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國學誦讀心得作文
小學生最新國學誦讀心得作文
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在其長河般的歷史文明中,不斷的錘煉和積淀。我們的國學就是在這樣的積淀中,在民族智慧的融合中形成的優(yōu)良結(jié)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國學誦讀心得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學誦讀心得作文1
兩點五十五分,準時調(diào)到少兒頻道,誦讀經(jīng)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聽過好幾遍的口號,早已牢牢地記在心里。
又該播出“國學小名士”,經(jīng)典誦讀大賽的節(jié)目了。
第一輪比賽,我愛記詩詞,根據(jù)關(guān)鍵詞回想學習中積累的古文,詩詞,第一個出局的五分,然后十分,十五分,依次排列到第五個,也就是唯一留在場上的一個,二十五分。
這一輪比賽,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實力,也讓我們積累了許多從不知道的知識,是那么的深淵。就連最小九歲的一個孩子,也非常強。
第二輪比賽,名家對對碰,由孩子們扮演的不同角色的詩人,手中的題目分別是代表不同的分數(shù),選手選擇人物進行答題,答錯后,扣除詩人代表的分數(shù),答對后,加上分數(shù)。但不會出現(xiàn)負分國學經(jīng)典誦讀觀后感作文600字3篇讀后感這一關(guān)是好笑的一關(guān),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關(guān),如果分數(shù)清零,那么就很難追分,容易對分數(shù)排名造成影響。
第三關(guān),是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一關(guān),德之考驗,這關(guān)的測驗看以看出孩子們對不同時間和地點,不同人物發(fā)生的事情會有哪樣的做法。又會有怎樣的解釋,每一位評委只能投一票,一票代表十分,投完票后,將選手按分數(shù)多少排入總名單,比賽就到此結(jié)束了。
這場比賽,很激烈,選手們又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guān)愛,有歡笑,有淚水,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快樂。
經(jīng)典誦讀,真是個有意義的活動。
國學誦讀心得作文2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么叫謙虛,就拿一個故事來說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級刊物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父母讓父母分享我的快樂。他們聽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誡我:“不能驕傲喲!”我哪里能聽進去,因為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就在我興奮的同時,我的性格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驕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誰的作文寫得好時,我就在他們比面前炫耀,若不順心便“發(fā)揮”出我暴躁的脾氣;和同學們聊天時也會炫耀我的“光輝”史……我就和同學們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我心里卻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寫的好嗎?我還不想和你們在一起呢!從此我驕傲成了癮,暴躁成了性,一發(fā)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徹底改變了。那次測驗,我原本以為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錯了,上午兩節(jié)課,我居然才寫出了一個題目幾句話,結(jié)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還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實,他們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呀!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國學經(jīng)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并被《國學經(jīng)典誦讀》里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為“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lǐng)的軍隊有規(guī)矩,為人謙遜。特別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lǐng)賞時,只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zhàn)斗的經(jīng)驗和教訓,正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作風,才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發(fā)現(xiàn)他的行為習慣與作風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薄吧仙迫羲?,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薄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這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而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使我從一個“游手好閑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仆”,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F(xiàn)在我已學會了為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為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并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為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與暴躁斷絕,最后又讓我走上了正直、謙虛、誠實與愛國的人生征途,大家都來從這本書里感悟真諦吧!
國學誦讀心得作文3
《國學經(jīng)典誦讀》你們讀過嗎?這本書精選中華五千多年悠久歷史所積淀下來的經(jīng)典中的精美華章,這里有最美的古典詩詞。
唐詩是必不可少的。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shù)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的詩讓人流年忘返,百讀不厭。可我更迷戀唐代詩人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長安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他擅長七言絕句,后代稱為"詩家天子","七絕圣手"。他的七絕與李白的詩并稱為"雙璧"。作品多寫邊塞,送別,氣象雄渾,情意雋永,語言精煉生動,音律鏗鏘悠揚。他的閨怨,宮怨詩也有很多佳作?,F(xiàn)存王昌齡的詩180多首。其中,五七言絕句幾乎占了一半。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一首《芙蓉樓送辛漸》深切的感受到王昌齡的決心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明月還是秦時的明月,關(guān)塞還是漢時的關(guān)塞,去出征的將士們至今還沒有回來,只要李廣將軍現(xiàn)在還在,就一定不會讓胡人的兵馬度過陰山。王昌齡這種憂國憂民的做法是我難以做到的,如果是我早就不管了,就在家里吃喝玩樂。讀了王昌齡的詩懂得了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誦讀這些古詩,猶如穿越時空隧道,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對話,了解歷史與文化的走向,感受人性的關(guān)懷與生命的尊嚴,傳承文明,接續(xù)未來,以便于我們走向更加豐盈優(yōu)雅的人生。
國學誦讀心得作文4
讀經(jīng)典能凈化人的心靈,讀經(jīng)典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yōu)良的人。因此我們學校也要求我們誦讀經(jīng)典,目的是凈化我們的心靈,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閱讀量,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學了這么久的經(jīng)典,我最喜歡的一條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弊酉脑唬骸吧搪勚樱核郎忻?,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意思是說: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沒有?!弊酉恼f:“我聽說過:生死有命運主宰,富貴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沒有過失,待人謙恭有禮,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你表現(xiàn)的很謙虛,恭敬,非常有禮貌,大家肯定都會喜歡你的,但是如果你表現(xiàn)出一副自大,視別人不顧的樣子的話沒人會理睬你,更沒有人會喜歡你。
朋友就是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持。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嘲笑別人,這樣的人誰會喜歡你?誰會說明你?而反過來,對別人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誦讀了經(jīng)典,我從中學會了許多: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只要你恭敬就不會受到別人的侮辱,只要你寬厚就能得到群眾,只要你誠心就會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夠使喚別人?!彼?,我以后還要讀更多的經(jīng)典,讓自己的腦子更加充實,更加聰慧,更加有用……
既然誦讀經(jīng)典有這么多好處,我們何不如多讀點經(jīng)典,多學點知識,你們說對嗎?
國學誦讀心得作文5
為了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tǒng),傳承國學經(jīng)典引領(lǐng)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jīng)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品質(zhì),學校定于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jīng)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guī)》,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并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著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于,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xiàn)在是五年級一班出場。”我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后,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說完了總序,接著,全班一起背完了“入則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后班長用口令整整隊,并向評委敬禮,接著,我班便出場。緊接著,其他班級也進行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傂?,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這八章的內(nèi)容,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shù)部分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啰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機會,讓我明白,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我一定會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