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蘇東坡傳》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
推薦文章
最新《蘇東坡傳》心得體會800字精選5篇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毕旅嫘【帪榇蠹沂占砹恕啊短K東坡傳》心得體會8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蘇東坡傳》心得體會800字1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題記
靜坐窗前,我家的貓踱過來,輕輕蹭了蹭我的褲腳,我卻沉浸于這被陽光鍍上金邊的“寶藏”,無暇顧及?!肮灰哗栆荒?,蘇軾去世?!北涞木W(wǎng)絡(luò)只給這位偉人的生平畫上一個蒼白的句號。但多虧了林語堂先生的這本巨著,我面前這位東坡先生,似乎又在談笑著“三國周郎赤壁”了。
一〇三六年,蘇東坡在四川眉山呱呱墜地。他少時便常受私塾先生夸獎,年僅十八便高中進士。青年時,他的文章飽受贊譽,連文壇巨匠歐陽修也斷言在三十年后無人再談及自己。在嘆為觀止之際,我不禁思考道:這么優(yōu)秀的成績從何而來?后來他曾回憶道,在學習古籍時,他總是將其一字不漏、完完整整地抄一遍,并與之后反反復復背誦與復習。誠然,天才離不開無數(shù)汗水的澆灌,今日依然如此。
哪知接下來命運無情地捉弄了他。壯年時,他文章中的個別字詞被某些小人曲解,導致他險些入獄死亡。而后,王安石開始試驗新法。看著百姓竟在豐收之年,被不合時宜的新法逼得走投無路,流浪鄉(xiāng)野,蘇東坡悲憤至極,被卷入朋黨之爭。他一心為民,希望自己深愛的百姓能過上好日子,用自己的雄辯為百姓發(fā)聲。他的直言不諱惹怒了權(quán)貴,似乎“舊黨看他像新黨,新黨看他像舊黨”,使得他在垂垂老矣之際仍被流放,一生漂泊。整個政壇似乎都與他為敵。我不禁一陣憤慨,不住地為東坡先生叫不平。
盡管仕途多舛,他仍然樂觀豁達、心懷天下。既有“誰道人生無再少”,又有“竹杖芒鞋輕勝馬”,甚至在海南這樣的荒涼之地,他仍優(yōu)哉游哉地吃起生蠔。不僅如此,他還愛護著他的人民。他興水利,強農(nóng)業(yè),離任時沒有一個見過他的人不十足不舍地哭著道別。蘇先生似乎已經(jīng)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境界了。陸游云:“公不以一身禍福,易其憂國之心,千載之下,生氣凜然?!彼欠e極向上、憂國憂民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不經(jīng)意間,這熱烈的陽光已然消逝,而是月光輕吻我的臉,帶著一絲涼意。盡管冠狀病毒肆虐,使得我不得出門,但是它也讓我更加專心地賞起書來。是啊!如果我們都擁有“東坡精神”,那么一切都不再是困難。
斯人已去,仍將流芳百世,萬古生香。
《蘇東坡傳》心得體會800字2
近幾日讀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心中有些感悟,便提筆寫來。因?qū)W識尚淺,直呼“蘇東坡”感覺對這一代文豪頗有不敬,下文姑且稱其為“東坡先生”。
東坡先生文采蓋世,為人仰慕。最早接觸東坡先生的文章是那篇《記承天寺夜游》,其中最著名的一句當數(shù)“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彪m然只是月下竹柏投影,但經(jīng)東坡先生這么一想象,讀者眼前便浮現(xiàn)一幅畫面:晚空晴朗,輕柔如水的月光靜靜地傾瀉在庭院里,好似院子里積了一層水,空明澄澈。那水中的藻荇伸展著柔輕的腰肢,原來只是竹子和柏樹在月光下的投影罷了。那清新絕妙的筆觸,那歡快澄澈的心靈,在這短短一行字里一覽無余,每每讀起,心頭總不禁蕩滌起層層漣漪。
東坡先生處逆境而自強不息令人敬仰。東坡先生雖文采絕佳,但其一生頗為坎坷。也許他的才華令上天嫉妒,于是給予他一路拂逆。但正是這一路的艱辛挫折,使他一次又一次登上藝術(shù)的巔峰,終成時代的大家?;厥淄?,細細品來,正是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磨礪他的意志,豐富他的人生,激蕩他的思想。倘若東坡先生一生官運亨通,順風順水,也許他的文采足夠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一筆,但絕不會橫跨幾個世紀,依舊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洗滌人們的思想。
東坡先生是一個難以琢磨的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完全猜透他的內(nèi)心,摸透他的品性,也許有時就連他本人自己也辦不到,我們只能從他的作品、他的事跡中去感悟、去觸摸那個真正的東坡先生。借用評論老子的一句話,東坡先生的思想就像一口從不枯竭的井,只要你肯用心下桶,就一定能滿載而歸。他的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精髓,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種思想貫穿了他的一生,更體現(xiàn)在他的文章中,影響著后世的人。
東坡先生不僅是個才子,更是個好官。他的數(shù)次流放讓他更加接近平民的生活,體味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他所處的時代接近北宋滅亡,一個朝代的滅亡往往先從內(nèi)部腐朽開始,而腐朽的根源正是朝中那些只圖自己利益,整日沉溺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shù)娜恕|坡先生雖潔身自好,清高自傲,卻孤身一人,難以與龐大的政治團體抗衡。但這并不代表他會喪失為百姓服務(wù)的信念。他不斷向朝廷上書,請求免除因王安石新法所造成的欠款,并放糧救濟因洪澇造成的饑荒。這一刻,他的精神品質(zhì)超越了他的文學藝術(shù),令后人敬仰和傾佩。
東坡先生是個說不盡的人,也是個說不清楚的人?;刈x此篇,自恨讀書尚少,所識不多,未能將滿腹騷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在紙上,也未能將對東坡先生的愛慕敬仰之情寫于文中。這本《蘇東坡傳》僅是認識東坡先生的開始,希望在日后能更多地接觸東坡先生的詩文,繼承他的思想,如他一般熱愛生活,享受生活,追尋人生的真諦。做一個正直有為、堅持自我的樂天派。
《蘇東坡傳》心得體會800字3
合上厚厚的《蘇東坡傳》,心中感慨萬端,種種雜緒像被書頁攪動的灰塵縈繞著我,我開始思考人生,思考命運。
世界瞬息萬變,人不過是滄海一粟,那么既然渺小,就無需去爭奪,去奔波勞碌,爭取虛幻的浮名。同時,人生在世一趟也不容易,不要讓這珍貴的生命做了奸詐小人,受人唾罵。做本真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謂“草木有本心,何須美人折”,更何況人呢?
縱觀蘇東坡的一生,是堅持自我的一生。林語堂稱她為“大自然的頑童”,我認為很貼切,兒童最真,率性而為,而“頑”又帶著倔,正是這股率性和倔勁,讓他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擁有一顆快樂、平靜的心。他的政治生涯在新黨與舊黨斗爭、政權(quán)的更迭中起起落落,于他是可悲的,他像是被裝在木箱里,拋到海上,隨海浪起起伏伏,官場似海,他的性格決定了必然被拋之于浪尖上,是他的正直、他的直言、他的調(diào)侃諷刺,讓政敵們掀起了一浪又一浪。
我想,從來沒有人外方貶謫的足跡有遍布這么廣的,也從來沒有人在貶謫期間過得這么安然恬淡的,連政敵都嫉妒了。我覺得除了耳熟能詳?shù)娜遽尩劳隄M融合的原因之外,還有幾個不容忽視的原因。
第一,是文學的支持,在窮鄉(xiāng)僻壤,寫作是他的重要內(nèi)容,有詩、有詞、有信件、有墓志銘、有經(jīng)典注疏,這時,他寫東西已經(jīng)沒有什么功用目的了,而是完全抒發(fā)本心,所以他的成就才更大。當文學回到了寫本心的位置,才有了不朽的價值。第二,是眾多的朋友,蘇東坡有很多交往一生的朋友,每到一個地方,也廣交朋友,尋訪奇人異士,他對朋友傾心相待,信任有加,好多引為知己。
他像一株散發(fā)著特殊氣質(zhì)的君子蘭,吸引著三教九流的朋友,就像他自己說的“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記得初中看到一句話,謂之“人不癡,不可與之交”,大概有癡氣的人一旦與之相交,便可長久。這些朋友給予蘇東坡極大的精神安慰和鼓勵。第三,則是情趣廣泛,腦中總有這么一個印象。
凡是興趣愛好廣泛的人,總是精神飽滿,充滿活力,百折不饒。民間有很多蘇東坡的傳奇佳話,有很多是關(guān)于他的興趣愛好,像東坡肉,研制藥方,聽說曾經(jīng)還配了制墨秘方,差點把房子燒毀,這時,他更像一個頑童了。興趣廣了,才有做不完的事,即使被炒魷魚,被架空,生活也可以忙得不亦樂乎。
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荒漠化,人們抱怨、煩躁。也許我們沒有那時免費的無限風光可以游覽排遣,也沒有妙筆生花的文筆抒寫,但可以擁有蘇東坡式的心態(tài),坦然達觀,安之若素,不必媚上,不必偽裝。
《蘇東坡傳》心得體會800字4
在孩提時候就知道蘇東坡,不過,真正認識蘇東坡是讀了《蘇東坡傳》之后。
做為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談笑風生;作為官吏,“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為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他樂觀豁達,清逸曠遠。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后不出預料的被貶,但他絕不因此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因此得罪了當權(quán)的群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庇谑侨盒±^續(xù)對他進行迫害。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
可是那些群小自認可打倒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到目的。蘇東坡guǎnlǐ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為百姓著想。練習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巨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為人坦蕩?;乜茨切┤盒〖词鼓鼙W约阂皇罉s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著算計與仇恨。其實所謂權(quán)力,所謂地位不過過眼煙云,轉(zhuǎn)眼不見,又何必太為權(quán)財所困,落得一世罵名。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為樂,那么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可以從字里行間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嘗人物的喜怒哀樂,并從他的事跡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啟示。
《蘇東坡傳》心得體會800字5
今年國慶七天長假,奉老師之命借來厚厚一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是是想草草讀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蘇東坡命運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產(chǎn)生了無限的敬意。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無可比擬的才華。一說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才。他的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樂觀豁達的性格?!俺梢财湓?,敗也其詩”用在東坡身上再恰當不過了?!盀跖_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之為友的同道們也不會轉(zhuǎn)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幾度外放他鄉(xiāng)的下常好在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chuàng)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fā)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diào)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處的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是蘇東坡明朗豁達心境的寫照。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的浩然之氣。當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xiàn)了種種弊端,蘇東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東坡利用他最擅長的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學,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zhì)與風格,其機智學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后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于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于清純空靈;他習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東坡這一豪氣干云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詩詞一樣永留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