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后感3篇
狼圖騰讀后感3篇
沉沉暮色罩住荒原,彼時草木凋敝山川盡肅,天地有蠻荒之氣,而此刻的狼群正在緊鑼密鼓的執(zhí)行計劃,堅不可摧的團隊精神以及勢不可擋的毅力與勇氣注定了狹路相逢“狼”者勝。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狼圖騰讀后感”,歡迎閱讀與借鑒!
狼圖騰讀后感
起初,以為狼只是喜歡群居的野獸,憑借著數(shù)量的優(yōu)勢捕捉一些小動物,茍且是這世界上的生物而已。在我的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及其尷尬的,兇猛不及獅虎,速度不及獵豹。同為食肉動物,也只能去欺負綿羊和兔子。甚至,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襯托虎豹更加無敵無畏,像一部電影,狼永遠只配當配角。然而,讀完《狼圖騰》,我越來越明白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無知,愚昧。
草原也曾有虎豹,但在漫長的歲月里,它們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相繼淘汰了。而狼,則成了草原真正的霸主。這是為什么?
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已經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圍攻都堪稱經典。它們從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斗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被人發(fā)現(xiàn)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小聰明,而是大智慧了。
狼是團結的。它們不像羊,敵人一追上來,就亂了陣腳,各跑各的,同伴被抓了去,它們只是在遠處前擁后擠,伸長脖子看著,那幸災樂禍的嘴臉,好像在說:“這才好啊,你死了,我不就幸免于難了嗎?”狼不同,它們很少各自為戰(zhàn),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tǒng)一調度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當,還會讓著老狼、弱狼、幼狼。即使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腹背受敵,四面楚歌,依然鎮(zhèn)定自若,形陣不亂。
狼亦是勇敢的。它們從來不畏懼死亡,像草原上的“敢死隊”,為了沖垮羊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圍肥羊的肚皮,與羊同歸于盡。和獵狗的爭斗中,狼也是前仆后繼,即便是戰(zhàn)斗到最后一條也毫不畏懼,絕不會中途夾著尾巴逃跑。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鋒?
然而,這一切被一些自以為是,自命不凡的人破壞了。他們開著越野車,扛著步槍肆意捕殺草原狼,樂此不疲。當我看到一匹壯狼被掃射20多槍,費盡最后一絲氣力,仍帶著不屈的眼神,轟然倒地的那一刻,我再也看不下去了。這時的狼,是英雄;而人,成了最卑劣的動物。
感謝《狼圖騰》的作者,他讓我懂得了太多,讓我一觸即發(fā)的文字,也讓我了解到我們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差異,在人與自然、人性與狼性、狼道與人道似乎存在著和追求的嘴角。
掩卷深思,我們進步的很慢,主要因為我們的身體已經被鑄進太多“羊血”,直到今天還在還在不斷灌輸著。殊不知我們靈魂中的僅有的一點兒狼性也將湮滅,在所謂的和平與浮躁中。縱觀中國的歷史:當年區(qū)區(qū)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么能夠橫掃大陸?偌大的漢王朝怎么被小小的游牧民族統(tǒng)治了近一個世紀?是游牧人民一次次給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xù)……
古老而悠久的華夏文明起源于狼性十足的草原部落,隨著儒家思想的興起與教化,人類精神的狼性被羊性取代了??梢赃@么說,我們漢族創(chuàng)造了中國的腦和手,游牧精神和性格創(chuàng)造的卻是脊梁,在這強悍進取的狼性中,深深蘊含著民族復興的偉大潛力?!袄菆D騰理論”影響了以÷一代又一代人,它教給我們:別無選擇,勇敢面對。去競爭,去拼搏,去成長……作者也沿著“狼圖騰理論”作了進一步分析,明確指出:“中國的改革,不僅是經濟體制的改革和轉換,而是從基礎上更是具有決定性的卻是國民性格的改革和轉換。”
細細數(shù)來,我們社會向前發(fā)展歷經三個階段。從古代的“文明羊”,到了個性真正解放,最后,延著“文明人”的路線繼續(xù)向前行走。我們徹底根除了“文明羊”的家畜性,可是,仍然缺少“文明狼”的半野蠻性。有了狼的秉性,才能堂堂正正成為大寫的中國人!
國家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民族性格的競爭。而民族性格的形成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諸多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精髓歷練出的結晶。去偽存真,迎接挑戰(zhàn),世世代代,相傳不息,久不滿足。為此,《狼圖騰》所揭示的,是華夏文明導致中華落后的根源。作者呼喚強悍狼文化的回歸,無疑是為我們有朝一日的民族振興鋪墊了一道捷徑。
我們擁有很高的智慧,可我們缺少了純潔;我們看重自己的利益,可我們卻不懂得眾志成城;我們擁有今天,可我們還沒有學會預知明天……也許,我們真的要像狼一樣機智,果敢,勇敢,而不是像只會“咩咩”叫的羊一樣愚鈍、猶豫、懦弱。
做人當自強,中華當自強。解“狼”之謎,重拾華夏文明;與“狼”共舞,方顯英雄本色!
狼圖騰讀后感
最近我愛上了一本動物小說——《狼圖騰》,它以有趣的寫作手法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的吸引了我。書里有北京知青陳陣,熱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還有令人敬畏的老獵人,更有那稱王稱霸的草原狼,勇敢機智。
這本書是作者姜戎30年的心血,他細致地描繪了倆個北京知青—陳陣和楊克來到蒙古額侖大草原,在一次掏狼崽的任務中收養(yǎng)了一只小狼,通過他們與小狼的朝夕共處,產生生死之情。
文章引用大量的比喻句、擬人句生動形象地刻畫出大草原上狼生活習性和它特有的多面性。
狼生性兇狠毒辣,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價用其超常的智慧才能捕食獵物。其中“狼與老兔決斗”這一片段當我膽顫驚心。小狼看到又肥又大的老兔,先亮出狼牙,使其畏懼三分,接著伸出前爪,試探動靜。老兔也不甘弱抬起強有力的后腿像重炮一般,猛地一擊,差點踢瞎小狼的左眼。小狼立刻退后三步,繞著老兔轉圈試探幾回,終于發(fā)現(xiàn)它的弱點,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到老兔的面前,張開強有力的雙爪,抓住兔頭,使勁一拉,發(fā)現(xiàn)那對巨炮并沒有傷害它,再用更大的力氣往身邊扯,等老兔氣力用盡,無力掙扎時,用鋒利的牙齒無比精準地咬住老兔的氣管,直至于死亡,最后張開血盆大口,把老兔咀嚼的只剩下幾顆牙齒。在適者生存的大自然里,只有強者才能存活。
大草原上的狼追求自由獨立,擁有不屈不撓的高貴靈魂。小狼拒絕被人類用鐵鏈牽著走,每次主人要牽它時,總會遭到他的極力反抗,露出狼牙,好像在告訴人們,我要自由,要想用鐵鏈拴著我走,就給你顏色看看。即使人們強制套上鐵鏈,它會一動不動趴著,哪怕脖子上已經勒出一條血痕,也可忍受死亡絞索的疼痛,仍然不放棄尊嚴。這是它們與寧愿被牽的動物最大的區(qū)別。
狼也除人類以外天下第一兵家,對近戰(zhàn)、野戰(zhàn)、奔襲站、游擊戰(zhàn)和運動戰(zhàn)都了如指掌,很早就發(fā)現(xiàn)低音比高音傳遞更遠……
狼的力量、機敏、紀律性等于或大于人類,這是狼稱霸草原的原因。
讀完這本書,改變了我對狼的看法,以前以為它們是殘暴的儈子手,其實無論食與殺,都不是它們的目的,而是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獨立和尊嚴。作為人類也一樣,要活的自由,活的獨立,才能在社會上獲得尊重。
狼圖騰讀后感
自古以來,狼一直扮演著一個兇惡狡詐的角色,什么狼狽為奸、狼心狗肺,好像只有狼這個字眼才能更好的詮釋“壞”的含義。而《狼圖騰》卻不一樣,它沒有通過人們長期形成的偏見來看待狼,而是描繪了一個獨有魅力,一個雖聰明但不狡猾,一個神奇讓人驚嘆的草原精靈。
剛剛拿到書的我,已被書封面上的那雙幽幽的眼睛,深深地震撼住了:那是一雙多么冷的眼睛,綠瑩瑩的,射出來的目光像錐子一樣,讓你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zhàn)。你仿佛從其中看到了草原深處的秘密,和它那種天生的深不可測和強者的威力。封面的黑色仿佛給它蓋上了一層迷霧,但那雙眼睛卻是那么清晰,那么明亮,那么讓人感到一種壓迫感······
這本書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的漢族知青——陳陣在蒙古的額侖草原,跟隨睿智、崇尚騰格里和狼圖騰的畢利格老人和一些見多識廣的蒙古人,在這個山美水美的地方,漸漸地崇拜上了狼圖騰。窺視狼群狩獵、見識狼群偷襲羊群、挖狼洞、養(yǎng)狼崽、面臨了狼災······這些讓陳陣記憶猶新的事情慢慢扳轉了長期對狼的不良印象,他仿佛看見了一個勇敢、智慧、頑強、忍耐、謹慎、有冒險精神的一個似乎有形卻無形的靈魂。這靈魂讓他著迷,讓他不停的探索狼的奧妙。
當他看見老練的狼王帶領身經百戰(zhàn)的狼群,彈無虛發(fā)的狩獲大量的獵物時,他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群種種奇怪的舉動所迷惑;當他看見狼群陷入一個個艱難的窘境,卻絲毫不膽怯、不退縮,反而齊心協(xié)力共同解決困難,他又為狼群非凡的組織能力和智慧而贊嘆。狼是一種多么神秘的動物!它的智慧無人能比,它的組織能力超于尋常,它無與倫比的軍事天賦仿佛與身俱來!它并非人類所想的那么壞,其實,在蒙古族人的眼里,它是毅力、勇敢、智慧、團結等眾多品德的化身。
陳陣模模糊糊地看到且領悟到,狼圖騰是一個強大、神秘、極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圖騰,它能在冥迷之中影響著一個人的信仰,讓狼——這個并不兇惡反而能讓人癡迷的靈魂鑄進人的心。
世上曾有一個未解之謎:為什么成吉思汗只有區(qū)區(qū)幾萬大軍,卻能夠橫掃東亞,建立一個強大而神秘的王國?許多蒙古族人都毋庸置疑地認為:這是因為成吉思汗是草原人。一個草原人,是必須與狼打交道到的,而與狼打交道,不知不覺中,狼的智慧就慢慢融入了成吉思汗的思維中。無論是狼訓練的方式,還是狼打仗的計謀,或者是狼的毅力、勇敢、思維方式,都將給成吉思汗帶來不可小看的威力。
這就是狼啊!雖然狼會偷食人類的牲畜,但這絲毫不能掩飾狼的非凡的威力,它捉食草原上的鼠類,使草原的鼠災得到大大的緩解;它運籌帷幄,使人類學到了大量的計謀;它堅強現(xiàn)實,不白日做夢,只為目標而奮斗,比起這一點,我們人類遜色了很多??稍S多人類不肯正確的面對狼的優(yōu)點和缺點,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絕不可能絕對,如果只死拽著狼的缺點,瘋狂的消滅狼,恐怕,不久的不久,也將是我們人類的末日了。
狼也是為了生存,并非只有人類以食為天,世上千千萬萬的生物都是以食為天,這個世界絕不可能為了讓一種生物活下去,而讓另一個生物失去生存的權利,包括人類。大自然是由每一種生物環(huán)環(huán)相扣組成的,如果你剝奪了其中一個生物的身存權利,而你也將受到滅頂之災。當一片片樹林倒下時,隨即而來的泥石流摧毀了人類的房屋,奪取了人類的性命;當人類放出污水,破壞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時,自己的生命質量因水質量的變壞,而得不到保證······人類是自私的,他不能容忍任何一種生物來掠奪他的財產,而目光短淺的他不知道,在他殘忍地殘害了一個生靈的同時,大自然都將給他記上一筆永遠不能抹去的賬,而這筆賬,在未來,將放大無數(shù)的威力,慢慢的償還給他。陳陣懵懵懂懂的領悟了。
是呀。狼也許只是掠走了一只羊,但如果我們獵殺了一匹狼,就是掠走了一小部分人類未來的生存空間。每一個生物都該受到保護,它們是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不可缺少的東西。像劍齒虎、渡渡鳥,這些曾被我們趕盡殺絕的動物,都不可能再開出絢麗的生命之花了。難道這些用死亡換來的警鐘,難道還不能讓人類醒悟嗎?我們該丟掉殘害生靈的斧子了。
可人類好像還沒有醒悟,仍向在他們心中罪深惡極的生物,一次次舉起了屠刀······在這本書的結尾,講述了一個如噩夢般的悲慘結局:由于狼遭到了大量的捕殺,曾經美麗的額侖草原已經是一個山不再綠,水不再清,草不再肥,生靈不再豐富,鼠災嚴重的地方。再度來到這里的陳陣,心里充滿了無法發(fā)泄的悲痛和失望。
而捧書閱讀的我,心也很沉重,很沉重······在大自然面前,每個生物都是平等的,而人類卻愚蠢的認為自己是這個星球的主宰,即使是主宰,也不能隨意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使剝奪了,但總有一天,還是會還的。人類啊,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