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觀后感心得2021
推薦文章
最近一段時間,在全國上下掀起了評選道德模范的熱潮,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那么為了方便大家,下面給大家分享關(guān)于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觀后感心得2021,歡迎閱讀!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觀后感心得【篇1】
張桂梅在華坪中學(xué)任教過程中,時不時就會有女孩在課堂上消失,在家訪之后她發(fā)現(xiàn),這些十幾歲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01年張桂梅擔任兒童福利院院長,她發(fā)現(xiàn)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丟棄在福利院門口。這些經(jīng)歷讓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為幫助一個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從2002開始她四處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四處募捐,然而社會往往是現(xiàn)實的,用了5年時間僅籌到了1萬元。事情的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2007年作為黨的17大代表參加黨代會期間,一名記者在她褲子的破洞上發(fā)現(xiàn)了她的愿望,發(fā)表了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從此她想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黨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資200萬元創(chuàng)辦了華坪女子高中。高中創(chuàng)辦之后也不是一番風順,條件艱苦,師資落后,多名老師因無法接受這個工作條件而辭職。剩下的老師在張桂梅的帶領(lǐng)下,憑著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信念才堅持下來,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績。
任何偉大的事業(yè)背后的過程都是艱難的,張桂梅甚至沒有自己的生活,她說:“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著做著,就把時間做沒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撐張桂梅走了下來?在采訪的最后,記者問道:“您覺得您這輩子的價值在哪?”,張桂梅回答:“不管怎么著,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還是少,畢竟她們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這句話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撐她堅持下來,并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當代的企業(yè)管理中,使命、愿景、價值觀是經(jīng)常被提到的三個詞匯,企業(yè)的使命就是你的企業(yè)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對于個人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個沒有使命的人,能夠做到的程度是絕對不一樣的。張桂梅就是因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撐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這個過程中她可以不記榮辱,不記得失,真心誠意的為自己的使命去奮斗,進而取得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成績。
張桂梅的事跡給我了很大的啟發(fā),“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國際形式波譎云詭,但所有的危機又都是機遇,從此時此刻起認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奮斗。
在疫情之下,我們的黨和政府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執(zhí)政能力,以極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貨幣基金組織預(yù)測唯一能保持經(jīng)濟正增長的國家。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要珍惜當下的大好環(huán)境,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奮斗。張桂梅在采訪中也提到:“我希望她們出來不需要感謝張桂梅,不需要感謝女子高中,我希望她們感謝我們的黨和政府就足夠了”。這正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心聲。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觀后感心得【篇2】
劉旭,男,漢族,1976年9月生,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xiāng)九年制義務(wù)教育學(xué)校教師。
鄰居家突發(fā)火災(zāi),劉旭冒著生命危險奮不顧身沖進火場,與熱心群眾協(xié)力救出老人和孩子。他不僅是學(xué)生眼里的好老師,妻子眼里的好丈夫,父母眼中的好兒子,街坊眼里的好心人,更是見義勇為的“英雄教師”。
2018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劉旭下班回家,看到鄰居王某家二樓有濃煙冒出,窗戶玻璃被高溫炙烤而炸裂崩飛。“起火了!”劉旭一邊朝著鄰居家飛奔,一邊向周圍鄰居大聲呼救。
樓道間彌漫著滾滾濃煙,王某的兩個孫子和80歲的老母親被困在二樓家中。劉旭是第一次親歷火災(zāi),即便如此,不顧兇猛火勢和刺鼻濃煙,劉旭毅然俯身奔向二樓。金屬門把手已燙得無法觸碰,劉旭不得不破門而入,在火勢兇猛、濃煙彌漫的屋子里摸索尋找兩個孩子。
半分鐘之后,劉旭找到了5歲大的女孩,此時孩子已經(jīng)被嗆得說不出話。小女孩意識到被救之后,用手指向弟弟所在的位置。劉旭左手抱著小女孩,右手支撐著在地上匍匐前進,好不容易才找到已經(jīng)昏迷的小男孩。
此時火勢越來越大,劉旭有一種要窒息的感覺。他暗暗告誡自己:不能倒下,這里還有兩個孩子!他一手摟著一個孩子,踉蹌著走向門外。在孩子們被人接住的瞬間,劉旭才松了一口氣,疲憊地倒在地上。參與救援的幾名群眾沖入火海將王某的老母親救出火場,因為救援及時,兩個孩子和老人都脫離了生命危險。
“我從未覺得自己是英雄,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挺身而出?!笔潞螅瑒⑿裰鲃訉@得的1萬元獎金捐給了受災(zāi)家庭。
劉旭榮獲貴州省道德模范稱號。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觀后感心得【篇3】
曉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貴州省政府辦公廳服務(wù)中心退休職工。
2002年以來,余曉惠悉心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體弱多病的母親,默默地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軀扛起家庭的希望。
2002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余曉惠帶著他們四處求醫(yī),她幾乎花光所有積蓄,并欠下債務(wù)。
為了省錢,平時她就著酸蘿卜吃飯;在街上看到有被丟棄的紙箱,會不顧旁人眼光撿起來,積攢之后當廢品賣掉……就這樣,她節(jié)衣縮食,苦苦支撐著這個家。
2013年,余曉惠年邁的母親一病不起,癱瘓在床。她不僅需要照顧妹妹和侄子,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雖然生活愈加艱難,但她沒有退縮。余曉惠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一早起床做好飯,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親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飯、按摩、燙腳、倒大小便……
因為久病在床,母親身體常感不適,她找來按摩書籍,自學(xué)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閑時間,她就會為母親按摩,緩解母親的不適癥狀。在她的精心護理下,臥病在床近6年的母親直至2018年去世,都從未長過褥瘡,床上、身上總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余曉惠不僅關(guān)愛家人,還樂于助人。她捐助困難學(xué)生、參加社區(qū)志愿服務(wù)、為抗疫捐款捐物,是鄰居眼中的“熱心腸”。
余曉惠榮獲貴州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觀后感心得【篇4】
李愛云,女,漢族,1948年6月生,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退休職工。
李愛云是新四軍劉老莊連指導(dǎo)員李云鵬烈士的妹妹。她立誓守護82位烈士哥哥一輩子,毅然插隊落戶異鄉(xiāng);她52年信念如磐、無怨無悔,多次放棄特招參軍、推薦入學(xué)、回鄉(xiāng)工作的機會,堅守紅色土地;她45年講述英烈故事,開展義務(wù)宣講2000余場,覆蓋受眾16.8萬人次。一句承諾,一生堅守,弘揚紅色文化、賡續(xù)精神血脈。
立下承諾,守護烈士哥哥們一輩子。1943年3月18日,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4連在劉老莊與日寇浴血奮戰(zhàn),指導(dǎo)員李云鵬和戰(zhàn)友共82位勇士壯烈犧牲。李愛云從小對未曾謀面的英雄大哥無比敬仰。1967年3月18日,李愛云隨父母第一次從家鄉(xiāng)徐州沛縣來到哥哥的犧牲地劉老莊,成千上萬的淮陰父老鄉(xiāng)親手捧白花祭掃82位烈士的場景深深震撼了她?!按蟾绾退膽?zhàn)友們安息在這里,我以后就在這里陪他們一輩子?!崩類墼葡露藳Q心。
執(zhí)著堅守,用半個多世紀來陪伴。1969年7月,21歲的李愛云獨自辦理戶口轉(zhuǎn)遷手續(xù),插隊落戶到劉老莊大隊,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組織上關(guān)心她,特招去參軍,她沒有去;推薦她去大學(xué)讀書,她放棄了;安排回家鄉(xiāng)工作,她依然推辭……有人曾問她是否后悔當初的選擇,她說:“我這樣做,是一份承諾和責任;我這樣做,人生更有意義和價值,我作為烈士的妹妹才算合格?!?/p>
傳承弘揚,義務(wù)宣講英烈精神。從1976年5月起,李愛云就堅持向中小學(xué)生、解放軍和干部群眾義務(wù)宣講82位烈士的英雄事跡。45年來,李愛云累計開展義務(wù)宣講2000余場,先后被20多家單位聘為校外輔導(dǎo)員,連續(xù)10年為高一新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連續(xù)18年為入伍新兵作國防教育報告。今年適逢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華誕,73歲的李愛云更加忙碌,每天紅色宣講活動排得滿滿的。為了接續(xù)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烈士精神血脈,李愛云從女兒6歲起,每年都帶著她到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祭掃;外孫女還沒記事,就被抱來看望82位英雄舅爺爺。李愛云常說:“以后我講不動了,我的女兒、孫女還要接著講?!?/p>
李愛云榮獲江蘇省道德模范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觀后感心得【篇5】
這段時期,全國全省范圍掀起了學(xué)道德模范的高潮。
道德和法律不同。道德是一種美德,是個人品質(zhì)的一種根本體現(xiàn),一個具有崇高品質(zhì)的人,也同樣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處,它們都可以約束人。但道德對人的約束更多的取決于個人的品質(zhì)。而法律對人的約束則是外在的,是一種強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違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時也是一種治標的手段。而道德雖然不是制止不良風氣的有效手段,但卻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個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最終需要每個人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這是一個漫長的困難的過程。當今社會,權(quán)、錢、色等欲望讓人們不惜做出重大的犧牲而做出違法的事。因此在全社會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質(zh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次,國家推出的道德模范分為5大類別: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見義勇為。我在班會課上向?qū)W生宣講如東的見義勇為模范葛紀軍時,講到他不畏歹徒,機智勇敢地和歹徒做斗爭的故事;講到誠實守信的南通第三人民醫(yī)院的院長拒收紅包,開展“無紅包醫(yī)院”活動,在全國引起反響。這些我們身邊的道德模范典型,不僅感染了學(xué)生,也感染著我們每個教師。作為“靈魂的工程師”的我們,有必要把學(xué)生培養(yǎng)成有知識的人,更有責任把學(xué)生培養(yǎng)成有道德的人。只有人人成為有道德的人,我們的社會道德風氣才會積極向上。學(xué)校是道德教育的原始之地,好的道德習(xí)慣的養(yǎng)成,對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響。我們教師更有必要在這道德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上好晨會課、班會課、以及在日常教學(xué)的過程中時刻滲透思想教育,把道德教育的弦時刻繃緊。在這次全國性的學(xué)模范的過程中,讓我們學(xué)生學(xué)得更多,更透。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先進事跡觀后感心得2021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