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讀完詩經的心得和感悟
二年級讀完詩經的心得和感悟范文
這是一部研究我國古代最早的文學作品集《詩經》中的動植物與自然現(xiàn)象的專著,自從吳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以來,涉及這門學問者代不乏人,至于晚近,則此調不彈久矣。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讀完詩經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關于二年級讀完詩經的心得和感悟1
在《詩經》《楚辭》這兩大中國文學的發(fā)端鼻祖中,我們很少看到后世詩人們最常愛的花,而只是草木。自由生長的草木猶如大地伸出的觸角,曲折蜿蜒,綿延不息。歌之詠之如同古人自然的生活?!冻o》是士大夫所作,詠物言志寄托情懷,他們不需親自下田,只把農人采摘下來的香草制成的香囊配帶在身上,香草美人喻君子,雜草惡木似小人,但詞意深奧,如果破不了文字障,詩人的內心很難親近。相比之下,《詩經》中的草木要來得自然生動得多,勞作中的人們身邊有什么就唱什么。草木在這里更多地被真實地還原,自然地詠唱。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什么草兒不枯萎,哪兒有一天不奔波。這是《小雅》的最后一篇。憂中有了憤,堪堪亂世,人不如草木。草木還有春來發(fā)新伢的機會,我離開家鄉(xiāng)離開你,卻可能再也不能回來。生長在《詩經》中的草,因了我們想象的泉水不停地灌溉,在書本的字里行間伸展出每一個葉片,郁郁蔥蔥,蔓延過我們荒蕪的心田,為我們充當最恰當?shù)木袷臣Z。
關于二年級讀完詩經的心得和感悟2
有詩三百,悠悠入畫。三百風雅,傳誦萬載。 《詩經》,又名《詩三百》。第一次和她邂逅是在長滿荇菜的水塘邊。雎鳩和鳴,荇菜參差。她身著羅裳對我莞爾一笑,似有萬千風情。那時,我只覺得詩境美好得像一幅悠悠的畫,殊不知,詩有三百,每首都悠悠入畫。
我展開這源遠流長的畫卷,覽盡這畫中人之悲喜。城邑之外,衛(wèi)君為二妹送行。燕子舒展羽翼,欲前又卻,上下翩飛徘徊不忍離去。她梨花帶雨一步一淚,楚楚可憐直戳衛(wèi)君心中柔軟,所有兒時最美好的記憶都翻涌而出。燕兒哀鳴,遠方渺茫,至親分離,不知再見何時。送了一程又一程,可終是“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他淚濕衣衫,遙望宮車轆轆遠去,久久復述著二妹的囑托:“先君之思,以勖寡人!《燕燕》的色彩黯淡了整幅畫卷,可亦有《桃夭》的那一大片粉紅明亮了一方天地。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标柎喝?,桃花正盛,漫山遍野凈是粉紅。出嫁的女子乘轎姍姍而來,桃花灼灼映出她明眸皓齒。新郎怒馬鮮衣,意氣風發(fā),擷一朵桃花別于女子髻前。兩人相視而淺笑,剎那桃花雨下,歲月靜好。 畫中人亦有畫中情,我徜徉其間,品盡這三百風雅。 是“式微式微,胡不歸?”的行役之苦或“風雨凄凄,雞鳴喈喈”的安居之樂。是“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山盟海誓或“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的心照不宣?!稗まふ咻溯凛?。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鄙钋橘澝栏改傅膰I心瀝血。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奔词箰燮尴仁砰L眠,也生死廝守,不離不棄我在這三百風雅中流連忘返,仿佛身臨其境。我可以聽到古人的歌哭之聲,可以看到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到他們熾熱的心跳。從“采采芣苢”走到“蒹葭蒼蒼”,從“青青子衿”來“雨雪霏霏”,我覽盡這千年滄海桑田。“南有喬木”,我有《詩經》。
浩浩湯湯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長河中遺留下這樣一冊畫卷。歷經千年風霜仍光芒璀璨,埋藏數(shù)載還沉吟至今,一字一句都扣人心弦??僧敻邩谴髲B層層崛起,當衣食住行日新月異時;當我們遠離戰(zhàn)爭,生活無虞,一部手機就可以同五洲四海通訊時;當物質名利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當人情冷暖支配我們的心靈時,當一切都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時,還有沒有人會記的那年荇菜水塘邊,窈窕淑女婉轉地一唱牽動了幾度春秋幾代人心呢?
時代在進步,這是我們的成功;經典要流傳,這是我們的使命。悠悠《詩三百》,它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瑰麗的寶藏,是中華民族驕傲的名片!我愿化“燕燕于飛”,把你字字句句捎向人間;我愿做夭夭桃花,綻放你悠悠詩韻長存不朽;我愿為雎鳩關關,將你三百風雅傳誦萬載。有詩三百,如畫悠悠,我吟《詩經》又一秋。
關于二年級讀完詩經的心得和感悟3
在一個雨雪紛飛的日子,戍卒終于踏上了歸途。這本來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然而我們在這里看不到一絲歡愉,只感到一片悲涼。長久的戍邊生活在戍卒心中留下了難以彌合的精神創(chuàng)傷,他是懷著一顆破碎的心走向故鄉(xiāng)的。他憂傷地想起:“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當年我離開家鄉(xiāng)的時候,正是春天,柳絲低拂;而今天呢?“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今天我重返故鄉(xiāng),卻是雪花漫天飛舞的冬天了。在這里,詩人沒有直接傾訴內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隨風飄拂的柳絲來渲染昔日上路時的依依不惜之情,用大雪紛飛來表現(xiàn)今日返家路途的艱難和內心的悲苦,讓那一股纏綿的、深邃的、飄忽的情思,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遠,味之無盡。
這四句是詩經中情景交融的名句?!耙酪馈薄ⅰ蚌边@兩組疊詞,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態(tài)、大雪的飛舞飄揚描繪得十分具體生動,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這個戍卒的內心世界。
“楊柳依依”表現(xiàn)他春天出征時對故鄉(xiāng)、親人戀戀不舍的心情?!坝暄笔刮覀兟?lián)想到他在征程中經受的許多磨難,并襯托出他在返家時滿懷哀傷悲憤心情。
讀了《采薇》,想到詩歌中士兵們有家不能歸,戰(zhàn)爭讓多少人流離失所,讓多少家庭家破人亡。我很慶幸,慶幸自己能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以專心學習,可以享受家庭帶給我的溫暖。我希望世界上從此沒有戰(zhàn)爭,永遠充滿著和平。·
關于二年級讀完詩經的心得和感悟4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有305 首詩,按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風”和“雅”更貼近普通百姓,其內容更加通俗易懂。
我最喜愛的一首詩是《蒹葭》,全稱《國風。秦風。蒹葭》。全詩共有三段,皆以起興開頭。
全詩描繪了一位年輕人為了追求河那邊的“伊人”而不顧道路險阻的情景。
首句“蒹葭蒼茫,白露為霜”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無須過多的修飾,就能讓人遐想萬千。次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適時地點出了年輕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時暗示路途遙遠。第三句“溯洄從之,道路且長”表明了追求過程的艱辛。第四句“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寫出了年輕人認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追尋“伊人”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但年輕人卻始終執(zhí)著地前進著,一種被稱為愛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給予他克服困難的勇氣,因為心里有你,再大的風雨也不畏懼,因為心里有你,苦一點也愿意,愛情的力量總是不可估量,它能夠讓你傾盡全力,即使失敗也不后悔。
如果僅僅是為了贊美愛情,那么此文不寫也罷,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為夢想,目標嗎?這是望深層次想,拋開表面的愛情來看,又有哪一點不吻合呢? 夢想總是在彼岸,總是在那遙遠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條追夢之路,即使路上滿是荊棘,即使伴隨你的常常是狂風暴雨,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進的動力依然十足,有這些就足夠了,它不會讓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擁有它們,你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對嗎?
這是《蒹葭》給予我的啟示,而《蒹葭》又僅僅是《詩經》中的一首,如果我們能細細研究每一首詩的內涵,取其精華,雖然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那將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有些人認為學習古代文化會讓國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錯特錯了,除去科技的進步外,對比古今作品,反倒覺得很多現(xiàn)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幾十字古文,現(xiàn)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靜不下心來,使得傳統(tǒng)的中國文學底蘊正逐漸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閑時間多讀一讀那些流傳了幾千年的名家作品,讀一讀真正的中華經典。
關于二年級讀完詩經的心得和感悟5
《詩經》我每一次品味,讀過之后,頌過之后,咀嚼過之后,一次次發(fā)現(xiàn)它的美好永遠是那樣甘甜爽口仿佛是巍峨山泉圣水,《詩經》她恰如萬年的醞釀,仍然有一種清澈凜冽透骨的美。常常被《詩經》表達的那種和諧,那種執(zhí)著,那種崇高,那種圣潔詩歌文字里的純凈所感動吸引!如是帶著新鮮、好奇的心情,我都會為書中氤氳著的靈秀之氣所傾倒,漫步于《詩經》的海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淡然,是恬靜,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飄逸之美;輕頌《詩經》,口中吟出的是一首首雅俗共賞的曲調,遠離塵世喧囂之后洗凈鉛華,如此的無與倫比、令人心醉。
昨晚,我再次捧起《詩經》欲望總會占領人心的某些領域,毫放是外骨,憂傷才是靈魂,思無邪只不過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夢,她能讓你懂得如何把今后人生歲月完成的更完美……每次讀后,我都要拿起筆做筆記,因為詩經這本書濃縮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思潮與智慧。每次讀后,我總會潸然落淚……輕輕咀嚼書中那不可言狀的美好,那一句句一行行,都如同行云流水般浮現(xiàn)在我眼前,縈繞在我耳邊?!对娊洝分械脑姼铔]有刻意的雕鑿,都只是用平實的筆寫下一些平實的事與情感,然而卻仿佛玉璞天成,真如宋玉所說:“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以前老師說過《詩經》是各地民歌匯集而成,當時覺得實在是不可思議,這樣如同仙露瓊漿般的藝術品竟然都是古代先民即興而作的民歌,可以想象我們的祖先是多么的偉大,多么的令人敬佩。我們應該感謝我們的祖先,是他們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傳唱不息的歌聲,是他們給我們開創(chuàng)了如此令人回味不盡的精神泉源,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珍愛祖先留下來的如此豐厚的精神財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