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讀書筆記1000字
推薦文章
三毛的眾多選集中,要問我為什選《撒哈拉的故事》這本書來寫讀后感,我只想說,我喜歡在撒哈拉沙漠中狂野又溫柔、勇敢而又純粹的三毛。
“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落下一粒沙,從此便有了撒哈拉?!焙茉缫郧白x到這個句子時,便被包含其中的深情深深震撼。該是怎樣的女子才寫得出這樣絕美獨特的句子?
提到撒哈拉沙漠,大家都會想到那是一個貧困、落后、欠發(fā)展的國家,而在三毛的內(nèi)心深處,撒哈拉沙漠就是她的歸屬,她的家。
在許多人都反對的情況下,三毛毅然離開了臺灣,開始了撒哈拉沙漠之行。三毛的追求者——荷西,他追隨三毛,去三毛想去的任何地方,荷西為了三毛,提前去到撒哈拉沙漠,為三毛的到達落腳做好準(zhǔn)備。
撒哈拉并不是一個秀麗怡人的風(fēng)景區(qū)——沙漠的環(huán)境是惡劣的,沙漠里的人是刻板的,沙漠里的文化是陌生的。它與世隔絕,荒涼,白天酷熱,夜晚極冷。沒有水,人們身上用布包裹著,散發(fā)著濃濃的體臭;沒有知識,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幾歲;撒哈拉的人們對神靈的迷信讓人害怕。在三毛筆下的他們是鮮活的。三毛大方、有愛心、有知識、有膽略,與撒哈拉中的女人完全不同,簡直是沙漠中的一朵奇葩。她關(guān)愛貧困人家,善待沙漠中每一個善良的靈魂。
在撒哈拉,三毛的日常過得詩意且富有創(chuàng)意。
在《沙漠中的飯店》中,簡單的中餐,充滿內(nèi)涵而幸福。三毛與荷西間的對話讓人忍俊不禁。三毛做了粉絲湯,荷西問她是什么,三毛告訴他是“雨”,春天的第一場雨。
在《懸壺濟世》中,嘗試赤腳醫(yī)生,體驗醫(yī)生濟世的安心;用她奇特的方法幫鄰居們治病,她那積極的心態(tài)和友好的態(tài)度使她贏得了一次次珍貴的友誼。
在《素人漁夫》中,三毛與荷西打漁補貼家用,感受素人漁夫的樂趣;我也體會到了她與荷西在沙漠里生活中的另一種快樂。
在《啞奴》中,一個在沙漠里的奴隸的生活艱難卻依然樂觀感恩。三毛看不慣那些財主對啞奴的虐待,卻又無奈而返。
在《娃娃新娘》中,十歲女孩的殘酷的婚禮,是在可笑的風(fēng)俗下愚昧的人們孕育出來的畸形產(chǎn)物。
在《荒山之夜》——尋找化石歷險記,歷經(jīng)千辛與危險,堅定荷西是生命中的不可割舍。
在《白手起家》中,婚禮的新房,因為愛而充滿溫馨。把破舊的出租屋,一點一點親手打造成了沙漠上的一幅畫、一個藝術(shù)館、一個世外桃源。我欣喜他們一起攜手度過那段最艱苦的日子,把自己的小家打造成了“全沙漠最美的家”。
三毛是一個普通人,卻能在條件艱苦的沙漠中,把生活過得像詩一樣。三毛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枯燥生活的每一處在她眼里都有無限的樂趣。而我們大多卻在為生活瑣事煩惱。
或許,你感受到的生活是凄苦的,眼神是飄忽的,命運是殘忍的。但在三毛眼中,這些生活的蒼涼之處是富有詩意的。當(dāng)你閱讀三毛的書籍時,當(dāng)你看到三毛的文字下蒼白而又充滿力量的文字時,你會覺得在這片土地,三毛就是仙人掌,一定要在沙漠里成長。
我記得有一句話時這么說的:既然無法改變環(huán)境,就去適應(yīng)環(huán)境;既然無法改變他人,就去接納他人。我想,三毛就是這樣的人,在平淡生活中發(fā)現(xiàn)樂趣,真實自在地度過自己的人生。
也許許多人沒有三毛灑脫和勇敢,也不像三毛那樣愛流浪,但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像三毛那樣博覽全書,知生活,愛生活,對自己所經(jīng)歷的都抱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在未知的人生道路上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