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推薦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今年我所執(zhí)教的是三年級三班和二班的數(shù)學,班中避免不了的有后進生的存在。實在苦惱。正巧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第六條《談?wù)剬Α昂筮M生”的工作》。談到如何對待“后進生”的工作時說道: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說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有那么一些學生,他們理解和記住教材所花的時間,比大多數(shù)的普通學生多2、3倍;主要不是因為他們笨,只是他們把時間多數(shù)用在想其他的事情身上。頭一天學過的東西,第二天就忘;為了防止遺忘,需要在教過教材后3、4個星期(而一般是3、4個月)就進行鞏固性的練習。并且有的后進生不只是學習困難的問題,更是學習態(tài)度的問題。對比自己的班級工作,一個月以來,我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問題確實是讓我感到十分頭疼的事情,于是我迫切的想從書中得到幫助和啟迪。
首先的一個問題是,究竟后進生是怎么產(chǎn)生的?相信每一個教師一般都會覺得這部分學生永遠是一個最為頭疼的群體,數(shù)量不算多,為害卻甚大,投入的精力不可謂少,但得到的結(jié)果卻總不令人滿意,甚至更多的時候往往是徒勞無功的。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孩子從邁入小學的第一天開始,他就一定是個后進生嗎?我想,這個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那我們想想造成他們現(xiàn)在這種狀況到底是什么呢?所以,面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如果有識之士和更多的老師們能在更長遠的角度考慮問題,考慮現(xiàn)在的學生們?nèi)拷逃倪B貫性和階段教育目標的一致性,那么,所謂的后進生應(yīng)該是另有發(fā)展能力的一個可塑群體吧。而在這本書中談到在對“后進生”的教育工作中,他總是努力達到這一要求,并且也向所有的教師提出這個建議。用驚奇、贊嘆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球神經(jīng)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正像用體育鍛煉可以治療肌肉的萎縮一樣。小學生伴隨的智力、個性、思維、認知、知識結(jié)構(gòu)、價值觀等表現(xiàn)出幼稚、多變的特點。當他們面前出現(xiàn)某種使他驚奇和贊嘆的東西時,他們的頭腦里好像有某種強有力的刺激在發(fā)生作用,喚醒著大腦,迫使它加強工作。所以我們就要從他們的心里觸發(fā)到他們真正的靈魂。
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yè),教師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點點滴滴,任何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業(yè),一句句話語。所以,我明白了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jié)規(guī)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讓自己和孩子們一起進步。同時還要包有一顆寬容的心,我們在教書時,如果我們只守著自己習慣的教法,當我們面對一個有個體差異的孩子,我們只以個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獨偏愛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臟孩子、調(diào)皮的孩子,那么我們就不具有寬容的精神。學校是人們犯錯誤的地方,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學會寬容。因為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都是一些孩子,他們很多時候缺少判斷是非的能力,當他們犯錯的時候,我們要有寬容的心態(tài),給予他們一些改正錯誤的機會,讓這些孩子在犯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同時我們在寬容別人的時候也要學會寬容自己,這樣才能放松自己的精神,會使我們掙脫身心的一切束縛,使自己每一天都幸福。
最后我還明白了教師應(yīng)設(shè)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yīng)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教學,凸現(xiàn)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每一門科。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