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龍的傳人讀書筆記
最新龍的傳人讀書筆記五篇
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龍的傳人讀書筆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龍的傳人讀書筆記1
這周我學會了第一單元的所有課文,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龍的傳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我們中華兒女從古到今都非常喜歡龍,因為龍象征著中國人對由完美的向往自和追求。 讀完這篇課文后,我心潮澎湃,不時在耳邊響起動人的旋律:“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提起龍,中國人莫不引以為自豪,有時還自稱為“龍的傳人”。
中國人非常喜歡龍,我也不例外,因為龍威力無比,無所不能,還象征著我們中國人自強不息,萬眾一心,團結(jié)奮斗,不怕困難的精神。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我們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就完成了救治和重建汶川。
如今,我們終中國人已經(jīng)變得很強大了,而且科技也發(fā)達了許多。比如神州七號成功發(fā)射到了月球;我國產(chǎn)出了第一輛國產(chǎn)轎車;嫦娥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到太空.......古人也有很多智慧的結(jié)晶,有四大發(fā)明,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fā)明的中醫(yī),還有《本草綱目》,《孫子兵法》等著作。 我們是“龍的傳人”,我為我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龍的傳人讀書筆記2
當讀了《龍的傳人》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龍是中華人民、炎皇子孫中一個神圣而又神秘、至高無上的一個想象中的動物。它能掌握與控制一切事物的成與敗,吉與祥,禍與福,它也是個無所不能的天神,通俗的說法就是老天爺,上帝,天帝,玉皇大帝。但這又只是一種想象而已。中國人因為太癡迷于龍而自稱為是“龍的傳人”。龍是多么的無所不能啊,而我又是龍的傳人,怎能讓龍失望呢?所以我得好好學習,成就偉業(yè),不然我就不佩擁有這個響亮的稱號!
有時候,中國人在現(xiàn)實中失去了可以自豪的依據(jù),便向歷史和傳統(tǒng)去找這類依據(jù)。魯迅注意到了這點。他所塑造的靠打短工吃飽肚皮的阿Q,對富人不屑一顧,說他的家族先前闊得很。這與現(xiàn)在中國人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似乎有相似的地方。然而也有區(qū)別。阿Q說他的祖先也闊過,這一定是事實,打從三皇五帝,至今四千余年,阿Q歷代先人,肯定不都是打短工的,因此阿Q 所言極是。但說中國人祖先是龍,恐怕絕對不是事實??梢娭辽僭谶@點上,現(xiàn)在的中國人反倒不如阿Q“唯物”了。
而到了今天,中國人的心里已經(jīng)充實多了。“龍的傳人”這個麻將桌上的“聚寶盆”,雖說仍是一張好牌,但已經(jīng)不如原先那么重要了。我們近來也就不大提及自己是“龍的傳人”了。
我說不清當時大陸上是否有人公開反對“龍的傳人”這一命題。但從輿論大張旗鼓宣傳“龍的傳人”的聲勢上看,從一些隆重推出的批判敢于否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的文章推測,反對的意見肯定是有的。我讀過一篇題為“龍與蟲”的不署名評論文章,該文赫然刊在某《日報》的首版,主旨好像是批駁柏楊的中國人丑陋說,可是文章卻執(zhí)意把中國人拔高;歷數(shù)了華人的成就之后文章筆鋒一轉(zhuǎn),把這一切歸功于中國人的血統(tǒng)高貴上去了!“我們當然是龍的傳人。如果我們的祖宗不是龍而是蟲,作為傳人的我們又是什么呢?”天下竟有不接受龍做自己祖宗的糊涂蟲!但我卻還是糊涂。因為生物學告訴我們,任何高等動物都是由低等動物進化而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世間只有蟲的傳人,沒有龍的傳人。標榜自己的祖宗是龍,聽起來挺舒服,其實呢,如果龍的傳人居然變得肉眼凡胎,成了與其他民族一樣的人,無異于說這樣的民族是處在一個退化的過程中,無異于說這個民族的子孫會退化為蟲!該報以夸獎我們?yōu)槊?,卻把一盆污水順勢傾倒在中國人的頭上。
好讀史的中國人,留心世界各民族的興衰。深知凡是自封血統(tǒng)高貴的民族,要么已經(jīng)亡國,要么碰壁之后改了主張。這又不能不使我們對“龍的傳人”的美稱增加了疑慮。既然三千年前那只神鳥沒能把四分五裂的商民族聚在一起,既然兩千年前那個獸也沒能制止周民族內(nèi)部的爭戰(zhàn),今天我們把龍?zhí)С鰜碛钟惺裁从?把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這些種族特征強調(diào)出來,不但與當今世界潮流大像徑庭,也不合我們的國情、族情。就國情而論,構成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不都是二黑一黃,而具有這些特征的人也不只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僅從“五四”運動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算起,幾代人過去了,如果說當初我們沒有因否定了龍而失去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今天則更無須用這個子虛烏有的怪物來表達我們的自豪感和愛國心。孫中山講過一句為毛澤東多次引用過的名言:“必須喚起民眾,及聯(lián)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我們不妨接著想下去,在團結(jié)平等待我之民族的時候,當然也是要平等地對待他們。于是,稱自己是“龍的傳人”應該不好意思才是。
有這么一個傳說。一百多年前,達爾文與一位貴族辯論進化論問題。最后那位勛爵大人有點不耐煩了,大手一揮說:“您可以認為您是猴子的傳人,而我,來自天使。”此后,“來自天使的人”在英語中成了旁指那些無知而又妄自尊大者的成語。倘若今天中華民族以外的哪個人反其意而用之,走來說:“你們可以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我們,來自類人猿?!蔽覀兦f不要以為人家在自愧不如我們,其實他是在講一個真理。
龍的傳人讀書筆記3
不知道您注意了沒有,我們近來不大提及自己是“龍的傳人”了??磥碇袊耸裁磿r候大談自己是“龍的傳人”,什么時候又不談,也有規(guī)律可循。
雖然龍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是古來已有的概念,但中國人在傳統(tǒng)上從沒有說自己是龍的傳人。惟有皇帝稱自己是真龍?zhí)熳?,大臣們跟著隨聲附和,心里未必真信,知道是用來震懾反抗者的。老百姓中的迷信者可能相信有龍,但把龍與皇帝真的以血緣關系聯(lián)系起來的,怕也不多。三千年以前,商民族說,他們的母系氏族的最后一位女酋長與一只怪鳥發(fā)生了點“關系”,于是生下了商民族的男性祖先名契;周民族說,他們的母系氏族時期最后一位女酋長與一個什么非人的活物發(fā)生了點“關系”,于是生下了周民族的男性祖先名稷?,F(xiàn)在聽起來,好像是在罵自己??墒俏覀兊倪h古先民卻是頗為自豪于此的,并以此來證明自己的部族高貴,有資格凌駕于其他部族之上并統(tǒng)治其他部族。不過到了孔夫子的時代——那是春秋的晚期——當社會思潮更多地關注當世人生的時候,人們就已經(jīng)不太關注契與稷的父親是什么東西了。我猜想,漢代的司馬遷記錄這些傳聞時,大約也會覺得可笑,不會真的相信兩位女酋長與大鳥或那非人的活物會發(fā)生“關系”的。但無論如何,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這其實前無古人,乃是中國人20世紀末的創(chuàng)造。
那是在1980年前后,一位臺灣歌手把一首歌曲《龍的傳人》帶到大陸。一首在臺灣沒有唱響的歌,在海峽的這一邊竟然很快流傳開,這奇怪嗎?如果從共同的民族文化來看,這簡直不可理解。難道海峽兩岸不都是炎黃子孫,不都是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嗎?對這同一首歌在海峽兩岸的不同反響,顯然源于一種有別于共同民族文化的另一種心理。那年頭大陸人雖然窮困,卻沒有感到在世界面前矮了半截,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有待于我們?nèi)ブг驗橹袊鞘澜绺锩闹行?。哪知道轉(zhuǎn)眼間世界革命中心不存在了,一個初步繁榮的社會主義國家,不想竟到了經(jīng)濟崩潰的邊緣。大陸人的心頭霎時間覺得缺了點什么似的。而“龍的傳人”這一命題,正好填補了大陸人空蕩蕩的心頭,使十多億人又一次有了充實的滿足感。臺灣人沒有經(jīng)歷大陸人的這一段心靈歷程,那首歌自然在那里不會有在大陸所遇到的反響了。
龍的傳人讀書筆記4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后是龍的傳人?!弊魑?/p>
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我的心情就非常激動。因為我也是龍的傳人。今天,我就學習了一篇名叫《龍的傳人》的文章,讀完這篇文章,我沉思了好久。
文中講述了五六千年前就有人根據(jù)想象創(chuàng)造出了“中華第一龍”。古往今來,龍還是那么深受人們的喜愛。有關龍的傳說,以龍為名字,以龍為圖案設計工藝品、壁畫、裝飾數(shù)不勝數(shù)。在十二生肖中,龍更是得到人們的喜愛。作文
龍之所以備受人們的喜愛,是因為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是威力無比,無所不能的。龍王高居天庭,也能潛入深淵,它能呼風喚雨,也能翻江倒海。天下旱澇,莊稼豐欠,人間禍福,全憑它的旨意。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龍象征著自由歡騰和完美,又象征著中國人對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國人常常自稱為“龍的傳人”。
我知道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一個神圣而又至高無上的一個象征,它能掌握和控制一切事物的成與敗,吉與兇,禍與福。中國人太崇拜龍,把它神話了。我們是龍的傳人,怎能讓龍失望呢?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努力成為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讓龍的精神代代相傳。
龍的傳人讀書筆記5
針對當時某種“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應該繼承好的精神”的評論有感而發(fā)呢?我翻閱了輔導書,書中對寫作背景的說明不是很詳細,當然我不是認為輔導書中沒有提到就沒有寫作背景,您是隨便寫出的文章。您的這篇文章又是針對什么樣的人呢?是“以我們是龍的傳人為驕傲的人”,還是“與您有共同想法的人”?
這篇文章使我想提問的問題很多,請作者您先聆聽我對文章字句的理解。
“中國人何苦硬認這么個虛妄的不可捉摸的祖先呢?”首先我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形容詞“虛妄的”“不可捉摸的”感觸很深,它們帶著批駁的氣味。我們敬仰的是龍之精神,值得崇尚的精神,您為什么總是在龍是什么上做文章?把較多的筆墨潑在龍的形象上呢?其次認龍這個祖先,為什么以“苦”字形容,以“硬”字作補充?而且“這么個”一詞,我聽著心里很不痛快,您那諷刺的味道,也稍有些不尊不敬于祖先。并且,只是少數(shù)人同意您的說法,大多數(shù)人還是認為有“真龍”存于我們的世界,古有陸游、屈原,忠貞于國家的詩人;現(xiàn)有劉翔、姚明,為國家效力的運動員……所謂的“真龍”不勝枚舉,我們理所當然認為我們是“龍的傳人”。
也許我的觀點與作者您不同,我們二十一世紀人的思想與您不同,我們所有讀者的意見與您不同。但我們同樣是中國人,不說是“龍的傳人”,那也是有五千年歷史,流淌著相同血脈,有骨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