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觀后感
最近重溫了《士兵突擊》。我想這部劇對于90后來說并不陌生,那時一放學書包一扔坐在電視機前等它的播放,現(xiàn)在看來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當時只覺軍人的職業(yè)不易,如今輾轉十幾載,當自己工作后再看這部劇,又從中品出了不一樣的滋味。
當年的許三多還是父親口中的"龜兒子",為了爭口氣跟著史今班長來到了部隊,"一無是處"就連正步走都不會的他憑著那股子犟勁好好活著,干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最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軍人。他的成長我想可以用主席的"不忘初心"來概括。正步踢不好,那就天天練正步;五班位置偏僻,大家生活懶散,只有他堅持著每天整理內(nèi)務,帶著四塊板磚練體能;接受了班長的命令,自己一人鋪成一條5米寬的石子路。以前覺得他傻,現(xiàn)在想想很是慚愧,許三多專注的把每一件事做好,我們的一生又做成了幾件有始有終的事來呢?除了這份把任何事都做好的專注,他身上的另一個品質(zhì)也讓我動容--有情義。不論是史今班長退伍他情感的爆發(fā)還是七連解散他的堅守,以及特種部隊選拔他與伍六一的相互扶持,無不讓人動容。也可能是身為思政老師,我覺得沒有什么比做一個正直的人更重要的了,良好正直的人格遠勝于知識。
除了許三多,劇中還有許多形象鮮明的人物,而我最喜歡的是史今班長。我覺得他的影子就像一位師長,幫助你一步步成長。因為經(jīng)歷相仿,所以史今班長更照顧這個"差兵",立志要把他鍛煉成一名好兵,這就是我們的"共情",設身處地的去幫助孩子們一點點提高,了解他們的心情,而不是以別人的眼光來評判他們。在許三多輾轉回到七連時,史今請求連長讓他去三班,但是不開竅的他做了許多"錯事",拉低了整班的成績,史今失望過也憤怒過,但是之后他告訴許三多他能行,這也是第一次有人肯定許三多的價值。為了不讓班長失望,許三多更加刻苦的練習最終贏得了大家的肯定。我想這也驗證了我們教學中的另一策略:肯定學生。每個孩子性格各異,如何讓他們利用好自己的閃光點,樹立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便許三多在后來遇到了許多更厲害的戰(zhàn)友后,我仍然覺得史今班長在他心目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這也從側面順明了啟蒙的重要性。孩子們就像小樹苗,能直能彎,如何做好他們的領路人,是我們應該一直思考和努力的事業(yè)。(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