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初中范文800字
推薦文章
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初中范文800字
《皇帝的新裝》中的事情雖然未曾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但是其中的不良社會風氣是比比皆是!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1
《皇帝的新衣》是安徒生童話之一。這個童話故事講了一個皇帝非常喜歡妝扮,但是卻很愚笨。有兩個騙子利傭了皇帝的愚笨,騙皇帝說他們能做一件只有智慧的人才能看見墊片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衣服。愚笨的皇帝相信了這兩個騙子并且給了他們很多錢。最后,皇帝光著身子“穿”著一件并不存在的衣服舉辦隆重的游行。由于大家都不愿被別人認為是愚笨,結果是明明看到皇帝什么衣服都沒穿,卻都拼命地夸皇帝的衣服漂亮。但是,有一個小孩子說出了大伙想說卻不敢說的話:皇帝什么衣服都沒穿呀!最后,連皇帝也意識到了自己確實什么也沒穿,但為了他的面子,還是渾身不自在地“穿”著一件并不存在“優(yōu)美的”的新裝繼續(xù)游行。
一個一眼就可看穿的騙局,竟然暢行無阻,最終演出一場荒唐的鬧劇。大臣的愚蠢和皇帝的虛偽不禁讓人感到荒謬。不過,如果注意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幾乎人人都有違心地說假話這一現(xiàn)象,我們也許要想得更深入,理解文中所要表達的更深一層意思。
全城的人們都相信騙子的話無非是一種心理作用,人們不過是不想讓別人認為自己愚蠢或不稱職:“大臣們擔心的是保不住自己的官位,而皇帝擔心的是自己再也做不了皇帝,不能統(tǒng)治整個國家,不能夠再被萬人矚目?!辈坏貌痪磁弪_子的聰明,巧妙的抓住了人們的心理,是啊!有幾個人不怕被別人認為自己是愚蠢的或不稱職的呢?
文中,唯獨那個單純的小孩子不怕被別人誤會。畢竟,身為小孩子根本沒有聰明愚蠢之分,更不用擔心自己是否稱職。這就是作者安排讓一個小孩子揭穿騙局的原因吧。其實,文中的任何的一個人都可以擔任其揭穿騙局那個人。但是人們卻為了虛榮心幫騙子圓了這個謊。
或許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問,作為一國之君的國王為什么會被欺騙了這么久呢?毫無疑問的,這都是因為國王的虛榮心和愚蠢,為了虛榮心,全城的百姓、大臣到國王都心甘情愿的被人騙,也都心安理得的騙別人兩個騙子之所以能夠得逞,是因為他們聰明的看到了人們心中的那個盲點——自愿將自己這一致命弱點暴露給別人,并且讓他們加以利用,也要得到虛榮的滿足。
孩提時代的心靈是單純而真誠的,隨著涉世的深入,虛榮心就越來越深地腐蝕著人們,讀完這篇童話后,真心的希望這世上的人們,不要為了一時的虛榮而放棄做人的原則,放棄那顆真誠的心。
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2
所有的戲劇都來源于生活,所有的故事都是人們對生活最美好的向往。往往有一些童話故事,卻最能反映人們的生活,反映人性的丑惡。
我記得小時候讀過這樣一篇文章,名字叫做《皇帝的新裝》。
這是由丹麥的作家,安徒生先生寫的一部非常好讀的童話故事。故事的大概意思是講,有一個昏庸的皇帝對其他事情一概不管,唯獨喜歡穿漂亮的衣服。就這樣,有兩個騙子來到皇宮中,對皇帝說,他們可以織出最好的布,做出這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皇帝信以為真,救命兩個騙子在宮中開始做最漂亮的衣服,兩個騙子向皇帝要了許多的黃金,以及故作姿態(tài)的要了一些織布的金絲。并且騙子對皇帝說,只有那些不稱職的人,還有一些愚蠢的人,才會看不到這樣的衣服?;实劬瓦@樣相信了,皇帝害怕自己看不到,所以先后派了兩位自己認為最誠實最可靠的大臣去織布房,看衣服做的怎么樣了。先后去的兩個大臣,進去以后都沒有看到衣服,但是為了掩蓋自己,不是愚蠢的人,都夸獎這衣服真的是漂亮極了,料子真的是好極了。
在聽完兩位誠實的大臣對皇帝說完以后,皇帝打算親自去看一看,可是皇帝并沒有看到衣服,但是為了不讓大臣們以為自己是愚蠢的,所以便夸獎這衣服是多么的漂亮,圖案是多么的精美。
最后這位皇帝穿上了兩個騙子,做成的所謂的衣服,要到大街上去游行。走到大街上的時候,一開始大家都沒有說什么,突然有一個小孩子站出來說道:皇帝什么衣服都沒有穿呀!后來陸陸續(xù)續(xù)的又有其他小孩子在說,皇帝并沒有穿什么衣服,后來全城的老百姓都指著說皇帝沒有穿衣服,皇帝這時候覺得百姓說的是真的,但是為了面子也硬撐著將這場衣服的游行走完。
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有些人為了一時的虛榮的滿足,而放棄了做人的原則,并且放棄了那顆真誠的心,而小孩子最終指出皇帝沒有穿衣服,也是在告訴人們一定要保持一顆童心,因為孩子是純潔天真無邪的,沒有任何思想負擔才敢說真話,我們人就是應該向小孩子學習,做一個這樣天真純潔的人。
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3
我認為一篇好的文章,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再次復讀總會有不同的見解?!痘实鄣男卵b》亦是如此。
說是一位皇帝,每天只想著穿怎樣好看的新衣服,于是便只顧著換衣服,國家政事一概不管。
因此,有一天王國來了兩個騙子,趁這個機會,他們聲稱自己是職工,可以制作出一件神奇又絢麗的衣服,這件衣服只有聰慧者才能看見,愚昧者則看不見。
騙子索要了大量金銀財寶,不斷聲稱這件衣服多么華貴以及光彩奪目,所有的大臣與官員們?yōu)榇梭w現(xiàn)出自己聰慧,都信口雌黃的去贊美這件衣服的華麗。
皇帝也因自己的虛榮心而被騙的團團轉,最后竟穿著這件看不見的“神奇又絢麗的衣服”上街游行。而在場的每一個人除了騙子以外,竟沒有一個人敢戳破自己的那一層“聰慧的外表”去指出這件事——虛無縹緲的衣服。只有一位純潔還尚在的兒童說“他什么也沒穿啊!”。
我現(xiàn)在處于學生階段,在這個階段,再次復讀這篇文章,肯定也會有一定的感觸。
學生時代,是被成績包圍著的時代,學生總是會為了成績而去做一些自認為很聰明的事情。因為我們的散漫與懶惰,總是會讓我們在學習上放棄掙扎,殊不知我們已經(jīng)離人生成功的道路越來越遠,而這條道路的盡頭,則是萬丈深淵的懸崖底部,這周圍長滿了荊棘。
當我們掉進去的時候,已不知如何生存下去。有些學生走的這條路,很“夢幻”,因為它可以讓你沉浸在“歡樂與喜悅”之中,這里鋪滿了手機,你可以盡情的下載游戲,也可以在任何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利用你所存在的“聰慧”去“贏”得那所謂的好成績。
但其實這只是這條路所給你帶來的幻覺,是已經(jīng)把你籠罩了的海市蜃樓。也許有些人能迷途知返,懸崖勒馬,這時還要完全看自己。
這樣學生就好比皇帝一樣,被所謂的虛榮心,沖昏了頭腦,讓騙子有機可乘,讓自己墮落起來。而老師與家長則就好比那孩童,有些皇帝因為孩童變得逐漸清醒起來,但也有些皇帝依然那樣的墮落,依舊不知危險的到來。
努力的皇帝,總會換取眾生的信任與信仰;執(zhí)迷不悟的皇帝,只會獲得無盡黑暗的谷底,被荊棘刺滿全身。
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4
作為一篇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幾乎所有人張口就能講出來,可見其的文學價值。
這個故事我也聽過、看過很多遍,但是真正的把心中所感寫出來,還是第一次。上一次認真思考這個故事大概才上三年級,時隔多年,如今是八年級的初中生、即將面對學考的我,再次細品,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想和切實的體會。
起初,我只是認為騙子極其狡猾,皇帝又極其愚蠢。如今一想,愚蠢的不止皇帝,還有大臣以至平民百姓,用“愚蠢”一詞來說是不太準確的,我認為一方面是自傲,他們不愿承認自己是不聰明的,也不愿丟面子,因而不說實話,表達自己的觀點,選擇用謊言來掩飾自己“愚蠢”的事實;另一方面,是不夠自信,在他們說謊時,也算是默認自己“愚蠢”,否則,又怎么要掩飾呢,如果足夠相信自己,便將自己所看到的說出來了。(當然,在這個虛構的童話中,有許多人怕得罪皇帝被處置才不拆穿的。但現(xiàn)實中,在這樣一個民主的國家,想要發(fā)表主見的人也不用顧慮這一點。)之所以騙子能夠得手,是因為被騙的人自欺欺人。
說了這么多,我寫這些的原因,是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
因為新冠病毒,開學的時間大大延期。網(wǎng)絡的作用也在這顯露出來,畢竟生活還要繼續(xù),學習就不能落下。有一次上網(wǎng)課,老師的語氣突然變得嚴肅起來,聲音里的慍怒頃刻爆發(fā),我仿佛都看見老師嚴峻的面孔,失望而憤怒的眼神。昨天網(wǎng)上的語文周測老師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一樣的答案,不用說,肯定不是因為默契,而是有人搜答案作弊。
老師把自己比作同學眼里的皇帝,在老師這樣的“皇帝”面前,這些伎倆自然便被拆穿了。我想,在寫出自己的答案前,不應當先把自己否定。
皇帝的新裝讀書心得5
大多數(shù)人對《皇帝的新裝》已經(jīng)耳熟能詳了,今天又重溫了一遍,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與體會。
故事內容就不再贅述了,直接從我的體會開始說起吧。人們夸贊皇帝那漂亮的新衣服,因為誰也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不聰明或者不稱職的。就連那忠誠善良的大臣也不能做到。不聰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當別人都顯得是那么聰明時,只有你是不同的,這就說明了為什么人們都紛紛附和。
用現(xiàn)在的心理學術語解釋,即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即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xiàn)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shù)人的行為方式,而實驗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獨立性,沒有被從眾,所以從眾心理是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xiàn)象。舉個生活中很常見的例子:假如你出去吃飯,看到一家很火爆的店,第一反應就是進去看看。再比如,如果看到一家很冷清的店,除非迫不得已,基本不會去這家店吃飯。
這也就說明了為什么“真理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當然,這一結論有時并不完全正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總會隨“大流”。這也告訴我們,在不知道結果的情況下,堅持己見也是很難的的。當然,大眾的看法也是很重要的,關鍵是在這中間要尋找“平衡”。
皇帝的形象并不太好,譬如,他每天從來不務正業(yè),不關心國家大事和人民,只想著他的新衣服。一但有了好看的衣服便會向人們炫耀,這是一種虛榮的表現(xiàn)。他喜歡聽人們的贊賞,通過這種方式,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故事中,他沒有治國之能,所以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滿足感。就像現(xiàn)實中的我們,因為種種不順心,來用另一種方式讓自己獲得巨大的滿足感。例如,在學習上不順心,就轉移到游戲上來,在游戲里“呼風喚雨”,自己仿佛也真成了那般厲害的人了。這便是逃避心理。
就像皇帝與那些民眾們,不懂裝懂,這是一種自信虛榮的表現(xiàn)(其實也是因為大眾心理,這里就不再過多解釋)。偉大的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對于“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也毫不避諱地稱自己并不知道。況且孔子也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3姓J自己并不那么優(yōu)秀不一定像你想象中那么困難。擺脫困苦的境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努力。正所謂“努力也是一種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