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讀后感900字左右范文5篇
推薦文章
《三體》讀后感900字左右范文5篇
《三體》小說以洋洋灑灑八十余萬字講述了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之間的興衰歷程,讓人讀后蕩氣回腸。本文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三體讀后感,歡迎閱讀。
《三體》讀后感900字
《三體》是一系列很宏大的科幻書,讀完之后的那種震撼感久久揮之不去。最先知道《三體》這個名字,是在微博上看到有一部同名電影將以這本書為原著進行翻拍,之后周圍又不斷有朋友和老師推薦,才讓自己從對科幻類書籍的不感冒演變到最后的對這本書的愛不釋手。
《三體》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叫葉文潔的人在生存環(huán)境惡劣的情況下急于尋找下一個宜居環(huán)境的三體星球廣播了地球的存在,三體人希望進入地球,而地球的居民在經(jīng)過一系列如“面壁計劃”、”執(zhí)劍計劃“、”掩體計劃“等保護自己家園的措施之后,最終亦難逃宇宙中”暴露即被清理“的殘酷生存規(guī)律,而被清理滅亡。
科幻類小說向來對于作者的想象力是一項極大的挑戰(zhàn),面對未知的空渺,許多科幻類小說的作者都盡力地讓自己的想象力插上翅膀,開始天馬行空的遨游,以至于許多科幻小說科幻得“太不真實”,讓人有了一種矯揉造作之感。而劉慈欣寫的這一系列《三體》卻在腦洞大開的同時,做到了“有理有據(jù)”的腦洞大開。
作者在書中大量運用物理學、計算機學等專業(yè)知識去解釋書中腦洞出來的現(xiàn)象,既讓情節(jié)解釋合理,讓專業(yè)的科幻迷們易于接受,不至于有一種看完后智商受到了挑戰(zhàn)的讀后感,也科普了普通讀者,讓普通讀者感受到了作者扎實的科學素養(yǎng)與滿滿的寫作誠意和熱情。
這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三體》系列第一部《地球往事》中,“三體”游戲里,游戲人物馮·諾伊曼向秦始皇和汪淼用三千萬士兵展示計算機的運行原理。這一情節(jié)的設置雖然讓人覺得搞笑,但對于了解過計算機知識的讀者來說,能夠?qū)⒅R用如此豐富的想象力展現(xiàn)出來,讓人由衷驚嘆。對于從未了解過的讀者來說,這又是一次形象生動的科普。
《三體》這一系列書中,除了有理性主義的視角還有著人文精神的關懷。而這也為它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背后注入了引人深思的因子。作者劉慈欣在書中為讀者提供了與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積年累月接受的教育所倡導的價值觀所不同的矛盾現(xiàn)象,并通過這些矛盾的現(xiàn)象展現(xiàn)人性的復雜,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在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為人類能夠獲得生存機會不擇手段甚至到喪心病狂地步的維德在面對程心要求停止曲率驅(qū)動光速的研究時,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中將人的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
《三體》讀后感900字
暑假期間,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讀完了三本厚厚的科幻系列小說——《三體》,也許你會疑惑為什么我一個女生也看這種科幻小說,但我想說的是,它絕不只是單純的科幻故事那么簡單。下面是我想要和你們分享的心得體會。
這本小說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叫三體的外星文明與人類社會建立聯(lián)系后,對人類文明、破壞自然不滿的一群人成立了一個三體組織,旨在毀滅地球文明,迎接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世界為保證順利向地球移民,消滅地球社會和地球人類,利用“智子”技術將人類的科學研究鎖定,使之停止不前。三體組織也在此時暗殺全球的科學家。為吸收會員,三體組織開發(fā)了《三體》游戲。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組成聯(lián)盟應付可能的危機。盡管三體組織后來被摧毀,但地球科技的發(fā)展已經(jīng)被“智子”鎖定,三體人的移民已經(jīng)開始,450年后,三體人將降臨地球,人類必須為此開始準備。但最終結(jié)果包括兩個文明在內(nèi)的全宇宙的文明都逃不了物競天擇的命運,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的美,此后便墜入永生的黑暗。
這本小說內(nèi)容龐雜,故事跌宕起伏,并且由于作者劉慈欣本身是一名科學家,所以其內(nèi)容帶有很多科學上的名詞,盡管我是文科生,但由于作者描寫細膩生動,文筆流暢,并沒有給我?guī)砝斫馍系睦щy,相反,我認為就是這種似懂非懂的感覺促使我發(fā)揮想象力去理解這部作品。外界評價該作者時稱:“劉慈欣的作品宏偉大氣、想象絢麗,既注重極端空靈與厚重現(xiàn)實的結(jié)合,也講求科學的內(nèi)涵和美感,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鮮明的個人風格,為中國科幻確立了一個新高度。”我想再貼切不過。
小說中有個場景讓我記憶深刻,那便是地球的毀滅。作者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末日來臨時全太陽系跌入二維平面的壯烈圖景,在地球毀滅時,戀人相擁,父母子女手牽手,整個過程平靜痛苦而又慘烈壯闊。不禁讓我想象要是真的全世界都變?yōu)橐环?,那這幅畫該是多么的靜謐絕望,因它只不過是死神的一片小小收藏罷了。
如若真的有外星文明,我希望他們能和我們這個美麗的星球交友,而不是侵略。畢竟宇宙中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值得存在的理由,每一個生命都是上天的賞賜。
《三體》讀后感900字
近來心煩氣躁,無意看專業(yè)性的東西,便隨便下載了《三體》在手機里面翻一翻,這隨便一翻卻一發(fā)不可收拾,硬是一口氣讀完了這八十八萬字的巨著。讀完之后,內(nèi)心也久久不得平靜,有種難以釋懷的焦慮而不知所措,總想再找類似的劇情來填補頓時塌陷的空虛。
看科幻小說能夠讓人腦洞大開,使人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遨游,但科幻小說也如智子一般,像一把鎖把人的想象力局限的既定的空間里,使讀者難以沖破作者的封鎖,而只能成為作者想象力的復制者。在看三體之前,我也喜歡構建自己的宇宙世界,在那片天空里,我會不斷的加入自己知識范圍內(nèi)的元素,并讓它在合理的知識范圍內(nèi)持續(xù)的運行,每當生活無聊之時便鉆進這個世界里面自娛自樂。我不知道他人會不會如此,或許隨著大型網(wǎng)游的普及,很多人的世界都被網(wǎng)游所替代,這比自己苦想構筑一個世界要輕松有趣的多,但我仍然還在用這種古老的方式去娛樂,最起碼也算是動了動腦子,能夠有自己的原創(chuàng)。但自看了《三體》后,就連這點原創(chuàng)也被剝奪,我所構筑的世界便如物種大爆炸一般,開始了全新的構建,甚至顛覆了以往的運行模式。這里面的元素變得更為科幻,結(jié)構也更為合理,整個世界發(fā)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階段。但我知道,這已經(jīng)不是我所構筑的世界,這不過是把《三體》里面的碎片與我世界里面的人物,按照大劉的邏輯進行了重組,我的世界已經(jīng)成為《三體》世界的復制品。但我不能逃離這個結(jié)構當中,因為我覺得這是最為理想,最為成熟的結(jié)構。
現(xiàn)在說說《三體》,大劉構建的世界太讓人震撼,以至于讓人不禁抬頭去仰望早已陌生的星空,去感受宇宙中的深邃,并重新引發(fā)思考生命的意義。經(jīng)過漫長的自然演化,地球誕生了人類,并又在黑暗世界中不斷摸爬滾打終于步入工業(yè)文明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人類技術得到了幾何性的增長,人類征服了世界,看似前所未有的偉大,能夠把上帝拉下神壇。但人類卻又何其渺小,在億萬光年的尺度上,人類能夠算作什么,不過是“陰溝里面的蟲子”,或許連蟲子也算不上。人類始終無法突破萬有引力而遨游太空,宇宙飛船的速度不及光速的萬分之一,腳步也始終局限在地球引力的范圍之內(nèi),也聽不到來自宇宙另一個世界的聲音,這就像在無限的黑暗之中,一個小孩子拼命向周圍呼喊,卻始終沒有一絲的回應,人類在這個宇宙中是顯得何其的孤獨!然而,宇宙中這些孤獨的蟲子,如此微不足道,卻仍在為更微不足道的事情攘攘熙熙,疲于奔命。認識到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不應該是消極的催化劑,而更應該打起精神,珍惜在如此浩瀚深邃的宇宙中僅此的生命,弱小與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我們應該“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讓生命有它該有的價值。
《三體》讀后感900字
這個暑假,我看了《三體》這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說。
當時媽媽把它買回家的時候,我不太想看,因為它有1000多頁,而且三部一本比一本厚,又因為是科幻小說,比較難懂。我剛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不太好看,但是讀到后來,覺得越來越引人入勝,我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第一部看完了。
《三體》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
一點就是科幻。書中提到的“黑暗森林狀態(tài)”在我當時讀到時感覺很震驚,再想想好像又很正常。就好像在警告所有人類:宇宙是冷酷的,也許發(fā)現(xiàn)外星人會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
還有一點就是它對“人性”的描寫。我當時看了人類在三體文明的威脅下不但沒有拼命研究與之對抗的方法,反而為誰走誰留的問題爭吵不休,最后甚至明令禁止逃往太空的時候,我覺得真的很可笑。仔細想想,不都是這樣嗎?人都是自私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愿意犧牲自己顧全大局了。別說生死存亡的大事,就是生活中的小事也是這樣:我小的時候,和幾個小女孩一起玩,有一個人提議說,讓我們其中一個人帶其她人到她家去玩,并且要把自己的糖果和冰激凌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也要把自己的玩具給大家玩。本來很高興的事情,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自己家,誰會愿意犧牲自己的東西呢?沒有人主動站出來,那就石頭剪刀布吧,但是被選中的那個女孩卻反悔了,最后我們不歡而散。而三體人呢?卻認為“這對我們來說不是問題”。我就覺得這部小說和其它的小說真是不一樣。在這本書中,人類的情感反而成了毀滅太陽系的罪魁禍首,也因此,它給我?guī)砹嗽S多震撼。
在第三部中,程心兩次以愛和責任的名義把世界推向深淵。但是最后,她還是沒有放棄,為了保住大宇宙的未來,把647號宇宙的物質(zhì)歸還了。智子說:“你還是在為責任活著。”但是,智子最后也選擇了幫助她。我想,宇宙是沒有對錯的,雖然可能會招來禍患,但是永遠不要放棄愛與人性。
《三體》讀后感900字
《三體》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作者劉慈欣。該系列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三部小說組成。
《三體》三部曲講述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作品對人類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及哲學等均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全書格局宏大,立意高遠,被譽為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劉慈欣用大膽的想象,富有冒險勇氣的語言描述出了文明先進的人類或爾虞我詐、任意妄為,或心思茫然,渴望用三體文明來拯救地球文明,或與虎謀皮,渴望登上至高的權力巔峰。
同一個世界,不同身份、不同行業(yè)、不同年代、不同出生的人,齊聚一堂。受過“wg” 傷害的科學家葉文潔,深受父母恩怨,自身經(jīng)歷囚禁和自由。面對巧然發(fā)現(xiàn)來自外星球的信號,絕望的她毅然決定幫助期望恒基元的三體文明入住地球。從經(jīng)歷上來說,葉文潔是有悲劇色彩的。從人性上來說,葉文潔似駱駝祥子,經(jīng)歷黑暗而人性扭曲。她既愛這個世界,仿若愛自己的孩子;又厭惡這世界上的人,他們的丑陋虛偽令她心寒。她感情細膩卻又讓人覺得冷漠麻木,寫出了現(xiàn)代人矛盾的心理狀態(tài)。
劉慈欣的大膽之處是將過去和未來連接起來,用小說演繹史實,用議論續(xù)寫傳奇,他用別人的話來表達自己,又用自己的經(jīng)歷去充實別人的故事。
三體,不同的意義,不同的寓意。引導人類進行對世界立體的思考,將眼光放遠到外星球,又將自己的眼光聚焦到人心的多元化上。
讀了這本書,更上我懂得了:世界不只有黑白兩種顏色,更多的時候,灰色才是世界的色彩。
我愛這個世界,我愿意守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