一冊。呵呵,我想這可能太過于夸張了。不過,對于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如何建立一個沒有皇帝的國家、一個把人的基本權利盡量維護好的國家,這本小冊子的普及實在是太重要了。
潘恩同學把我心里一直思考的問題寫了出來,巧合的讓我懷疑是不是真有移魂轉(zhuǎn)世。他在《常識》中把人民為什么要建立政府,以及如果不對政府加以小心的戒備,就會對人民的基本權利進行踐踏,還有人的自然權利與政府的惡的.本質(zhì)進行了說明。我得說,在18世紀那個年代,產(chǎn)生這樣思想火苗的人真可謂偉大?,F(xiàn)在大家習以為常的種種公民權利,在200多年前的時候,還只是皇帝讓你有才能有的。隨然我對西方人的文學描寫習慣不是太能適應,但還是能看出潘恩是冷靜的把人類從出現(xiàn)開始起仔細思考過的。書中較為詳細的描述了人怎樣適宜群居,群居后產(chǎn)生的利益沖突,法律的產(chǎn)生,以及公共事務的維持,當族群擴大時,公共事務不可避免的需要有專門人員來做,這樣就產(chǎn)生的政府,還有以后政府逐漸會因為惡的本性而對公民權利產(chǎn)生威脅、以及會把手中的職權濫用而為自己謀利。不可否認,這本書的普及使得五月花的乘客以及北美的廣大居民意識到,他們有權獨立,且獨立后要小心的設計一種制度,使之不能在長年累月的運轉(zhuǎn)之后,慢慢從為公民公共事務進行服務轉(zhuǎn)變成一個隨處可見冷臉、辦事效率低下、利用職權、大事小情均以機密不可外泄為由進行搪塞的一只由納稅人來供養(yǎng)的怪物。我相信、而且書中也說明了,《獨立宣言》的作者們,以及美國憲法的制定者們,絕大多數(shù)都是《常識》的讀者,這是一件很幸運的事。
這本書的名字其實很奇怪,《常識》,這個詞表達出來的意思仿佛應該是大家不用看這本書就能知道的事情或道理??删褪沁@簡簡單單的一個詞,有多少人甚至一輩子都不曾想過或者有機會去接觸過。他們?yōu)樽约河幸粋€看起來偉大的領導人領導著,卻不知道一個信息流動性很差或只有單向信息流動的社會下可以把任何一個資質(zhì)平庸的人塑造成有“屎”以來最聰明、最有道德、最有同情心的人,而這個人可以在沒有任何的監(jiān)督之下任勞任怨的為人民服務,而在其領導下的政府中的所有人也都是這樣的一群。這樣的人是有常識,還是沒有《常識》呢?
《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3
這星期,我讀了一本老師以前推薦的書——梁文道的《常識》。
《常識》是梁文道一些專欄的合集,可以作為國際時政知識普及,也可透過作者的獨特視角發(fā)現(xiàn)很多隱藏在表象下面的邏輯。觀點很理性,問題分析的也很好,新浪2009好書排行第二。這是一本值得你深深思考的書,作者獨特的見解,是這本書最值得一看的地方。他揭露了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揭露了社會的陰暗面,讓我們可以更好的看清這個社會,看清我們現(xiàn)在身處在一個怎樣的地方。這本書以一個個小事件引發(fā)出作者的感悟串連在一起,組成了一本引人深思的好書。我很喜歡這本書封面上包得那個小條上寫的: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乃因此為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在這兩句話里,我們多少可以讀出一點嘲諷的味道,常識是什么?無非是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應該明白的道理罷了。
但人總是忘記常識,甚至是連常識也算不上的常識。只是看這句話,就足夠勾起我讀書的欲望。干凈的封面,更給人一種“干凈”的感覺。翻到自序,他的開頭也很有意思:“除非你是梁啟超,有一支生花妙筆,能夠痛快淋漓地把四萬萬人的心底話都寫出來,或者是林行止,香江第一健筆,能日日筆耕,每年一本集子恰恰就是整個時代的記錄:否則,把時事評論結(jié)冊出書又有什么意義呢?”這本書名為“常識”,看過之后,發(fā)現(xiàn)內(nèi)容與“常識”很符合,雖說是常識,但卻是隱藏在事實真相背后不為大眾所關心所反省到的層次,也就可以說是真相,是引人深思的真相,本來普通的知識、常理,還有幾個人知道,知道的人又有幾個敢說呢?真的很感謝梁文道的這本常識,他讓我明白了事情,往往不能只看表面,我們需要的是真相!《常識》真的是本好書,是一本值得你深深思考的書!
《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4
近來才讀梁文道先生的作品,從《常識》到《我讀》,再到《味道》,深深為他的文筆、邏輯所折服。
梁先生肚子里定是儲藏了無窮盡的知識,要不怎么會在寫文章時信手拈來,通古博今、學貫中西,記得讀《味道》第一篇的時候,看文章思路由簡單的吃跳躍到希臘民主政治傳統(tǒng),跳入動物界就餐順序,筆峰一轉(zhuǎn),又馬上跳回當下,這種轉(zhuǎn)換一點兒違和感都沒有。倘若換做自己來寫,估計又要變成干巴巴的討論,拿不出例子來支撐論點,大概讀者讀起來興趣全無。但愿以后閱讀過程中,能夠多留意留意這種例證方法,好歹也顯得文采斐然點兒。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梁先生表達論點時不偏不倚,站在中立的立場去表達觀點,這和讀馬家輝的作品時體會完全不同。讀馬家輝作品時,總覺得他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香港人的傲慢和對內(nèi)地人的嘲諷,雖說同胞優(yōu)缺點,可是站在那個角度點評,誰讀起來都會覺得不舒服吧??墒牵合壬淖髌窙]有這種港式精英傲慢感,大概這才是真正的精英。我記得中間有一篇說,香港人被英國殖民統(tǒng)治那么久,居然沒有學會英國人的低調(diào)紳士,結(jié)合前一段時間的新聞報道,這種評論放在當下仍不為過。這也是需要學的一個技巧,切不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勢,修養(yǎng)應該是讓別人覺得舒服自在。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又犯了老毛病,讀得太快,沒有記完整的摘抄。以后再如此讀法,定要打爪子。
慢下來,慢下來,細細品味。
我還要讀梁先生的作品,大愛他的風范。
《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5
《常識》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時事評論集,但它卻更像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提醒世人一些什么的書。名為“常識”,但看了之后,發(fā)現(xiàn)用“常識”命名真是匹配,雖說是常識,但卻是隱藏在事實真相背后不為大眾所關心所反省到的層次,也就可以直接說是真相,是令人深思的真相,本來普通的知識、常理。在此,我對敢于說出背后真相的梁文道先生表示敬意,同時也對我自己被某些世事迷惑而感到羞愧。
梁文道先生談了許多現(xiàn)在看來是頗為敏感的話題,就例如“日本問題”和“網(wǎng)絡信息問題”?!叭毡尽眴栴}可以說是非常讓當今中國人異常敏感的話題:當今時代,反日本的激進分子的數(shù)目呈現(xiàn)有增無減的趨勢,在他們看來,日本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原諒的,不把日本置于死地就不罷休。就像當時無聊人士瘋傳于QQ群的反日宣傳的郵件一樣,把日本人民說得個個都充滿了邪惡。他們沒有弄明白歷史是什么和自己所要反對的對象是什么,所以他們就盲目激進,盲目地反對日本。其實,歷史是可以記得但不能記恨的東西。我認為歷史上種種人類無知所犯下的罪行,我們可以記住,可以了解背景了解精神層次的東西,但我們不可以把歷史上別人犯下的罪行發(fā)展成為對他們國家一切的仇恨。
我曾聽說過一個極其反對日本的人,他生活中凡是一切有出于日本的東西他都不碰,他說他活得極快樂,因為周身處處都可見到中國制造。而我覺得他其實活得很痛苦,歷史的日本是曾犯下滔天罪行的,現(xiàn)在的日本也不消停,我們依然會記得,看清楚。但是日本國家的科學技術卻是有很多東西是值得稱贊的,就像日本的電視機,日本的小汽車,日本的動漫等等。這些東西還是要批判的吸收好。
說到底是他們沒有弄清楚反對的對象,我們要反對的是罪惡而不是日本,就是梁文道先生講的“不是反日本,而是反罪惡”一樣,罪惡才是人類犯下罪行的根源,根源不除,世界永遠不清凈。所以說這不是“中日問題”,而是“反罪惡”的問題了,這是必須搞清楚的,只有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看問題才不會膚淺,才會越接近事物的本質(zhì)。
現(xiàn)在有不少人在反對韓國,原因在于韓國“意淫”了中國的文化,把孔子呀之類的歷史名人經(jīng)過一系列看似仔細實質(zhì)荒唐的調(diào)查后納入自己門下,令有些人深惡痛絕,因而仇視韓國的人之類的。其實韓國政府和媒體就算再搞多一些這樣的荒唐事出來,但如果我們中國人不注重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也許有一天會變成那樣。但是總會有人去揭穿騙局的,表明真相的,會有像梁文道先生一樣的人,畢竟中國歷史悠久,人口眾多,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國家。在這,我們也并不是要反對韓國,而是反對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所犯下的文化罪惡。
梁文道先生的《常識》真的令我感悟很多,鑒于我的文筆拙劣,在這里就不一一寫出,同時也希望大家都去看看這本書,了解了解世上事實的種種真相,因為這也是常識!
《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6
這幾天看梁文道的《常識》,覺得寫得挺好。
首先說書名吧,我是這樣理解的,常識,顧名思義一般人應該知道,而作者在書中講的一些道理恰恰是當下很多人“不知道”的,原因或者是麻木,或者是裝不知道。正如魯迅筆下曾經(jīng)描述的,我們這個社會有太多麻木的“看客”。起名“常識”,我理解是想喚醒民眾的意識。
其次,我覺得作者的語言挺講究技巧,可能是資深媒體評論員的緣故,說話比較有分寸,既點到了問題的實質(zhì),又不過頭,也為自己贏得了生存的空間。所以,他才可以繼續(xù)評論,這大概也是今天許多媒體評論員應該學習的地方。
再有,從作者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這一點,在當下尤為珍貴。
關于“知識分子”,前一段時間,看到黃萬盛的一篇《西方知識分子的困境和理論》文章,其中介紹到,“康德曾經(jīng)認為,所謂知識分子,是自覺地將人類進步的責任和道義扛在肩上的人。”而在我們國家,一段時間知識分子被誤解為是“有一些知識的人”,“毛澤東在1957年《正確處理人民內(nèi)部矛盾》的文章中認為,凡是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都是知識分子。也就是說,他把知識分子和文化程度的高低聯(lián)系在一起?!边@兩種解釋的本質(zhì)顯然不同。這就難怪從當下的一些“知識分子”身上很少看到社會責任感了,一些“知識分子”不是自覺地將人類的進步和道義扛在肩上,因此,一些有點知識的專家、學者成為某個政黨、某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也就不足為怪了。反思我們的教育、醫(yī)療、住房改革以及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曾經(jīng)走過的曲折道路,不能不讓我們對一些所謂的“知識分子”提出批判。
而所有這些,都源于當下的一些“知識分子”太過于功利化了,太過于缺乏社會責任感了!
言為心聲,文以載道。讀梁文道的文字,不覺讓我為之一震,大呼過癮。然而,感覺當下這樣的文字太少了,讀這樣文字的人也太少了!
《常識》讀書心得感悟及體會相關文章:
★ 讀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