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讀書筆記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友人巴薩尼奧成婚,向放高利貸的猶太人夏洛克轉(zhuǎn)借現(xiàn)金。夏洛克出于妒恨,提出如果到期不還,就要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作為懲罰。當安東尼奧不能按期還債,夏洛克堅持要實踐借約條款時,巴薩尼奧的未婚妻鮑西雅想出了一個聰明的主意:她假扮律師出庭,按條款不準夏洛克多割、少割、流血或傷害安東尼奧的生命。最后夏洛克的報復(fù)計劃以失敗而告終。
該劇在諷刺舊式高利貸者的同時也暴露了當時重商主義精神與舊時封建貴族價值觀的沖突,以及莎士比亞時代英國人的反猶太心理。在莎士比亞筆下,夏洛克是一個唯利是圖、吝嗇狡詐的小人。但在聿人看來:無奸不商,夏洛克放高利貸想獲利也屬正常。我們都知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若非當時英國人激烈的反猶太思想和行為,夏洛克作為一個放貸的猶太商人又怎會寧愿不要錢而要一個英國商人的肉呢?該是多么刻骨的民族仇恨,才讓一個猶太人人想割一個基督徒的肉??!如果沒有曾經(jīng)種下的因就不會有后來的果。如果說夏洛克缺乏寬恕精神,那也是因為當初的基督教世界沒對他給予多少理解。
當然,安東尼奧為了朋友愿意冒風(fēng)險借款實屬仗義,當不能如期還款他既不逃避也不抵賴的品德更為高尚。人生能得此一友也算三生有幸。好人自有好報,所以巴薩尼奧的妻子鮑西雅最后救了安東尼奧。
劇中的鮑西雅可謂一個仁慈善良、機智聰明、行事果斷的女子。面對婚姻大事,她在眾多追求者猜匣之舉里讀懂了一個個男子的內(nèi)心。話說人生本來就是一次次的選擇,如果把那三個匣子放在任何一個男人面前,聿人相信每一個男人都會覺得那選擇很艱難。一個金一個銀一個鉛,金匣代表“選擇了,將得到眾人所希求的”,銀匣代表“選擇了,將得到所應(yīng)得的”,鉛匣代表“選擇了,必須準備犧牲一切”。因為愛情的真諦不過是一種彼此的妥協(xié)和犧牲,所以懂得真愛的巴薩尼奧選擇了鉛匣,如愿以償抱得美人歸。鮑西雅在了解了安東尼奧(丈夫的好友)的遭遇后,冷靜地出手,用智慧打敗了狡詐的夏洛克??梢哉f能得此種嬌妻也算前世修來的福了!
一個男人最幸福的不過就是這樣了----在外有摯友,在家有良妻。所以聿人認為《威尼斯商人》里巴薩尼奧才真正的是人生大贏家!(白衣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