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讀駱駝祥子有感900字范文多篇
推薦文章
2020讀駱駝祥子有感900字范文多篇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寫的是人力車夫祥子的一生。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讀駱駝祥子有感9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駱駝祥子有感900字
這是一個車夫的悲慘世界,一段歷史的生動剪影。
小說剛開始描寫的祥子是好的一個人啊!
他勤勞樸實、忠厚善良,他講信用重義氣,他有著積極進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可以說是集傳統(tǒng)美德于一身的勞動人民形象。
他一直想憑借艱苦奮斗擁有一輛自己的黃包車,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終于買上了自己的車。
故事到這里,多么美好,祥子有了自己的黃包車,以后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紅火!
但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他的車還是被官兵搶走了。
好在,祥子并沒有灰心喪氣,他仍然執(zhí)拗地堅持著自己買車的理想,他像“一只饑瘋的野獸”,早出晚歸,撕破臉地跟別人搶位子。
沒料想,還沒買上車,攢的錢卻又被偵探拿走了。可謂一波三折!情感方面,他娶到了中意的虎妞。在婚姻中,他也付出了很多很多。
后來,祥子終于拉上了自己的車,可最后虎妞卻死了,小福子也逝去了,人車兩空。
至此,祥子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失去了繼續(xù)努力奮斗的信念與信心,他吃喝嫖賭,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行尸走肉。
祥子,多么吉祥的名字!我想,若他生在新時代,長在新社會,他的人生該是幸福圓滿的吧。
可是,他生不逢時,即便他那么善良,即便他足夠努力,還是沒有過好自己的人生。
祥子墮落了!祥子的墮落讓我無限唏噓,我痛心于如祥子一樣無知、愚昧的善良民眾在那個病態(tài)社會的墮落。
這也讓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個“把人變成魔鬼”的黑暗社會,那些像祥子一樣堅持不懈的人都是那個社會制度的犧牲者。
故事的悲慘結局,正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祥子的遭遇證明了生活在那個時代里的勞動人民,想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奮斗來改變自己的處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祥子是個不幸的人,當時的老百姓也是不幸的。我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為那個時代感到悲哀,為那個黑暗的社會感到痛心。
舊社會是黑暗的,人性是丑陋的。如今,我們生活在新時代,是多么幸運和幸福!
同時,我們也必須憑借自己的努力奮斗,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祥子身上的美好品德和努力奮斗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努力汲取知識,遇到困難不消極不放棄,始終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終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才有可能越來越接近成功,才有可能像祥子一樣“拉上真正屬于自己的車”。
努力奮斗過,才不會留有遺憾,要始終相信,前方的光明是屬于自己的!(李琳)
讀駱駝祥子有感900字
讀了《駱駝祥子》這本書后,我從中了解到了在當時混亂的社會里,人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這部小說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jié),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說主要講了一個洋車夫的苦難史,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好體面,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著。后來,經過3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虎妞對他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身心都帶來磨難。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深刻地揭示了生產這個悲劇的原因。這個故事,反映了北平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命運與遭遇。祥子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熱愛生活,熱愛北平,但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個世界!我仿佛看到了天橋、鼓樓、白塔,是牌樓、街道、小巷,是車廠、大雜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就是幾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這兒沒有絲毫田園詩一般的快樂, 而是祥子的那雙大腳馬不停蹄地跑過大街,穿過小巷,烈日下,雨雪中處處有他艱難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楊先生的盤剝,劉四爺?shù)某袅R,孫偵探的明搶,洋大夫的冷漠,這是一座千真萬確的地獄!最后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終于窮途潦倒,逐漸消失在一座城門洞里……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層廣大勞動大眾的生活,這逼真的描寫讓我體會到了人力車夫們不可逾越的悲慘命運,讓我深刻地認識了“地獄究竟是什么樣子”。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xiàn)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xiàn)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tǒng)治之網(wǎng)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一種變形反映。整部小說語言生動,文筆剛勁有力,刻畫出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堪稱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說里充斥著的悲涼發(fā)人深省,故事離奇感人。所以家喻戶曉,已譯成各種語言流傳多國,在世界文壇都有極重要的影響。這部小說里所說的事情,的確離我們現(xiàn)在有幾十年了,并且也肯定有藝術加工,但文學總是來源于生活的,是千千萬萬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過它,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社會曾是那么的黑暗,希望曾是那么的渺茫,因為它畢竟就發(fā)生在不久前的中國,發(fā)生在這雄雞病危的年代?,F(xiàn)在的社會穩(wěn)定,經濟也在不斷發(fā)展。作為青少年,有書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著,鼓勵著。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至少,我們要學習駱駝祥子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讀駱駝祥子有感900字
《駱駝祥子》真實地描繪了北京一個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來自農村,在他拉上租來的洋車以后,立志買一輛車自己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年輕力壯,正當生命的黃金時代;又勤苦耐勞,不惜用全部力量去達到這一目的。在強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換來了一輛洋車。但是沒有多久,軍閥的亂兵搶走了他的車;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詐去了他僅有的積蓄,主人躲避特務追蹤還使他丟了比較安定的工作;虎妞對他的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的身心都帶來磨難。迎著這一個又一個的打擊,他作過掙扎,仍然執(zhí)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積蓄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愿望“象個鬼影,永遠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與委屈”;在經過多次挫折以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原來那個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盤碾得粉碎。這個悲劇有力地揭露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的罪行。祥子是一個性格鮮明的普通車夫的形象,在他身上具有勞動人民的許多優(yōu)良品質。他善良純樸,熱愛勞動,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平常他好象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蘊藏有反抗的要求。他在楊宅的發(fā)怒辭職,對車廠主人劉四的報復心情,都可以說明這一點;他一貫要強和奮斗,也正是不安于卑賤的社會地位的一種表現(xiàn)。他不愿聽從高媽的話放高利貸,不想貪圖劉四的六十輛車,不愿聽虎妞的話去做小買賣,都說明他所認為的“有了自己的車就有了一切”,并不是想借此往上爬,買車當車主剝削別人;他所夢想的不過是以自己的勞動求得一種獨立自主的生活。這是一種個體勞動者雖然卑微、卻是正當?shù)纳钤竿W髌访鑼懥怂诓苷粋商角萌チ俗约盒量鄶€來的積蓄以后,最關心的卻是曹先生的委托,就因為曹先生在他看來是一個好人;還描寫了他對于老馬和小馬祖孫兩代的關切,表現(xiàn)出他的善良和正直。他的悲劇之所以能夠激起讀者強烈的同情,除了他的社會地位和不公平的遭遇外,這些性格特點也起了無法磨滅的作用。象這樣勤儉和要強的人最后也終于變成了頭等的“刺兒頭”,走上了墮落的道路,就格外清楚地暴露出不合理的社會腐蝕人們心靈的罪惡。作品寫道:“苦人的懶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結果,苦人的耍刺兒含有一些公理。”又說:“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xiàn)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老舍正是從這樣一種認識出發(fā),懷著對于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深切同情,寫下這個悲劇的。這就使這部作品具有激憤的控訴力量和強烈的批判精神,深深地烙上讀者的心坎。
讀駱駝祥子有感900字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駱駝祥子》一書,感到心頭有點堵得慌,又有些心痛。
生活在富足的現(xiàn)代,人人搖著利己主義的旗幟,追逐著享樂,就算在新聞中或在街頭偶而瞥見街頭的流浪漢,仿佛也是司空見慣而不以為意,但是《駱駝祥子》里頭,那個由滿懷希望與年輕健壯,到不仁不義騙吃騙喝的頹廢車夫——祥子,卻讓我們難過。
舊時代的北京,數(shù)以萬計的人力車夫掙扎在死亡線上,祥子就是其中之一。一個身強力壯、帶著鄉(xiāng)土氣息的小伙子,在失去了家人以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劉四的車廠里當人力車夫。他有夢想——買一輛自己的車,當一名自由的洋車夫。他早出晚歸,忍饑受凍,風里雨里整整跑了三年,終于攢足100元,買了一輛新車。
但好景不長,北平城外軍閥混戰(zhàn),大兵到處抓人抓車。有一天,祥子為了多掙兩塊錢,抱著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連人帶車被十來個兵捉去。他在兵營里只好每天給大兵們扛行李,挑水燒水喂牲口。他心疼那輛自己用血汗掙來的車。后來大兵們吃了敗仗,祥子乘黑從兵營里偷跑回來,還順手拉了三匹大兵撤退時落下的駱駝,把它們賣了三十五塊錢,從此他就有了“駱駝祥子”的外號。
祥子沒有家,他就住在劉四爺老板的車廠里。劉四爺開的車廠有六十多輛車,女兒虎妞協(xié)助他管理?;㈡な莻€三十七八歲的老姑娘,長得虎頭虎腦,像個男人一樣。劉四爺管外,虎妞管內,父女倆把人和車廠治理得鐵桶一般。樣子對車有一種特殊的喜好,平時也不愿閑著,擦車、打氣、曬雨布、抹油……干得高高興興。因此有時祥子雖然不拉劉四爺?shù)能嚕瑒⑺臓斎栽试S他一直住在廠里。一天晚上,虎妞誘使他喝酒,然后和祥子睡了一夜。祥子清醒后十分憋悶,并開始竭力躲避她,恰逢老主顧曹先生要他拉包月,祥子便歡天喜地地搬到曹宅住。
不料,虎妞在褲腰里塞了個枕頭,挺著肚子說是已懷了祥子的孩子,威脅祥子和她結婚。祥子只好聽從她的擺布。
曹先生的社會主義言論引起偵探特務的注意,他只得遠走避難。他讓祥子回家送信,結果,祥子被孫偵探敲詐去了他的全部積蓄,買車的計劃又一次破產了。祥子沒有別的路,只好又回到車廠。劉四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兒和臭拉車的勾搭,迫使女兒作出抉擇?;㈡猿诌x擇祥子,劉四就立即與虎妞鬧翻,并把祥子攆出門去?;㈡ひ樽酉騽⑺母孳浄?,他不肯。于是虎妞索性自己租房子、雇花轎,嫁給了祥子。她用私房錢以低價給祥子買了鄰居二強子的車。
不久虎妞真的懷孕了。樣子拼命拉車干活賺錢,勞累病倒,把虎妞的積蓄也用光了。二強子的女兒小福子也幫忙做點家務?;㈡び捎陔y產死去了,為了置辦虎妞喪事,祥子賣掉了車。小福子對祥子有情有意,祥子也很喜歡她,可負不起養(yǎng)她兩個弟弟和一個醉爸爸的責任。他對小福子說:“等我混好了,一定娶你。”他又找了一個車廠,拉車去了。
曹先生避難回來,要祥子再來拉包月,還答應他把小福子接來同住。但小福子卻已經被賣進妓院,后來自盡了。祥子在街上失魂落魄,終于完全墮落。他吃、喝、嫖、賭,還染上淋病,而且變得又懶惰又滑頭,還做出賣朋友的事。他沒有回到曹先生家,最后靠給做紅白喜事的人打雜來維持生計,祥子走到了自己的末日。
祥子的悲劇,是他置身的社會的產物。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zhí)拗的態(tài)度與生活展開搏斗,而搏斗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于未能最終做成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一個由鄉(xiāng)間來的純樸、老實、善良、結實的小伙子就這樣淪落成了一個讓人同情的混混,最后他像一條狗一樣栽倒在街頭,再也爬不起來。祥子的滅亡,也是一個舊社會的滅亡。
讀駱駝祥子有感900字
就像我之前所說,大家談到祥子的悲劇,首先都會歸結于社會。關于這點,很多人討論過,也有不少精辟的見解。也因為這樣,促使我更想從祥子內里尋找原因。上一段提到過,祥子有出身于鄉(xiāng)下的那種純樸、勤勞和干勁,而書中也多次用上“一心”一類的詞語去表現(xiàn)祥子的決心。但其實我們不難看出,祥子有勇氣去下這份決心,很多時候,動力來源于他對美好未來的構想和向往,從一開始努力賺錢,用一年半買車,然后一部、兩部,最后還能開車廠,到后來遭受打擊過后的不甘后,省吃儉用準備買新車,再到努力賺錢想想著這樣就能娶個一清二白的姑娘過日子,這些愿望都在祥子低落的時候給予了他希望??墒钦缋仙釙兴f“現(xiàn)實總是不幫助理想”。
在祥子一次次遭受打壓時,我們很多時候歸咎于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可是祥子自身呢?那個懷揣著理想的鄉(xiāng)下小子自身呢?有目標,有理想并為之奮斗誠然是好事,可是有些愿望之所以稱之為理想是因為自身難以達到——但這恰恰也是一種作為一個向理想分發(fā)的人的覺悟,只有有了這種覺悟才會更加無畏地實現(xiàn)理想。
但我們不難看到,祥子用以鼓勵自己的總是過于理想化的愿望,想著通過勞動就一定能如愿,可他卻并沒多想這其中會有意想不到的坎坷,這其中有些難題不是靠“誠實勞動”就可以跨過去的。
這也許是來自鄉(xiāng)村的這種淳樸或者是祥子習慣于鄉(xiāng)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模式造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正因為祥子的愿望過于理想化,當他充滿希望卻又一下子被打入深淵之時,所承受的心理落差是翻倍的,這份久而久之累積的絕望也是翻倍的。
書中有過對祥子這樣的描寫“既像成人,也像小孩”。“成人”是指他健壯的身體,小孩是寫他的心理。雖然原文寫的是祥子覺得自己身體健壯,覺得自己長大了的孩子心理,但我覺得祥子的孩子心理是貫穿故事的。買車時的臉紅,哆嗦,被稱“大個兒”的暗自竊喜后的錯誤決定(當然這種竊喜和這次決定并不是直接的因果關系,但我們知道和他的壯膽和心存僥幸是有不少關系的),覺得溫和的曹先生是“圣人”,都不乏孩子氣的味道——換言之就是不夠成熟。同時,前文所說的理想化愿望我覺得也是跟這個有關系的。
我一直覺得“---很有城府”不是貶義,這其中其實就不乏成熟、思維縝密、考慮周全的意味。我們再看祥子,一個鄉(xiāng)下來的,沒有背景,沒有物質資本的年輕小伙子,想要在當時社會的城市里活下去,還想過要開車廠娶好老婆,過于淳樸反而有點不適合了。我們知道小孩子恢復得快,也被打擊得快。可就算恢復得再快也好,人心不像鋼鐵能重溶,破碎了一遍,就算重新粘起來,還是會有疤痕的。
所以,當祥子傷痕累累的時候,他開始麻木不仁了,開始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開始報復這個社會了。文中有一段寫阮明的其實很適合用在當時很多人的身上“當良心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以為這是萬惡的社會陷害他,而不完全是自己的過錯;他承認他的行為不對,可是歸罪于社會的引誘力太大,他沒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