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
推薦文章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七篇
《三國演義》取材于東漢末年和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從東漢末年的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一直敘寫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吳亡為止,差不多一個世紀。讀完了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人物形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1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月明星稀、土崩魚爛、如入無人之境、如魚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對酒當歌、 屈指可數(shù)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2
1、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3、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3、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7、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8、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9、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10、是夜風雨交作,及曉,不見了于吉尸首。守尸軍士報知孫策。策怒,欲殺守尸軍士。忽見一人,從堂前徐步而來,視之,卻是于吉。策大怒,正欲拔劍斫之,忽然昏倒于地。左右急救入臥內,半晌方蘇。
11、是夜月色微明。玄德在左,張飛在右,分兵兩隊進發(fā);只留孫乾守小沛。且說張飛自以為得計,領輕騎在前,突入操寨,但見零零落落,無多人馬,四邊火光大起,喊聲齊舉。飛知中計,急出寨外。正東張遼、正西許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東南徐晃、西南樂進,東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淵,八處軍馬殺來。張飛左沖右突,前遮后當;所領軍兵原是曹操手下舊軍,見事勢已急,盡皆投降去了。飛正殺間,逢著徐晃大殺一陣,后面樂進趕到。飛殺條血路突圍而走,只有數(shù)十騎跟定。欲還小沛,去路已斷,欲投徐州、下邳,又恐曹軍截住;尋思無路,只得望芒碭山而去。
12、肅從其言,遂同周瑜來見孫權。權甚敬之,與之談論,終日不倦。一日,眾官皆散,權留魯肅共飲,至晚同榻抵足而臥。
13、孫策既死,孫權哭倒于床前。張昭曰:“此非將軍哭時也。宜一面治喪事,一面理軍國大事?!睓嗄耸諟I。張昭令孫靜理會喪事,請孫權出堂,受眾文武謁賀。孫權生得方頤大口,碧眼紫髯。昔漢使劉琬入吳,見孫家諸昆仲,因語人曰:“吾遍觀孫氏兄弟,雖各才氣秀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仲謀形貌奇?zhèn)ィ歉穹浅?,乃大貴之表,又享高壽,眾皆不及也。”
14、孫乾見紹不肯發(fā)兵,只得星夜回小沛見玄德,具說此事。玄德大驚曰:“似此如之奈何?”張飛曰:“兄長勿憂。曹兵遠來,必然困乏;乘其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玄德曰:“素以汝為一勇夫耳。前者捉劉岱時,頗能用計;今獻此策,亦中兵法。”乃從其言,分兵劫寨。主
15、譚引敗軍奔平原,尚收兵還。袁譚與郭圖再議進兵,令岑璧為將,領兵前來。尚自引兵出冀州。兩陣對圓,旗鼓相望。璧出罵陣;尚欲自戰(zhàn),大將呂曠,拍馬舞刀,來戰(zhàn)岑璧。二將戰(zhàn)無數(shù)合,曠斬岑璧于馬下。譚兵又敗,再奔平原。審配勸尚進兵,追至平原。譚抵擋不住,退入平原,堅守不出。尚三面圍城攻打。譚與郭圖計議。
16、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關、張聞之不悅,遂一齊入諫玄德。正是: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jié)偏生杰士疑。
17、玄德乃辭二人,上馬投臥龍岡來。到莊前下馬,扣門問童子曰:“先生今日在莊否?”童子曰:“現(xiàn)在堂上讀書。”玄德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門,只見門上大書一聯(lián)云:“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毙抡撮g,忽聞吟詠之聲,乃立于門側窺之,見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歌曰:“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p>
18、顏良敗軍奔回,半路迎見袁紹,報說被赤面長須使大刀一勇將,匹馬入陣,斬顏良而去,因此大敗。紹驚問曰:“此人是誰?”沮授曰:“此必是劉玄德之弟關云長也。”紹大怒,指玄德曰:“汝弟斬吾愛將,汝必通謀,留爾何用!”喚刀斧手推出玄德斬之。正是:初見方為座上客,此日幾同階下囚。
19、眾將請曹操入城。操方欲起行,只見刀斧手擁一人至,操視之,乃陳琳也。操謂之曰:“汝前為本初作檄,但罪狀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耳?!弊笥覄癫贇⒅?操憐其才,乃赦之,命為從事。
20、正飲酒間,忽見座上一人大哭而起,拔劍在手,直取甘寧。寧忙舉坐椅以迎之。權驚視其人,乃凌統(tǒng)也,因甘寧在江夏時,射死他父親凌操,今日相見,故欲報仇。權連忙勸住,謂統(tǒng)曰:“興霸射死卿父,彼時各為其主,不容不盡力。今既為一家人,豈可復理舊仇?萬事皆看吾面?!绷杞y(tǒng)即頭大哭曰:“不共戴天之仇,豈容不報!”權與眾官再三勸之,凌統(tǒng)只是怒目而視甘寧。權即日命甘寧領兵五千、戰(zhàn)船一百只,往夏口鎮(zhèn)守,以避凌統(tǒng)。寧拜謝,領兵自往夏口去了。權又加封凌統(tǒng)為承烈都尉。統(tǒng)只得含恨而止。東吳自此廣造戰(zhàn)船,分兵守把江岸;又命孫靜引一枝軍守吳會;孫權自領大軍,屯柴桑;周瑜日于鄱陽湖教練水軍,以備攻戰(zhàn)。
21、蘇飛在檻車內,密使人告甘寧求救。寧曰:“飛即不言,吾豈忘之?”大軍既至吳會,權命將蘇飛裊首,與黃祖首級一同祭獻。甘寧乃入見權,頓首哭告曰:“某向日若不得蘇飛,則骨填溝壑矣,安能效命將軍麾下哉?今飛罪當誅,某念其昔日之恩情,愿納還官爵,以贖飛罪。”權曰:“彼既有恩于君,吾為君赦之。但彼若逃去奈何?寧曰:“飛得免誅戮,感恩無地,豈肯走乎!若飛去,寧愿將首級獻于階下?!睓嗄松馓K飛,止將黃祖首級祭獻。祭畢設宴,大會文武慶功。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3
危在旦夕 路人皆知 同符合契 吳下阿蒙 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
才高八斗 手不釋卷 指日可待 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
明眸善睞 月明星稀 土崩魚爛 如魚得水 妄自菲薄 孑然一生
對酒當歌 屈指可數(shù) 一手包辦 一舉兩得 一臂之力 一親芳澤
七步成詩 三顧茅廬 下筆成章 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 不知所云
不容偏廢 乘虛而入 五內如焚 人生如寄 仰人鼻息 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 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 出言不遜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初出茅廬 刮目相待 火燒連營 七擒七縱 六出祁山 舌戰(zhàn)群儒
單刀赴會 得隴望蜀 負重致遠 智取陳倉 出言不遜 車載斗量
赤壁大戰(zhàn) 三國歸晉 危急存亡之秋 司馬昭之心 如入無人之境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4
1、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7、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10、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5
1、張飛見了,更不打話,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zhàn)到數(shù)合,玄德掣雙股劍麾兵大進,于禁敗走。張飛當前追殺,直到徐州城下。
2、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3、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4、早有人來濮陽報呂布,說曹操被火燒傷肢體,到寨身死。布隨點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將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死戰(zhàn)得脫,折了好些人馬;敗回濮陽,堅守不出。
5、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6、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遠依山下寨,未敢輕進。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6
1、髀肉復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yè)毫無成就。
2、后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非常合適的環(huán)境。
4、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5、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際經驗,比較幼稚。
6、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zhàn)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學問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絕倫(關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5、一身是膽(趙云):形容膽量極大。
16、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聽戲很內行。
17、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幸免。
18、堅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zhàn)方法。
19、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1、勢如破竹(杜預):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22、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shù)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24、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
25、想當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根據的主觀臆斷。
26、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遜(張郃):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29、負重致遠(人稱“鳳雛”的龐統(tǒng),陸績,顧邵):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
30、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7
1、《三國演義》中忠義的化身是【關羽 】,我們所熟知的他忠、義、勇、謀、傲的事情分別有:千里 、華容道義釋 、過五關 、水淹 、敗走 。
2、《三國演義》中智者的化身當屬軍師【諸葛亮】 ,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之事,書中記敘了有關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跡,如 空城計 、揮淚 等。 3、《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的三弟兄分別是雙股锏的【劉備】 ,使丈八蛇矛槍的【張飛】 和使青龍偃月刀的【關羽】 。
4、“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 三國演義》】的開篇詞。
5、寫出兩個與“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或俗語:【望梅止渴】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6、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請寫出小說中有關諸葛亮的兩個故事的名稱?!静荽杓?,【舌戰(zhàn)群儒】
7、填人名,補足歇后語。 (1)(【 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 (2)(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3)(【徐 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4)( 【周瑜】)打(【 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5)三個臭皮匠——頂個( 【諸葛亮 】)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好段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