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讀書筆記600字
第一次讀到的狼是沈石溪筆下那只叫紫嵐的狼,那時正值豆蔻,不大明事理,僅僅感覺紫嵐的野心對得起她的種族─狼。但可惜每每功敗垂成,令人扼腕。狼王,終不過是一場孤獨的夢。再讀狼,已是十載以后,在《狼圖騰》中的遼闊草原上,有一群與人斗智斗勇的蒙古草原狼。姜戎以一個北京下鄉(xiāng)知青的身份,從人,草原,歷史的視角去剖析狼,研究狼。介紹著這群失敗了的勝利者所譜寫的悲歌。但更多的是對人性的反思。
以狼為師,游牧民族與農(nóng)耕民族的碰撞。
在《狼圖騰》中每一章的開始都有一段記載胡人先祖與狼共存的史料。狼,在胡人眼里,是一種圖騰與信仰。生于馬背上的民族,不識教化,勇武好斗。與天斗(自然災害),與地斗(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斗(部落之間的爭斗),更與狼斗。學習狼的智慧與經(jīng)驗。
胡人居漠北,其地多苦寒,多羨中原之繁華。自犬戎破鎬京,逼秦始皇筑長城,困漢高祖于白登山,五胡亂華,突厥犯唐,安史之亂,契丹(遼),女真(金),黨項(西夏),蒙古(元)……一個個未開化的民族入侵華夏,如虎狼般破我山河,多少漢人如羔羊般引頸受戮。但不乏有血性者,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冉閔的殺胡令,岳飛的壯志饑餐胡虜肉……農(nóng)耕文明下又有多少可以抵御游牧的鐵騎?
狼者,草原的清道夫。
姜戎剛到騰格里的時候,放眼望去“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離開草原的時候,群狼盡滅,草原沙化。草原上有一條生態(tài)鏈,很簡單的一條,全靠狼來維持。草原生態(tài)極易被破壞,如果沒有狼對食草動物的鉗制,草原只會變成一片荒漠。
青草,綠水,藍天,到沙漠只用了20年。
中原的小農(nóng)意識,根本就不懂草原,在中原就對狼有些極大的偏見,帶有狼的詞語多是貶義詞。對于狼的故事也是極盡嘲諷。中原人把他們對于狼的觀念帶入草原,殺狼,捕狼,掏狼窩,不到幾年,草原的無冕之王就已絕跡,同時,草原也在萎縮……
中原人欠狼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