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一步就成功》讀書筆記個人感觸
推薦文章
《跨一步就成功》讀書筆記個人感觸五篇
《跨一步,就成功》這本書是繼《靠自我去成功》之后,劉墉以與女兒談心的方式寫就的又一部成功勵志書。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犊缫徊骄统晒Α纷x書筆記個人感觸,希望大家喜歡!
《跨一步就成功》讀書筆記個人感觸1
跨一步,就成功?看過劉墉寫的《跨一步,就成功》之前,我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若只需跨一步,就能擁抱成功的美麗世界,那豈不是天大的好事么?但天上會白白掉下頭包來嗎?不會,所以我認為此說法純屬戲談。
然而在我拜讀美籍華人劉墉的《跨一步,就成功》之后,心中的天平卻在不斷地傾斜,真理地砝碼不斷地在增加,事實勝于雄辯。確然如此,劉墉的一雙兒女,在他的精心調(diào)教和以身示范下,兒子與女兒均有所建樹:兒子獲哈佛博士,女兒獲布什總統(tǒng)獎。雖然劉墉已手持“綠卡”,但他的根始終牽著的卻還是祖國大陸,他的不懈努力,為祖國貢獻了兩股強大的力量,同時也證明了他的斷言:跨一步,就成功!
《跨一步,就成功》一書中,劉墉以平實的語言,舒緩的語調(diào),給予了我生活中關于學習、待物、待人、處世等的種種道理。這些道理看似淺顯,悟之卻并非易事。有許多道理我好像都懂,其實并沒有真正地去領悟它們,致使它們未能有效地發(fā)揮作用,甚至于夭折于我腦中。人對于很多東西都是在失去以后才明白珍惜,于是乎,悔恨之心常起于內(nèi),悔恨之情常顯于外。悔恨之后,心中每存遺憾,遺憾后又想趨于完美,圓夢之心繼而又風起云涌。在此書中,劉墉試圖用分段落的方式,將隱藏在生活中的諸多道理教給他的女兒,告訴她生活的實質(zhì)是什么,她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事實證明他成功了,他做到了。其實我想,劉墉他不僅僅是在以一個父親的主角和女兒對話,他還為眾多讀者指明了一條光明大道,為他們闡明了成功的不易與成功的途徑?;蛟S,他的語言不如魯迅般的犀利,能一語中的地道出世間的黑暗和兇險,可是只要我想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就能理解了。是,魯迅是十分出色,不枉做中華民族的脊梁,但魯迅僅有一個,學習他而不去創(chuàng)新,那豈不只是魯迅生命的一次延續(xù)而已么?學習他人應當是為了更好的證明自我的價值,我想這樣才是劉墉先生作此書的初衷吧。
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處,往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修養(yǎng)和品行。這是劉墉先生在書中一向強調(diào)的主題。我想是的。在我的個人成長過程中,父母確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們的一言一行,一向都在將我潛移默化。但換個角度想,最重要的還是自我。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自身”嘛!家境的變遷,永遠銘記在我心中,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我自認生活在一個別人認為不太夢想的家庭,打小時就難以感受到母親的溫情,但我已經(jīng)滿足了,因為還有父親和我那可愛的姐姐,所以我不再苛求什么。我明白,就算這世界上所有人都不理我了,我還能夠擁有他們的掌聲,雖然可能會很奚落,但已足以令我滿足了。父母的離異或許不能對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起決定作用,但至少不能否認它的存在。幸運的是,過了不久我就有了后媽,我心里暗想,我又能夠擁有世上最偉大的母愛了。然而就在我滿心的期待中,夢想破滅了。想可能是應了“世事難料”這句話吧,愈難得到的愈想得到,愈想得到的愈難得到,直至最終失去。當心中的太陽化成片片雪花,滿心的期待不再,逝去的是天平的平衡。等來的母愛竟然變成了洪水猛獸,遲來傾灑的親情不溫暖倒也罷了,但也不至于變冷酷吧。長著小小腦袋的我怎樣想都想不通。也許,真的僅有天才會明白了。稍大
后,明白了月亮總有陰晴圓缺,也明白了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面,正確和錯誤往往統(tǒng)于在奇怪的邏輯之中。記憶中,似乎是因為了什么,我莫名其妙地被父親送到了一個遠在他方的親戚家,而父親他,卻繼續(xù)堅守“陣地”。又不明白是因為了什么,在我的生活的空間中從此不見了后媽的身影。我感到奇怪的是,在這樣的改變后,我竟然對她連一點留戀的心都沒有,難道說我喪失了人性嗎?不明白,我想這又是一個天才明白的問題了。此后,我和父親又住在了一齊,而姐姐一個人在異鄉(xiāng)求學,也不明白她孤單與否。父親依然在履行著作為一個父親的職責,生活似乎正在趨于平靜。我的生活好像與莫名其妙異常有緣,先是后媽“消失”了,繼而又有另一位媽媽“從天而降”,真不知是笑煞了我,還是氣煞了我。好在陽光總在風雨后,洪水猛獸不再,濃郁的家庭“火藥味”不再,期待再一次降臨我腦中。
不能忘記,和她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那靦腆的神情和那忐忑的心境,而她是那么的從容;不能忘記,我第一次稱呼她媽媽的瞬間和她凝神注視我的剎那;還是不能忘記,許久以來已在心中幾乎淡忘的母愛清晰的盈滿了我整個心靈空間。母愛的重現(xiàn),給予了我無限活力,然而又夾帶著好多矛盾。想這個年紀的我,本應當是某所大學里的大二生了,可……退一萬步說,就算不是個大學生,總歸應當有一門職業(yè)技術(shù)了,可我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高中畢業(yè)生,我夠資格擁有這份母愛嗎?母愛愈偉大,愈顯得我的渺小,有如蒼野中的一顆小草。
經(jīng)過高考那烈火般的洗禮,我徹底明白了高考是不相信眼淚的。學習需要的不僅僅是勤勞刻苦,還要有好的方法。不能奢望像愚公那樣僅憑蠻力就能成功。畢竟人家還有神靈相助,而新時代的我們,因為相信科學,摒棄迷信,神靈早已離我們遠去了。奢望得到別人的幫忙,還不如徹底地肯定自我,死心塌地地相信自我,這才是真正的求生之道。劉墉先生的書中深藏著這么一個道理:授之予漁,而非授之予魚。有時候,掌握學習的方法比掌握學習的資料要重要得多?;蛟S吧?可是真理和現(xiàn)實往往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齊。出到社會,人家重視的是你的文憑,而不是你的實力。何故呢?就是因為實力是一種需要時間來驗證的東西,而文憑則是實時的客觀的東西。表面看好像很合理。但其實這是最不合理的。文憑是死的,它只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在某一階段的本事,但別忘了,人可是活的,他的心境,他四周的環(huán)境,都會對他的本事產(chǎn)生影響。文憑其實是人身上的一件衣衫,穿久了終究也會爛的。所謂學海無涯,那是假的。文憑往往就是懶惰者的彼岸。僅有把文憑當作海中的碉石,才能揚帆,才能傲視那火紅碩大的太陽!
多謝劉墉先生,是他,讓我有作此文的靈感;感激父親,是他,讓我有作此文的沖動。
《跨一步就成功》讀書筆記個人感觸2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從家庭,學校,社會生活著手的。十分貼近我們這些即將步入高中的學生,因為我們此刻正值青春期,所以總會在學習上,與人相處等方面遇到大大小小的煩惱,而《跨一步,就成功》這本書正像我們的一個朋友一樣去開導我們,引導我們。
比如,書中談寫作這一章節(jié)給我的感觸頗深。以往的我十分排斥考場作文,因為我認為考場作文總是會禁錮我們的思想,使我們的文章中僅有華麗的語句,而缺失了真實的情感,這類的作文不應當?shù)玫礁叻?,因為它缺少?quot;有血有肉"的文章所帶給我們的感動。當讀了"熱筆與冷筆"這一小節(jié)后,我似乎對考場作文有了深刻的理解,精心雕琢的是佳作,投入情感的更是精品,這些文章同樣都能體現(xiàn)我們的語言功底。
再如,"談處世"這一章節(jié),從在學校與同學相處,在家中與長輩相處,在社會與他人相處的幾個方面談及。其中并非是在教育我們圓滑,而是婉轉(zhuǎn),使我不僅僅對已經(jīng)遭遇的麻煩一籌莫展,并且對未來走向復雜的社會有了一些鋪墊。
這本書除了在資料上會給我們許多幫忙,更多的是在它的寫作方式上。劉墉在闡述每一個中心前總會舉一兩個實例來引出自我的觀點,使我們更能夠深刻的體會。這一方法在談記憶這一章節(jié)里尤為突出,許多的記憶方法是不能夠用抽象的定義去傳達的,所以用實例說明顯得更為生動。當然其中也舉了愛因斯坦的例子,使所說的方法更具有說服力。
這本書之所以得到我們的青睞,我想和劉墉所在書中使用的語言密不可分。他不是以一個父親嚴厲的口吻在警告孩子哪些事是能夠做的,哪些是不能夠的,而是以一個朋友的口吻在給我們一些善意的提議。循循善誘的言語使我們這些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更能夠理解。
沒有嚴厲的呵責,沒有過分的溺愛,有的只是自然親切的言語;沒有眼淚,沒有任信,有的只是欣然理解。這就是一本好書給予我的收獲。
《跨一步就成功》讀書筆記個人感觸3
在書店書架上偶然拾起《跨一步,就成功》修訂珍藏版這本書,完全是因為臺灣作家劉墉的鼎鼎大名。這本書中所寫的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道理,細細品味使我受益匪淺。在這本書中,作家劉墉跟女兒談論了一些處世、時間、寫作、記憶四大類哲理,使我對學習、生活、為人處世方面都有所感悟,帶給我許多啟示與思考。
其實,我們每一天都在用自我的步伐,經(jīng)歷著成功與失敗。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往往距離成功只差一步,邁出關鍵的一步,那么等待我們的可能就是寬闊敞亮的未來。這關鍵的一步不表示成功是“一蹴而就”,而是要抓住自我、掌握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的天才點。“跨一步,就成功”可能會幫忙你發(fā)現(xiàn)自我的天才點,成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
這本書中,劉教師與女兒一齊攝影,一齊閱讀,為女兒化妝的照片,分明在告訴著我們自我怎樣跨出一步,成為孩子成長中的伙伴、生活中的朋友。我為劉教師的智慧和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而折服,他不僅僅是一位成功的作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讓我深深地感到這對父女是多么的幸福,這其中蘊含著多少真摯的愛!今日的我,一個十二歲男孩的母親,對此感同身受!當兒子很小的時候,我花很多時間教他用勺子、筷子吃東西,教他穿衣服、系鞋帶、系扣子,教他洗臉,擦鼻涕、擦屁股,在這其中時時刻刻都能讓我享受著幸福。從孩子懂事的時候起,我就用贊賞的眼神、緊緊的擁抱、歡樂的聲音去贊揚孩子。孩子也回報給我生活中帶來的幸福感。此刻我也時常努力嘗試讓自我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保留一顆童心,這時我發(fā)現(xiàn),在孩子眼里,這個世界是那樣多姿多彩。讓我們用自我的心與孩子的心相互碰撞,撞出愛、撞出幸福的人生。
這本書中的字里行間還包含了父親對女兒教育的“耐心”。簡單的動作重復地做,簡單的話重復地說,告訴女兒該如何學習和生活,如何為人處世,沒有那種盛氣凌人。那是父親對孩子心靈的理解:“那是蹲下來,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他以自我的感悟和體驗,一步一步的把孩子引上提高的路途,而不是逼迫。作為孩子,在他的引導下,每邁出一步都是一次成功,因為每一步都包含了歡樂。教育孩子最關鍵的,不是研究怎樣去塑造他,而是如何塑造自我。家長要有進取的心態(tài),自我要努力提高,一個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家長更要有學習的習慣,要和孩子一齊學習、一齊成長。家長的學習并不是和孩子一樣背單詞、做習題,而是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樂觀、進取,感覺到你的毅力,感覺到你在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這對孩子來說是極大的動力了,足以贏得孩子的敬重。
在生活中,我要多跟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與孩子朝夕相處、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幫忙孩子找到自我真正的興趣所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孩子的朋友,拿出時間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教育孩子與小朋友和諧相處,努力培養(yǎng)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行,做一個歡樂的人。讓孩子有一個平衡的心態(tài),懂得與人溝通、自信、獨立,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有愛、有關懷的環(huán)境,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找尋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做一個真正有“耐心”的好媽媽。
“走過去,前面是一片天”。作為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努力去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只要我們擁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就能用心培養(yǎng)自我的孩子,認真從事自我的工作,“不負我心,不負我生”。讓我們一齊思考,一齊努力——“跨一步,就成功”!
《跨一步就成功》讀書筆記個人感觸4
劉墉是一位畫家,又是一位作家,讀過《跨一步,就成功》一書,我覺得他更是一位教育家。一上午的時間我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因為收獲頗多,心中有難于抑制的喜悅。因為相形之下對照現(xiàn)實,心中的愧疚也難以掩飾。此時百感交集的心境只想大聲疾呼——教育孩子,家長和教師必須肩負起你的神圣使命!
一、身為教師,我發(fā)掘每個孩子的潛能了嗎?
“沒有笨的孩子,僅有不能發(fā)掘孩子潛能的師長。甚至因為師長早早否定孩子、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使孩子一輩子無法閃亮有多少鉆石、多少水晶、多少潤玉,只因為人們不認識,而被看做砂石,沒能閃亮一生”。書的扉頁上頭的這段文字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里。
教師和家長就是要發(fā)掘孩子的“天才點”的,要幫忙、引導孩子抓住自我,掌握自我。教育方法很重要,如何在適宜的教育時機采用巧妙地的教育方法讓孩子不走彎路,獲得幸福,取得提高,這是家長和教師需要用心的。
我十分佩服作者身為父親的細心、敏銳和巧妙,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不一樣的階段和恰當?shù)臅r機分別從處世、自制、寫作、時間、記憶、運動、坐姿、同情、尋根等這些話題如聊天般娓娓道來,這些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有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不可替代!
二、身為母親,我能夠及時引領孩子自信地創(chuàng)造未來嗎?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引導的是否及時很關鍵,能否走進孩子的心靈更是關鍵。書中有許多觀點值得我們借鑒,比如何必欺人太甚、甘心做個螺絲釘、適可而止、靜中取動、敗中求勝、同一時間做兩件事、有氧運動提高學習效率等等。這應當是一本很好的家庭教育書,在閱讀的時候我就想,如果能在教師讀書會上分享讀后心得,如果能在家長會上和家長共同探討,我們的孩子該是何等的幸福呀!
三、關于寫作,我們的指導、示范還有多大差距?
作者對女兒的寫作指導重在方法,談到最要緊的是先抓住“人地事時物”,又談到要從細微的東西上“格物致知”,從人與人間“感悟深情”,又舉例“賦、比、興”的寫作方法,生動的講述和鮮活的案例讓孩子易懂易學,想想我們教師或者家長又是如何引導孩子學習寫作的呢?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的重要,要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zhì),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分數(shù),要為了孩子的健康、幸福得成長,真正肩負起我們的神圣的使命!
《跨一步就成功》讀書筆記個人感觸5
《跨一步,就成功》是劉墉在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實用方法的新書。本書資料淺入深出,從最普通的生活事件中得出一個個大道理。作者以交談的方式,與孩子探討為人處世、習慣養(yǎng)成、學習記憶、學習寫作、體育運動等方面的問題。他把資料分成了“談處世”、“談自制”、“談寫作”、“談時間”、“談記憶”、“談運動”、“談坐姿”、“談同情”、“談尋根”等九大部分。經(jīng)過以上幾個方面教讀者如何去挖掘自我的天才點。他談得十分具體,具體到怎樣跟男生打交道、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怎樣寫好一篇游記、怎樣記一個單詞等細微問題。他所說的每一種方法我們都能做得到,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操作性。比如在談到記憶時,他介紹了“圖像法”、“潛意識法”、“浸潤法”、“節(jié)奏法”等,十分具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他娓娓道來,妙語連珠,讓我們在簡便愉快的閱讀中學習到許多簡易有效的學習竅門和方法。這些竅門和方法能使我們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自我的“天才點”,如果加以發(fā)揮,就必須能成功。
本書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天才點”,假若有幸被教師發(fā)掘并加以鼓勵當然最好,若不能,我們也要靠自我去發(fā)掘自我的“天才點”,沒有人是天生的白癡,每個人都能夠是天才,盡管你比別人反應慢一些,或許這只是思想的方式不一樣而已,別讓自我的妄自菲薄讓你平庸一輩子。成功并不等于要揚名立萬或是腰纏萬貫,成功,是為自我定下一個目標,在經(jīng)過自我的不斷努力后達成了。
試想這世上有多少美玉,只因為人們不識,被一腳踢開;試想這世上有多少天才,只因為沒有伯樂而差點被終生埋沒。只要我們下定決心,不畏艱苦,勇敢向前,就必須能成功,每一個人的成功,關鍵是能否跨出找尋捷徑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