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500字以上
魯迅先生是一代文學巨匠,他的童年,少了鄉(xiāng)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500字以上,希望你喜歡。
#739708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500字以上1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讀到他的文章,卻是在課本里,課文叫做《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魯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來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戶曉”的世界上都有名氣的大作家,更是有點恐懼,不敢輕易讀他的書。怕讀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從讀過魯迅那《閏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離拉近了。樸實的文筆,細膩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藹慈祥,平易近人的爺爺交談。
首次捧起魯迅的《朝花夕拾》,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fā)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魯迅與閏土的童年,可以說是人間比地獄。因為是當時社會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從小就要受苦受難。而魯迅正家境不錯,所以過上了相對比較幸福的生活,但卻不及閏土的生活有鄉(xiāng)土樂趣。而今,我們生活的21世紀。再與魯迅的生活相比,可謂是天上人間啊!生活條件好了,不用在下雪天受凍,有暖氣;不用在大熱天流汗,有空調??梢猿缘胶芏圄斞改膫€時候有的人一輩子也無法吃到的東西。但想一想,比起《百草園》的生活,我們的生活真是毫無樂趣可言啊!沒有端詳過麻雀,不知道什么是叫天子,何首烏似乎聽說過……被嚇唬到的神話故事總算是聽到過幾個,但是卻再也想不起來。至于雪天中的“拍人印”。更是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紛飛的大雪,也是不敢“妄想”的。我們南方現在是難得看到飄雪的。記得小時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過一場大雪,一場有積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當時出家門的時候,一定是手上戴著手套,頭上頂著帽子,裹得嚴嚴實實的。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醫(yī)院。卻似乎沒有沾到半點雪。印象里是出租車窗外綠化帶上的一層雪。還有初次見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剛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攔下來。這是“不乖”的表現。回想起來,如果現在的我,仍能想起當年的冰涼,哪怕是透過手套得來的濕嗒嗒的冰涼,或許也能像魯迅先生一樣,成為落筆的資本。只是現在,倒寧愿忘記那場雪了呢,因為沒有樂趣,只有被約束的難受!
與我們的生活相比,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許要難過上許多倍。能在百草園爛漫多年,也許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時只能呆在書院里讀書,會覺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實,相對于以前的孩子,我們已經是站在金字塔的較上方了,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思想品質。有朦朧的思想,看著實事的動蕩,體味著生活給予我們的甘甜,我們的生命里也有無數的活力。又相對于那個封建的年代,現在生活是多么的寬松??墒?,也不得不說,以孩子們當事人的眼光來看,中國的教育,仍然讓人快樂不起來。我正接受,所謂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沒有一點興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夠體會,究竟什么才是我們的快樂。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舊事重提》,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郁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564868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500字以上2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則在魯迅寫的“朝花夕拾”里就是寫他的童年和
青年的回憶。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說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為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tài)對待我們像魯迅在童年里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鐘。
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內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里與一只仇貓的敘事。作者與貓的關系和對貓的討厭。這說明魯迅在童年里的不知與單純。也寫出作者在童年與一只貓的搏斗。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著美好的回憶。
魯迅的童年 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
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564867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500字以上3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經典作品。我在寒假里讀了這本書,他給我的感觸很大。
魯迅的作品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仿佛在給你講故事一樣。
比如范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有比如“卻仍然看見滿床擺著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征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
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贊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jié),是我不耐煩的。之后,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他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后,在我極度渴望〈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后,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本文由我一次一次對她態(tài)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著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
如今,中國還有很多陋習,我想我會改變它們,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184963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500字以上4
對于《朝花夕拾》這本書,相信每個同學都不陌生,可是真正去讀它,去品味它的人卻不多。我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這個大作家魯迅,也聽說過許多他寫的短篇小說及散文。
從小學到初中,我讀過許多魯迅的作品,學過許多關于他的文章。在《朝花夕拾》中有幾篇是我以前學過的,但當我第二次讀它,品味它的時候感覺又是一種味道。以前學的時候對魯迅的文章只是有一個淺淺的了解。當第二次閱讀的時候才感受到以前學習他文章的時候有太多的不足。
魯迅先生所寫的文章雖然表面看起來都是寫日常生活的,但當你認真的去品味的話,就可以明白所要表達的主題。他的文章都有一個共同的語主題:即是對中國國民性的批判。處處都體現他是一個愛國者。從他的小說中可以體現他那種對封建社會的憤怒,和對當時社會黑暗的那種不滿。
《狗?貓?鼠》表現了魯迅先生同情弱小以及對虐待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圖》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阿長》與《山海經》回憶了兒時與保姆相處的情景,在文中,魯迅先生充滿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懷念之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玩耍的無限樂趣以及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父親的病》回憶了兒時父親求醫(yī)治病的種.種荒誕情景。以上的幾篇,魯迅先生采用了親切動人的筆墨,記錄了社會生活的一面,構成了一幅幅色彩鮮明,濃淡相同的風俗畫卷。
在這本《朝花夕拾》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讀他這篇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著發(fā)自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著大人不注意,鉆進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于性子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講故事,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爛漫,令人回味。
曾幾何時,我已經遠離了童年,進入了青年。每天都在這忙碌的學習之中,紛紛擾擾的生活中。但我自己認為自己還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有時還做著甜美的童年之夢。
#184964朝花夕拾的讀書筆記500字以上5
朝花夕拾是一本魯迅晚年時期的回憶錄。其中依然有著魯迅的一貫作風,對著封建舊思想的批判,對著其的嘲諷。
看過《朝花夕拾》有一種老年人回憶往事時的脈脈溫情。
書中的十則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當時,中國在日本人的心中的確是一個弱國,可是,當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話,便心痛起來——“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自然是低能兒……” 他看著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殺頭,而且還與日本人一同歡呼的國人,那種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僅可憐,而且,可恨!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為何意,魯迅在此則中更著重描寫的,是藤野先生嚴謹的教學作風,對作者真誠的關懷,還有,對于中國,對于“人”的熱愛。作品的字里行間,無不洋溢著作者對這位恩師的贊揚與牽掛。
藤野先生對魯迅的耐心輔導,是希望將日本精湛的醫(yī)學技術傳入中國,為中國的人們治療身體上的疾病,在此,藤野先生將醫(yī)術還原到了它本來面目——為著所有人的健康而學醫(yī),而不是以自己個人的利益為目標,著實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魯迅先生寫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著不斷地“寫為‘正人君子’所厭惡的文字”,又一次表達了魯迅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和敬佩。
其次,《二十四孝圖》,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原本培養(yǎng)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圖》,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陰影,使其覺得白發(fā)的祖母和我是不兩立的,封建禮教毒害少年,害得他們深了
《二十四孝圖》,和《風箏》所想表達的實際大同小異,這可以說是舊中國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但是,這難道不是中國的弱點所在嗎!
魯迅先生,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以筆作槍,字字擲地有聲,這本《朝花夕拾》,雖是回憶性的散文集,但絲毫沒有改變它的風貌,對于作品中所指出的舊中國的弊端,我看過后觸目驚心,慶幸我出生在了祖國富強的年代,我下定決心,盡我所能不讓悲劇重演。
在過往的日子里,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太多屈辱的歷史,而如今,在祖國繁榮富強的今天,身為未來棟梁的我們,怎能不為了中國而去努力呢?從《朝花夕拾》中,我看見自己的影子,一個堅定的影子!
總而言之魯迅其實是在眾多的作家群中突出的一個,也是特殊的一個,他敢罵,罵茍延喘、陰險狡詐的人,罵貌似中庸的偽君子;他敢論,論國民眾生的劣根本性,論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劇之源。這就是魯迅一個大膽的作家!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