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國學經(jīng)典心得感想5篇
誦讀國學經(jīng)典心得感想5篇
國學涵蓋了兩漢經(jīng)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并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shù)體系。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國學經(jīng)典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經(jīng)典讀書心得1
“經(jīng)典”是一個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jié)晶,所載為至理常道,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任何一個文化系統(tǒng)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經(jīng)典作為源頭。
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個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為了探索它內(nèi)在的生命——它的各種行動的源泉——我們必須通過它的文學、哲學和藝術(shù)而深入它的靈魂,因為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種種思想、熱情和理想?!?/p>
這個暑假我認真誦讀國學經(jīng)典,感悟古典魅力,感受頗深。
一提到“國學經(jīng)典”四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yīng)一定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我覺得《千字文》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據(jù)史書記載,這篇構(gòu)思精巧、富有韻致的《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一位叫周興嗣的人于一夜間編成的。公元六世紀初,梁武帝蕭衍博通眾學,擅長文學,雅愛書法。他對王羲之的書法推崇備至,因而命人從王羲之的墨跡中,選出一千個各不相同的字,讓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用四言韻文的形式將其編撰成文,字句間要求有密切聯(lián)系,且要富于文采和韻味,以供兒童學習識字,并從中掌握必要的知識。周興嗣才思敏捷,一夜便將《千字文》編成,不過,第二天,他竟已是兩鬢斑白?!肚ё治摹菲褚延?400多年了。流傳到今天,作為一部啟蒙讀物,它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書中還有關(guān)于學習的,如“尺璧非寶,寸陰是競?!闭f明古人很早就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篤初誠美,慎終宜令?!毙奚?、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但始終如一堅持到最后更是難能可貴。做學問不可以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應(yīng)該堅持不懈,最終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笆卣嬷緷M,逐物意移。”說的是每個人要保持善性,學習要專一,不要轉(zhuǎn)移意志,甚至玩物喪志?!肮侣崖劊廾傻日V?!睂W問淺薄,見識少,就會被別人恥笑。我們不能只讀死書,還要多增長見識,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書中還寫了許多歷史傳說,經(jīng)典故事:如夜明珠,盤古開天,讓我大開眼界。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弊屛覀冊诙嘧x、多背中享受這部經(jīng)典美文帶給我們的樂趣吧!
再如讀《論語》時,我對《論語》及其作者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慢慢知道我們的很多風俗習慣、禮貌用語原來都來自于《論語》,《論語》在2500多年后仍能擁有如此深的影響,而且在世界很多地方也廣為流傳?!墩撜Z》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的確,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學習要動腦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題海戰(zhàn)術(shù),要學會思考和總結(jié)。只有在努力的基礎(chǔ)上,學會思考,自己的學習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如果僅僅思考而不學習,那就像種莊稼想不勞而獲一樣。把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提醒著自己,工作也要講究方法,不要一股勁走到頭,才發(fā)現(xiàn)是個死胡同,要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從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時刻提醒著自己,只有親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要有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嘗試,去付諸行動?!墩撜Z》不僅教會了我學會工作,還教會了我做人。所以,我堅信,只要大家能夠理解《論語》的真諦,你的人生一定不會遺憾。
閱讀國學經(jīng)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
國學經(jīng)典讀書心得2
諾大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是我們的老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它們流傳了成百上千年,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自這學期以來,學校里掀起了一場國學經(jīng)典誦讀的熱潮,每天一到午間會時期必定是此起彼伏的朗朗讀書聲。常是《弟子規(guī)》讀完后緊隨著《三字經(jīng)》就來了,從不間斷。從“弟子規(guī),圣人訓。”到“勿自暴,勿自棄?!痹購摹叭酥酰员旧啤!钡健扒谟泄Γ瑧驘o益?!弊屛覀冏哌M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感受其中的儒家風范——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完美人生理想;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處世修身原則。在這里,我們可以學到更多的傳統(tǒng)美德;在這里,我們可以了解更多能人志士努力的詳細過程;在這里,我們可以獲得更多平常不曾有過的領(lǐng)悟。例如,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心?我們平日里外出時有沒有什么做得不妥當?shù)牡胤?我們要怎樣做才不會讓父母擔心?
我們可以從經(jīng)典中學會做人處事的人生哲理,也可以從中品味人間百態(tài)?;蛟S你現(xiàn)在讀不出,理解不到,但,晉朝的陳壽在《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xiàn)在不理解,現(xiàn)在或許差的是時間的洗禮和社會的閱歷,但,這不代表著以后的我們也不能理解。
經(jīng)典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把誦讀國學經(jīng)典堅持下去,能使我們提高自身修養(yǎng),道德品范,還可以使我們的氣質(zhì)更高貴。經(jīng)典能使我們內(nèi)心平靜,淡泊明志。這是修養(yǎng),是氣質(zhì),是境界,也是我們獲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因為,只有這樣,不論處在何種境界,不論面對何種情況,也能以最冷靜的頭腦,最優(yōu)雅的姿態(tài)完美解決。理想,志氣和勇氣固然重要,但,如果總是毛躁的處理事情,也成不了大事。這時則需要閱讀國學經(jīng)典時的平靜,靜下心來把事情一件一件的仔仔細細的做好。
國學經(jīng)典是我華夏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鑄就了許多偉人,成就了許多輝煌,締造了許多盛世,它們是我們的民族魂。讓我們一起習讀國學經(jīng)典,傳承中國文化,實現(xiàn)民族復興。
國學經(jīng)典讀書心得3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國學大致分為哲學、史學、文學和禮俗學等。平常像我們小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文學了,文學也分為古詩詞、名言等。
通過學習文學,我感受到中國的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學生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和熱愛祖國。《弟子規(guī)》就是能很好說明這些事的一個例子,大人們都說學《弟子規(guī)》是決定孩子好壞的第一步,能很好的管理孩子的行為舉止與言行?!兜茏右?guī)》中講的最多的就是孝敬父母,所以中國的孝道也是作為一名中國人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就像小黃香在寒冷的冬天鉆進爸爸的被窩為出去干活的爸爸把被窩捂熱乎了,在炎熱的夏天小黃香用扇子把爸爸的被窩扇的很涼快,這樣爸爸回來睡覺的時候就可以舒服一點了。這個故事就可以很明了的解釋了孝的這個字,如果沒有了孝道,就是沒有了人性,如果你連親情都沒有,世界就將變得冷漠無情。
當然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了解中國的歷史,不知道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你就不配當一名中國人,就更不配做一名炎黃子孫,我們國家從前受盡了他國的欺辱與迫害,可是現(xiàn)在中國日益強大,是個富強民主的國家,我們終于揚眉吐氣了,不用看別人的臉色生活了,中國人證明了他們在這幾百年的努力并沒有白費,也證明了中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強大了!
要想了解自己的祖國,要想了解國學,要想當一名合格的中國人,就要好好學習,俗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長大后要是有了出息就一定要好好的回報自己的祖國,不愧對于自己的良心!
國學經(jīng)典讀書心得4
這幾天,徐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國學經(jīng)典》這一本書,并且還給我們打印了這本書里比較好的名言,讓我們多背,讓這些名言永遠做我們的生活導航。我們通過多讀、多背,漸漸的了解了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我們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著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瑯瑯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于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秶鴮W經(jīng)典》這本書正是中小學生國學啟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jié)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jīng)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jīng)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圣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guī)范,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yīng)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jié)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yīng)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jīng)典讀書心得5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里有幾樣不可缺少的東西-----------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是孔子到孟子以及董仲舒一一完善的。
讀了這一套書以后我真是感慨萬千,它讓我知道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的心靈。“仁”里面的《美金的價值》、“義”里面的《大義橋》、“智”里面的《無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歡“信”這本書,我能從中體會到“信”讓人受益非淺,那一句句簡練的語言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例如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古今中外誠信使人們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應(yīng)別人的事無論多困難他都想辦法辦到。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大將,曾幾次打敗漢軍。劉邦當皇帝后下令通緝季布,季布只好化裝到山東一朱姓家當傭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收留了他,而且?guī)退騽钫f情。劉邦后來封季布為中朗。季布有個朋友叫曹丘生,專愛拍馬屁,聽說季布當了官便來巴結(jié)。季布見曹丘生來就虎起了臉,罵了他幾句。誰知無論季布態(tài)度多嚴厲,曹丘生照舊陪著笑還說:“我聽說楚地有‘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聽后很高興就待他為上賓,曹丘生走后到處宣揚,季布的名生就越來越大。這就是一諾千金。
誠信是不分國界的,在美國一個莊園主的家里有一把新斧子,莊園主的兒子看見了十分喜愛,他想試試斧子快不快,就對準一棵櫻桃樹砍去,只聽“咔嚓”一下樹被砍斷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進了小屋,但后來因為‘誠信’還是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這就是美國總統(tǒng)華盛頓小時候的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還是華盛頓,在他們身上都有個共同點“信”,我們必須要以誠待人,正如李嘉誠的所說“我們要以誠代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
國學,是你使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是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聲對你說:“謝謝你”!
誦讀國學經(jīng)典心得感想5篇相關(guān)文章:
★ 張成、林萌: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