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佛學(xué)經(jīng)典人生哲理勵志語錄3篇
推薦文章
關(guān)于佛學(xué)經(jīng)典人生哲理勵志語錄3篇
當(dāng)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姆饘W(xué)經(jīng)典語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佛學(xué)經(jīng)典語錄勵志1
1. 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2.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辦?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zhí)著心通通放下。
3. 如果你真的愛他,那么你必須容忍他部份的缺點。
4. 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5. 當(dāng)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jī)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zhí)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達(dá)到某種程度而已。
6. 你硬把單純的事情看的很嚴(yán)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7. 仇恨永遠(yuǎn)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8. 你認(rèn)命比抱怨還要好,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你除了認(rèn)命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9. 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0.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11. 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jìn)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當(dāng)你的錯誤顯露時,可不要發(fā)脾氣,別以為任性或吵鬧,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12.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13. 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14. 別人永遠(yuǎn)對,我永遠(yuǎn)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15.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16. 未成佛果,先結(jié)善緣。
17. 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放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18.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19.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20. 月影松濤含道趣,花香鳥語透禪機(jī)。
21. 人天福報非久計,苦海茫茫莫留連。
22.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23. 每一種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24.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要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5. 修行是修正自己錯誤的觀念。
26. 毀滅一個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27. 創(chuàng)造機(jī)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jī)會的人是愚者。
28. 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樂于寂寞。
29.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30. 內(nèi)心充滿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語不正的人,不能算一個五官端正的人。人生的真理只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31. 能為別人設(shè)想的人永遠(yuǎn)不寂寞。
32. 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33.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34. 只要面對現(xiàn)實,你才能超越現(xiàn)實。
35.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yuǎn)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36.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佛學(xué)經(jīng)典人生哲學(xué)語錄2
1. 踐踏的香花美草。
2. 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3. 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4. 廣結(jié)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5. 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6. 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yán)你自己。
7. 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8. 仇恨永遠(yuǎn)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恒的至理。
9. 你認(rèn)命比抱怨還要好, 對于不可改變的事實, 你除了認(rèn)命以外, 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10. 不要因為眾生的愚疑,而帶來了自己的煩惱。不要因為眾生的無知,而痛苦了你自 己。
11.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 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12. 如果你自己明明對,別人硬說你不對,你也要向人懺悔,修行就是修這些。你什么 事都能忍下來,才會進(jìn)步。就是明明是你對,你也要向他人求懺悔,那就是修行了。
13. 當(dāng)你的錯誤顯露時, 可不要發(fā)脾氣, 別以為任性或吵鬧, 可以隱藏或克服你的缺點。
14.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
15. 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16. 別人永遠(yuǎn)對,我永遠(yuǎn)錯,這樣子比較沒煩惱。
17. 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18.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19. 只要面對現(xiàn)實,你才能超越現(xiàn)實。
20.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yuǎn)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佛學(xué)思想經(jīng)典語錄3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3、上順天時,下養(yǎng)萬物,草木昆蟲不失斯所,獺未祭魚不施網(wǎng)罟,豺未祭獸不修田獵,鷹隼未擊不張尉羅,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4、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軀命,故人惟兼物性,方為全盡吾性。體此意者,樽節(jié)愛養(yǎng),戒殺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萬物,無不置也。地性既善,養(yǎng)生萬物,無不置也。圣人悉樂理天下而實法天地,故萬物皆受其功大善。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輕,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7、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
8、道者德之體,德者道之用。
9、常道無名,唯德以顯之;至德無本,順道而成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12、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qiáng)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4、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15、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6、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1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8、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2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希言自然。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qiáng)字之曰道,強(qiáng)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yuǎn),遠(yuǎn)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0、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知足者富。強(qiá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qiáng)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36、柔弱勝剛強(qiáng)。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3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1、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jìn)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zhì)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4、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qiáng)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4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1、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53、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yuǎn),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55、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關(guān)于佛學(xué)經(jīng)典人生哲理勵志語錄3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