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觀后感600字
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fā)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以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lǐng)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zhàn)世界之巔。
這是真實歷史的再現(xiàn),又是國慶獻禮片,影片驚心動魄又蕩氣回腸,非常震撼。影片一開始,我也在想影片中的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么要爬山?”為什么要爬山?這可是要遭到難以想象的艱難,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攀登者還是一步一步向天險攀登,這不僅僅是一次極限挑戰(zhàn),更是為了向世界證明中國的強大。
1960年和1975年兩次攀登珠峰的全部經(jīng)過、主要人物、最后結(jié)果大家基本都知道的,所以沒有任何懸念,因此要呈現(xiàn)一個能夠抓住人心的故事尤為艱難,但《攀登者》做到了。看影片不僅僅是愛國教育,更重要的是宣揚一種正義和靈魂。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大腕,吳京不用說了,我最欣賞的是張譯扮演的曲松林,他們第一次登頂后因為拍攝設(shè)備的丟失,無法360度拍攝登頂后的資料,這讓世界登山協(xié)會不承認登峰的成功。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艱難和挫折,好不容易登到了峰頂,還沒有得到承認,可想而知,三個攀登者心里是如此悲壯,所以在曲松林責問方五洲為什么要為了救他而放棄搶救拍攝設(shè)備時,那個場景讓人唏噓不已,他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丟失拍攝設(shè)備,為后半段最后兩兄弟的和解埋下伏筆。一個是兄弟情,一個是愛國情。兩個人都沒錯,都讓觀眾感動,但我覺得只有人活著,還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影片對人的感情除了濃厚的愛國情懷渲染的淋漓盡致外,私人感情處理的也非常到位,一切個人情感都在攀登珠峰面前讓了步,最后三對人中,兩個人都犧牲了,讓觀眾遺憾之余更為痛心。
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nèi)巳耸亲约旱呐实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珠峰,這個珠峰必須靠自己的毅力和勇氣,付出畢生的精力去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