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
推薦文章
《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六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怼毒奕说碾E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希望大家喜歡!
《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1
最近在讀英國作家Ken Follett(肯福萊特)的小說《巨人的隕落》,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是在一個電臺節(jié)目上面,聽到主播介紹這本,深深地被其中的愛情故事所吸引。
書共三個部分,目前只讀了一本多,自己已經(jīng)深深喜歡上主人公沃爾特和茉黛之間的平等的愛情。在20世紀初那個年代,女性被賦予的是順從,沒有權(quán)利可言。但沃爾特和茉黛之間的愛情平等又熱烈,記得很深的一個片段是茉黛問沃爾特,是否認為妻子應該什么事情都順從丈夫,他的回答是,當然不。我不明白為什么要提服從不服從。兩個成年人彼此相愛,應該能夠一起做決定,不用誰去服從誰。這樣的話簡直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動聽的情話了。不說當年,現(xiàn)在這個時代,又有多少像他們這樣平等的愛情呢?
當然這本小說也并不僅僅只有愛情故事感人,能夠在書中感受舊世界的破碎與新世界的誕生。
主人公的愛情可歌可泣,副線的劇情也同樣非常精彩,總之這是一本值得讀的小說,里面很多的道理都值得我們?nèi)ニ伎肌?/p>
有時候我在想,愛情,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魔法呢?我不知道。很遺憾。希望以后我們都能夠擁有平等的愛情。兩個平等的靈魂互相尊重,相愛是多么讓人興奮的事情啊。
《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2
《巨人的隕落》是一部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的宏大史詩,作者分鏡頭敘述,仿佛身臨其境地穿越了一百多年前的戰(zhàn)爭場面。在世界大戰(zhàn)的硝煙中,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威爾士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蘭伯爵,以及癡情的德國特工……
小說主要以英德俄美法等大國利益為經(jīng),以五大家族的命運為緯,以不同人物的視角反映出1911年6月到1924年1月那段云詭波譎的歷史:英國工黨崛起、俄國十月革命、薩拉熱窩事件,東線戰(zhàn)場,索姆河戰(zhàn)役,美軍參戰(zhàn),巴黎和會,凡爾賽和約,沙俄的覆滅與蘇聯(lián)的誕生等歷史事件。
肯·福萊特通過五個不同家庭的輪流切換,讓我們看到每一個人的破繭成蝶,動蕩的社會背景下每個人的人生都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可以改變這個世界,這并非易事,但最終會如愿以償。”
比利覺得,如果人人都過一種敬畏上帝的生活,整個世界,尤其是阿伯羅溫的礦井這里會變得更好。
生活太艱難,但只要你不忘初心,每一天都是可以期待的日子。一個人終會遇到另一個人,一個新世界終會帶走舊世界。
《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3
意猶未盡。想要續(xù)集,又覺得畫蛇添足。其實就算到了二戰(zhàn),事情也大致相同。
戰(zhàn)爭從來都不是一方挑起的,政治的復雜性和沖動程度都超出我們的想象。整個故事龐大又細致入微,巨變下的個體,因為性格和時勢走出了一條條不同的道路,最后繪成一幅歷史地圖。但是,是因為我看書時間拖太長了嗎?列夫和奧爾加的結(jié)局,茉黛和沃爾特的結(jié)局,都讓人感覺是戛然而止。人物太多,支線繁雜,作者前面都游刃有余。后面卻感覺有些倉促了。雖然中后期茉黛身上那種天生貴族氣讓人覺得她多少局限了,但她和沃爾特的勇敢、無畏、開放和包容卻是書里任何一個角色都不及的。只是最后,工人統(tǒng)治了世界開始執(zhí)政,貴族落沒變成平民。而有些貴族依然樂在其中。
世界會變好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困境,我們在活著時進行改變最大的意義,就是讓下一代生活得更好,在各個方面。和平、民主、女權(quán)、教育、工人權(quán)利……書中連帶著討論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并且給了我許多新的視角。對于一戰(zhàn),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概念。能夠讀書真好啊,課本外的世界,或許并不客觀,但一定是個補充。
《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4
從小我對歷史便沒有太多興趣,感覺這些歷史事件似乎離我很遙遠。這本書卻讓我對一戰(zhàn)二戰(zhàn)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真實的歷史事件隨著小說中五個家族人物的愛恨情仇而展開。
小說里的五個家族分別分布在“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因此作者著重描繪了這些國家之間的戰(zhàn)爭糾紛。印象深刻的“索姆河戰(zhàn)役”中德國在英軍炮火轟炸下艱難的戰(zhàn)壕生活;正式戰(zhàn)爭開始前英德兩國士兵們越過無人區(qū),在平安夜里互相問候,交換禮物;英國指揮官愚蠢無能直接把十幾歲的年輕小兵推到戰(zhàn)場的無人區(qū),列隊站立成為德國槍口下的炮灰。
主角之一是俄國的工人階級,當時沙皇的統(tǒng)治下民不聊生,人人為了一個面包可以犧牲很多東西,極境下最底層的革命者奮力崛起推翻沙皇,那一刻我似乎親生經(jīng)歷了這熱血沸騰的年代。
還有兩位女性,一位時英國貴族女爵,一位是平凡的人家的女孩,她們聯(lián)手為爭取女性權(quán)利而奔走:支持婦女參政,爭取婦女投票權(quán)。書中的一個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卻在推動歷史進程中都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厚厚的三大本書,看起來卻一氣呵成。
“我親眼目睹,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地生長?!?/p>
在書中可以看到人們不斷的追求美好、幸福、和平、平等,以及對現(xiàn)實社會的奮力抗爭。
《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5
如此鴻篇巨制對于第一次寫書評的人還真是很難駕馭,但既然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就要邁出第一步。
小說描寫了一戰(zhàn)時期,以英國、德國、俄國、美國的幾個代表家族為主線,通過幾大家族的興衰更迭,愛恨糾葛的描寫展現(xiàn)了一戰(zhàn)的歷史畫卷。戰(zhàn)爭的殘酷,家族的興衰,時代的變革。書里保守貴族腐朽的思想,固步自封導致了最終的沒落;新興無產(chǎn)階級在社會磨練中練就的洞察力及果敢的意志力時期在戰(zhàn)爭的洗禮中崛起;具有進步思想的年輕貴族既想改變腐朽的現(xiàn)狀,又囿于身份的束縛的無奈。
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從不同主角角度對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主角們在戰(zhàn)場上的表現(xiàn)是人物性格最直接的體現(xiàn),國家對待戰(zhàn)爭的態(tài)度能夠反應出歷史走向的必然性。俄國的腐朽已經(jīng)深入骨髓,急需一次徹底的變革,舊貴族草菅人命,以格雷戈里為代表的無產(chǎn)階級在戰(zhàn)爭中迅速成長,當格雷戈里在戰(zhàn)場上殺死了指揮官標志無產(chǎn)階級沖破階級的束縛。以菲茨為代表的保守資產(chǎn)階級貴族自命出身高貴,自私好面子又缺乏擔當,當社會變革威脅到他的利益蛋糕不惜煽動戰(zhàn)爭。
最愛茉黛沃爾特這對,愛情堅持了整個一戰(zhàn),希望他們能一直走下去。愛情戰(zhàn)勝了戰(zhàn)爭,戰(zhàn)勝了分離,戰(zhàn)勝了一切阻礙,希望不要輸給柴米油鹽,浪漫主義。
《巨人的隕落》讀書筆記優(yōu)秀感觸6
我最初看到“巨人的隕落”這個書名,以為講的是某個偉人的故事,之后看了簡介,發(fā)現(xiàn)寫的是以一戰(zhàn)為背景,六個家庭的故事。這樣我就有疑問了:“巨人”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看這本書。然而我完全被書中鮮活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吸引。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比利和艾瑟爾。
小說開頭是講的13歲的英國男孩比利第一次下礦井被欺負的故事,一般小說寫的第一個人物往往就是第一主角,而讀者也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感情在第一個人物身上,有帶入感,我也是這樣??吹礁覂鹤硬畈欢啻蟮男『⒈簧钏?,像大人一樣掙錢補貼家用,而且是那么危險的工作,心就不覺揪起來。當看到第二次出現(xiàn)的16歲的比利沉著冷靜的處理了一次礦難,救了一百多名礦工,我頓時有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欣慰。之后比利跟隨父親組織工會運動、罷工,但以失敗告終;之后參軍,親歷一戰(zhàn),在俄國戰(zhàn)場用密信泄露“軍事信息”被發(fā)現(xiàn),判刑十年;事件被報紙媒體曝光,成了風云人物,減刑為一年,出獄后成功當選為工黨議員。
艾瑟爾是比利的姐姐,在一個英國貴族家做仆人。一次英國國王到訪,艾瑟爾抓住機會,安排得體,成功升為管家。之后因為未婚懷孕不得不離開,到了倫敦做縫紉女工,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了報社的主管,根據(jù)弟弟比利在俄國的信息發(fā)表了聞名全國的文章,最后也當選為工黨議員。姐弟倆的故事都是逆襲成功的典范啊。
讀完書回過頭來思索“巨人”指什么這個疑問,發(fā)現(xiàn)應該是指“帝國”或者“帝國主義”?!毒奕说碾E落》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戰(zhàn)摧毀了俄、德、奧匈、土耳其奧斯曼四大帝國,削弱了英法意三國,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一些國家的民主、工人運動,婦女地位也有所提升。
其中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英國和德國的關(guān)系。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0多年,英國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上都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嫁到德國皇室,后來成為德國皇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的兒子即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德皇威廉二世,竟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統(tǒng)轄德軍與英國開戰(zhàn)。要不是因為有這么一個姑表兄弟的德國皇帝,維多利亞女王的孫子、英王喬治五世也不至于受到國人非議,也無需忍辱負重地更改祖?zhèn)餍帐稀K业氖?,喬治五世還算是個明君。最初,他對這樣的流言蜚語感到吃驚和傷心,但他也承認歐洲各國的王室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間有著復雜的聯(lián)姻關(guān)系,所以他的家族姓氏和親屬的一些頭銜聽起來確實不那么英國式。于是喬治五世決定順應民意,結(jié)果在戰(zhàn)爭進行到第三年即1917年年中,發(fā)表了一個正式而莊嚴的聲明:英國王室將以“溫莎”作為家庭的新姓氏,同時立即取消使用那些“德國式”的頭銜。溫莎從此作為英國王族的姓氏,沿用至今。
聯(lián)想到今年轟動一時的英國脫離歐盟事件,歐洲也是這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啊。
這是一本有趣又有益的書,讓我這個從不喜歡戰(zhàn)爭歷史、不喜歡政治的人也對這些感興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