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名著讀后感2000字左右范文
推薦文章
紅樓夢名著讀后感2000字左右范文
《紅樓夢》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后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樓夢讀后感,歡迎閱讀。
紅樓夢讀后感
紅樓夢其中幾位奴仆給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就是賈雨村受了應天府的門子,這個門子就是曾經(jīng)在葫蘆廟里伺候賈雨村的小彌沙,當賈雨村聽到馮家的奴仆哀憐的訴說薛蟠家的豪奴打死馮公子告了一年的狀竟然沒有人敢管的事情,那賈雨村憤怒的喝到:“哪有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走了拿不來的!”便要發(fā)簽差公人立刻將兇犯家屬拿來拷問,就在這時只見案邊的門子使眼色不叫他發(fā)簽,賈雨村只得退堂帶門子回后庭詳談,門子掏出護官符一一介紹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關系,真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并且講述被爭奪這個丫頭的來歷,居然是葫蘆廟旁甄老爺家的女公子小英蓮,和甄老爺一家在賈雨村離別的日子衰沒的過程,當賈雨村詳細的了解情況后處理這樣棘手的案件是非常的為難,秉公執(zhí)法吧,自己是賈家保舉的官,不秉公執(zhí)法難讓馮家和民眾信服,然后門子又給他出主意:令薛蟠的家奴報他已經(jīng)暴病身亡,在堂上設乩壇,令軍民只管來看,老爺只管講乩仙批了,死者馮淵與薛蟠原系夙孽,今狹路相逢,原因了結,薛蟠已得無名之病,被馮淵魂魄追索而死,最后給馮家一些燒埋費用,并將拐子依法處置而了結此案,既報答了賈家的提攜知遇之恩,又讓馮家得到實惠,還讓老百姓稱頌!這個門子在官場上可是聰明加智慧!然而不幸的是因為他知道的太多,賈雨村在日后中畢竟尋了他一個不是將他發(fā)配到邊疆。那個當年伺候他起居飲食的小彌沙,今日為他出謀劃策的門子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自己忠心耿耿怎么就不能呆得長久一些呢?殊不知在仕途官場一同共事的時候最怕遇到知己和古人!這就是距離產(chǎn)生美,這種距離,不僅僅包括路程的距離,空間的距離,還有更重要的是心靈上的距離。仔細思量賈雨村這樣也有他的道理,誰知道憑著門子的素質不會向外人炫耀自己在賈雨村面前得寵的原因時講述雨村在葫蘆廟時靠賣字寫對聯(lián)為生,講述自己怎樣教雨村判案的?門子就不能裝糊涂,門子就不會裝不明白,最后聰明反被聰明誤落個發(fā)配邊疆的下場。
第二個奴仆就是焦大,參考尤氏與王熙鳳講述焦大的經(jīng)歷:“你難道不知道焦大嗎?連老爺都不理他,你珍哥哥也不理他,因他從小兒跟著太爺出過兵,從死人堆里把太爺背出來了,才得了命,自己挨著餓,卻偷了東西給主子吃。兩日沒水,得了半碗水,給主子喝,他自己喝馬溺。”又參考冷子興(周瑞的女兒的丈夫)演說榮國府當中提到的寧國府里寧國公是一母同胞兄弟兩個,寧公居長,生了兩個兒子。寧公死后,長子賈代化襲了官,也養(yǎng)了兩個兒子:長子賈敷八九歲就死了,只剩下一個次子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煉汞,別事一概不管,幸而早年得一子,名喚賈珍。”可知焦大從死人堆里就出來的太爺是賈代化。就因為這些早年跟太爺?shù)纳乐?,在寧國府可謂天不怕地不怕,在夜晚里派他送秦相公(秦可卿的弟弟)時竟然破口大罵賴二:“焦大爺翹起一只腿,比你頭還高,二十年頭里的焦大爺眼里有誰?別說你們這一把子的雜種們”再罵賈蓉:“蓉哥,你別在焦大面前使主子性……不是我焦大一個人,你們做官,享榮華,受富貴?你祖宗九死一生掙下的這份家業(yè),到如今不抱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來了!……再說別的,咱們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此時鳳姐在車上掀起簾子對賈蓉喝到;“蓉兒,還不早些打發(fā)了沒王法的東西!留在家里,豈不是禍害?親友知道,豈不笑話咱們這樣的人家,連個規(guī)矩都沒有?”然后眾小廝揪翻捆綁他益發(fā)的連賈珍都說出來了;“那里承望著生出這么多的畜生,每日里偷雞摸狗,爬灰的爬灰,養(yǎng)小叔子的養(yǎng)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們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然后招來的是用土和馬糞滿滿的填了一嘴。焦大不會做人的地方就是居功自傲,在主子面前無論你有多大的功勞,在你的頭腦里要清晰的明白無論主子換多少代,你始終是奴才,奴才再大的功勞也不可能蓋過主子,還有在眾人面前一一接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秘密,挨打的肯定是大喇叭,倚老賣老,居功自傲,口無遮掩的人到什么時候都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何況他遇到是心狠手辣的鳳姐,注定必死無疑!
第三個奴婢是秦可卿的貼身丫頭瑞珠,在一次宴會完畢以后,秦氏到天香閣換衣服(我不知道為什么大白天的換衣服)寶珠被秦氏先行遣走了,瑞珠為她取衣服,回來再窗外聽到里面有男人說話聲;“這個給我!”屋內賈珍摘下秦氏發(fā)髻上的綠色翡翠簪子,插到自己的發(fā)髻上,秦氏膽怯的說;“你要那個做什么?她會認得的!”(她---我斷定是尤氏)然后賈珍掀去披在秦氏肩上的外衣,把秦氏摁倒在床上……此時屋外瑞珠想回避就急忙轉身往回跑,可是慌亂之中卻撞到了架子上騰起的花盆,花盆摔在地上的聲音驚動了賈珍,他匆匆裹衣看看是誰---瑞珠!賈珍眼里噴射的是仇恨,瑞珠的眼里是悲哀!從此以后秦氏整日病病怏怏的,瑞珠整日里精神恍恍惚惚,而賈珍和尤氏又急急忙忙的給秦氏換一個又一個的名醫(yī),在這些日子里終于插在賈珍發(fā)髻間的秦氏的簪子被尤氏發(fā)現(xiàn)了,經(jīng)尤氏跟秦氏的貼身丫頭寶珠詳細核實后,已經(jīng)確定這個簪子是秦氏的,也就是說尤氏已經(jīng)發(fā)覺賈珍和秦氏的曖昧關系了,尤氏終于明白秦氏得病的根本原因。而寶珠無心卻與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秦氏說尤氏讓她認簪子的事情,秦氏感覺自己與賈珍的關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寶珠跟秦氏說的一切被一旁的瑞珠聽見,這么多日她雖然守口如瓶,但是事已至此她雖盡奴婢所盡的一切也是紙包不住火,所以晚上花園里依著樹向寶珠傾訴自己想死,在臨死做一個有人明白她的鬼,傾倒出自己整日里精神恍惚的原因就是遇到了天香閣賈珍與秦氏的一幕。當她們兩個說完回到秦氏的房間卻是一張空床,秦氏披著一段白綾來到了天香閣!(秦氏選擇死的地方為什么是天香閣,在我心里是一個謎,這一段我是參考著電視劇寫的,原著中秦氏是自然死亡,而且關于賈珍和秦氏的關系只有在焦大的大嘴里含沙射影的罵出,還有在發(fā)送秦氏的時候賈珍的痛哭和使用檣木棺材超越了公公和媳婦之間的感情。)然后就是鳳姐夢境中遇到秦氏的辭別,醒來后就聽見云板敲響四下報告秦氏沒了的消息,在電視劇中秦氏是怎樣死的?在停喪的日子里瑞珠碰柱以死殉主,寶珠愿意女兒身份服喪駕靈。瑞珠為自己的主子取衣服是她做奴婢的本職工作,可是不巧的是她送衣服出現(xiàn)的去不是時候,遇到了不該她作為奴婢遇到的事,那她必將是強權的犧牲品,沒有秦氏的庇護,她沒有一個親人無依無靠如果活在這樣骯臟靡亂的環(huán)境中也逃脫不了魔鬼的蹂躪,她義無反顧的選擇死亡,一來免去了賈珍的心頭之患,而來獲得了以身殉主的美譽!
紅樓夢讀后感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yè),則《紅樓夢》必是不贊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巨著。
如果色彩斑斕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
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巨著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浪濤的波峰,屹立在珠穆朗瑪?shù)捻敺?,獨現(xiàn)其風采,俯視其萬物。
《紅樓夢》的橫空出世,使千篇巨著都甘拜下風,俯首稱臣。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為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溫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干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jīng)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里豆蔻年華的熱烈,但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tǒng)觀念造成了大觀園里的重重悲劇:跳井而死的金釧,孤守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紈,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還有遠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個個靈動鮮活的生命,那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為之嘆息。
而晴雯卻是這重重悲劇的典型代表,她性格倔強,敢怒敢言,敢愛敢恨,她不卑躬屈膝,也絕不向封建勢力低頭。她說:“難道誰比誰高些……即使沖撞了太太,我也不受這口氣。”她誰都不愿奉承,也不想奉承,寧愿得罪別人,也不受窩囊氣,可見她是多么的狂傲。
抄檢大觀園時,在氣勢洶洶的勢力面前,眾人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俯首帖耳。唯晴雯不然,她“挽著頭發(fā),闖了進來,豁鋃一聲,將箱子打開,手提箱底,往地下一倒,箱里之物都被倒了出來。”這正顯示了她對權勢的蔑視,但也預示著她悲慘的結局。
然而紅樓夢的主旋律在于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在大家的心目中,寶玉的形象簡直壞透了,他被家長們看成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唯有和他從小一起長大,從不向他講那些“混賬話”的。
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刁劍嚴相逼”下生活的林黛玉,是她,也只有她,才是唯一的知己。社會相逼,使他們產(chǎn)生了愛的火花,而他們的愛情卻是不被支持的,他們愛的越深,當時的社會也就會對他們傷害的越大,他們倆的弱小力量加之黛玉有病在身,怎能和社會力量相較量的。最終,他們的愛情被當時封建社會釀成悲劇,黛玉離開了大家。
讀完了《紅樓夢》,仿佛走進了這座深宅大院,使我們把一切美景盡收眼底,開闊了眼界。我不得不拍手驚呼:“此書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
紅樓夢讀后感
《紅樓夢》讀后感我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于它體現(xiàn)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還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在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并不多見。
我很感謝續(xù)者高鶚,盡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讓她別了寶玉,我覺得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不過不是有句話說:賽翁失馬,焉之非福嗎?對于黛玉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的悲劇結局,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地沉睡時,看著寶石仍在凡是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凈,最終,紅玫瑰變成了墻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是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于這點,我也是不贊成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地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圣的?然而高顎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地指天憤恨,氣極至亡。
盡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到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绔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甚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并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么說,寂寞地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的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問題。
我一直疑心寶玉并不是因為黛玉二離開賈府的,否者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fā)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于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斗爭,統(tǒng)統(tǒng)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后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黛玉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如既往地愛著寶玉嗎?
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后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于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紅樓夢讀后感
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偉業(yè),則《紅樓夢》必是不贊一詞,千秋萬代的驚世巨著。
如果色彩斑斕的文化陣地是一代偉人夢想的天堂,則《紅樓夢》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
如果歷史遺留的文化巨著是大海里的浪濤,一浪高過一浪,則《紅樓夢》必是浪濤的波峰,屹立在珠穆朗瑪?shù)捻敺?,獨現(xiàn)其風采,俯視其萬物。
《紅樓夢》的橫空出世,使千篇巨著都甘拜下風,俯首稱臣。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為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溫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干的探春。
紅樓一夢,寫盡了大觀園的來歷和曾經(jīng)繁盛的景象,也寫盡了大觀園里豆蔻年華的熱烈,但在那個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傳統(tǒng)觀念造成了大觀園里的重重悲劇:跳井而死的金釧,孤守青燈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紈,被折磨至死的迎春,還有遠嫁的探春……在封建社會的殘害下,那一個個靈動鮮活的生命,那純潔如雪善良的心靈,那如天使般的笑臉,無不讓人為之嘆息。
而晴雯卻是這重重悲劇的典型代表,她性格倔強,敢怒敢言,敢愛敢恨,她不卑躬屈膝,也絕不向封建勢力低頭。她說:“難道誰比誰高些……即使沖撞了太太,我也不受這口氣。”她誰都不愿奉承,也不想奉承,寧愿得罪別人,也不受窩囊氣,可見她是多么的狂傲。
抄檢大觀園時,在氣勢洶洶的勢力面前,眾人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俯首帖耳。唯晴雯不然,她“挽著頭發(fā),闖了進來,豁鋃一聲,將箱子打開,手提箱底,往地下一倒,箱里之物都被倒了出來。”這正顯示了她對權勢的蔑視,但也預示著她悲慘的結局。
然而紅樓夢的主旋律在于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在大家的心目中,寶玉的形象簡直壞透了,他被家長們看成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唯有和他從小一起長大,從不向他講那些“混賬話”的。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刁劍嚴相逼”下生活的林黛玉,是她,也只有她,才是唯一的知己。社會相逼,使他們產(chǎn)生了愛的火花,而他們的愛情卻是不被支持的,他們愛的越深,當時的社會也就會對他們傷害的越大,他們倆的弱小力量加之黛玉有病在身,怎能和社會力量相較量的。最終,他們的愛情被當時封建社會釀成悲劇,黛玉離開了大家。
讀完了《紅樓夢》,仿佛走進了這座深宅大院,使我們把一切美景盡收眼底,開闊了眼界。我不得不拍手驚呼:“此書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
紅樓夢讀后感
我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于它體現(xiàn)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還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在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并不多見。
我很感謝續(xù)者高鶚,盡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讓她別了寶玉,我覺得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不過不是有句話說:賽翁失馬,焉之非福嗎?對于黛玉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的悲劇結局,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地沉睡時,看著寶石仍在凡是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凈,最終,紅玫瑰變成了墻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是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于這點,我也是不贊成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地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圣的?然而高顎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地指天憤恨,氣極至亡。
盡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到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绔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甚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癡情都談不上??纯磳氣O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并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么說,寂寞地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的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問題。
我一直疑心寶玉并不是因為黛玉二離開賈府的,否者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fā)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于明白他的斗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斗爭,統(tǒng)統(tǒng)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后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閑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黛玉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如既往地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后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于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杰克之于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卻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