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傳讀后感1000字范文
褚時健傳讀后感1000字
這一周加緊時間終于把這本書看完了,從褚時健小的時候一直看到至今近90歲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一生。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褚時健傳讀后感1000字
91歲的褚時健去世了,《褚時健傳》一時洛陽紙貴。讀完傳記,對褚時健跌宕起伏人生已不太感冒,他那一代人大起大落是習以為常的。真正吸引人的是,褚時健無論在釀酒、產糖、造紙、制煙、投資方面,還是后來種橙,竟樣樣出色。這到底是為什么?有哪些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答案是明顯的,一個人如果在某個領域成功可能是靠運氣,而褚時健凡涉及的領域,均獲得成功,必有其獨特的秘訣,我將他的秘訣歸納為如下四條:
第一:態(tài)度是基礎。褚時健認為做人做事要認真踏實,努力提高業(yè)務水平,做到有“譜氣”。褚時健業(yè)務水平非常高,經常在生產一線研究問題,他身先士卒,甚至鉆進鍋爐里面維修設備。他相信只要實實在在做事,態(tài)度認真,學習多了,實踐多了,心里就有足夠的“譜氣”。而且作為管理者只有自己內功過關,業(yè)務成熟,才能服眾。這告訴我們,企業(yè)里總有一些人說不會,但只要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完全可以學會、學精。
第二:運用科學思維方法是核心。無論什么事情,褚時健相信其中一定有規(guī)律,要善于觀察,會總結,找到規(guī)律。褚少年時釀酒發(fā)現冬天靠近灶臺的發(fā)酵箱酵母菌長得好,他思考是否跟溫度高有關,然后嘗試把留有余溫的柴火放到門邊,出酒率出人意料提高了15%,以至于后來教他釀酒的師傅始終不明白,為什么同樣的苞谷自己釀的酒質量與產量卻都比不上一個稚嫩的少年。后期在解決褚橙增產瓶頸與質量穩(wěn)定問題上更是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典范。這種積極尋找規(guī)律,提高生產效能的科學方法,跟現在的精益生產管理異曲同工,往往解決一個疑難問題就是生產的一次巨大飛躍。
第三:要熟悉財務成本數據。褚時健認為心里要有一本清清楚楚的帳、莫糊涂。他對企業(yè)經營的數據十分熟悉,各種項目的成本核算爛熟于胸。在被調入糖廠做副廠長時,褚時健就是因為熟悉財務成本才找出了糖廠虧損關鍵。哪些地方費用不合理要控制,哪些地方要降本增效,褚時健很清楚。入職第一年他通過降本增效、就讓年年虧損的糖廠實現了較大盈利。玉溪卷煙廠(現“紅塔集團”)的財務負責人也說褚時健肚子里有一臺高配置的計算機。
第四:定好用人標準,做好員工激勵。褚時健標準是用踏實肯鉆研、認真的人,不用練嘴勁的人。褚時健堅信人對了事情就對了。在玉溪卷煙廠任職期間,面談如此復雜的人際關系,他也堅持自己的用人標準。褚時健對做員工激勵十分重視,他認為沒有一個良好的激勵與獎懲制度,個人積極性發(fā)揮不出來。即使在盛行“大鍋飯”的計劃經濟時代,他也將工資與業(yè)績掛鉤,不搞平均主義,關心員工生活。褚時健妻子馬靜芬說,別人都會說他最擅長經營管理企業(yè),但她的回答是褚時健最會把工廠生活搞好。
褚時健成功秘訣看似很簡單,但很有效,而堅持做到極致,成功自然而來。這種“褚氏”方法值得每位管理者和員工學習。在雙環(huán),要做好這四條,需要每位管理者發(fā)揚“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企業(yè)作風,需要相關部門做好配合支持。只有各部門通力協作,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到極致,才能打好生產這場硬仗。
褚時健傳讀后感1000字
其實,讀這本書,我抱著很功利的想法:他是怎么做到的?為什么在經歷牢獄之災,老年喪女后還有心勁成就一番事業(yè)?
我希望這本書之后能給自己指點一二。
沒想到,外人眼中的大喜大悲,書中描寫的非常平淡,沒有什么總結,也沒有太多感言。自己讀完,心中不免遺憾:這碗雞湯也太淡了。對一些關鍵的轉折,缺乏細節(jié)描寫。尤其是老年喪女后,褚時健心中是什么滋味?
不過現在回味褚老的一生,可以發(fā)現褚時健應對苦難的技巧不過就是那幾個字:做事,閑不住。
命運給了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但他并不消極,而是忙于做事。他才應了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把褚時健放在哪兒,他就在哪兒搞得風生水起,對自己的工作有譜氣。
這也和他的性格有關。他非常現實,沒有太多的口號和宏偉目標,總是著力于解決手中的問題,不與大環(huán)境對抗,在小環(huán)境中突破。另外,他又非常認真,對什么事情都要有譜氣,愛琢磨,懂技術。他也是生活的一把好手,做飯也能做得比別人強;當廠長時,把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很少抱怨,做自己能夠改變的事情,投入工作中,著眼于現實,不多想,這是褚老應對人生的態(tài)度。但知易行難,自己仍需努力。
褚時健傳讀后感1000字
國慶假期,斷斷續(xù)續(xù),用了三天時間讀完,幾點體會:
一、國家政治層面洪流裹挾下個人的掙扎奮進
褚時健的人生,從出生開始,他的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性變化或轉折,與現代中國社會宏觀的重大趨勢性變化直接相關。褚時健的一生,大致可劃分為七個階段:
一是出生在1927年,這一年在中國現代史(在歷史教材上的說法是“中國革命史”)上本就是一個值得紀念、發(fā)生了很多事情的年份。
二是父親的去世、家境的變化,較早的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乃至于為他后來強大的經營管理企業(yè)的才能奠定了態(tài)度和方法論基礎),導源于抗日戰(zhàn)爭這一當時時代的主題。
三是與至親朋友一起,投身解放戰(zhàn)爭,扛槍打仗,到建國后很快成為年輕有為的地區(qū)領導干部。
四是被劃成右派,農場改造,ZZ新星星光不再,進而摘帽進糖廠,索性踏入企業(yè)經營領域。
五是趕上經濟體制改革盛宴,開始掌管玉溪卷煙廠,走向人生巔峰。
六是明星墜落,因經濟問題、更重要的可能是那些沒法說的原因,鋃鐺入獄,妻離子散,虎落平陽。
七是新平奮起,從糖廠舊地開始,以私營企業(yè)模式,建立自己的冰糖橙種植事業(yè),重建聲望,收獲財富。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褚時健都自覺或不自覺的面臨著社會給出的問題,每一次,褚時健都試圖給出最好的答案。當然,很多事情上,社會大潮裹挾,強如褚時健,也只是大時代里的一滴水,隨時可能被湮沒無聞。
二、企業(yè)經營層面的能力與功績
我想愿意讀褚時健傳記的很多人可能都是經濟領域人士,因此對褚時健的經濟管理才能展現過程更為關注。褚時健不論是管理糖廠、煙廠還是儲橙,每一次都是成功的,這三個行業(yè)跨度很大,每次都能成功,這不容易。這種成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
一是不參與ZZ而懂ZZ,與Z.F部門保持良好溝通互動關系,獲得政策、資金支持,必要時候可以直達高層。因為是國有企業(yè),所以具有ZZ資源還是很重要的,否則寸步難行。其實,這種溝通互動與市場化的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獲得股東VC的支持、持續(xù)獲得資金、引入更多資金的努力在某種意義上是有共同之處的,因為國企的股東代表就是政府及政府各級國有資管管理和經濟管理部門。
二是獲得經營管理自主權,說了要算。當前很多國有企業(yè),恰恰存在這個問題,一個總經理旁邊有n多個副總經理,每個人上面都有人,總經理只好把主要精力放在搞平衡上來。船長不能真的獲得船長的權力,那么這船也只能是開到哪兒算哪兒了。
三是企業(yè)負責人必須懂業(yè)務。很多國企領導人,恰恰沒有這個能力和積淀。褚時健做事很認真,磨刀不誤砍柴工,無論糖廠、煙廠、種橙,都是十多年,都積累了很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經驗,才把事情做好,當然有些情況下是有歷史原因。開始不懂沒有關系,重要的是有認真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以及認真堅持的持續(xù)努力。
四是必須做好產品。做煙,煙就得好,就得像萬寶路看齊,延伸下去,就得有好設備、好的煙葉,就得加強管理,所有的經營管理行為,都是從打造一個好產品開始的,這是核心。私心想來,如果中國的奶制品行業(yè)有個褚時健,那么三聚氰胺事件或許不會發(fā)生——中國消費者海外購買嬰兒奶粉應當令中國所有奶制品行業(yè)從業(yè)者感到羞愧,這個行業(yè)都應該為此感到羞愧自慚。
五是利潤導向。做好成本核算,把帳算明白。做企業(yè)的不掙錢,不能掙比別人更多的錢,就是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包括每一次擴大再生產的巨大投入,每一次補貼,都是經過測算可以獲得更多利潤的前提下的有價值的投入。
六是科學管理的一些必要方法,包括充分授權、獎懲分明、精細化管理(更多適用于當時當地的工業(yè)企業(yè))。
七是必須共享共贏。打動政府的是持續(xù)高速增長的利稅,打動員工的是更公平、更多的工資與獎金激勵,對煙草種植的農戶的補貼,三合一后對煙草專賣局和煙草公司的利益的照顧,這些都是共享共贏的直接體現。
三、人生經歷方面的啟示
一是宏觀趨勢無法把握,但個人的事情必須做好。否則以后遺憾的機會都沒有。褚時健雖然經歷這么多是是非非、大起大落,但是從他的經歷來看,至少他該做的都做了,本人是沒有什么太多可以后悔的。這就是對自己、對人生負責的態(tài)度。要認真做事,做成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并且盡可能做大,小打小鬧沒意思。
二是企業(yè)產權是企業(yè)經營管理的根本性問題。褚時健鋃鐺入獄,不論有什么原因,他所管理的是國有企業(yè),他是國家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這些是根本性的前提。頗堪玩味的是,本書的寫作源于王石的力薦和協調,但沒想到書成之際,王石本人也遇到了企業(yè)經濟管理上根本性的大問題。褚時健被非常慘烈的逐出體制,但也在被動放逐中在64歲高齡主動尋找到了產權清晰的事業(yè),王石今年65,在萬科事件愈演愈烈的當下,若被放逐,將如何選擇呢?是就此擱筆,還是像他所推崇的褚時健那樣續(xù)寫新篇章呢,讓未來告訴我們吧。
三是家庭很重要,人終歸是要回歸家庭的。人生一世,最終還是要獲得內心的安寧與平靜,而終老一身,終究不是絕大多數有正常情感的人所能夠承受的。
四是即使你不斷的失去,也要不斷的向前。曾經滄海,亦可為水。過分沉湎過去輝煌的人這輩子就算交代了。人的神經,有的時候顆粒度要大一些,太過敏感與多愁善感的類型肯定經不住這么多折騰。
五是時時積累,多積善緣。農場時救命的醫(yī)生,儲橙時期的支持力量,包括以前思考但是沒有用到的一些思考、比如煙渣的用處,這些都是褚時健在自己能夠發(fā)揮一些作用時,做出的積累,結下的善緣,在多年以后的一些人生關鍵時點,這些積累幫助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