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赤子之心讀后感500字
《傅雷家書》是由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所集合成的一本書,它載著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父愛,看完傅雷家書,你認為傅雷家書讀后感怎么寫才優(yōu)秀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傅雷家書赤子之心讀后感500字,希望你喜歡。
#793121傅雷家書赤子之心讀后感500字1
家書,是親人之間互相傾訴的媒介。思念之人以情為筆,以感為紙,書寫下句句行行。字里行間流露的真情——擔心、思念、祝福、祈盼——祈盼對方也回一封,也好平了自己胡思亂想的心。
至少,我在《傅雷家書》中讀到這一點。
身為父親的訓誡
人生,一個抽象的名詞,從之前“高興,你又過一關”明顯看出,這只是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戲中人影散亂。這個父親的心便隨著兒子的成功起伏不定。但同時他又給我了下文。
“愛情的苦汁早嘗,壯年中年時代便可冷靜。”
看似是父親的開導,但其中還隱隱含著什么。讓我們還原場景,略顯疲倦的父親對孩子語重心長:孩子,你盡早了解愛中心酸,便會學著接受一些。流過的淚雖苦澀,卻可以在淚中微笑著向她說,愿今生今世兩不相見!
不知那個父親是否身為過來人,可話中安慰的感覺卻不言而喻。于此,不是父親,而是身邊摯友,向初嘗禁果的少年勸誡。這是身為父親的嚴厲,冷硬卻夾雜著擔心與思念。
身后父親的心愿
“總之,你無論再定演出合同方面,在情感方面,在政治行動方面,主要避免‘身不由主’,我寫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觸萬端,非筆墨能形容。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萬珍重,千萬自愛?!?/p>
多次強調,望君自重自愛。為父已無太多話對你說,滔滔江河提筆之時便化作一江春水緩緩流動。我寫這封信的心情非筆墨能形容,除此之外,還有嗎?跳過人物帶入,我們看到了不再年輕的父親提起筆為遠在他國的兒子寫信,只留。珍重!
兒子啊,你可知這一字一畫都刻在了你體衰的父親的心上,你能了解他嗎?我想父親一定會說:希望吧,若是不可,也不強求。只要你安好那便足矣。這是身為父親的軟言細語,真摯還包容著祝福、祈盼。
我見到書的特點
若是整張家書,全都是教育兒子待人謙虛,做事嚴謹;不氣餒,不驕傲;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的話未免有些冷淡。這是家書,面對學有所成的兒子,除了感到自豪,不應該還有一點寂寞嗎?畢竟……那是從小養(yǎng)大的兒子啊!《傅雷家書》還成功在那一絲人情味兒。不說全部,大致上寄給傅聰信的日期后,都會有一兩句描述家人近況的話。我還記得那一句。
“前幾日我連續(xù)著發(fā)燒,直到近期才有所好轉?!薄澳隳锖芟肽钅?,何時你能寄一封信過來呢?”
后記:看到書的前言,方知傅聰是在葬禮上趕到的。我儀表堂堂地歸來時,你已去了。黑白相片印著你曾經地容顏。因為時差,計劃中的正午到來已推移到黃昏遲暮。樹欲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一遍遍溫習泛黃的紙信,想從墨香殆盡的紙張中看到昔日人。
我給您的回信,遠少于您給我的,連關心也是,有時幾個月也不會一封,可我卻不曾在意。
今日,我終究是慢了一步。
愿天上的親人,一切安好。
#793118傅雷家書赤子之心讀后感500字2
前不久讀完了傅雷家書。直到讀到傅雷夫婦的遺書時,內心不免有點痛惜,即便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五十年。最近一直在閱讀傅雷夫婦的文字,難免出現(xiàn)一種錯亂。多虧作者對傅雷一家的書信費心收集,能有幸一瞥傅雷這一家人的思想,實屬珍貴。
我也曾有過幾年的書信來往。所以十分明白寫信、寄信、等信、拆信的心情。書信中,人們多半會吐露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以及一些在生活上所理解的東西。而父母給孩子的信,則更多是寄托著思念與望子成龍的心情。傅雷家書里,滿是傅雷夫婦對兒子的牽掛與孜孜不倦的教育。在了解了傅雷的教育后,我才得以增長我的見識,見識到一個真正有藝術追求的人對生活的看法,對藝術的態(tài)度,對感情的思考。
其實讓我寫傅雷家書的讀后感,我肯定是寫不好的。因為有很多語句還未能深刻的理解。雖然能明白句子的意思,但并沒有切身經歷以及感悟。平時的書也讀的少,里面提及的部分文學作品,我也沒有涉獵過。所以也只是在僅有的認知范圍內盡可能的去理解,必然會狹隘許多。
關于自由
在讀完這本書后,我思考最多的是做人這一個問題。覺得人生當中,做人是最難的。因為感情牽動或是生存環(huán)境,都難讓我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以前我一直在想何為真正的“人”,覺得人的定義應該是勇于追求自由。真正自由的人不會牽制自己的感情,真正自由的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自由的人不會被阻擋去路。只是這個自由是要建立在人人平等這個基礎之上,否則自由將會變成放縱,成為罪惡的搖籃。所以,我一直認為追求自由的人是真實的人。在我心中藝術家就是這樣的一種人,他們追求著自然,追求著自由。在生活中,在作品里,無不表現(xiàn)出純粹又不乏內涵。好似自由存在于自然之中且不留下痕跡。
關于自然
人也是屬于自然的一部分,那在自然中表現(xiàn)出自我,也不失成為自然的一部分。而現(xiàn)在的人一直妄想超越自然,這也許是人畏懼孤獨的一種表現(xiàn)。我們無法超脫自然而活,但是能為盡可能的接近自然。不斷的超越著自我,追尋著自然的過程,應該是我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至于自然是什么?我認為是趨向于完美的事物。人不可能完美,但可以完全,人也不可能成為自然,但可以無限接近于自然。
回到傅雷家書里,傅雷教育傅聰?!跋纫獮槿?,再為藝術家,最后是鋼琴家或演奏家?!边@里我認為是傅雷對人生三個層次的看法。一個鋼琴家,可能后天的勤奮就可以完成。而藝術家,則多多少少需要天賦和對自然的感知。而成為人,這里的人肯定是指成為一個真正的自由的人是最繁瑣最難達到的。鋼琴家最易,藝術家次之,學會做“人”最難。而現(xiàn)在的人為了達到目標、某種名譽不擇手段,卻恰恰忘記了如何先成為一個人。“超凡脫俗是自由,沉淀于自然,是追求著完美?!边@才是我對如何成為一個“人”的理解。
而傅雷對藝術家的理解,也顛覆了我原來的認識。傅雷說藝術家要控制情感,要理智。之前我一直以為藝術家是充滿了情感,然后把情感舒展出來。而傅雷說要控制情感,演奏的時候(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候)要保持理智。我想理智的東西如何打動人呢?后來才明白這是我的邏輯錯誤,其實藝術家依然是富有情感的,只是高度的情感需要高度的理智來控制。這樣才能將情感更好的表現(xiàn)出來,來感染感知的人。這么一想,藝術家確實不是一般人能為之。一般人能有一個高度的情感已經是不容易,更別說高度的理智來控制這些。
我很喜歡傅雷家書,里面可圈可點的太多,我沒有辦法一一贅述。需要豐富自己的見識后,再來品讀,應該會有很多更深層次的理解。讀完傅雷家書的第二天就買了一本克里斯多夫,這是家書中多次提及的一本書。此外,我在這一次的閱讀中,對人生也有了新的見解。只是覺得自己稍微一讀書,就一堆的感觸。不知道是情感上的敏感還是我見識太少。可能這本書真的很優(yōu)秀吧,而我最近很少讀到這么優(yōu)秀的作品了。尤其是夾雜著這么多思想的作品。想必是十分誠意的,傅雷夫婦也沒有想到這些書信有一天會匯集成書,供后人去學習吧。
#793119傅雷家書赤子之心讀后感500字3
豈無萬里思親淚,不及高堂念子心。家信里的每一句話,無不透露著父母對孩子的愛。
距離再遠,遠的只是萬水千山。《傅雷家書》里一封封的家信背后承載著傅雷暨夫人朱梅馥對遠在萬里之外的游子傅聰?shù)年P懷,關懷他的為人、生活、藝術,關懷他的苦悶、開心、感悟。傅聰和他的父母之間的感情不因空間的阻融而削減半分,是最令我感動的地方。也許血濃于水的親情便是這樣,就算不能天天陪伴在一起,也能念茲在茲互相放在心上。
在讀著傅雷寫給傅聰?shù)募倚艜r,我也會不自覺的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十多年來父母對我的點滴付出。大概因為人的有些感情是相通的緣故吧!看到信中傅雷對傅聰?shù)囊笄衅谕宜坪跻哺惺艿轿业母改赶R砦页扇顺刹牡男那?看到傅雷因為傅聰沒有處理好工作和休息的關系而擔心不已時,我仿佛也聽到我的父母平日里要我多注意身體的細語叮囑??蓱z天下父母心!我就是帶著這樣一種體會傅雷也體會我的父母的心情把《傅雷家書》看完的,回過頭來發(fā)現(xiàn)感觸非常多,也多了幾分對自己的父母的理解和感恩。
在樓適夷寫的《傅雷家書》代序中他提到:“傅雷親自編制教材,給孩子訂定日課,一一以身作則,親自督促,嚴格執(zhí)行?!贝蟾胚@個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便是以身作則。我的父母都是農民,父親念書到初中便輟學回家,母親沒念過一天書(受當時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三個舅舅都可以上學,唯母親不能),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父母是農民或學歷低而自卑過,相反,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幸運生活在農村,幸運有樸實的農民父母,同時也暗自歡喜自己的童年可以輕吻土地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真切,可以在落日余暉下看牛羊成群走在路上,在青草芳地里看蝴蝶嬉戲留影。從我的父母身上,我學到了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知識,那便是每一個中國農民身上所都有的勤勞、樸實、能干的品質,從小到大,他們在我的記憶中總是身體力行的詮釋著這幾項可貴品質的力量,給了我很大的影響。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這是《孝經》開宗明義章里的一句話?!陡道准視分懈德?shù)母改?,從通信起到最后一封信,有一句話一直貫穿于其中——便是傅雷的父母希望傅聰多保重身體。一九五九年傅雷就囑托傅聰要多去郊外走一走,多親近大自然,但傅聰沒有聽從他父親的意見,因而在時隔兩年后,傅雷給傅聰?shù)娜バ胖?,傅雷說:“兩年來我不知說了多少次,勸你到森林和博物館走走,你始終不能接受。孩子,我多擔心你身心的健康和平衡,一切都得未雨綢繆,切勿到后來悔之不及”。就是在傅聰?shù)母改溉ナ狼暗膸追饧倚胖?,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話語??梢?,我們的父母對我們身體健康的關心,無一時中斷啊!
每一個人都很可能會低估別人的能力,作為著名的文學藝術翻譯家的傅雷也不例外,他常常低估兒子傅聰?shù)哪芰?,為此,傅聰?shù)哪赣H也常常勸說傅雷不要低估兒子的能力,傅雷自覺到這個缺點后,他便發(fā)出這樣的感想:“母性的偉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種直覺的感情”。這種直覺的感情,我也曾從我的母親身上體會過。初中時,有一段時間,我的脾氣變得很糟糕,仿佛要以這個世界為敵,和父親講話時總會說不上幾句便引起沖突,最后鬧得父子之間很不愉快。母親以她那種直覺的感情意識到我正處于叛逆期,便充當我和父親之間的和事佬,盡可能減少我們的沖突,以免破壞父子之間的親情。母親的耐心教導和寬容使我慢慢度過了那段可怕的時期,人格也能夠正常的成長。
傅雷在男女戀愛方面的見解,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在一九五五年的家信中。傅雷知道兒子遇到感情上的煩惱并寫信寬慰:“你該想到,熱情是一朵美麗的火花,美則美矣,無奈不能持久。希望熱情能永久持續(xù),簡直是狂妄;不考慮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單單執(zhí)著于一段當年美妙的夢境,希望這夢境將來會成為現(xiàn)實,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會遇到悲劇的”。但愿我們每個人都不要遇到這樣的悲劇才好。一九六二年給傅聰?shù)募倚胖兴终劦竭@個問題:“人人都有缺點,談念愛的男女雙方更是如此。問題不在于找一個全無缺點的對象,而是要找一個雙方缺點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愿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相容的伴侶”。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在閱讀《傅雷家書》時我就感受到這本書的分量,我總是停下來做筆記,生怕錯過一字半句的教導。因而所寫的讀后感也只是就一些可以和我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感想,更多的寶藏還待于我們靜下心來結合此書的教導去生活中發(fā)現(xiàn)。
#792962傅雷家書赤子之心讀后感500字4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我很向往這種感覺,因此我拜讀了這本《傅雷家書》。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覀円惠呑拥淖非?,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p>
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xiàn)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fā)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教子是以嚴厲而著稱,我以為他們父子的關系固然是不太好的,而讀了此書之后,想法有了極大的改變。傅聰至海外留學,與父親的聯(lián)系自然只能依靠書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書中表露無疑。他們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么都無可代替的。
掩卷后對書回想起來,最大的感觸就是傅雷對藝術甚深的造詣。傅雷對于藝術尤其是樂曲的領會,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這便使我不禁想到,大凡在文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在藝術領域也有著較高研究。
也許便是因為文學和藝術是相同的吧。不同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讓人讀完了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風格迥異的各類樂曲,也會帶來相似的結果。秀美的散文,帶來的是有如欣賞了歡快的詠嘆調后的愉悅;沉重的小說,帶來的便是如同悲慟的交響曲給人的震撼;詼諧的雜文,帶來的會是歌劇般幽雅的場景和事后無盡的思考。細讀完這本《傅雷家書》,感覺是像戲曲那樣給人以不俗的氛圍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書》全書是一個父親在循循善誘,讀來很親切,既飽含了對兒子的深情,也有著父親獨有的不可抗拒的威嚴。有時候我還會想,要是我能與父親通上幾封這樣的家書,那該是什么有滋味呢!
#793120傅雷家書赤子之心讀后感500字5
前段時間吃燒烤,老蹦力邀,跑友煽呼,外加酒精的作用,我不自量力加入了“大戶人家跑步讀書群”,積極響應團長的倡導--“做個有文化的跑者”,讓身體和思想都得在路上,我翻翻書架,找本《傅雷家書》,激發(fā)靈感。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書生報國無他物,唯有手中筆如刀”是傅雷先生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真實寫照。1966年9月3日半夜,傅雷夫婦上吊自殺,自殺時地上鋪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害怕踢倒板凳驚擾到樓下的人,這是一個知識分子最后的體面。有人評價說:“粗鄙與文雅的差距就是一床棉被”“帶走了一個時代的優(yōu)雅與溫厚?!毙膽丫粗?,我就在9月用讀《傅雷家書》來緬懷這兩位偉大的知識分子吧。
《傅雷家書》收錄了傅雷先生和夫人自1954年到1966年給兒子傅聰?shù)募倚?。這些寫在紙上的家常話,成為傅雷先生思想的折光。金庸評價此書“是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奔視鴥热萦兴止?,父親側重思想教育、藝術探討,母親側重日?,嵤碌闹更c與提醒,純真、質樸洋溢在字里行間,令人感動。家書中展示的純良家風,是傅雷夫婦留給兒子最寶貴的家產,也讓后世讀者受益頗多。
傅雷字怒安,他的性格人如其名脾氣剛烈,說一不二,但他能夠與兒子推心置腹地聊音樂見解、唐詩宋詞、外國人文、人生觀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對待男女情感以及婚姻的態(tài)度……林林總總,事無巨細。
傅雷不僅是著名的翻譯家,還是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藝術鑒賞家,更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父親,是不折不扣的大師,這本書讓我們近距離感受大師,學習大師育兒的成功經驗,學習大師的高尚情操,學習大師的為人處事。
兒子傅聰20歲小有成就離開上海去北京求學,后又去波蘭求學、比賽。傅雷對孩子的愛柔腸百轉,字里行間流露出一位父親對兒子毫無保留的脈脈溫情:“可憐過了四十五歲,父性才真正覺醒……我從來沒愛你像現(xiàn)在這樣愛得深切”。
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非常細心的一個人,他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為人處世,傅雷愛兒子,但卻不溺愛兒子,他對兒子悉心培養(yǎng),希望他成為一個時刻愛國、淡泊名利的人。
書中經??梢钥吹竭@樣的字眼——很久沒有看到你的信,今日收到,看了又高興又激動,又或是“五十多天沒給你寫信了,千言萬語,無從下筆;老不寫信又心神不安;真是矛盾百出”。估計傅雷夫婦等待兒子書信等的都有點焦慮了。父母渴望得到孩子的消息,哪怕明知道孩子一切都挺好,但是將要看到或已經看到孩子寫的只言片語仍能激動萬分。
這一點孩子離開父母去遠方,父母體會較多。我們孩子上大學后第一學期跟我們聯(lián)系比較少,今年暑假離家前她媽媽跟她交流之后,本學期,孩子微信上冒泡次數(shù)多了,吃飯經常曬個圖,別人看似這無聊的曬飯,也足以讓我們做父母的激動不已,每次有孩子發(fā)消息的提示,明知沒啥大事,我都有一種莫名的好奇與興奮,急于知道孩子發(fā)的啥,就是看了圖片也要用手指劃拉大,還要細細看看具體吃的都有啥,穿的都有啥,瘦了沒,邊上照相的還有誰,在這點上,所有的父母可能跟傅雷當時情況類似吧。
傅雷要求兒子的擇偶標準“本質善良,天性溫厚,胸襟開闊”,夫妻相處要“尊重、諒解、寬容”日子過久了“夫婦到后來完全是一種知己朋友,也即是所謂的終身伴侶?!备鶕?jù)個人半生的觀察與體會,傅雷的這些標準、要求與觀點,非常接地氣,放眼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的中國文化圈,百分百適用。第一、現(xiàn)如今,人們擇偶可能看家境、看文憑、看工作的多,往往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善良,溫厚,胸襟”,有了這三樣根本的東西,家庭才能長久不衰;第二、夫妻過日子難免磕磕絆絆,意見不同、家境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不同,就需要“尊重、諒解、寬容”,需要換位思考,一切過不去的坎,想不開的結也就過去了;第三、夫妻過日子久了,也就缺乏了激情,不可能天天制造浪漫,夫妻就成了知己朋友、生活上的伴侶、困難時的戰(zhàn)友,相幫相扶,走好一生。話又說回來,夫妻要同心,離不開根本的品質“善良,溫厚,胸襟”。
“人生沒有一樁幸福是不要付出代價的,東邊占了便宜,西邊就得吃虧”這句話反映了傅雷先生對得到和失去辯證關系的理解。人不應總想的占便宜,付出與收獲是一種平衡,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應該戒除不勞而獲的思想,也要戒除少勞多獲的思想。
“培養(yǎng)自己以便對社會對人類有所貢獻”“人的偉大在于幫助別人,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培養(yǎng)和積聚更大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絕對不是盲目的自我擴張?!边@句話能感受到傅雷先生的奉獻精神,他認為人的一生是用來給社會和人類做貢獻的,要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說到這,我想起了跑團定期組織大家獻血,獻完血有人問我圖啥,我說不圖啥,有人說可能把獻的血都賣了,我說總歸把血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救人了就行了。在此,為我們跑團無私獻血的跑友們點贊,我們都是好樣的,希望把這種奉獻活動發(fā)揚廣大、傳播更遠、傳承更久。
看《佛雷家書》,我心里一直出現(xiàn)的“任老師家書”。我家姑娘在15歲離家去西工大附中求學,去學校的前兩個月,班上學霸云集,市第一、區(qū)第一、縣第一比比皆是,孩子心情緊張焦慮,壓力太大晚上睡不著覺,經常半夜打電話哭訴,我家任老師就打電話發(fā)短信,講道理、舉例子,不斷排解孩子心中的焦慮,一步步給孩子樹立信心,發(fā)的短信累計幾萬字,愛通過電話短信穿透了漫漫黑夜,經過近三個月的努力,終于使孩子走出了焦慮的泥潭,開始了愉快的高中學習,成績越來越好,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俗話說,家書抵萬金,家書是家風的文字傳承;家書是另一種陪伴,讓孩子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家書是力量的源泉;家書是指路明燈;家書是穿越時空的溫暖。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